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跨学科实践(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跨学科实践(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2 13:55:06

文档简介

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跨学科实践年版课标新增内容]
类型1 模型制作类
1.萌萌同学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型。下列结构中,不能出现在模型中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2.[2024石家庄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 )
A. B. C. D.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过滤装置,用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烧杯中的模拟肾小球中的血液
B. 绿豆模拟血液中的血细胞
C. 两层滤纸模拟肾小球的血管壁
D. 流入塑料杯的液体模拟原尿
4.为演示正常眼的成像,展现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小研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推、拉注射器可以使水透镜曲度改变),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屏模拟了视网膜
B. 水透镜模拟了晶状体
C. 推动注射器增大水透镜曲度,可模拟“近视眼”
D. 可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加凸透镜矫正“近视眼”
5.在学习“人体的呼吸”时,同学们用有盖的塑料瓶、塑料管、气球、橡皮膜、胶带纸等材料制作模型(如图),模拟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
B. 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呼气状态
C. 当肋骨间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肺便收缩
D. 当胸廓容积缩小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6.学习了染色体的结构后,江江同学利用纸带和彩泥等制作了1个染色体和分子关系的模型,①是彩泥球,②是纸带上被涂了不同颜色的不同区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B. 部分②代表具有遗传效应的基因
C. 纸带代表,呈螺旋形
D. 模型应含有2条以上的纸带
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小肠的结构模型,根据同学们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取两张纸、对折后裁成4份,其中三份用胶带拼接,并多次折叠,以模拟小肠的__________;剩下一份不折叠作为小肠的外表面。
(2) 同学们又取了废旧小毛巾剪成条后充当__________粘贴在纸的褶皱部分,制成的模型如图2所示。
(3) 小肠上皮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变成营养丰富的____血。
(4) 如果要让此模型代表大肠的结构,需要去掉的图2的结构是__________。
8.[2024台州模拟]某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单向阀(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红墨水、细软管(充满红墨水)、细管接头等材料,制作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型(如图)。
(1) 单向阀模拟血管中控制血流方向的________。
(2) 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________。模拟完体循环,接着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若②处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和血管相比,血管________(填字母)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3) 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你认为该模型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类型2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
9.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既能节省土地,又能培养出高品质、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下图是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B.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C. 营养液中通入氧气主要是为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营养液的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进行调整
10.[2024湖北][项目式学习]番茄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营养价值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劳动实践园地开展了栽培番茄的实践活动,活动任务如下:
任务一:育苗
(1) 播种前先松土,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番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
任务二:移栽
(2) 番茄苗移栽时应合理密植,保持行距50至80厘米,株距30至60厘米,这样做能保证番茄有效地进行____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学们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____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任务三:田间管理
(3) 随着番茄幼苗的生长,小组同学发现植株叶片发黄,经查阅资料后推测可能是由缺氮引起。同学们决定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中对番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其中一组采用缺氮的营养液,另一组采用等量____营养液进行培养,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是否变黄。
任务四:采摘后管理
(4) 夏季番茄收获后,为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延长保鲜时间,同学们在储存番茄时应适当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任务五:研后拓展
(5) 温室大棚可以满足反季节番茄的栽培。从有利于番茄生长的角度考虑,在设计并建造温室大棚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11.[2024大同模拟节选]2023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这次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小林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后,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为材料完成了植物栽培的实践活动。
(1) 小林的栽培记录如图,请你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Ⅰ.萌发 将30粒品系相同、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中,并在室温下培养。保持土壤湿润,主要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提供①____________;在室温下培养是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提供②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的“小白尖”是③____。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中的④____。 Ⅱ.生长 经过几天的生长,大豆逐渐发育成幼苗,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⑤__和⑥________。
Ⅲ.开花 大豆的花是两性花,大豆花中的主要结构是⑦____和⑧____。 Ⅳ.结果 待大豆的豆荚成熟后,选取一个豆荚剥开,能看到里面有多粒大豆种子,这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⑨____。
(2) 小林发现,30粒大豆种子只长成了28株大豆植株,有2粒大豆种子没有萌发。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12.[2024福建]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朵朵参加“美丽中国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并交流了活动成果。
(1)孵化蚕卵 探究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食物 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
(3)幼虫生长 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4)吐丝结茧 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____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可以提高蚕丝产量。
(5)羽化成蛾 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____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知识链接 ①西南大学蚕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蚕饲料,攻克全天候养殖瓶颈; ②技术工匠们研制的自动给桑养蚕机,降低人力成本; ③我国蚕学家利用________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类型3 发酵食品制作类
13.[2024江西]古人称酸奶为“酪”,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制酪的记载,某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请据题回答。
【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下所示:取乳煮沸 冷却过滤 取先成酪混合 保温 酪成。
(1) 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________,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____步骤。
【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如图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__________%时,感官评分最高。
【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
(4) 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多选)。
①灭菌不彻底;②发酵时间过短;③密封不严实
14.[2024安州区模拟]客家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冬季时他们常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左右;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 请写出制作米酒的操作正确步骤______(用序号表示)。
(2) 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与大肠杆菌相比,大肠杆菌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________。
(3) 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好的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气体造成的。
(4) 小明模仿他们的工序制作的米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出来。小明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 小明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他设置了以下三种装置。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环境里 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环境里 将浸软的糯米置于 塑料袋中,放 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
① A组可与__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__。
第 页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跨学科实践年版课标新增内容]
类型1 模型制作类
1.萌萌同学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型。下列结构中,不能出现在模型中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答案】D
2.[2024石家庄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 )
A. B. C. D.
【答案】B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过滤装置,用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烧杯中的模拟肾小球中的血液
B. 绿豆模拟血液中的血细胞
C. 两层滤纸模拟肾小球的血管壁
D. 流入塑料杯的液体模拟原尿
【答案】C
4.为演示正常眼的成像,展现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小研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推、拉注射器可以使水透镜曲度改变),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屏模拟了视网膜
B. 水透镜模拟了晶状体
C. 推动注射器增大水透镜曲度,可模拟“近视眼”
D. 可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加凸透镜矫正“近视眼”
【答案】D
5.在学习“人体的呼吸”时,同学们用有盖的塑料瓶、塑料管、气球、橡皮膜、胶带纸等材料制作模型(如图),模拟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
B. 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呼气状态
C. 当肋骨间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肺便收缩
D. 当胸廓容积缩小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答案】C
6.学习了染色体的结构后,江江同学利用纸带和彩泥等制作了1个染色体和分子关系的模型,①是彩泥球,②是纸带上被涂了不同颜色的不同区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B. 部分②代表具有遗传效应的基因
C. 纸带代表,呈螺旋形
D. 模型应含有2条以上的纸带
【答案】D
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小肠的结构模型,根据同学们的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取两张纸、对折后裁成4份,其中三份用胶带拼接,并多次折叠,以模拟小肠的__________;剩下一份不折叠作为小肠的外表面。
(2) 同学们又取了废旧小毛巾剪成条后充当__________粘贴在纸的褶皱部分,制成的模型如图2所示。
(3) 小肠上皮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变成营养丰富的____血。
(4) 如果要让此模型代表大肠的结构,需要去掉的图2的结构是__________。
【答案】(1) 环形皱襞
(2) 小肠绒毛
(3) 静脉
(4) 小毛巾条
8.[2024台州模拟]某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单向阀(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红墨水、细软管(充满红墨水)、细管接头等材料,制作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型(如图)。
(1) 单向阀模拟血管中控制血流方向的________。
(2) 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________。模拟完体循环,接着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若②处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和血管相比,血管________(填字母)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3) 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你认为该模型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静脉瓣
(2) 左心室;
(3) 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
类型2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
9.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既能节省土地,又能培养出高品质、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下图是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B.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C. 营养液中通入氧气主要是为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营养液的配置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进行调整
【答案】D
10.[2024湖北][项目式学习]番茄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营养价值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劳动实践园地开展了栽培番茄的实践活动,活动任务如下:
任务一:育苗
(1) 播种前先松土,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番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
任务二:移栽
(2) 番茄苗移栽时应合理密植,保持行距50至80厘米,株距30至60厘米,这样做能保证番茄有效地进行____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学们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____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任务三:田间管理
(3) 随着番茄幼苗的生长,小组同学发现植株叶片发黄,经查阅资料后推测可能是由缺氮引起。同学们决定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中对番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其中一组采用缺氮的营养液,另一组采用等量____营养液进行培养,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是否变黄。
任务四:采摘后管理
(4) 夏季番茄收获后,为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延长保鲜时间,同学们在储存番茄时应适当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任务五:研后拓展
(5) 温室大棚可以满足反季节番茄的栽培。从有利于番茄生长的角度考虑,在设计并建造温室大棚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答案】(1) 充足的空气;胚根
(2) 光合;蒸腾
(3) 含氮
(4) 降低
(5) 设置保温层、使用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或设置通风口等)
11.[2024大同模拟节选]2023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这次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小林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后,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为材料完成了植物栽培的实践活动。
(1) 小林的栽培记录如图,请你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Ⅰ.萌发 将30粒品系相同、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中,并在室温下培养。保持土壤湿润,主要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提供①____________;在室温下培养是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提供②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的“小白尖”是③____。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中的④____。 Ⅱ.生长 经过几天的生长,大豆逐渐发育成幼苗,幼苗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⑤__和⑥________。
Ⅲ.开花 大豆的花是两性花,大豆花中的主要结构是⑦____和⑧____。 Ⅳ.结果 待大豆的豆荚成熟后,选取一个豆荚剥开,能看到里面有多粒大豆种子,这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⑨____。
(2) 小林发现,30粒大豆种子只长成了28株大豆植株,有2粒大豆种子没有萌发。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答案】(1)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胚根;子叶;水;无机盐;雌蕊;雄蕊;胚珠
(2) 胚不完整(或胚没有活力)
12.[2024福建]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朵朵参加“美丽中国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并交流了活动成果。
(1)孵化蚕卵 探究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食物 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
(3)幼虫生长 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4)吐丝结茧 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____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可以提高蚕丝产量。
(5)羽化成蛾 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____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知识链接 ①西南大学蚕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蚕饲料,攻克全天候养殖瓶颈; ②技术工匠们研制的自动给桑养蚕机,降低人力成本; ③我国蚕学家利用________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答案】温度(或湿度、光照); 自然选择; 幼虫; 节肢; 完全变态发育; 转基因
类型3 发酵食品制作类
13.[2024江西]古人称酸奶为“酪”,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制酪的记载,某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请据题回答。
【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下所示:取乳煮沸 冷却过滤 取先成酪混合 保温 酪成。
(1) 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________,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____步骤。
【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如图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加,呈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__________%时,感官评分最高。
【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
(4) 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多选)。
①灭菌不彻底;②发酵时间过短;③密封不严实
【答案】(1) 乳酸菌;接种
(2) 桑葚汁添加比例
(3) 先上升后下降;
(4) ①③
14.[2024安州区模拟]客家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冬季时他们常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左右;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 请写出制作米酒的操作正确步骤______(用序号表示)。
(2) 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与大肠杆菌相比,大肠杆菌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________。
(3) 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好的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气体造成的。
(4) 小明模仿他们的工序制作的米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出来。小明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 小明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他设置了以下三种装置。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环境里 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环境里 将浸软的糯米置于 塑料袋中,放 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
① A组可与__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__。
【答案】(1) ④⑤③①②
(2) 细胞核
(3) 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二氧化碳
(4) 密封不严,杂菌感染(或器皿消毒不严或酒曲含杂菌)
(5) ① ;水分;水分对霉菌生活有影响
② 不发霉
第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