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自主学习课(十一)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自主学习课(十一)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31 08: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专题自主学习课(十一)认读要领
一个核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两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三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角度一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关贸总协定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精要归纳】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考题例证】 (2014·广东文综,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 解答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美国试图”“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迁移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故选A项。世贸组织的宗旨是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它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新型的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的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组织,与题干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角度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精要归纳】 20世纪60~9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趋明显,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但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考题例证】 (2012·课标全国,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解析 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份额比例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故A项表述不确切;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B项;两幅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无法体现D项。答案 C主题一 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精神——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化趋势蕴含的主流思想【主题评说】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而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考题例证】 (2014·课标全国Ⅱ,35)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解析 观察图文可知,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案,故选D项。冷战结束是指苏联解体,与题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1991年通过签订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B项错误;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规定进行“集体防御”,与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C项错误。答案 D主题二 开放、参与、竞争的意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
化趋势蕴含的主流思想【主题评说】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蕴含的相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整合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考题例证】 (2012·江苏单科,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解析 解读题干漫画的寓意,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垄断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故选D项。答案 D对比点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西社会发展的对比
【精要点拨】【考题例证】 (2014·安徽文综,18)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解析 观察图可知,最高点为2001年,据所学可知,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多边组织,故选C项。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题中H值出现的年份2001年不符,A项错误;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是在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与2001年不相符,故B项错误;2011年2月,中国已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间与图中的2001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C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问题全球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看待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贯穿的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注重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联系与互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重视全球范围内整体,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学习备考时,主要有以下角度:
(1)注意运用整体史观视角:一是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世界历史;二是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解研究世界历史的新视角;三是从纵向和横向角度,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四是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如将中国历史发展置于世界历史发展大背景下考查认识。(2)把握人类历史整体化的进程: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3)树立“全球史观”观察问题的正确态度:一是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的可能和必要的根据;二是充分肯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提倡宽容精神。【考题例证】 (2014·江苏单科,20)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解析 据题干观点,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中得到合理的分配,因此,造成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故选B项。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题干所要强调的,故A项错误;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外在形式,并不是学者所要强调的,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而不是机遇,故D项错误。答案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