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2.1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2.2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
4.2.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教材知识梳理
考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①成熟区,其上有大量的②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的面积。根吸收水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2.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1)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③蒸腾作用。
(2)运输部位: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④导管。
(3)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 根内的导管 茎内的导管 叶内的导管 叶肉细胞 叶片上的⑤气孔 大气。
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以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输导组织中。
3.区分导管和筛管
项目 组织类型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导管 输导组织 ⑥水和无机盐 自下而上
筛管 ⑦有机物 自上而下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①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失水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3.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识图要点】
(1)叶片:是②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③保护组织,表皮上分布着气孔。④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叶肉:属于⑤营养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⑥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叶脉:含有⑦导管和筛管,包括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具有⑧输导和支持作用。
(2)气孔
.组成:是由一对半月形的⑨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的开闭:通过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控制。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
.功能:是植物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影响着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
5.蒸腾作用的意义
(1)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促进根尖对水分的吸收,拉动 水分和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
.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 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2)对自然界的意义: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环境温度,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在生产中的应用:移栽植物时剪去一部分枝叶、阴天移栽植物或移栽后遮阴等,其目的是降低 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以提高成活率。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把白菜叶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中,一段时间后白菜整个叶片都变红了,运送红墨水到达叶片的结构是( )
A. 表皮 B. 导管 C. 筛管 D. 形成层
【答案】B
命题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2.[2024湖南]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 )
A. 分解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光合作用
【答案】C
3.春季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常将移栽树苗的大量枝叶剪去,目的是( )
A. 方便人们栽种 B. 降低光合作用
C. 降低呼吸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答案】D
4.[2023滨州]如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 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
C. 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 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A
5.[2024长春]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如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农作物的收成主要在于有机物的积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位于叶片结构中的____(填序号)。
(2)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____,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④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 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____,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4) 在果树栽培时,通常会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____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
【答案】(1) ②
(2) 根毛;气孔
(3) 空气
(4) 输导第7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2 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4.2.1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4.2.2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
4.2.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教材知识梳理
考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① ,其上有大量的② ,可以大大增加吸收的面积。根吸收水的同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2.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1)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③ 作用。
(2)运输部位: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④ 。
(3)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 根内的导管 茎内的导管 叶内的导管 叶肉细胞 叶片上的⑤ 大气。
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以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输导组织中。
3.区分导管和筛管
项目 组织类型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导管 输导组织 ⑥ 自下而上
筛管 ⑦ 自上而下
考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①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失水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3.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识图要点】
(1)叶片:是② 的主要场所,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③ 组织,表皮上分布着气孔。④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叶肉:属于⑤ 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⑥ 作用,合成有机物。
.叶脉:含有⑦ 和筛管,包括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具有⑧ 和支持作用。
(2)气孔
.组成:是由一对半月形的⑨ 围成的空腔。
.气孔的开闭:通过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控制。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
.功能:是植物⑩ 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影响着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
5.蒸腾作用的意义
(1)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促进根尖对水分的吸收,拉动 和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
.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 ,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2)对自然界的意义: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环境温度,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在生产中的应用:移栽植物时剪去一部分枝叶、阴天移栽植物或移栽后遮阴等,其目的是降低 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以提高成活率。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把白菜叶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中,一段时间后白菜整个叶片都变红了,运送红墨水到达叶片的结构是( )
A. 表皮 B. 导管 C. 筛管 D. 形成层
命题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2.[2024湖南]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 )
A. 分解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光合作用
3.春季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常将移栽树苗的大量枝叶剪去,目的是( )
A. 方便人们栽种 B. 降低光合作用
C. 降低呼吸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4.[2023滨州]如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 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
C. 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 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5.[2024长春]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如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农作物的收成主要在于有机物的积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位于叶片结构中的____(填序号)。
(2)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____,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④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 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____,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4) 在果树栽培时,通常会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____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