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加几 1(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加几 1(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2-30 1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加几
教学内容 一(上)教科书P86-87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2. 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凑十法”。难点:经历并归纳9加几的计算方法。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 小组交流预习作业,全班交流预习作业。2. 听故事提问题思考:求小猴一共买了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3. 明白今天的学习内容,产生学习动力。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1. 根据学习菜单进行自主学习,9加4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用你的小棒将算式摆出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想的?2. 小组交流。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1. 交流学习菜单1。2. 交流学习菜单2。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 基础练习,完成试一试。看图,先从图上圈出10朵,再看图填一填。看着填空的内容说一说可以怎样计算9+7。2. 针对练习,“想想做做”1静静地思考:小猴在算几加几,他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3. 基本练习,“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4. 针对练习,“想想做做”3先完成第一组算式。思考:在计算下面一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完成后面两组算式。5. 综合练习,“想想做做”4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学生将数字卡片摆在桌上,拿出 “9+”的卡片,与同桌玩数字游戏。6. 思考:今天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版块一】1. 组织交流预习作业交流:每人说一题2. 提问:第二题的结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窍门?3. 谈话: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带着一个盒子上街买桃(出示盒子图)。在一个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桃子,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把9个桃子放进盒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桃子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桃的事情提出一个问题吗?要求小猴一共买了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板书:9+4,揭示课题“9加几”。【版块二】1. 9加4得多少呢?请小朋友自己先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2. 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版块三】1. 结合回答,演示摆小棒的过程。2. 提问:为什么要先移1根给9呢?刚才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算法比较简单,为什么?3. 和同桌的小朋友动手摆一摆,像老师一样一边摆一边说说是怎么想的。【版块四】1.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圈出10朵,再看图填一填。交流后,提问: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说一说可以怎样计算9+7吗?2. 出示题目,谈话:小猴也在算9加几呢!你知道小猴算的是9加几吗?它在计算时,可能是怎样想的?请小朋友先看图,按小猴的计算过程在右边的方框里填一填。3. 谈话:请小朋友先看图圈出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也可照着图的样子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提问:圈出10根小棒后旁边还剩下几根?你是怎样计算的?4. 先出示第一组题目,谈话:这两道题,你会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这两道题目,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出示后两组算式,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比一比。练习后组织交流。5. 教师一边介绍游戏方法,一边示范: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把写着0—10的卡片横排在桌上,再拿出“9+”的卡片,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把写着9+的卡片放在一张卡片的上面,和卡片上的数组成一道算式,另一个小朋友看着这道算式直接说得数。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能都算对。6. 总结全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