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2 16: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后推行的书写标准字体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3.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下列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秦始皇
A.统一了六国 B.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C.自称“始皇帝” D.统一车辆形制
4.如图所示,体现秦朝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职务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枢密使
5.“六王毕,四海一”“六王失国四海归”。材料体现了秦朝( )
A.修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 B.建立中央集权,影响后世
C.统一文字货币,发展生产 D.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6.归纳概括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如图是学习与秦始皇有关的知识中,常见的图示归纳。那么下面两个图示集中反映了哪一个中心主题(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使用一种货币(如下图)。这种货币为(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银元
8.下图是一位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9.商祖白圭是战国时期洛阳著名的商人,也是商业行业最早收授门徒的人,他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只有随机应变,巧用计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公元前210年他的弟子到咸阳购进一批货物,付账时应该用( )
A. B.
C. D.
10.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文物会说话,秦朝文物会说( )
A.“彩陶盆”让你领略先人的工艺
B.“贾湖骨笛”陪你分享远古音乐
C.“圆形方孔半两钱”带你了解市井百态
D.“勾践剑”带你见证春秋时的动荡不安
11.秦朝实现统一后,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行省制
12.秦灭六国后,“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并大力修筑驰道、加固长城等。这些措施的重要历史影响是( )
A.加重了人民负担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凸显了皇帝权威
二、材料题
13.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图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截!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归纳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两大贡献?
(2)根据图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阅读以下三幅图片
(3)根据材料二,依次归纳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综合题
14.统一篇: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中“扫六合”是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意思。那本诗当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本诗当中的“秦王”于何时完成了统一大业?并将国家的都城定在哪里?
(2)秦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义何在?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经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国的商鞅变法,比其他六国的变法更为彻底,取得了国富兵强的结果,而且社会体制也显得更为先进,由它来完成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三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他(秦始皇)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实行的官僚制度,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并以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身份将自己凌驾于政府之上,最终为大一统制度的实现奠定了君主集权和官僚统治的组织保证。……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九州共贯""六合同风"的巨大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秦统一的时代背景。
(2)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3)材料三中所说的“制度”是什么 该“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根据材料三,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在经济、军事方面对“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形成还作出了哪些贡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D D A A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3.(1)贡献: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4)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14.(1)嬴政 公元前221年 咸阳
(2)意义: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混战纷争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1)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加强;各国的变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2)公元前221年。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嬴政(或秦始皇)。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高度的中央集权。
(4)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