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4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2 08:48:44

文档简介

从江县洛香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地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中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的爆发。这表明,冷战在一定程度上( )
A.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B.加剧了局势的紧张C.缓解了美苏的矛盾 D.终结了强权的威胁
3.“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现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在国际舞台弘扬联盟的个性。 ”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 )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欧洲联盟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上述材料说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
A.引进西方科技 B.大力发展教育C.美国积极扶持 D.适时调整政策
5.二战时某学者认为:“我们必须消灭所有敌人,不仅仅是用加农炮和导弹可以毁灭的具体的敌人,也包括同样具有毁灭性的经济敌人。这样的敌人意指失业、疾病、养老和儿童的饥饿。”基于这一认识,二战后各国( )
A.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B.成立北约合作组织C.进行冷战争霸对峙 D.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6.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7.20世纪90年代初,促使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历史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华约成立 C.北约成立 D.柏林危机
8.如图是某班同学为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剧本大纲。以此判断,剧本名称可能是( )
A.亚非拉的社会主义革命B.亚非拉的资产阶级改革
C.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斗争D.亚非拉的资产阶级革命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能够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建立国际联盟 B.成立北约和华约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成立联合国
10.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超市里,标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随处可见,这一现象的出现是( )
A.经济区域化的表现 B.经济信息化的表现 C.经济专业化的表现 D.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1.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
12.今天你的历史答题纸,将会经过扫描、上传,后由历史老师网阅、登分,这里涉及的现代化技术主要是( )
A.试卷装订 B.生物工程 C.交通运输 D.计算机网络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二战后,美苏国家的战略对立和 的巨大差异,使双方冲突加剧。到1955年“华约”组建,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4.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5.领导古巴进行武装斗争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人是 。
16.世界贸易组织与 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17.1961年 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共11分。
18.(11分)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世界格局也随之发展、演变。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 【一战后的国际格局】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上图是一战后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完成A、B、C三处的内容。(3分)
A(条约名称): ;
B(会议名称): ;
C(影响): 。
活动二 【二战后的冷战对峙】
1947-1949年两大阵营对峙情况
项目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台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
经济 马歇尔计划出台(1947)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5)
地缘 政治 联邦德国成立(1949) 民主德国成立(1949)
(2)对比表格内容,归纳这一时期冷战的特点,并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的关联。(4分)
活动三 【当下的多极化趋势】
材料 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冷战结束后,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那些在新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国家,终将成为新的“一极”。大国关系的伙伴化,使大国之间彼此牵制,保持着相对均衡的态势。
——摘编自唐书麟、邱国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2版)
(3)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3分)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秩序的因素有哪些。(1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10分,共20分。
19.(1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普及,推动了数据库的建设,还推动了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网民数量迅速扩大,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摘编自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说明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什么时代 列举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两种交通工具。(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普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哪些消极影响 (4分)
(4)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1分)
20.(10分)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内容
18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在“自然是供人类索取和利用的资源”的自然观影响下,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
20世纪60- 7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开始确立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并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
1972年6月 联合国发布《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环境的认真治理
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理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中华先民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广大宇宙的善意滋养,生成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庄子主张“与天为一”“人与天一”,明代王守仁提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思维取向。习近平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足见其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继承。
——整理自刁生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地球面临哪些生态问题(至少两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历史根源。(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社会自然观的变化,并归纳联合国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华先民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的态度,请你为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提一条身体力行的建议。(2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D)
2.上(A)
3.(D)
4.(D)
5.(D)
6. (C)
7.(A)
8.(C)
9.(D)
10.(D)
11.(D)
12.(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社会制度。14.社会制度。15.卡斯特罗。16.联合国。17.不结盟。
18.(11分)(1)(3分)
A(条约名称):《凡尔赛条约》;
B(会议名称):华盛顿会议;
C(影响):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2)(4分)答:特点:冷战升级,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入全方位冷战;关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应用,二者相互联系、实质相同、目的一致。
(3)(3分)
答: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科技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大国伙伴关系的发展。
(4)(1分)
答: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9.(10分)(1)(2分)答:积极影响: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棉布、煤、生铁产量大大增加;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
(2)(3分)答:电气时代;飞机、汽车。
(3)(4分)答:重要作用:推动了数据库的建设及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使网民数量迅速扩大,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计算机网络不仅拓展了人类生活空间,还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消极影响: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
(4)(1分)答: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中的作用。
20.(10分)(1)(4分)答:温室效应、植被破坏等。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破坏。
(2)(4分)答:由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转向对自然进行保护和改善,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布《人类环境宣言》,召开环境保护会议。
(3)(2分)答: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浪费,绿色出行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