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2 13: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 喝
小巷(yōu)② 深,院子里(fán)③ 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ān)④ 眠宵漏夜短夏梦正长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维幕 孕育 致密 千沟万壑
B.蓦然 震撼 山麓 销声匿迹
C.凋零 羁拌 褶皱 草长莺飞
D.蔌蔌 陨石 稀疏 人情事故
3、成语运用。
黄河文化生生不息,① ,它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②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因为有了受到黄河滋养的延安,中国革命有了落脚点和转折点;因为有了《黄河大合唱》等精神文化产品,延安成了精神的高地、信仰的高地。到了近现代,③ (奔流而不停止)的黄河水,连接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它连接起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的④ ,昭焕今古。
摘自《大河交响》,有删改
(1)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③处的成语。
② ③
(2)①④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丰功伟绩 B.源源不断 功勋卓著
C.远源留长 功勋卓著 D.源源不绝 丰功伟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
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
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 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6.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比如它的名字,是“蜡梅”还是“腊梅”呢?很多人不知道它正确的写法是“蜡梅”,成都植物园的牌子也写错了。
②成都人喜欢蜡梅,是自然的。
③我们可以用黄庭坚的诗注作证,“京洛间有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五瓣)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④明朝的《花疏》中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⑤但惟其自然,有时候我们对所爱的东西并不深究。
②①③④③ B. ②⑤①③④
④①③2③ D. ④③②⑤①
7.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者在叙述看戏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作品分为“风”“雅”“颁”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C.《小石潭记》是宋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D.《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采用了夸张、比兴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思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8、名著阅读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内容。
任务一:方法探究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1)学完《〈诗经〉二首》以后,小文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阅读《〈诗经〉第四》这一章节,向小文具体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2)请你根据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阅读本书的相关篇目:小嘉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①________;小善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②________;小语对汉字的字形和字源很好奇,不妨去读一读③________;小文对秦汉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可以推荐他先读④________。
资料链接: 《经典常谈》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任务二:主题探究
(3)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9、名句名篇默写
(1)树树皆秋色, 。(《野望》)
(2)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10、为帮助同学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班级开展“健康饮食”主题活动。
(1)宣传委员设计了“均衡营养健康饮食”主题展板,下列选项内容全都适合放入展板的一项是( )
①荤素搭配应合理 ②体育运动要坚持 ③饭菜里的营养素
④种子培育我知道 ⑤绿色食品与健康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2). 生活委员准备以“食物与人体健康”为主题进行发言。请整合下表信息,将发言稿(片段)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元素 14~18岁人群每天推荐摄入量 摄入量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要食物来源
铁 20~25mg 缺铁会引起贫血 瘦肉、芹菜、肝
锌 15.5~19mg 缺锌会引起发育不良 奶类、海产品、小米
碘 150μg 缺碘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加碘盐
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
发言稿(片段)
日常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元素的类别和作用不同,因此不同的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也不同。如:瘦肉、芹菜、肝等食物中含有铁元素,食用这些食物,可以①___;海产品同时②___,食用它能预防③___这两种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的摄入还须④___,因为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3). 语文课代表分享了阅读食品标签的心得。下面①—⑦的内容共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①食品标签标明了食品的相关信息。②我们要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③如何阅读食品标签呢?④我们要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免不误食过期食品;⑤要关注食品的保存建议,便于我们选择适合的存放方式;⑥还要分析食品配料和营养成分的信息,以便根据身体需求补充营养。⑦通过分析、阅读、判断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我们可以科学选择食品。
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这首诗的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的妙处。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1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为宫室
②罔不因势象形
③或六角
④高可三四丈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16.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17.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
地球上可用来发电的风力资源约有100亿千瓦,几乎是现在全世界水力发电量的1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材料二】
①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
②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只(或更多只)螺旋桨形的叶轮组成。当风吹向桨叶时,桨叶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桨叶的材料要求强度高、重量轻,目前多用玻璃钢或其它复合材料(如碳纤维)来制造。
③由于风轮的转速比较低,而且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经常变化着,这又使转速不稳定,所以,在带动发电机之前,还必须附加一个把转速提高到发电机额定转速的齿轮变速箱,再加一个调速机构使转速保持稳定,然后再联接到发电机上。为保持风轮始终对准风向以获得最大的功率,还需在风轮的后面装一个类似风向标的尾舵。
④铁塔是支承风轮、尾舵和发电机的构架。它一般修建得比较高,为的是获得较大的和较均匀的风力,又要有足够的强度。铁塔高度视地面障碍物对风速影响的情况,以及风轮的直径大小而定,一般在6~20米范围内。
⑤发电机的作用,是把由风轮得到的恒定转速,通过升速传递给发电机构均匀运转,因而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材料三】
在大丰区毛竹沙北侧海域,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风车屹立于海天之间,硕大无比的风叶在劲风吹动下缓缓转动,源源不竭的电流通过海底电缆汇流至升压站,接入电网后点亮万家灯火。这是目前国内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220千伏海缆长度达到86.6公里,最远一台风机离岸82公里。据悉,该项目年上网发电量达9亿千瓦时,可满足约37万户家庭的正常用电需求。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万吨。
风电产业是大丰区新能源产业的一颗耀眼之星。大丰区地处沿海,风能丰富,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培植风电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聚,谱写了一曲“风光”无限的“大风歌”。“十三五”期间,全区海上风电规划容量415万千瓦,约占江苏的30%、盐城的50%,成为江苏打造“海上三峡”名副其实的主战场,有力诠释了“中国风电看海上,海上风电看大丰”的行业共识。
18.下列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是最佳发电速度。
C.风力发电机组一般由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组成。
D.风电产业是大丰区新能源产业的一颗耀眼之星,大丰成了海上风电的排头兵。
19.(1)【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这是目前国内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三峡能源江苏大丰H8—2海上风电项目。(本句中的加点词“目前”可否删去,为什么?)
20.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大丰区政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依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类会爱上人工智能吗
①在今天的科幻小说或影视剧里,人类和人工智能发生爱情或亲情关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桥段了,譬如《AI》《机械姬》《真实人类》《西部世界》……故事中的机器人或优雅美丽,或风度翩翩,实在比一般人可爱得多。即便现实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迷上虚拟人物,比如游戏的主角,甚至 Siri 之类的助理程序。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忧虑:这么下去,人会不会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转移到机器上呢?如果人不再爱他人,只爱机器,又会如何呢?
②这种忧虑有其道理,不过许多人认为,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不容被低下的机器玷污——这不免有点狭隘。人类之爱并不是天赐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为了保障种族的延续和进化才产生和发展的。
③动物进化到比较高的阶段,很难在胚胎阶段就发育完全,无法一出生就独立生活,因而需要一定的照料。所以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母亲对子女一般都有强烈的爱。譬如袋鼠从小住在母亲的育儿袋里,小熊长期跟着母亲学习求生和捕猎技能。有时候还需要父亲,如很多鸟类都是父母一起孵化和喂食的。对于群居动物,因为必须作为共同体生存,所以爱的表现更加普遍和丰富,影响也更为深入。狼(狗)可以为首领奋不顾身地冲杀,猿猴会对伤心的同伴表示慰问,大象甚至会为死去的成员举行某种“葬礼”……没有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爱,群体生活很难维持下去。
④人也是群居动物,人类社会的庞大和复杂程度是任何其他动物群体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所需要的爱也就更多,类型更加丰富。所以人真正的爱是指向同伴的,是对他人安全和幸福的关切,而不是对于物件的贪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许多人很爱小动物。这种爱基本上还是来源于亲子之情——我们觉得很可爱的猫、狗以及大熊猫(当然这个没法自己养)等“萌物”,都是因为与幼儿的情态相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豢养它们又比养孩子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会把宠物当成孩子或同伴,仍然是当成某种“人”去爱。
⑤而说到机器,人类很难真心去爱它们。外观就是一个重大的障碍。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罗在1930年做了一个关于恒河猴的实验。哈罗和助手设计了两只假的母猴:一只是用铁丝编成的,安有一个橡皮奶嘴,一只是仿真的布偶猴。他们发现小猴非常喜欢后者而疏远前者,即便前者有奶汁可以吃,小猴也会在吃完奶后回到后者的怀抱。所以笨重冰冷的金属机器人,诸如《星球大战》中的C-3PO和R2-D2,虽然因为故事情节的编排而显得很可爱,但这种造型的机器人恐怕得不到人类多少情感寄托。
⑥不过,也有高度仿真的机器人。这种用生化材料制成、外貌拟人的机器人,今天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过将来很可能出现拥有和人难以分辨的容貌、仪态甚至可以对答如流的机器人。如果这样的“人”问世,我们的理智虽然可以分辨,但是感性上发生情感的羁绊是完全可能的。说不定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爱”这样的造物,就像我们爱宠物一样。
⑦不过这种爱仍然有一些限制,比如说我们对于人的爱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你爱你的父母、伴侣和子女,即便你知道有其他更好的对象,也不会选择去换掉他们。但假如有一个更高级、升级版的机器人问世,你会想要换掉原来的那个吗?恐怕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替换吧。
⑧另外一方面,机器人是出于商业目的制造出来的,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和取悦人类。人类爱上对自己好的他人,是因为人理解他人是和自己不同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但对于机器人忠心地服务于自己,我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感受不到它们的人格和独立性,也就很难有真正的爱。当然,假如像科幻小说或影视剧中那样,出现真正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的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拥有了人的灵魂,我们当然也就可以去真正爱它们了——不过那时候它们爱不爱我们,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⑨爱是人类数百万年来进化出的高级情感,有了它人类才能发展到今天,但今天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科技提出的问题,我们没有确定的答案,唯愿对于人类的爱给我们以找到答案的勇气。
(摘编自《南方周末》)
21.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典型的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
B.文章第一段用科幻小说和影视剧中的桥段来引出话题,能很好地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文章认为人真正的爱是指向同伴的,所以对宠物不会有真正的爱。
D.文章最终并没有给题目提出的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却希望人类有寻找答案的勇气。
22.人类很难真心去爱人工智能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分析。
23.本文⑤—⑦段是如何做到逻辑严密的?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看倒影
刘心武
①那天我在小区里面碰见一个中年人,因为原先打过照面,说过几句话,算是认识了,于是互相点头问好。他匆匆忙忙地停好车走过来,那辆车旁边有小区绿化工人种的一大丛迎春花。我问他:“迎春花开没开?”
②他说:“哟,什么迎春花?”他没去留意,简单聊了两句就回自己家了。
③我继续往前走,走到他停车的附近,我看见一大丛迎春花已经灿烂开放。因为种了好多年,花丛很大,已经齐人的胸脯高了,开满了黄颜色的美丽的花朵。
④可惜我那位邻居他很忙碌,他没有工夫来注意这些美丽的花朵。
⑤人活一世,每过一天我们的生命就减少一天,因此要懂得珍惜。除了要把工作做好,处理好家庭关系,把身体锻炼好之外,也要有一点审美活动,去发现大自然的美。
⑥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特别好,带领我们走出教室去观察自然,去学习审美。有一次他带我们去离学校不远的池塘,那不算什么特别美妙的景观。突然对我们说:“同学们,现在你们站在池塘边仔细观看,看完以后告诉我你们看到的最美的事物是什么。”
⑦过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回答说是池塘边的花,有的说是池塘边的树,有的说是飞过池塘的鸟。老师问我,我回答说池塘里的水很好看。老师就从我这句话往下引,说:“同学们,你们注意到没有,池塘像镜子一样,岸边的景物映照进去以后所呈现的画面叫作倒影。一个人欣赏自然美景,除了可以看实实在在的景物以外,也要学会看水中的倒影。”这时候恰好一阵风吹过,水波微微荡漾,他继续说:“当没有风的时候,这个池塘就像一面镜子,它映照出这些岸上的景物,很好看,可那不是最好看的时候,最好看就是现在,你们快看。”小风吹来,波光闪动,水中倒影也随之微微变形,像一幅不断变幻的风景油画,显得特别有趣。
⑧后来学校组织春游,包了公共汽车,大家高高兴兴地一路唱着歌,朝着颐和园去了。到了颐和园,我发现里面有好大一个湖----昆明湖。上过那堂课后,我们在欣赏湖边景色的时候,都懂得去看倒影,大家默默地看着倒影,鲜少有人交谈。岸上的景色很美丽,而它的倒影另有一番趣味,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⑨由此往外延伸,应该懂得我们周边的自然景色,有很多都是美的,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审美对象,从中获得审美的快感。
⑩我一度在一段乱糟糟的岁月中,住在一个乱糟糟的环境里,周围连一棵树木花草都没有。春天到了,四周却仍旧一片荒芜,找不到一点绿色,只有一片裸露的土地。这时候我想起了那位小学老师的话,决心去寻觅美。我弯腰仔细看,惊讶地发现,在那片其貌不扬的土壤中,长出了一根“针”,绿颜色的,是植物的绿芽!它是一根报春的小草。发现它的存在,我高兴得不得了。
那段乱糟糟的岁月很快过去了,那乱糟糟的环境也得到整治了,但是我仍然感谢那次我蹲下来所看到的那根像针一样的草芽。
后来,我遇见一个从陕北高原来的小伙子,聊起他们那儿的情况,我便提到了那根针似的草芽带给我的快乐。他说:“你说得太对了。以前我们老家是穷乡僻壤,一到冬天树叶全落了,地面上一点绿颜色都没有,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到了冬末,原来储存的那些菜都吃光了,新的菜又没有长出来,连野菜都没有,只能吃米糊糊。有一天,我妈走出窑洞,忽然笑了起来。我问她咋了,我妈就指着前面那片黄土地---地里钻出绿芽了。我妈跟我说:‘你看,春天来了,有了绿色了,咱们就饿不死了,生活就有盼头了。’”
再后来,我当了老师。有时候路过校园角落里的瓜架、豆架,我就有意地跟学生们说:“你们来看一看,瓜秧子攀在瓜架上了,它的须子多好看。”后来这些学生学会了欣赏瓜秧上开的花,欣赏刚结出来的小瓜,欣赏成熟的大倭瓜……
24.第⑦段老师强调“学会看水中的倒影”,主要想启发学生( )
A.观察自然要优先关注景物细节
B.倒影比真实景物更具艺术美感
C.虚实相结合能够丰富审美体验
D.捕捉风景变形效果是审美关键
25.请分析文章第⑩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2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文以“倒影”为明线,串联起不同时空的人和事,结构紧凑,层层深入。
B.文章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极具画面感,既真实可感,又赋予平凡事物以诗意。
C.本文隐喻巧妙丰富,自然事物不只客观存在,还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D.本文语言朴实亲切,在平淡质朴中蕴含对自然之美、生命哲理的深沉思考。
27.结合首尾部分,分析文章材料与中心的关联。
三、作文
28.命题作文
题目: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答案
1、①吟 ②幽 ③繁 ④酣 2.B 3.(1)②锲而不舍③奔流不息 (2)A 4.B
5.B 6.B 7.D 8.任务一:
(1)《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指的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在诗的发端。
(2)辞赋第十一 《周易》第二 《说文解字》第一 《史记》《汉书》第九
任务二:
①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②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③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9、山山唯落晖 烟波江上使人愁 波撼岳阳城 黄发垂髫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0、(1). B
(2)①. 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 ②. 含有碘和锌元素 ③. 甲状腺肿大和发育不良 ④. 适量
(3). ④句中“以免不误食过期食品”修改为“以免误食过期食品”。
⑦句中“通过分析、阅读、判断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改为“通过阅读、分析、判断食品标签上的信息”。
11.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12、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13、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14、①刻成,雕刻成。 ②根据 ③有的 ④大约
15、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16、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17、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18.B
19.(1)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并且将风力发电与水力发电、煤燃烧的能量进行对比,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风力资源巨大的特点,使材料更加具有说服力。
(2)不能删去,“目前”是到现在为止,也许之后还会出现离岸距离更远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0.①风力发电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大丰沿海的风能资源丰富,适合风力发电;②风力发电技术成熟,大丰发展风力发电有强力的技术支撑;③大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聚集,有完整的产业链。
21.C
22.机器人笨重冰冷,外观是一个重大的障碍;我们对于人的爱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替换性,而机器人可以随意换掉;机器人不具有人格和独立性。
23.第5段先用“而”承接上一段,指出人类很难爱上人工智能的一大障碍是外观原因;第6段用“不过”一词加以转折,说明随着高度仿真机器人的出现,人类也有可能会爱上机器人,从而使第5段的结论避免了绝对化;第7段用“不过”再次转折,说明即使人类会爱上仿真机器人,这种爱也是有限制的,从而对第6段的内容作了补充说明,使行文逻辑严密。
24.C
25.运用比喻和细节描写,将草芽比作“针”,突出其微小却顽强的生命力;语言质朴而生动,体现作者在困境中发现美的敏锐,深化“平凡中见美”的主旨。
26.A
27、首尾呼应,紧扣中心。
(开头以邻居忽视迎春花引出“发现美”的主题;结尾以学生学会欣赏瓜秧,陕北母亲发现绿芽,强化“美在平凡中需主动发现”的主旨。材料均围绕“审美视角转变”展开,体现中心。)
28、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