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
1. (2024·各地模拟重组)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小粒金属钠:2Na+Cu2+===Cu+2Na+
B. Na2O2吸收SO2:2Na2O2+2SO2===2Na2SO4+O2
C. Na2CO3饱和溶液与足量CO2反应:2Na++CO+CO2+H2O===2NaHCO3↓
D. 工业制备NaOH的原理:2NaCl+2H2O2NaOH+H2↑+Cl2↑
E. 电解饱和NaCl溶液:2Na++2Cl-2Na+Cl2↑
2. (2024·南京期末)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更大
B.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HCO3溶液碱性更强
C. 相同条件下分别加热两种固体,Na2CO3的热稳定性更好
D. 相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滴入几滴水,二者产生的热效应相同
3. (2024·东台期末)工业上利用NaCl为原料可制取钠的单质和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的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
B. 反应②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过量的NH3和CO2
C. 反应③的转化条件可以是加热
D. 反应④的副产物H2、Cl2可用于工业上制盐酸
4. (2023·前黄中学)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
A. NaTi
B. Na2O2NaHCO3
C. Na2CO3Al(OH)3
D.
5. (2024·如东中学)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制取Na2O:NaNa2O
B. 工业上制取Na2CO3: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
C. 工业上制取Cl2:2NaCl+2H2O2NaOH+H2↑+Cl2↑
D. 用金属钠检验乙醚中是否含有少量乙醇的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6. (2024·无锡期末)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1:向 Na2CO3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缓慢滴加几滴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无气体产生;
实验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无明显现象;
实验4:向实验3所得溶液中滴加少量 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1说明Na2CO3溶液中存在OH-
B. 实验2中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是CO+2H+===H2O+CO2↑
C. 由实验3可以推测 Na2CO3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D. 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Ba2+===BaCO3↓
7. (2024·海安期末)“联合制碱法”通过向“母液”中先通入氨气,将HCO转化为CO,再加入NaCl细粉的方式获得 NH4Cl晶体,从而提高了母液的利用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母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NH、Cl-、Na+、HCO
B. 向母液中通入NH3时发生的反应:NH3+HCO===NH+CO
C. 向母液中加入NaCl细粉时发生的反应:NH+Cl-===NH4Cl↓
D. 将析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获得更多的NH4Cl晶体
8. (2022·海南卷)钠和钾是两种常见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
B. 基态钾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C. 钾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钠
D. 钠元素与钾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8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B. 用焰色试验鉴别食用盐和工业盐(NaNO2)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做焰色试验前,铂丝用稀硫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10.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 Li在氧气中加热生成Li2O2
C. 熔、沸点:Li>Na>K
D. 碱性:氢氧化铯>氢氧化钠
11. (2023·泰州)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NaCl(aq)Na(s)
B. NaClO(aq)Na2SO3(aq)
C. Na2CO3(aq)CO2(g)
D. NaOH(aq)Cu(OH)2(s)
12. (2024·南京二模)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侯氏制碱法中的物质转化:NaClNaHCO3Na2CO3
B. 由CH3MgCl制备乙酸的物质转化:CH3MgClCH3COOMgClCH3COOH
C. 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H2O+2e-===H2↑+2OH-
D. Na2O2与 Fe2O3共熔的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
13. (2024·徐州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Na2CO3和NH4Cl。实验流程如下:
利用图1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晶体。
图1 图2
(1) 装置中使用雾化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a口排出的气体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U形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对U形管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获得NaHCO3。
① 证明NaHCO3已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从母液中提取NH4Cl晶体需采用的操作为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图2为NaCl和NH4Cl溶解度曲线)。
(3)取一定质量的NaHCO3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Na2O2,Na2O2增重0.14 g,则固体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练习2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
1. (2024·各地模拟重组)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CD(填字母)。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小粒金属钠:2Na+Cu2+===Cu+2Na+
B. Na2O2吸收SO2:2Na2O2+2SO2===2Na2SO4+O2
C. Na2CO3饱和溶液与足量CO2反应:2Na++CO+CO2+H2O===2NaHCO3↓
D. 工业制备NaOH的原理:2NaCl+2H2O2NaOH+H2↑+Cl2↑
E. 电解饱和NaCl溶液:2Na++2Cl-2Na+Cl2↑
【解析】 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小粒金属钠,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不能获得单质Cu,A错误;Na2O2吸收SO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B错误;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NaOH、H2、Cl2,E错误。
2. (2024·南京期末)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更大
B.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HCO3溶液碱性更强
C. 相同条件下分别加热两种固体,Na2CO3的热稳定性更好
D. 相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滴入几滴水,二者产生的热效应相同
【解析】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A错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B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C正确;Na2CO3固体溶于水放热,而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D错误。
3. (2024·东台期末)工业上利用NaCl为原料可制取钠的单质和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反应①的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
B. 反应②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过量的NH3和CO2
C. 反应③的转化条件可以是加热
D. 反应④的副产物H2、Cl2可用于工业上制盐酸
【解析】 反应①原理为电解熔融NaCl,A错误;反应②是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过量的NH3和CO2,使溶解度较小的NaHCO3从溶液中析出,B正确;可通过加热NaHCO3固体获得Na2CO3,C正确;反应④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的同时获得副产物H2、Cl2,H2、Cl2反应生成HCl,HCl溶于水得盐酸,D正确。
4. (2023·前黄中学)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转化能够实现的是(D)
A. NaTi
B. Na2O2NaHCO3
C. Na2CO3Al(OH)3
D.
【解析】 钠投入四氯化钛溶液,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四氯化钛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钛,A错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不能生成碳酸氢钠,B错误;碳酸钠和Na[Al(OH)4]溶液不反应,C错误;碳酸的酸性弱于羧酸,但强于酚,羧基能与NaHCO3反应而酚羟基与NaHCO3不反应,D正确。
5. (2024·如东中学)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金属钠制取Na2O:NaNa2O
B. 工业上制取Na2CO3: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
C. 工业上制取Cl2:2NaCl+2H2O2NaOH+H2↑+Cl2↑
D. 用金属钠检验乙醚中是否含有少量乙醇的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解析】 钠与氧气点燃生成Na2O2,A错误;应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过量NH3和CO2,使溶解度较小的NaHCO3析出,B错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2,C正确;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H+,钠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H3CH2OH―→2CH3CH2ONa+H2↑,D错误。
6. (2024·无锡期末)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1:向 Na2CO3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缓慢滴加几滴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无气体产生;
实验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无明显现象;
实验4:向实验3所得溶液中滴加少量 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实验1说明Na2CO3溶液中存在OH-
B. 实验2中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是CO+2H+===H2O+CO2↑
C. 由实验3可以推测 Na2CO3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D. 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Ba2+===BaCO3↓
【解析】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A正确;向 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O+H+===HCO,B错误;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C错误;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CO===BaCO3↓+CO+2H2O,D错误。
7. (2024·海安期末)“联合制碱法”通过向“母液”中先通入氨气,将HCO转化为CO,再加入NaCl细粉的方式获得 NH4Cl晶体,从而提高了母液的利用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母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NH、Cl-、Na+、HCO
B. 向母液中通入NH3时发生的反应:NH3+HCO===NH+CO
C. 向母液中加入NaCl细粉时发生的反应:NH+Cl-===NH4Cl↓
D. 将析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获得更多的NH4Cl晶体
【解析】 母液中含有NH4Cl和NaHCO3,A正确;NH3结合H+能力强于CO,B正确;Cl-浓度增大,析出NH4Cl沉淀,C正确;将析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获得NaCl晶体,D错误。
8. (2022·海南卷)钠和钾是两种常见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
B. 基态钾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C. 钾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钠
D. 钠元素与钾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8
【解析】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减小,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钾,A正确;基态钾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1,轨道表示式为,B错误;钾和钠均能与水反应,钾不能置换出 NaCl溶液中的钠,C错误;钠元素与钾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19,二者相差8,D错误。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B. 用焰色试验鉴别食用盐和工业盐(NaNO2)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做焰色试验前,铂丝用稀硫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解析】 焰色试验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但不一定是钠盐溶液,也可能是NaOH溶液,A错误;食用盐和工业盐焰色试验都呈黄色,B错误;做焰色试验前,应用稀盐酸清洗铂丝,D错误。
10.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 Li在氧气中加热生成Li2O2
C. 熔、沸点:Li>Na>K
D. 碱性:氢氧化铯>氢氧化钠
【解析】 金属性:Li<Na,Li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A正确;Li在氧气中加热只生成Li2O,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降低,C正确;金属性:Cs>Na,碱性:CsOH>NaOH,D正确。
11. (2023·泰州)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D)
A. NaCl(aq)Na(s)
B. NaClO(aq)Na2SO3(aq)
C. Na2CO3(aq)CO2(g)
D. NaOH(aq)Cu(OH)2(s)
【解析】 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不能生成钠单质,A错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硫元素从+4价氧化成+6价,最终产物是硫酸钠,B错误;苯酚酸性比碳酸弱,苯酚与碳酸钠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12. (2024·南京二模)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侯氏制碱法中的物质转化:NaClNaHCO3Na2CO3
B. 由CH3MgCl制备乙酸的物质转化:CH3MgClCH3COOMgClCH3COOH
C. 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H2O+2e-===H2↑+2OH-
D. Na2O2与 Fe2O3共熔的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
【解析】 在侯氏制碱法中,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再通入CO2后可析出NaHCO3晶体,灼烧后生成Na2CO3,A错误。
13. (2024·徐州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Na2CO3和NH4Cl。实验流程如下:
利用图1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晶体。
图1 图2
(1) 装置中使用雾化装置的优点是使氨盐水雾化,增大与CO2的接触面积,反应更充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率。冷水浴的作用是降低NaHCO3溶解度,有利于NaHCO3晶体析出。由a口排出的气体处理方式为循环利用或用碱液吸收。
(2) U形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充分反应后,对U形管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获得NaHCO3。
① 证明NaHCO3已洗涤干净的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于试管中,用过量稀硝酸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
② 从母液中提取NH4Cl晶体需采用的操作为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图2为NaCl和NH4Cl溶解度曲线)。
(3)取一定质量的NaHCO3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Na2O2,Na2O2增重0.14 g,则固体NaHCO3的质量为0.84g。
【解析】 (3) 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每2 mol CO2参与反应,固体增重56 g,现固体增重0.14 g,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CO2为0.005 mol。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生成0.005 mol CO2需0.01 mol NaHCO3。大单元二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7讲 钠及其化合物
练习1 合金 钠 过氧化钠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2)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
(3) 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 )
(4)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
(5) 室温下,可利用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
(6) 将Na粒投入MgCl2溶液,析出银白色固体,固体为Mg ( )
(7)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 ( )
2. (2024·江苏各地模拟重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
B. 可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C. 电解熔融NaCl得到Cl2
D. 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3. (2024·南外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 铝合金是用途最广的合金
C. 钠钾合金的熔点比钠低
D. 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4. (2024·江苏各地模拟重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利用Na+KClK↑+NaCl制取K,该反应可以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K
② 电解从海水获得的饱和食盐水可制金属钠
③ Al2O3、Fe3O4、CuO均可用还原剂CO在加热条件下还原
④ 冶炼Na、Mg、Al时均可电解相应的氯化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2024·连云港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可以将Ti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是利用了 Na的强还原性
B. Na2O2能与H2O、CO2反应放出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C. 可用NaOH溶液除去Mg粉中混有的少量Al粉
D. 可在Al2O3坩埚中熔化NaOH固体做导电性实验以验证NaOH为离子化合物
6. (2021·湖北卷)金属Na溶解于液氨中形成氨合钠离子和氨合电子,向该溶液中加入穴醚类配体L,得到首个含碱金属阴离子的金黄色化合物[NaL]+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的半径比F-的大
B. Na-的还原性比Na的强
C. Na-的第一电离能比H-的大
D. 该事实说明Na也可表现非金属性
7. 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 1 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氧气
C. 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 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8. (2024·阜宁中学)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用Na2O2与CO2反应制备少量较纯净的氧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②中盛放的是饱和Na2CO3溶液
B.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作原料,可用装置①制取少量Cl2
C. 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硫酸
D. 反应过程中,装置③中固体逐渐变白色
大单元二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7讲 钠及其化合物
练习1 合金 钠 过氧化钠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3) 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
(4)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5) 室温下,可利用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6) 将Na粒投入MgCl2溶液,析出银白色固体,固体为Mg (×)
(7)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 (√)
2. (2024·江苏各地模拟重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 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
B. 可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C. 电解熔融NaCl得到Cl2
D. 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解析】 Ca的还原性强于Ti,钙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A正确;Mg比较活泼,不能用热还原法制备,B错误;电解熔融NaCl得到Na和Cl2,C正确;Zn、Fe、Pb、Cu等可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矿物得到,D正确。
3. (2024·南外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 铝合金是用途最广的合金
C. 钠钾合金的熔点比钠低
D. 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解析】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碳合金,A正确;铁合金是用途最广的合金,B错误;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熔点低,钾钠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熔点比钠低,C正确;合金的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的硬度大,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大,D正确。
4. (2024·江苏各地模拟重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① 利用Na+KClK↑+NaCl制取K,该反应可以说明Na的金属性强于K
② 电解从海水获得的饱和食盐水可制金属钠
③ Al2O3、Fe3O4、CuO均可用还原剂CO在加热条件下还原
④ 冶炼Na、Mg、Al时均可电解相应的氯化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K的沸点低于Na,故可用Na与KCl在高温下反应制取K,与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无关,①错误;制备金属Na时,电解的是熔融NaCl,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NaOH、H2、Cl2,得不到金属Na,②错误;Al比较活泼,不能用热还原法制备,应该用电解法制备,③错误;冶炼Al时,电解的是熔融Al2O3,④错误。故选D。
5. (2024·连云港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Na可以将Ti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是利用了 Na的强还原性
B. Na2O2能与H2O、CO2反应放出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C. 可用NaOH溶液除去Mg粉中混有的少量Al粉
D. 可在Al2O3坩埚中熔化NaOH固体做导电性实验以验证NaOH为离子化合物
【解析】 Na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Ti,反应中Na表现还原性,A正确;Mg与NaOH溶液不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C正确;Al2O3能与NaOH反应,D错误。
6. (2021·湖北卷)金属Na溶解于液氨中形成氨合钠离子和氨合电子,向该溶液中加入穴醚类配体L,得到首个含碱金属阴离子的金黄色化合物[NaL]+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Na-的半径比F-的大
B. Na-的还原性比Na的强
C. Na-的第一电离能比H-的大
D. 该事实说明Na也可表现非金属性
【解析】 Na-核外有3个电子层,F-核外有2个电子层,半径:Na-> F-,A正确;Na-半径比Na原子大,Na-中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小,易失去电子,Na-还原性比Na强,B正确;Na-核外有3个电子层、H-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Na-更易失去电子,Na-的第一电离能比H-小,C错误;Na能得电子形成Na-,Na体现出非金属性,D正确。
7. 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 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 1 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 mol氧气
C. 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 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解析】 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2,A错误;由2Na2O2+2H2O===4NaOH+O2↑、2CaO2+2H2O===2Ca(OH)2+O2↑知,1 mol Na2O2或CaO2与足量水反应均生成0.5 mol O2,B正确;Ca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C错误;O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8. (2024·阜宁中学)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用Na2O2与CO2反应制备少量较纯净的氧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装置②中盛放的是饱和Na2CO3溶液
B.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作原料,可用装置①制取少量Cl2
C. 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硫酸
D. 反应过程中,装置③中固体逐渐变白色
【解析】 装置②中应盛放饱和NaHCO3溶液,A错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Cl2需要加热,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B错误;装置④中应盛放NaOH溶液,C错误;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2与CO2反应生成的Na2CO3是白色固体,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