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微专题 萃取与反萃取的应用
一轮复习说课
说教学内容与考情分析
01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学重点难点
04
说教学过程设计
05
说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考情分析
1. 教材地位
“萃取与反萃取”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操作和分离提纯方法,也是高考高频考点。在二轮复习中,需从知识整合、实验探究及工业应用角度深化理解,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2. 考情聚焦
- 考查形式:选择题(仪器识别、操作判断)、实验题(步骤设计、现象分析)、工业流程题(分离提纯环节)。
- 命题趋势:近年高考注重结合真实工业情境(如金属回收、药物提取),考查反萃取的应用及原理迁移能力。
- 学生痛点:混淆萃取与分液、蒸馏操作;对萃取剂选择条件理解不透;实验步骤描述不规范;工业流程题中反萃取环节分析薄弱。二轮复习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强化应用能力,提升解题技巧
1. 知识目标
- 复述萃取与反萃取的定义、原理及操作步骤。
- 归纳萃取剂的选择条件及反萃取的应用场景。
2. 能力目标
- 能正确选择萃取剂并设计简单萃取实验方案。
- 能结合工业流程分析萃取与反萃取的作用及操作顺序。
3. 素养目标
-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
知”核心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萃取与反萃取的原理、操作要点及工业应用。
难点:理解萃取与反萃取在物质分离提纯中的化学平衡移动本质;
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萃取剂与工艺条件。
二 、教学目标
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16万朵的玫瑰花差不多才得到1公斤的精油,市场价格比黄金价格还高,又被称为液体黄金。
你知道提炼玫瑰精油的方法吗?
情境导入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萃取与反萃取
(1)萃取: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如用 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2)反萃取:用反萃取剂使被萃取物从有机相返回水相的
过程为萃取的逆过程。
复习定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追根溯源 人教版选修3 P14页
追根溯源 苏教版选修3 P8
追根溯源
展示分液漏斗,演示萃取操作过程及仪器使用方法,强化记忆
鲁科版必修二P31
追根溯源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分离?
反萃取法的优点?
激发兴趣,明确本专题的复习价值
鲁科版必修二P32
【2024浙江1月】为回收利用含I2的CCl4废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I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上下两层均为无色
B. 步骤I中,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溶液A
C. 试剂X可用硫酸
D. 粗I2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重视基础知识,高考题就来源于课本
反萃取
碘化钠和碘酸钠
B
真题再现
考点一 有关实验操作的考查
1.(高考题改编重组)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可以用分液的方法( )
(2)从含有I2的NaCl固体中提取I2,用CCl4溶解、萃取、分液( )
(3)用花生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4)回收水溶液中的I2:加入乙酸,分液,蒸发( )
(5)分离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
(6)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存在I-( )
通过这组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会这部分知识的核心考点和应对物质分离提纯的解题思路
针对课前案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萃取四要素
√ × × ×× × √
总结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思维模型
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物质性质、反应条件、分离步骤,总结解题思路:明确目标物质、分析杂质成分、依据原理选择合适萃取剂与工艺、关注反萃取步骤对产品纯度影响
考点一、萃取、反萃取在实验操作的考查
2.(2020·山东)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问题1】浓盐酸酸化的作用是什么,反萃取操作时可否加入NaOH溶液
【问题2】分液漏斗分液的时候,下层液体放不出来,该如何处理
【问题3】怎样操作才能使Fe3+尽可能多地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
通过问题组强化原理分析和实验操作,引出定性计算
2025· 日照一模
81.8% 6.4%
用数据说话,相同体积的萃取剂少量多次萃取,萃取率高。定性理解上升到定量计算。
考点二 、萃取、反萃取在化工流程中的应用
常见考点总结
总结此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如如何从工艺流程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根据物质性质判断萃取与反萃取的条件、如何准确回答实验操作目的和原理等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维模型。
【变式】萃取分离Co2+、Al3+的实验操作:向萃取分液后的有机相中加稀硫酸调 pH =3~4, 分液可得CoSO4溶液 , 可得Al2(SO4)3溶液。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至关重要。利用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 Al 、LiCo02、 Ni 、 Mn 、 Fe 等)回收钴、镍、锂。控制水相 pH =5.2,温度25℃,分别用P507、Cyanex272作萃取剂,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离钴、镍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所给的信息,编制1-2个题目
总结 萃取反萃取在化工流程中的应用
强调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对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和工艺流程,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参与度与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案例分析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思维局限,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课后通过作业批改与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与集中讲解,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