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骆驼祥子》推进课
车夫奋斗泪 乱世悲凉歌
一个草根追梦人的血泪史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老舍关心百姓疾苦、社会发展的忧国忧民之心,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
语言运用:熟悉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情节;品读重点段落,体会这本书写作上心理描写的妙处以及语言中浓浓的“京味”。
思维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祥子性格变化的原因,把握本书的主题;指导学生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审美创造:了解作品中祥子等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主要
作品
创作故事
抓了去,结果偷出来了三匹骆驼。老舍听了以后,笑着说,这可以写一篇小说。于是,老舍开始搜集有关车夫生活的资料,最后《骆驼祥子》诞生了。
1936年春,某一天,山东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老舍家里聊天,说起北平有一个洋车夫,一辈子都想拉上自己的车,三起三落,末了还是受穷;还说有车夫被兵痞
小说背景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而又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而在城市中,军阀特务、资产阶级们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这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不得不走向灭亡。
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北平(今北京)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小说艺术性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再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苦难一生。它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
切同情,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
下的北平底层贫苦人民痛苦生活的图
景。
情节梳理
三年一梦
被捉丢车
三匹骆驼
人和车厂
杨宅包月
恨死虎妞
车把断了
瓦罐存钱
9.受到讹诈
10.爷孙车夫
11.罐儿破了
12.王家避乱
13.认了命了
14.诀别善良
15.新婚之夜
16.重操旧业
17.第二辆车
18.烈日暴雨
19.一病一死
20.卖车离家
21.人懒火大
22.回到曹家
23.彻底崩溃
24.出卖灵魂
三起三落
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
——《骆驼祥子》第二十章
三起三落
以下图片是祥子三起三落的相关情节,请排序并简述故事情节。
1
2
4
6
5
3
三起三落
成为一流车夫
攒钱买第一辆车
被拉去充军,车被抢
18岁到北平
三起三落
偷骆驼换35块大洋
难忍杨太太无理,
怒辞杨宅
再回人和车场拉车,
为第二次买车攒钱
曹家遇险,被孙侦探敲诈
三起三落
被迫与虎妞结婚
用虎妞的钱,买了
邻居二强子的车
虎妞难产而死,卖车葬妻
承诺小福子,
混好了找她
小福子自杀,
变为行尸走肉
精神向上
不甘失败
自甘堕落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
人物分析
祥子
老舍把祥子这样的“小人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人物分析
祥子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人物分析
祥 子
性格特征
主要事件
纯朴善良、勤劳正直、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对未来充满希望
前期
后期
自私懒惰、狡猾、说谎成性、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努力工作三年凑足了买车的钱;为多挣两块钱而走危险地带,连人带车被乱兵抓去充军;逃出兵营时牵走三匹骆驼,卖掉骆驼后打算再攒钱买一辆车;被孙侦探要挟,敲诈走所有积蓄,买车的希望再一次落空。
虎妞难产而死,祥子没钱给虎妞办丧事,无奈卖车;满怀希望去接小福子,却得知她的死讯,彻底颓废;拉车故意使坏、能偷懒就偷懒、借钱不还,为了一点赏钱出卖阮明。
人物
人物分析
虎妞
性格特点:大胆泼辣、粗俗凶悍、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充满市侩习气。
主要事件:与父亲共同经营人和车厂,管人、收账、喝酒、赌钱;引诱祥子后假装怀孕,欺骗祥子与自己结婚;为与祥子在一起,和父亲断绝关系,和祥子出去租房住;趁二强子急于用钱卖车时,为祥子低价买了车。
人物分析
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生就一副男儿性格,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却也因此吓住了男人,成了没人敢娶的老姑娘。
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
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得井井有条,是一个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大胆追求祥子而又有点变态,在她的设计下,与父亲刘四闹翻和祥子成了亲,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
人物分析
“母夜叉”;
泼辣而有心计;
祥子心中的刺,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
很爱祥子;
粗野的“疼爱”;
好吃懒做;
粗鲁,像个男的,像黑塔似的;
外貌老丑,虎头虎脑,市民阶级的底层女性典型。
多重身份——
1.剥削阶级:凶悍有心计;好吃懒做;
2.车厂主女儿: 受欺压,无车厂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3.祥子的妻子: 关爱祥子,但是泼辣粗俗,是家庭的统治者。
人物分析
小福子
性格特点:善良、有爱心、不善表达、勤俭。
主要事件:被父亲卖给军官当小老婆后被抛弃,孑然一身回了娘家;为养活两个弟弟被迫走上卖身的道路;虎妞死后想跟祥子在一起,祥子说等混好了再回来找她;被父亲卖到窑子里,不堪屈辱,绝望自杀。
人物分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小福子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而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窑子里,自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一生也许就是那些长得有模样的大杂院里的女孩必经的道路,她们没有过错,但是从她们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命运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不讲公平的,命运就是这样的捉弄一切。
人物分析
曹先生
人物
性格特征
主要事件
为人和气、善良正直,关心并同情底层劳动人民
祥子在曹宅拉包月时,对祥子很和善;因没有给阮明及格的分数而被报复告发,逃到上海避风头,后又回到北平;给来找他的祥子出主意,并同意收留祥子和小福子。
自私贪婪、奸诈圆滑、残忍霸道、不顾亲情
因反对女儿虎妞和祥子的婚事,与虎妞断绝关系;恼怒女儿嫁给祥子,卖掉人和车厂,带着钱去各处见识;虎妞死后意外与祥子相遇,被祥子恶言恶语顶撞并赶下车。
刘四爷
作业设置
创意设计制作一张手抄报。内容可包括祥子的人物小传、三起三落、情感经历、朋友圈等。
----《骆驼祥子》推进课
探社会之“病” 析末路之“因”
一个草根追梦人的血泪史
合作探究
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
合作探究
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合作探究
回顾一下,祥子的朋友圈里有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身份?
刘四爷(人和车厂老板)
虎妞(车厂主的女儿)
小福子(车夫二强子之女)
曹先生(雇主、大学老师)
高妈(曹宅女仆)
孙侦探(敲诈者)
……
合作探究
结合本书人物关系图,小组合作,研读人物,透视社会,就“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进行讨论分析,把得出的社会写出来。
活动一:议人物 察社会
这是一个 的社会,我从 的经历(或描述)中看出。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群像中反映的社会侧面。
要求:
1.细读文本。
2.注意结合材料,围绕问题来回答。
3.限时3分钟。
活动二:析群像 论社会
合作探究
自从“骆驼祥子”传开了以后,祥子虽然还是闷着头儿干,不大和气,大家对他却有点另眼看待了。有人说他拾了个金表,有人说他白弄了三百块大洋,那自信知道得最详确的才点着头说,他从西山拉回三十匹骆驼!说法虽然不同,结论是一样的——祥子发了邪财!对于发邪财的人,不管这家伙是怎样的“不得哥儿们”,大家照例是要敬重的。
金钱决定对人的态度、捧高踩低。
合作探究
车夫们忘了张罗买卖,铺子里乱了规矩,小贩们懒得吆喝,都期待着囚车与阮明。历史中曾有过黄巢,张献忠,太平天国的民族,会挨杀,也爱看杀人。枪毙似乎太简单,他们爱听凌迟,砍头,剥皮,活埋,听着像吃了冰激凌似的,痛快得微微的哆嗦。可是这一回,枪毙之外,还饶着一段游街,他们几乎要感谢那出这样主意的人,使他们会看到一个半死的人捆在车上,热闹他们的眼睛;即使自己不是监斩官,可也差不多了。
麻木愚昧 残忍冷漠
合作探究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这个简单的梦想却是奢望。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最终沉沦。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自私贪婪的车行老板,身处这样一个黑暗、病态的社会,他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与之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因此,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之一正是这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旧社会。
>>> 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 <<<
合作探究
同样是底层人物,同样出身黑暗社会,车夫老马不仅没有堕落,还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温暖与动力,为什么?
活动四:对比人物 体会选择
合作探究
思考:哪些悲剧的形成与祥子的选择有关?
合作探究
>>> 受周围名色人等的影响 <<<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她使用各种手段促成自己与祥子的婚姻,得到的却是一份畸形的爱情,随着她难产而死,祥子失去所有,她将祥子一步步拽入堕落的深渊;小福子是祥子真正所爱的人,但是祥子被迫放弃小福子,后来小福子不堪受辱,自缢而死,祥子的精神彻底崩溃,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沦为“城市垃圾”;还有以刘四爷为代表的典型的旧社会剥削阶级和以孙侦探为代表的捣毁像祥子这样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命意志的旧社会黑暗势力……这些人都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诱因。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另一个客观因素。
合作探究
当祥子知道被虎妞诱骗后,他选择妥协,继续维持与虎妞的婚姻,这表现了他精神的软弱;
当面对孙侦探的敲诈时,祥子无可奈何地拿出自己万分珍惜的积蓄可以看出他胆小怕事;
当高妈教祥子将手里的钱放出去收利时,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这体现了他保守的思想意识。
那么,造成祥子悲剧命运与祥子自身有没有关系呢?
合作探究
他乐观但盲目,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他勤快且保守,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他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他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小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所以说,祥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也是导致他走向悲剧的一大主观因素。
>>> 祥子自身性格的局限性 <<<
总结归纳
造成祥子悲剧的深层原因
1.当时社会的黑暗环境
2.受周围名色人等的影响
3. 祥子自身性格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多维度解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读人,
读人生,
读智慧,
读社会。
——易中天
多维度解读
语言“京味儿”
“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儿’,也许拉‘半天儿’”
“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
“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
“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
多维度解读
祥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食物
多维度解读
建筑
四合院:都是用一砖一瓦搭建而成,将四面都围起来,留出一个正方形的口,所以被称为“四合院”。
这种搭建的好处可以防潮还可以防止雷雨这种天气的突暴。
多维度解读
胡同民居:同样也是由青砖红瓦铸成,它跟四合院不一样,四合院是四面八方都给围起来,可是胡同确实形成一条笔直的大道,给人一种“一路向前”的感觉。另外,胡同这种的构成适合邻居友好往来,拉近了人们友好和谐的关系。
多维度解读
虎妞很高兴,她张罗着煮元宵,包饺子,白天逛庙,晚上逛灯。她不许祥子有任何主张,可是老不缺着他的嘴,变法儿给他买些作些新鲜的东西吃。大杂院里有七八户人家,多数的都住着一间房;一间房里有的住着老少七八户。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作小买卖,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各人有各人的事,谁也没个空闲,连小孩子们也都提着小筐,早晨去打粥,下午去拾煤核。
风俗
作业设置
写一篇读书报告,并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