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训6 常见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特训6 常见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2 09: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单元二 综合与应用
高考特训6 常见金属化合物的制备
1. (2023·连云港)LiFePO4和FePO4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1) LiFePO4的制备。在氮气的氛围中,将一定量的(NH4)2Fe(SO4)2溶液与H3PO4、LiOH溶液中的一种混合,然后加入三颈烧瓶中(如图),在搅拌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剩余的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
① 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NH4)2Fe(SO4)2与H3PO4、LiOH反应得到LiFePO4和NH4H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a(HSO)=1.0×10-2]。
③ 在氮气氛围下,粗产品经150 ℃干燥、高温焙烧,即可得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焙烧时常向其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FePO4的制备。取一定量比例的铁粉、磷酸、水放入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同时加入适量水调节pH,静置后过滤,洗涤,得到FePO4·2H2O,高温煅烧FePO4·2H2O,即可得到FePO4。
① 其他条件不变时,磷酸与水的混合比例对铁粉溶解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当≤≤时,随着水的比例增加,铁粉溶解速率迅速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使反应过程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操作控制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用Ca(OH)2调节溶液pH=7
B. 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D. 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③ 将Fe2(SO4)3与Na2HPO4溶液混合可以得到FePO4·2H2O。设计以Fe2(SO4)3与Na2HPO4溶液为原料,补充完整制备FePO4·2H2O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FePO4·2H2O[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BaCl2溶液,Fe(OH)3开始沉淀的pH=2.7]。
2. (2024·连云港一模)实验室利用含钴废催化剂制备CoCl2·2H2O,并利用其制备[Co(NH3)6]Cl3。已知:Fe(OH)3完全沉淀的pH为2.7,Al(OH)3完全沉淀的pH为4.2,Co(OH)2开始沉淀的pH为6.5,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 补充完整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O、少量Fe2O3和Al2O3)为原料制备CoCl2·2H2O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2~3次,低温干燥,得到产品CoCl2·2H2O(实验中须使用的仪器和试剂:pH计、1 mol/L HCl溶液、CoCO3固体)。
(2) 制备[Co(NH3)6]Cl3并测定Co含量。将CoCl2·2H2O和活性炭(催化剂)加入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2),然后再依次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NH4Cl和浓氨水混合溶液、H2O2溶液,控制温度不超过60 ℃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
① 三颈烧瓶中制得[Co(NH3)6]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加入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没有活性炭存在时,能得到一种化学式为Co(NH3)5Cl3的纯净物。测得1 mol Co(NH3)5Cl3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2 mol AgCl,该配合物内界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④ 准确称取7.080 0 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微沸加热至无NH3放出。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量的KI固体和盐酸,充分摇荡。将所得溶液定容至250 mL,然后取出25.00 m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0.1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4.00 mL。计算样品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Co—59)。
3. (2024·苏锡常镇二模)以软锰矿浆(含MnO2及少量CaO、MgO等)吸收烟气中SO2并制备高纯Mn3O4。
(1) 吸收SO2
① 将烟气与软锰矿浆在吸收塔中逆流接触,烟气中的SO2被充分吸收,矿浆中的MnO2转化为Mn2+。写出SO2与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脱硫过程中软锰矿浆的pH和SO2吸收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随着脱硫的进行,软锰矿浆pH下降,但15 h前pH下降缓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当脱硫15 h后,SO2吸收率急剧下降。此时加入菱锰矿(MnCO3),SO2吸收率又可恢复至95%以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净化MnSO4
过滤脱硫后的软锰矿浆液,用NaF沉淀除去所得滤液中的Ca2+、Mg2+(浓度小于1.0×10-6 mol/L)。此时应控制溶液中c(F-)略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已知:Ksp(MnF2)=6.0×10-3、Ksp(CaF2)=4.9×10-9、Ksp(MgF2)=5.0×10-11]。
(3) 制备Mn3O4
① 向反应器中加入MnSO4溶液,控制80 ℃恒温,搅拌下鼓入空气可制得Mn3O4。写出生成Mn3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际生产中,常将MnSO4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反应器。若加入的氨水量不足,产品中会混入Mn2O3、MnO2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单元二 综合与应用
高考特训6 常见金属化合物的制备
1. (2023·连云港)LiFePO4和FePO4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1) LiFePO4的制备。在氮气的氛围中,将一定量的(NH4)2Fe(SO4)2溶液与H3PO4、LiOH溶液中的一种混合,然后加入三颈烧瓶中(如图),在搅拌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剩余的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
① 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LiOH溶液。
② (NH4)2Fe(SO4)2与H3PO4、LiOH反应得到LiFePO4和NH4H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Li++OH-+H3PO4+2SO===LiFePO4↓+H2O+2HSO[已知Ka(HSO)=1.0×10-2]。
③ 在氮气氛围下,粗产品经150 ℃干燥、高温焙烧,即可得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焙烧时常向其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成型后LiFePO4的导电性能。
(2) FePO4的制备。取一定量比例的铁粉、磷酸、水放入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同时加入适量水调节pH,静置后过滤,洗涤,得到FePO4·2H2O,高温煅烧FePO4·2H2O,即可得到FePO4。
① 其他条件不变时,磷酸与水的混合比例对铁粉溶解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当≤≤时,随着水的比例增加,铁粉溶解速率迅速升高的原因是当≤≤时,随着水的比例增加,促进了H3PO4的电离,H+的量增多,同时反应放热也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 为使反应过程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操作控制能达到目的的是CD(填字母)。
A. 用Ca(OH)2调节溶液pH=7
B. 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D. 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③ 将Fe2(SO4)3与Na2HPO4溶液混合可以得到FePO4·2H2O。设计以Fe2(SO4)3与Na2HPO4溶液为原料,补充完整制备FePO4·2H2O的实验方案:在搅拌下向Fe2(SO4)3溶液中缓慢加入Na2HPO4溶液,控制溶液的pH<2.7,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Na2HPO4溶液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再出现白色沉淀,干燥得到FePO4·2H2O[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BaCl2溶液,Fe(OH)3开始沉淀的pH=2.7]。
【解析】 (1) ① (NH4)2Fe(SO4)2能与LiOH溶液反应,故滴液漏斗中应盛放LiOH溶液。③ 活性炭能导电,焙烧时向LiFePO4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的目的是改善成型后LiFePO4的导电性能。(2) ① 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在溶液中分步电离出H+,向磷酸中加水,H+的量增多,反应速率增大,且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② 用氢氧化钙调节溶液pH为7,会使Fe2+转化为沉淀,不利于Fe2+氧化,A错误;加热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不利于Fe2+氧化,B错误;缓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并搅拌可以使反应物的接触充分,有利于Fe2+氧化,C正确;加入适当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有利于Fe2+氧化,D正确。③ 向硫酸铁溶液中缓慢加入磷酸氢二钠溶液,控制溶液的pH小于2.7,防止Fe3+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充分反应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磷酸氢二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保证Fe3+沉淀完全;静置后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再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2. (2024·连云港一模)实验室利用含钴废催化剂制备CoCl2·2H2O,并利用其制备[Co(NH3)6]Cl3。已知:Fe(OH)3完全沉淀的pH为2.7,Al(OH)3完全沉淀的pH为4.2,Co(OH)2开始沉淀的pH为6.5,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 补充完整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O、少量Fe2O3和Al2O3)为原料制备CoCl2·2H2O的实验方案:在搅拌下,向一定量 1 mol/L HCl溶液中分批加入含钴废催化剂,至固体不再溶解,然后再向其中分批加入少量CoCO3固体,用pH计测量溶液pH,当其pH介于4.2~6.5后,过滤,所得滤液蒸发浓缩、控制温度在50~90 ℃之间冷却结晶,洗涤2~3次,低温干燥,得到产品CoCl2·2H2O(实验中须使用的仪器和试剂:pH计、1 mol/L HCl溶液、CoCO3固体)。
(2) 制备[Co(NH3)6]Cl3并测定Co含量。将CoCl2·2H2O和活性炭(催化剂)加入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2),然后再依次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NH4Cl和浓氨水混合溶液、H2O2溶液,控制温度不超过60 ℃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
① 三颈烧瓶中制得[Co(NH3)6]3+的离子方程式为2Co2++2NH+10NH3+H2O22[Co(NH3)6]3++2H2O或2Co2++2NH+10NH3·H2O+H2O22[Co(NH3)6]3++12H2O。
② 加入NH4Cl的作用是控制OH-的浓度,防止生成Co(OH)2沉淀;为反应提供Cl-。
③ 在没有活性炭存在时,能得到一种化学式为Co(NH3)5Cl3的纯净物。测得1 mol Co(NH3)5Cl3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2 mol AgCl,该配合物内界的化学式为[Co(NH3)5Cl]2+。
④ 准确称取7.080 0 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微沸加热至无NH3放出。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量的KI固体和盐酸,充分摇荡。将所得溶液定容至250 mL,然后取出25.00 m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0.1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4.00 mL。计算样品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Co—59)。
已知:[Co(NH3)6]3++3OH-===Co(OH)3↓+6NH3↑,2Co(OH)3+2I-+6H+===2Co2++I2+6H2O,I2+2S2O===2I-+S4O。
n(Na2S2O3)=0.1 mol/L×24.00×10-3 L×=2.400 0×10-2 mol
n(Co)=n(Na2S2O3)=2.400 0×10-2 mol
m(Co)=2.400 0×10-2 mol×59 g/mol=1.416 0 g
钴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0%
【解析】 (2) ③ 1 mol Co(NH3)5Cl3与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2 mol AgCl,说明配合物外界有2个Cl-,配合物化学式为[Co(NH3)5 Cl]Cl2,内界化学式为[Co(NH3)5Cl]2+。
3. (2024·苏锡常镇二模)以软锰矿浆(含MnO2及少量CaO、MgO等)吸收烟气中SO2并制备高纯Mn3O4。
(1) 吸收SO2
① 将烟气与软锰矿浆在吸收塔中逆流接触,烟气中的SO2被充分吸收,矿浆中的MnO2转化为Mn2+。写出SO2与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SO2===MnSO4。
② 脱硫过程中软锰矿浆的pH和SO2吸收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随着脱硫的进行,软锰矿浆pH下降,但15 h前pH下降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溶于软锰矿浆的SO2与烟气中的O2反应,生成H2SO4,pH下降。15 h前由于软锰矿中的CaO、MgO消耗H2SO4,导致pH下降缓慢。
③ 当脱硫15 h后,SO2吸收率急剧下降。此时加入菱锰矿(MnCO3),SO2吸收率又可恢复至95%以上,其原因是MnCO3消耗H2SO4,使软锰矿浆的pH升高,提高了软锰矿浆中SO2的溶解量,进而有利于SO2与MnO2的反应。
(2) 净化MnSO4
过滤脱硫后的软锰矿浆液,用NaF沉淀除去所得滤液中的Ca2+、Mg2+(浓度小于1.0×10-6 mol/L)。此时应控制溶液中c(F-)略大于7.0×10-2mol/L[已知:Ksp(MnF2)=6.0×10-3、Ksp(CaF2)=4.9×10-9、Ksp(MgF2)=5.0×10-11]。
(3) 制备Mn3O4
① 向反应器中加入MnSO4溶液,控制80 ℃恒温,搅拌下鼓入空气可制得Mn3O4。写出生成Mn3O4的离子方程式:6Mn2++O2+6H2O2Mn3O4↓+12H+。
② 实际生产中,常将MnSO4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反应器。若加入的氨水量不足,产品中会混入Mn2O3、MnO2等,其原因是氨水的量不足,溶液中c(H+)增大,O2的氧化能力增强,将Mn元素氧化为较高价态的氧化物。
【解析】 (2) ① 加入NaF后,应使Ca2+、Mg2+沉淀而不能使Mn2+沉淀,根据给定的Ksp可知,当Ca2+沉淀完全时,c(F-)= mol/L=7.0×10-2 mol/L,当Mg2+沉淀完全时,c(F-)= mol/L≈7.0×10-3 mol/L,故此时应控制溶液中c(F-)略大于7.0×10-2 mol/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