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5 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5.5.3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教材知识梳理
考点1 动物的运动
1.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动物 主要运动方式 主要运动器官 举例
哺乳动物 行走、奔跑、跳跃 四肢 大象、老虎
节肢动物 爬行、飞行 足、翅 蜘蛛、蝗虫
鱼 游泳 鳍 鲤鱼、鲨鱼
鸟 飞行 翼 家鸽、大山雀
2.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1)骨:具有轻而坚固的特点,骨与骨之间通过①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2)关节
关节示意图
【识图要点】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裹着整个关节。
.韧带:关节囊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滑液:由⑥关节囊分泌,储存在关节腔内,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
(1)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及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2)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3)骨骼肌
.概念:指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由中间较粗的⑦肌腹和两端较细、乳白色的⑧肌腱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特点:每块肌肉的两端至少应附着在⑨两块不同的骨上,肌肉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骨骼肌⑩收缩 牵动骨绕 关节活动 躯体产生运动。
运动中各部分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提供动力。
(2)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
4.动物的运动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考点2 动物的行为
1.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分类
(1)按行为目的分: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会行为等。
(2)按获得途径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①遗传物质决定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②学习获得
遗传性 具有 不具有
存在时间 常伴随动物一生 具有短暂性、易变性,可以建立或消退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举例 蜘蛛结网、孔雀开屏等 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4.社会行为
(1)概念: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2)特征:形成一定的③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④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狒狒、蜜蜂、蚂蚁、狼、猴、大象、大雁等。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通讯方式: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⑤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8”字舞、黑长尾猴发现鹰后发出声音警告、雌性蛾子分泌的性外激素等。
.意义: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考点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地捕杀某种动物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2)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能够被生产者利用。
(3)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之后,也能放出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物质,供生产者利用。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使一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的①分布范围。
4.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如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蛋壳与薄壳建筑、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等。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动物的运动
1.[2024重庆]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能力千差万别,下列动物的运动需要关节参与的是( )
A. 水螅的捕食 B. 蜗牛的爬行 C. 蚯蚓的蠕动 D. 马的奔跑
【答案】D
2.[2024湖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扭伤脚踝。医生对其伤情进行诊断时一般不需要检查的是( )
A. 骨 B. 关节 C. 肌肉 D. 血型
【答案】D
3.[2024河北]如图为某人左脚的踝关节射线透视图像,①②表示踝关节内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
B. ①②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C. 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灵活
D. 踝关节在运动中起枢纽(支点)作用
【答案】A
4.[2024广西][模型制作]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硬纸板(代表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表肌肉)和几个工字钉(代表关节),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箭头表示前臂运动的方向。下列能正确模拟屈肘动作的是( )
A. B.
C. D.
【答案】B
5.[2023通辽]如图是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只附着在肱骨上
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完成屈肘动作
C. ②是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构成
D. 做屈肘动作时①舒张,②收缩
【答案】C
6.[2024安徽]跳绳是一项青少年喜爱的健身运动,也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下列关于跳绳运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B. 心跳加快及呼吸加强增加了氧气的供应
C. 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肌细胞的无氧呼吸
D. 身体及动作的协调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答案】C
命题点2 动物行为类型的判断
7.[2024湖南]章鱼为了保护自己,会利用空的海螺壳做“铠甲”。这种行为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迁徙行为 D. 社会行为
【答案】A
8.[2023陕西][中华文化·典籍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生来就有的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不利于适应环境 D. 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答案】B
命题点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9.[2024湖南]“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在花丛中穿梭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这能( )
A. 帮助植物传粉 B. 促进物质循环
C. 维持生态平衡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答案】A第2讲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5 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5.5.3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教材知识梳理
考点1 动物的运动
1.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动物 主要运动方式 主要运动器官 举例
哺乳动物 行走、奔跑、跳跃 四肢 大象、老虎
节肢动物 爬行、飞行 足、翅 蜘蛛、蝗虫
鱼 游泳 鳍 鲤鱼、鲨鱼
鸟 飞行 翼 家鸽、大山雀
2.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1)骨:具有轻而坚固的特点,骨与骨之间通过① 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2)关节
关节示意图
【识图要点】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裹着整个关节。
.韧带:关节囊内外都有坚韧的韧带,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滑液:由⑥ 分泌,储存在关节腔内,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
(1)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及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2)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3)骨骼肌
.概念:指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由中间较粗的⑦ 和两端较细、乳白色的⑧ 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特点:每块肌肉的两端至少应附着在⑨ 块不同的骨上,肌肉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骨骼肌⑩ 牵动骨绕 活动 躯体产生运动。
运动中各部分的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提供动力。
(2)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
4.动物的运动依赖多个系统的配合: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考点2 动物的行为
1.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分类
(1)按行为目的分: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会行为等。
(2)按获得途径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① 决定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② 获得
遗传性 具有 不具有
存在时间 常伴随动物一生 具有短暂性、易变性,可以建立或消退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举例 蜘蛛结网、孔雀开屏等 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4.社会行为
(1)概念: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2)特征:形成一定的③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④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狒狒、蜜蜂、蚂蚁、狼、猴、大象、大雁等。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通讯方式: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⑤ 的作用。如蜜蜂的“8”字舞、黑长尾猴发现鹰后发出声音警告、雌性蛾子分泌的性外激素等。
.意义: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考点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地捕杀某种动物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2)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能够被生产者利用。
(3)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之后,也能放出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物质,供生产者利用。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使一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的① 。
4.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如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蛋壳与薄壳建筑、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等。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动物的运动
1.[2024重庆]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能力千差万别,下列动物的运动需要关节参与的是( )
A. 水螅的捕食 B. 蜗牛的爬行 C. 蚯蚓的蠕动 D. 马的奔跑
2.[2024湖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扭伤脚踝。医生对其伤情进行诊断时一般不需要检查的是( )
A. 骨 B. 关节 C. 肌肉 D. 血型
3.[2024河北]如图为某人左脚的踝关节射线透视图像,①②表示踝关节内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
B. ①②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C. 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灵活
D. 踝关节在运动中起枢纽(支点)作用
4.[2024广西][模型制作]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硬纸板(代表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表肌肉)和几个工字钉(代表关节),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箭头表示前臂运动的方向。下列能正确模拟屈肘动作的是( )
A. B.
C. D.
5.[2023通辽]如图是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只附着在肱骨上
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完成屈肘动作
C. ②是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构成
D. 做屈肘动作时①舒张,②收缩
6.[2024安徽]跳绳是一项青少年喜爱的健身运动,也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下列关于跳绳运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B. 心跳加快及呼吸加强增加了氧气的供应
C. 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肌细胞的无氧呼吸
D. 身体及动作的协调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命题点2 动物行为类型的判断
7.[2024湖南]章鱼为了保护自己,会利用空的海螺壳做“铠甲”。这种行为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迁徙行为 D. 社会行为
8.[2023陕西][中华文化·典籍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生来就有的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不利于适应环境 D. 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命题点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9.[2024湖南]“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在花丛中穿梭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这能( )
A. 帮助植物传粉 B. 促进物质循环
C. 维持生态平衡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