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课后练(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课后练(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2 11:19:02

文档简介

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练习1 电解池原理
1. (2024·南京二模)一种电解乙酰基吡嗪废水中的(NH4)2SO4制备(NH4)2S2O8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B. 电解时,铂网电极附近pH增大
C. 离子交换膜应选择性透过阴离子
D.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SO+2e-===S2O
2. (2021·江苏卷)通过下列方法可分别获得H2和O2:①通过电解获得NiOOH和H2(如图所示);②在90 ℃将NiOOH与H2O反应生成Ni(OH)2并获得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后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B. 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Ni(OH)2+OH--e-===NiOOH+H2O
C. 电解的总反应:2H2O2H2↑+O2↑
D. 电解过程中转移4 mol电子,理论上可获得22.4 L O2 
3. (2023·浙江卷)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TiO2和SiO2获得电池材料(TiSi),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8H++TiO2+SiO2+8e-===TiSi+4H2O
C. 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参与反应
D. 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
4. (2023·连云港期中)利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分离得到二者的浓溶液,其电解装置如图所示,Ⅰ室中加入的是稀硫酸,Ⅱ室和Ⅲ室中加入的是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H++2e-===H2↑
B. 交换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
C. 电解一段时间后,Ⅱ室得到NaHSO3溶液
D. 电解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理论上阴极区可获得11.2 L气体
5. (2023·苏州中学、淮阴中学、姜堰中学、海门中学四校联考)现有一种安全、高效的双极制氢系统,该系统能够从阳极低电压醛氧化和阴极析氢反应中得到氢气,Cu为阳极催化剂,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越高,阳极制氢速率越快
B. 电解过程中,阴极室的pH不变
C. 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为2R—CHO-2e-+4OH-===2R—COO-+H2↑+2H2O
D. 制得1 mol氢气,理论上有2 mol OH-透过交换膜
6. (2023·徐州模拟)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CO2电催化还原为HCOOH,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析氢反应,反应过程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碳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H++CO2+4e-===HCOOH+H2
C.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玻碳电极经电解质溶液到铂电极
D. 当电路中转移1 mol e-时,阳极室溶液的质量减少8 g
7. (2023·江苏七市一模)一种将 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
C. 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溶液的 pH 增大
D. 每产生标准状况下 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8. (2023·扬州中学)我国科研团队在 CO2电化学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明确了 CO2电化学还原反应的控速步骤为 CO2吸附过程。CO2电化学还原法中采用 TiO2纳米管作电解池工作电极,惰性电极作辅助电极,以一定流速通入 CO2,测得 CO2生成 CO 的产率接近 8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辅助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 工作电极上主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2+2HCO+2e-===CO+2CO+H2O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离子交换膜左侧溶液的浓度不变
D. TiO2纳米管的使用是 CO 产率较高的关键
9. (2024·如皋适应性考试)以甲苯为原料通过间接氧化法可以制取苯甲醛、苯甲酸等物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的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r3++6e-+7H2O===Cr2O+14H+
B. 电解结束后,阴极区溶液pH升高
C. 1 mol甲苯氧化为0.5 mol苯甲醛和0.5 mol苯甲酸时,共消耗 mol Cr2O
D. 甲苯、苯甲醛、苯甲酸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10. (1) (2024·泰州一模)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利用高炉炼铁尾气中的CO2制取有机物HCOOH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4·苏锡常镇一模) 以硫酸为电解质,通过催化电解可将N2转化为N2H4;写出电解法制备N2H4的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24·南通市联考)用光电化学法将CO2还原为有机物实现碳资源的再生利用,其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阴极生成HCHO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练习1 电解池原理
1. (2024·南京二模)一种电解乙酰基吡嗪废水中的(NH4)2SO4制备(NH4)2S2O8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B. 电解时,铂网电极附近pH增大
C. 离子交换膜应选择性透过阴离子
D.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SO+2e-===S2O
【解析】 由图可知,铂网电极上(NH4)2SO4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H4)2S2O8,铂网为阳极,则石墨为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A错误; 阳极反应式为2SO-2e-===S2O,阴极反应式为2H++2e-===H2↑,则右侧氢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使得铂网电极附近pH增大,B正确;C、D错误。
2. (2021·江苏卷)通过下列方法可分别获得H2和O2:①通过电解获得NiOOH和H2(如图所示);②在90 ℃将NiOOH与H2O反应生成Ni(OH)2并获得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电解后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B. 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Ni(OH)2+OH--e-===NiOOH+H2O
C. 电解的总反应:2H2O2H2↑+O2↑
D. 电解过程中转移4 mol电子,理论上可获得22.4 L O2 
【解析】 阴极上,H2O得电子被还原为H2,阳极上,Ni(OH)2失电子被氧化为NiOOH,电解过程总反应为2Ni(OH)22NiOOH+H2↑,电解后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A、C错误;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下,故无法计算生成O2的体积,D错误。
3. (2023·浙江卷)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TiO2和SiO2获得电池材料(TiSi),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 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8H++TiO2+SiO2+8e-===TiSi+4H2O
C. 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参与反应
D. 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
【解析】 由图可知,在外加电源作用下,石墨电极上的C转化为CO,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石墨电极为阳极,A错误;A电极作阴极,TiO2和SiO2得到电子生成TiSi,电极反应式:TiO2+SiO2+8e-===TiSi+4O2-,B错误;石墨电极上有CO生成,无Cl2生成,故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参与反应,C正确;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A电极)移动,D错误。
4. (2023·连云港期中)利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分离得到二者的浓溶液,其电解装置如图所示,Ⅰ室中加入的是稀硫酸,Ⅱ室和Ⅲ室中加入的是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H++2e-===H2↑
B. 交换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
C. 电解一段时间后,Ⅱ室得到NaHSO3溶液
D. 电解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理论上阴极区可获得11.2 L气体
【解析】 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H2O-4e-===O2↑+4H+,A错误;Ⅰ室中的部分H+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Ⅱ室,Ⅱ室中的部分Na+透过交换膜a进入Ⅲ室,故交换膜a是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电解一段时间后,Ⅱ室得到NaHSO3溶液,Ⅲ室得到Na2SO3溶液,C正确;气体所处的状况未知,无法计算体积,D错误。
5. (2023·苏州中学、淮阴中学、姜堰中学、海门中学四校联考)现有一种安全、高效的双极制氢系统,该系统能够从阳极低电压醛氧化和阴极析氢反应中得到氢气,Cu为阳极催化剂,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电压越高,阳极制氢速率越快
B. 电解过程中,阴极室的pH不变
C. 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为2R—CHO-2e-+4OH-===2R—COO-+H2↑+2H2O
D. 制得1 mol氢气,理论上有2 mol OH-透过交换膜
【解析】 阳极上OH-也可能放电,故电压越高,阳极制氢速率不一定越快,A错误;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产生的OH-移向阳极,但溶剂水减少,KOH的浓度增大,故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的pH增大,B错误;铜电极为阳极,主要电极反应为2R—CHO+4OH--2e-===2R—COO-+H2↑+2H2O,C正确;阴、阳极上均产生H2,制得1 mol H2,转移1 mol电子,故理论上有1 mol OH-透过交换膜,D错误。
6. (2023·徐州模拟)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CO2电催化还原为HCOOH,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析氢反应,反应过程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 玻碳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H++CO2+4e-===HCOOH+H2
C.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玻碳电极经电解质溶液到铂电极
D. 当电路中转移1 mol e-时,阳极室溶液的质量减少8 g
【解析】 玻碳电极上,H2O失去电子生成O2,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铂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同时伴随着析氢反应:2H++2e-===H2↑,B错误;根据物质的转化可知,玻碳电极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故电池工作时,电流由玻碳电极经电解质溶液到铂电极,C正确;由2H2O-4e-===4H++O2↑知,转移1 mol电子时,消耗0.5 mol H2O,逸出0.25 mol O2,同时有1 mol H+经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铂电极区,故阳极质量减少0.5 mol×18 g/mol+0.25 mol×32 g/mol+1 g=18 g,D错误。
7. (2023·江苏七市一模)一种将 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2CO2+12H+-12e-===C2H4+4H2O
C. 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溶液的 pH 增大
D. 每产生标准状况下 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解析】 由图可知,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同时,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则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铂电极上,C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烯,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B错误;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反应生成H+,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减小,C错误;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即0.5 mol)O2时,玻碳电极区生成2 mol H+,失去2 mol e-,故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D正确。
8. (2023·扬州中学)我国科研团队在 CO2电化学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明确了 CO2电化学还原反应的控速步骤为 CO2吸附过程。CO2电化学还原法中采用 TiO2纳米管作电解池工作电极,惰性电极作辅助电极,以一定流速通入 CO2,测得 CO2生成 CO 的产率接近 8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辅助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 工作电极上主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O2+2HCO+2e-===CO+2CO+H2O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离子交换膜左侧溶液的浓度不变
D. TiO2纳米管的使用是 CO 产率较高的关键
【解析】 由CO2―→CO知,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工作电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辅助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正确;工作电极为阴极,主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2+2HCO+2e-===CO+2CO+H2O,B正确;阳极反应式为4HCO-4e-===4CO2↑+O2↑+2H2O,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右侧,故左侧KHCO3溶液浓度降低,C错误;CO2电化学还原反应的控速步骤为CO2吸附过程,TiO2纳米管的使用可以增大吸附的接触面积,是CO产率较高的关键,D正确。
9. (2024·如皋适应性考试)以甲苯为原料通过间接氧化法可以制取苯甲醛、苯甲酸等物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电解时的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r3++6e-+7H2O===Cr2O+14H+
B. 电解结束后,阴极区溶液pH升高
C. 1 mol甲苯氧化为0.5 mol苯甲醛和0.5 mol苯甲酸时,共消耗 mol Cr2O
D. 甲苯、苯甲醛、苯甲酸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解析】 由图可知,左侧Cr3+转化为Cr2O,Cr元素化合价升高,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r3+-6e-+7H2O===Cr2O+14H+,A错误;阳极区产生的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极上每消耗2 mol H+,就有2 mol H+进入阴极区,故电极电解结束后,阴极区溶液pH不变,B错误;阳极的槽外,Cr2O在酸性条件可将甲苯氧化成苯甲醛、苯甲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6H5—CH3+2Cr2O+16H+===3C6H5—CHO+4Cr3++11H2O,C6H5—CH3+Cr2O+8H+===C6H5—COOH+2Cr3++5H2O,0.5 mol甲苯氧化为0.5 mol苯甲醛时消耗 mol Cr2O,0.5 mol甲苯氧化为0.5 mol苯甲酸时消耗0.5 mol Cr2O,则1 mol甲苯氧化为0.5 mol苯甲醛和0.5 mol苯甲酸时,共消耗 mol Cr2O,C正确;甲苯、苯甲醛、苯甲酸的混合物是互溶的液体,不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D错误。
10. (1) (2024·泰州一模)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利用高炉炼铁尾气中的CO2制取有机物HCOOH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2H+===HCOOH。
(2) (2024·苏锡常镇一模) 以硫酸为电解质,通过催化电解可将N2转化为N2H4;写出电解法制备N2H4的阴极反应式:N2+4H++4e-===N2H4。
(3) (2024·南通市联考)用光电化学法将CO2还原为有机物实现碳资源的再生利用,其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阴极生成HCHO的电极反应式:
CO2+4e-+4H+===HCHO+H2O。
练习2 可逆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 (2024·南京盐城一模) 一种以钒基氧化物(V6O13)为正极材料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过使用孔径大小合适且分布均匀的新型离子交换膜,可提高离子传输通量的均匀性,从而保持电池的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放电过程中,Zn2+向Zn极一侧移动
B. 放电过程中,电子由Zn极经电解质溶液向V6O13极移动
C. 充电时,V6O13极与外接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 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为
V6O13+xZn2++2xe-===ZnxV6O13
【解析】 放电过程中,Zn极为负极,Zn失电子生成Zn2+进入溶液,Zn2+向正极(V6O13极)一侧移动,A错误;放电过程中,电子由Zn极沿导线向V6O13极移动,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B错误;充电时,V6O13极作阳极,将ZnxV6O13转化为V6O13,与外接直流电源正极相连,C正确;充电时,阳极ZnxV6O13失电子生成V6O13和Zn2+,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为ZnxV6O13-2xe-===V6O13+Zn2+,D错误。
2. 目前锌铁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热点技术之一。某酸碱混合锌铁液流电池的两极电解质分别呈酸性和碱性,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正极电解质呈酸性
B. 放电时,锌板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
C. 放电时,每转移1 mol 电子,中间室内的溶液中将减少1 mol NaCl
D. 储能时,应将该电池的碳纸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解析】 碳纸为正极,由于Fe3+、Fe2+与OH-会反应产生Fe(OH)3、Fe(OH)2沉淀,故正极电解质应呈酸性,A正确;放电时,锌板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B正确;当反应转移1 mol 电子时,为维持电荷守恒,左室有1 mol 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中间室,右室有1 mol 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中间室内,导致中间室内的溶液中将增加1 mol NaCl,C错误;放电时,碳纸电极为正极,则在充电时,应将该电池的碳纸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3. 最近我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有机电极(PTQ/HQ)与无机电极(MnO2)组成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放电时,a极为电池的正极
B. 充电时,氢离子从左室迁移向右室
C. 放电时,b极反应为Mn2+-2e-+2H2O===MnO2+4H+
D.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HQ转移4 mol电子
【解析】 a极为有机电极,放电时,有机电极为负极:HQ-4e-===PTQ+4H+,A错误;充电时,左侧为阴极室,右侧为阳极室,故H+从右侧阳极室迁移向左侧阴极室,B错误;放电时,b极反应为MnO2+4H++2e-===Mn2++2H2O,C错误;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TQ+4H++4e-===HQ,充电时,每生成1 mol HQ转移4 mol电子,D正确。
4. (2023·南京模拟)一种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Na1-xFePO4+NaxC===NaFePO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放电时,Y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充电时,X极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
D. 充电时,每转移1 mol e-,Y极质量减少23 g
【解析】 放电时,该装置为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放电时,Y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充电时,X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C正确;充电时,Y极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xNa++C+xe-===NaxC,每转移1 mol电子,Y极质量增加23 g,D错误。
5. (2023·南通通州期末)钠离子电池是利用Na+在电极之间“嵌脱”实现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总反应为NaxMO2+nCNax-yMO2+NayCn(M为一种过渡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放电时,Na+由Y极通过交换膜移向X极
B.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NaxMO2+ye-===Nax-yMO2+yNa+
C. 充电时,过渡元素M发生氧化反应
D. 用铅酸蓄电池对该钠离子电池充电,铅酸蓄电池中每消耗20.7 g铅,钠离子电池正极区域质量减少4.6 g(Pb—207)
【解析】 放电时,过渡元素M的化合价降低,故X极为正极,Y极为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Na+由Y极通过交换膜移向X极,A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Nax-yMO2+yNa++ye-===NaxMO2,B错误;充电时,X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过渡元素M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正确;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SO===PbSO4,每消耗20.7 g Pb转移0.2 mol电子,正极区域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钠离子电池阳极反应式为NaxMO2-ye-===Nax-yMO2+yNa+,故钠离子电池正极区域质量减少4.6 g,D正确。
6. (2023·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中学联考)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用作储能设备(如图所示),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46 g
C. 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 放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
【解析】 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则电极a是阴极,电极b是阳极,A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知,充电时,电极b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 电子,电极a上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的Na+的质量,理论上增加46 g,B正确;放电时,电极a为原电池的负极:Na3Ti2(PO4)3-2e-===NaTi2(PO4)3+2Na+,电极b为正极:Cl2+2e-===2Cl-,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C、D正确。
7. FeCl3溶液吸收H2S气体后的再生过程可降解酸性污水中的硝酸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a为电解池的阴极
B. 溶液M中含有大量的Fe2+、Cl-、H+
C. 电极b上的反应为2NO+10e-+6H2O===N2↑+12OH-
D. 随着电解进行,H+移向阴极区,故阴极区pH减小
【解析】 a极反应式为Fe2+-e-===Fe3+,a为电解池的阳极,A错误;FeCl3和H2S反应生成FeCl2、S、HCl,溶液M中含有大量的Fe2+、Cl-、H+,B正确;电极b上NO得电子生成N2,电极反应式为2NO+10e-+12H+===N2↑+6H2O,C错误;随着电解进行,阴极不断消耗H+,阴极区pH增大,D错误。
8. (2023·泰州中学)Al-Te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电解质为AlCl3与有机离子液体(EMI+),该电池放电时在正极生成AlTeCl,放电过程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充电时,b电极应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
B. 放电时,图中X表示Cl-
C. 充电时,a电极的质量将增加
D. 放电时,a、b两电极消耗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解析】 放电时,a电极反应式为Al+7AlCl-3e-===4Al2Cl,a电极为负极,b电极反应式为AlCl+Te+2e-===AlTeCl+3Cl-,b电极为正极,充电时,b电极应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A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AlCl+Te+2e-===AlTeCl+3Cl-,图中X表示Cl-,B正确;充电时,a电极为阴极,反应为4Al2Cl+3e-===Al+7AlCl,a电极质量将增加,C正确;放电时,a电极消耗Al,b电极消耗Te,由得失电子守恒知,a、b两电极消耗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错误。
9. 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所示方法保护埋在弱碱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下列关于该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钢质管道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 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法
C. 钢管上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 也可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直流电源负极连接金属棒X
【解析】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原电池,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金属铁作负极,易被腐蚀,A正确;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正极被保护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法,B正确;由于发生吸氧腐蚀,故正极上氧气放电,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正确;用外加电流法保护时,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故钢管应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通常正极连接惰性电极,比如碳棒,D错误。
10. 两种金属接触时,接触部位会发生“电偶腐蚀”。金属铁和铜在水和海水中,相同时间发生的腐蚀情况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 甲图中的介质为海水
B. 腐蚀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D. 若在金属表面涂油漆,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解析】 铁和铜接触时,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形成原电池,且形成的原电池中,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海水时的腐蚀速率大于水作电解质时的腐蚀速率,因此甲图中的介质为水,乙图中的介质为海水,且腐蚀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A、B错误;形成的原电池中,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错误;在金属表面涂油漆后,能将金属与电解质溶液隔离,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D正确。
1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的腐蚀与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装置Ⅰ中发生吸氧腐蚀
B. 一段时间后装置 Ⅰ 中石墨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
C. 装置Ⅱ中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装置Ⅱ模拟了牺牲阳极法
【解析】 食盐水呈中性,铁发生了吸氧腐蚀,A正确;装置Ⅰ中发生吸氧腐蚀,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溶液pH增大,B正确;装置Ⅱ中铁电极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装置Ⅱ中铁电极为正极,锌作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铁得到保护,装置Ⅱ模拟了牺牲阳极法,D正确。
12.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图甲、乙中钢闸门均为电子输入的一端
B. 图甲、乙中钢闸门上均主要发生反应:
2H++2e-===H2↑
C. 图甲是外加电流法,图乙是牺牲阳极法
D. 图丙中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易被腐蚀
【解析】 钢闸门被保护,为电子输入的一端,A正确;电解质溶液是海水,海水呈弱碱性,图甲是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O2在钢闸门上得电子:O2+2H2O+4e-===4OH-,图乙是电解池,H2O在钢闸门上得电子:2H2O+2e-===H2↑+2OH-,B错误;图甲有活泼金属,是牺牲阳极法,图乙有外接电源,是外加电流法,C错误;铁比铜活泼,铁作原电池的负极,故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不易被腐蚀,D错误。练习2 可逆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 (2024·南京盐城一模) 一种以钒基氧化物(V6O13)为正极材料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过使用孔径大小合适且分布均匀的新型离子交换膜,可提高离子传输通量的均匀性,从而保持电池的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过程中,Zn2+向Zn极一侧移动
B. 放电过程中,电子由Zn极经电解质溶液向V6O13极移动
C. 充电时,V6O13极与外接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 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为V6O13+xZn2++2xe-===ZnxV6O13
2. 目前锌铁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热点技术之一。某酸碱混合锌铁液流电池的两极电解质分别呈酸性和碱性,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电解质呈酸性
B. 放电时,锌板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
C. 放电时,每转移1 mol 电子,中间室内的溶液中将减少1 mol NaCl
D. 储能时,应将该电池的碳纸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3. 最近我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有机电极(PTQ/HQ)与无机电极(MnO2)组成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a极为电池的正极
B. 充电时,氢离子从左室迁移向右室
C. 放电时,b极反应为Mn2+-2e-+2H2O===MnO2+4H+
D.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HQ转移4 mol电子
4. (2023·南京模拟)一种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Na1-xFePO4+NaxC===NaFePO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放电时,Y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充电时,X极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
D. 充电时,每转移1 mol e-,Y极质量减少23 g
5. (2023·南通通州期末)钠离子电池是利用Na+在电极之间“嵌脱”实现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总反应为NaxMO2+nCNax-yMO2+NayCn(M为一种过渡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Na+由Y极通过交换膜移向X极
B.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NaxMO2+ye-===Nax-yMO2+yNa+
C. 充电时,过渡元素M发生氧化反应
D. 用铅酸蓄电池对该钠离子电池充电,铅酸蓄电池中每消耗20.7 g铅,钠离子电池正极区域质量减少4.6 g(Pb—207)
6. (2023·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中学联考)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用作储能设备(如图所示),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 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46 g
C. 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 放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
7. FeCl3溶液吸收H2S气体后的再生过程可降解酸性污水中的硝酸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为电解池的阴极
B. 溶液M中含有大量的Fe2+、Cl-、H+
C. 电极b上的反应为2NO+10e-+6H2O===N2↑+12OH-
D. 随着电解进行,H+移向阴极区,故阴极区pH减小
8. (2023·泰州中学)Al-Te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电解质为AlCl3与有机离子液体(EMI+),该电池放电时在正极生成AlTeCl,放电过程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b电极应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
B. 放电时,图中X表示Cl-
C. 充电时,a电极的质量将增加
D. 放电时,a、b两电极消耗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9. 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所示方法保护埋在弱碱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下列关于该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钢质管道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 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法
C. 钢管上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 也可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直流电源负极连接金属棒X
10. 两种金属接触时,接触部位会发生“电偶腐蚀”。金属铁和铜在水和海水中,相同时间发生的腐蚀情况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介质为海水
B. 腐蚀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D. 若在金属表面涂油漆,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11.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的腐蚀与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Ⅰ中发生吸氧腐蚀
B. 一段时间后装置 Ⅰ 中石墨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
C. 装置Ⅱ中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装置Ⅱ模拟了牺牲阳极法
12.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乙中钢闸门均为电子输入的一端
B. 图甲、乙中钢闸门上均主要发生反应:2H++2e-===H2↑
C. 图甲是外加电流法,图乙是牺牲阳极法
D. 图丙中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易被腐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