(共21张PPT)
第二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022年课标要求: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过程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权利法案》的颁布
确立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享有的权利等;限制国王的权力,如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
影响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美国的独立
(1)美国独立战争
时间 1775—1783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的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过程
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独立宣言》
颁布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
内容 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号召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影响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地位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局限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3)1787年美国宪法
时间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 目的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制定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
内容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性质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足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成为美国结构性种族歧视问题的宪法依据
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
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③直接原因: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重新召开三级会议
过程
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2)《人权宣言》
通过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内容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地位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和理论旗帜
(3)拿破仑帝国
上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
对内
统治 经济 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法制 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称帝 1804年,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对外
战争 过程 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几乎横扫欧洲大陆
评价 积极 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
消极 对被侵略地区的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覆灭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背景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发明
及成
就 纺织
技术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命名为“珍妮机”的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发明
及成
就 机器
动力 改进 瓦特改进蒸汽机。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影响 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铁路
时代 发明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
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扩展 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恩
活动 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他们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组成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内容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
国际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巴黎
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成立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失败 5月28日,法国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第二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022年课标要求: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和《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这些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过程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权利法案》的颁布
确立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享有的权利等;限制国王的权力,如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等
影响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美国的独立
(1)美国独立战争
时间 1775—1783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的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过程
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独立宣言》
颁布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
内容 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号召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影响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地位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局限 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3)1787年美国宪法
时间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 目的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制定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
内容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性质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足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成为美国结构性种族歧视问题的宪法依据
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
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③直接原因: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重新召开三级会议
过程
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2)《人权宣言》
通过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内容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地位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和理论旗帜
(3)拿破仑帝国
上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
对内 统治 经济 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法制 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称帝 1804年,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对外 战争 过程 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几乎横扫欧洲大陆
评价 积极 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
消极 对被侵略地区的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覆灭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背景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发明 及成 就 纺织 技术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命名为“珍妮机”的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机器 动力 改进 瓦特改进蒸汽机。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影响 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铁路 时代 发明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
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扩展 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恩 活动 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他们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标志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组成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内容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 国际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巴黎 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成立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失败 5月28日,法国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