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三 材料阅读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三 材料阅读题(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2 13:53:36

文档简介

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三 材料阅读题
1.[2024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模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此时,气温继续升高,降水量持续增多,荔枝、西红柿等时令水果蔬菜轮番登场,杂草、病虫也在滋长蔓延。农业生产上应及时去除杂草,合理防治病虫害。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成年雄鹿的鹿角会周期性地在春季新生,夏至脱落;二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发育成熟进入繁殖期,雄蝉发出吸引雌蝉的嘹亮声音;三候半夏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常在每年夏至过半时开始出现。
(1) 材料中,西红柿植株和杂草之间存在____关系。种植同一株西红柿的种子,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比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更大,这种变异是__________的变异。
(2) 根据材料中画线部分可知,蝉是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动物。
(3) 半夏块茎有毒,可入药,也可用于繁殖,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____生殖。与鹿相比,半夏少了____这一结构层次。
(4) 夏至有三候,其中描述的动植物变化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2024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公园内有种子植物832种,分属50科231属;有野生脊椎动物310种,隶属于32目75科,其中哺乳类62种、鸟类196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5种。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二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不稳定,草地退化问题突出。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设立国家公园后,通过休牧、轮牧等方式对天然草地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对雪豹、藏原羚等物种建立了迁移廊道,使它们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 资料一提到的四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__。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哺乳类和鸟类的种数较多,它们都具有体温____的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2)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近亲繁殖,这会提高由____(填“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的发病率。迁移廊道加强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____交流,提高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 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植物属于________,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能够从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对该地区的生物进行保护和管理。
3.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由他领衔研发的第四期超级稻创造了 千克的新纪录。安徽蚌埠地区自2008年至2013年连续6年种植超级稻,均取得高产。但2014年7、8月间,该地区遭受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稻瘟病重发,使感稻瘟病的超级稻品种出现了减产或绝收。
资料二 陈日胜在1986年发现一株野生海水稻,坚持育种28年,攻克了海水稻育种的世界性难题,培育出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海稻86”,亩产达到150千克,经食物营养源检测,的营养素高于普通精白米,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海水稻被国家水稻专家认定为“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
(1)
① 海水稻种子种植下去后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但仍有几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海水稻的根能够茁壮向地生长,一方面由根尖的________吸收水和无机盐,另一方面依赖于根尖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海水稻能阻止多余无机盐进入细胞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是________的功能。
(2) 培育优水稻的繁殖过程中,要对水稻花去雄并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3) 袁隆平在育种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叶片直、厚且与茎夹角小的紧凑型植株进行培育,原因是这种株型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提高____作用效率。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的____多样性,培育优良水稻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资料1: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是世界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 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母细胞 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资料2: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上,航天员展示了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跳动的画面。实验结果显示人体的细胞在太空中也可以完成原有的功能,这为科学家进行深入的生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资料3: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富有层次的生命体。如图是康康绘制的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层次共同部分的示意图。如图中,①和②表示细胞生理活动。
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 资料1中,克隆猴丙的性状与供细胞核猴的性状一致,说明___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 资料2中,如图所示,通过[①]细胞____的过程使细胞的数量增加,经过[②]细胞____的过程,细胞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形成心肌细胞。在实验中,一个心肌细胞经过四次分裂后,最终形成__________个心肌细胞。
(3) 资料2中的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由此推测,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心肌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填细胞结构)数量更多。
(4) 资料3中,一般而言,B与A相比,染色体数目和形态____,这是因为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____后均分,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前后代之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资料3中,若图中的生物体代表我们自己,则在B的基本组织类型中,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____组织,该图中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
5.[2024山西]大豆和野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美洲、大洋洲、欧洲的大豆资源基本起源于中国东北大豆种植,因此我国大豆对世界影响极大。请分析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 大豆(即栽培大豆)是由野大豆经驯化而来的。野大豆生存至今,其茎仍为缠绕茎,需攀附他物方能“站立”,但野大豆具有多种大豆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繁殖能力强、耐盐碱、抗寒、抗病等,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对改良栽培大豆,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资料2 我国宋代医书《延年秘录》中写到: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力气……
资料3 随历史的推移,大豆属遗存籽粒大小平均值变化趋势如图:
(1) 分析资料1可知,大豆和野大豆所属植物类群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内容说明野大豆对环境的____能力很强。
(2) 资料2中,古医书认为“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主要是因为大豆种子中丰富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3) 由资料3可知,龙山时期,大豆的____________等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夏朝时期,大豆的粒厚也显著增加。总之,经过我国先民的驯化,大豆籽粒大小随历史推移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4)[绘图]野大豆中含有多种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我国科学家尝试将其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培育出大豆新品种。请你在图中画出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5)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除杂交育种外,请你再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6) 野大豆是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6.[2024湖南]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独特优势。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食药同源”认为,食物和药物之间存在相似或重叠的物质成分。某些食物不仅可以提供必需营养,还能治疗疾病。如莲子富含蛋白质,常用于补养身体。“治未病”认为,第一步是未病先防。为防止疾病发生,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通过太极拳、八段锦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素质。
【资料2】心脏和肺部相关结构示意图:
(1) 莲子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中富含的蛋白质最终在人体的____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2)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能增强免疫系统阻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3) 锻炼身体能增强心肺功能。一方面使心脏的肌肉组织更加发达,心脏每次泵出的血量增多,其中左心室收缩,可将血液从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泵至全身各处;另一方面使图乙中参与气体交换的____(填序号)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过程的进行,血液含氧量增多。
(4) 板蓝根颗粒是家中常备药,请列举服用该药的两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7.火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火灾主要致死原因有:吸入高温有毒气体、缺氧、热力灼伤、烧伤等。
资料一:据统计,在火灾中有 以上的人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毒气和烟雾而死亡的。其中的有毒气体主要以一氧化碳为主。火灾发生时,烟尘中的烟雾颗粒不仅能造成呼吸道阻塞,还会导致人们在逃跑时看不清逃生路线而耽误撤离。
空气中氧气含量 人体症状
正常情况下 正常
降至到 人会开始呕吐、体力不支、意识模糊
降至至 丧失知觉、晕倒、在分钟内,因缺氧而死亡
资料二:火灾现场的温度高达几百至一千摄氏度以上,火焰或热气流会大面积损伤皮肤,不仅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还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人死亡。严重烧伤病人体内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会令烧伤部位蒸发的水分增加。严重时,机体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1) 根据资料一分析,呼吸道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的功能受到了火灾的影响。
(2) 若一氧化碳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再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会先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____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和运输,最终使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进行的呼吸作用减弱,无法满足机体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
(3) 根据资料二画线部分分析,严重烧伤病人有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即主要输入血液中的____进行治疗,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血液的浪费。
(4) 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在浓烟中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C.用浸湿的棉被裹在身上
D.用湿布堵住门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
8.[2024湖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 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 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三 材料阅读题
1.[2024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模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此时,气温继续升高,降水量持续增多,荔枝、西红柿等时令水果蔬菜轮番登场,杂草、病虫也在滋长蔓延。农业生产上应及时去除杂草,合理防治病虫害。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成年雄鹿的鹿角会周期性地在春季新生,夏至脱落;二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发育成熟进入繁殖期,雄蝉发出吸引雌蝉的嘹亮声音;三候半夏生,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常在每年夏至过半时开始出现。
(1) 材料中,西红柿植株和杂草之间存在____关系。种植同一株西红柿的种子,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比疏于管理结出的果实更大,这种变异是__________的变异。
(2) 根据材料中画线部分可知,蝉是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动物。
(3) 半夏块茎有毒,可入药,也可用于繁殖,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____生殖。与鹿相比,半夏少了____这一结构层次。
(4) 夏至有三候,其中描述的动植物变化规律,体现了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1) 竞争;不可遗传
(2) 节肢
(3) 无性;系统
(4) 非生物因素
2.[2024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公园内有种子植物832种,分属50科231属;有野生脊椎动物310种,隶属于32目75科,其中哺乳类62种、鸟类196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5种。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二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不稳定,草地退化问题突出。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设立国家公园后,通过休牧、轮牧等方式对天然草地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对雪豹、藏原羚等物种建立了迁移廊道,使它们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 资料一提到的四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__。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哺乳类和鸟类的种数较多,它们都具有体温____的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2)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近亲繁殖,这会提高由____(填“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的发病率。迁移廊道加强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____交流,提高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 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植物属于________,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能够从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对该地区的生物进行保护和管理。
【答案】(1) 目;恒定
(2) 隐性;基因
(3) 生产者;生态系统
3.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由他领衔研发的第四期超级稻创造了 千克的新纪录。安徽蚌埠地区自2008年至2013年连续6年种植超级稻,均取得高产。但2014年7、8月间,该地区遭受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稻瘟病重发,使感稻瘟病的超级稻品种出现了减产或绝收。
资料二 陈日胜在1986年发现一株野生海水稻,坚持育种28年,攻克了海水稻育种的世界性难题,培育出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海稻86”,亩产达到150千克,经食物营养源检测,的营养素高于普通精白米,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海水稻被国家水稻专家认定为“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
(1)
① 海水稻种子种植下去后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但仍有几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海水稻的根能够茁壮向地生长,一方面由根尖的________吸收水和无机盐,另一方面依赖于根尖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海水稻能阻止多余无机盐进入细胞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是________的功能。
(2) 培育优水稻的繁殖过程中,要对水稻花去雄并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3) 袁隆平在育种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叶片直、厚且与茎夹角小的紧凑型植株进行培育,原因是这种株型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提高____作用效率。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的____多样性,培育优良水稻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① 胚是不完整的、胚没有活力、胚处于休眠期
② 成熟区;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膜
(2) 防止自花传粉和外界其他花粉的干扰
(3) 合理密植;光合;基因;杂交育种
4.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资料1: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是世界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 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母细胞 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资料2: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上,航天员展示了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跳动的画面。实验结果显示人体的细胞在太空中也可以完成原有的功能,这为科学家进行深入的生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资料3: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富有层次的生命体。如图是康康绘制的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结构层次共同部分的示意图。如图中,①和②表示细胞生理活动。
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 资料1中,克隆猴丙的性状与供细胞核猴的性状一致,说明___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 资料2中,如图所示,通过[①]细胞____的过程使细胞的数量增加,经过[②]细胞____的过程,细胞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形成心肌细胞。在实验中,一个心肌细胞经过四次分裂后,最终形成__________个心肌细胞。
(3) 资料2中的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由此推测,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心肌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填细胞结构)数量更多。
(4) 资料3中,一般而言,B与A相比,染色体数目和形态____,这是因为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____后均分,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在细胞前后代之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资料3中,若图中的生物体代表我们自己,则在B的基本组织类型中,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____组织,该图中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
【答案】(1) 细胞核
(2) 分裂;分化;
(3) 线粒体
(4) 相同;复制
(5) 神经;系统
5.[2024山西]大豆和野大豆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美洲、大洋洲、欧洲的大豆资源基本起源于中国东北大豆种植,因此我国大豆对世界影响极大。请分析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 大豆(即栽培大豆)是由野大豆经驯化而来的。野大豆生存至今,其茎仍为缠绕茎,需攀附他物方能“站立”,但野大豆具有多种大豆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繁殖能力强、耐盐碱、抗寒、抗病等,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对改良栽培大豆,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极其重要。
资料2 我国宋代医书《延年秘录》中写到: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力气……
资料3 随历史的推移,大豆属遗存籽粒大小平均值变化趋势如图:
(1) 分析资料1可知,大豆和野大豆所属植物类群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划线内容说明野大豆对环境的____能力很强。
(2) 资料2中,古医书认为“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主要是因为大豆种子中丰富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3) 由资料3可知,龙山时期,大豆的____________等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夏朝时期,大豆的粒厚也显著增加。总之,经过我国先民的驯化,大豆籽粒大小随历史推移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4)[绘图]野大豆中含有多种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我国科学家尝试将其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培育出大豆新品种。请你在图中画出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5)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除杂交育种外,请你再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6) 野大豆是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答案】(1)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适应
(2) 促进人体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作为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3) 粒长和粒宽;逐渐增大
(5) 进行转基因育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或合理灌溉、及时除草、中耕松土、防治害虫、用根瘤菌拌种等)
(6) 在野大豆生长区域设立警示牌(或在野外见到野大豆可报告相关部门、将部分野大豆种子存入种质库等)
6.[2024湖南]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独特优势。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食药同源”认为,食物和药物之间存在相似或重叠的物质成分。某些食物不仅可以提供必需营养,还能治疗疾病。如莲子富含蛋白质,常用于补养身体。“治未病”认为,第一步是未病先防。为防止疾病发生,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通过太极拳、八段锦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素质。
【资料2】心脏和肺部相关结构示意图:
(1) 莲子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中富含的蛋白质最终在人体的____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2)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能增强免疫系统阻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3) 锻炼身体能增强心肺功能。一方面使心脏的肌肉组织更加发达,心脏每次泵出的血量增多,其中左心室收缩,可将血液从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泵至全身各处;另一方面使图乙中参与气体交换的____(填序号)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过程的进行,血液含氧量增多。
(4) 板蓝根颗粒是家中常备药,请列举服用该药的两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答案】(1) 小肠
(2) 保护易感人群
(3) ①;④;
(4) 注意用法用量;注意用药的时间间隔(或注意药物的生产日期等)
7.火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火灾主要致死原因有:吸入高温有毒气体、缺氧、热力灼伤、烧伤等。
资料一:据统计,在火灾中有 以上的人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毒气和烟雾而死亡的。其中的有毒气体主要以一氧化碳为主。火灾发生时,烟尘中的烟雾颗粒不仅能造成呼吸道阻塞,还会导致人们在逃跑时看不清逃生路线而耽误撤离。
空气中氧气含量 人体症状
正常情况下 正常
降至到 人会开始呕吐、体力不支、意识模糊
降至至 丧失知觉、晕倒、在分钟内,因缺氧而死亡
资料二:火灾现场的温度高达几百至一千摄氏度以上,火焰或热气流会大面积损伤皮肤,不仅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还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人死亡。严重烧伤病人体内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会令烧伤部位蒸发的水分增加。严重时,机体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1) 根据资料一分析,呼吸道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的功能受到了火灾的影响。
(2) 若一氧化碳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再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会先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____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和运输,最终使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进行的呼吸作用减弱,无法满足机体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
(3) 根据资料二画线部分分析,严重烧伤病人有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即主要输入血液中的____进行治疗,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血液的浪费。
(4) 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在浓烟中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C.用浸湿的棉被裹在身上
D.用湿布堵住门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
【答案】(1) 清洁
(2) 氧气;线粒体
(3) 血浆
(4)
8.[2024湖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 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 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答案】(1) 有性生殖;;遗传物质(或基因)
(2) 相对性状;甲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