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2讲 了解生物圈巩固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2讲 了解生物圈巩固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2 14:56:30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2讲 了解生物圈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基础达标
1.[2024南充]小明游峨眉山时发现景区植被的分布特点为:山脚多为常绿阔叶林,山腰则是落叶阔叶林,而到山顶大多是针叶林。影响植被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
【答案】A
2.[2024连云港][现代科技·在轨水生生态研究]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八号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斑马鱼和金鱼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 消费者 生产者 B. 生产者 消费者
C. 分解者 消费者 D. 分解者 生产者
【答案】A
3.[2024河南]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休闲游憩、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昆虫 青蛙 蛇 B. 草 昆虫 食虫鸟
C. 鲫鱼 水蚤 藻类 D. 阳光 藻类 鲢鱼
【答案】B
4.[2024陕西]“稻—鱼—鸭”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种稻模式下,利用稻田养鱼、养鸭。鱼、鸭可为稻田除草、治虫,其粪便也能肥田。以下关于“生态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保护自然资源
②食物链是:鱼 稻 鸭
③鱼、鸭粪便被消费者分解
④可为城市提供农、渔、禽产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5.[2024齐齐哈尔]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淡水生态系统
【答案】B
6.[2024苏州]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水雉
C. 鱼与鳖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答案】D
7.[2024安徽]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能增加鱼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如图是某鱼塘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鲢鱼、鳙鱼和鲤鱼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C. 鱼类的混养提高了鱼塘中资源的利用率
D. 能量可沿“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鲤鱼”流动
【答案】B
8.[2024绥化]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草属于________。
(2)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草 鼠 狐”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_。
(3) 以下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
A. 草 鼠 蛇 鹰 B. 草鼠蛇鹰
C. 阳光 草 鼠 蛇 D. 草 鼠 蛇 细菌
(4) 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__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 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说明生物能够不断地____(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答案】(1) 生产者
(2) 狐
(3) A
(4) 生物圈;水 (5) 适应
能力提升
9.[2024云南][分析] 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如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稻螟虫 青蛙 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青蛙 稻螟虫 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稻螟虫 青蛙 蛇,①正确,②错误。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由题图可知,丙是水稻、乙是稻螟虫、甲是青蛙、丁是蛇,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故选A。
10.[2024湖南]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测量,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区域 裸地 草地 灌木丛
平均空气湿度
A. 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
B. 裸地可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 灌木丛的空气湿度高于草地的空气湿度
D. 测量时,不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故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A正确。该实验中,裸地没有植被,可以作为对照组,起到对照作用,B正确。根据表格数据,灌木丛区域的平均空气湿度为,高于草地的的平均空气湿度,C正确。光照强度可能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而影响空气湿度。因此,测量时,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D错误。故选D。
11.[2024重庆]光伏发电是一种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塔拉滩原来是风沙肆虐的半荒漠化地区,如今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青海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图
(1) 半荒漠化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生态系统的____调节能力弱,影响该地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安装光伏后,清洁光伏板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土壤,杂草开始肆意生长,影响光伏发电,于是工作人员引羊入站,代替人工除草,在这一创新生态模式中生长的羊被称为光伏羊。羊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排出的粪便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吸收利用。
(3) 为防止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________。
A. 分时段放牧
B. 持续投放更多的羊
C. 分区域放牧
D. 调整光伏板高度以适合羊的活动
【答案】(1) 自动;水、光、风、土壤等
(2) 消费者;细菌、真菌(或分解者)
(3) B
【解析】
(1) 荒漠化地区由于植被稀少,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因此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影响该地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光、风、土壤等。
(2) 在生态系统中,羊作为消费者,通过摄食植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同时,羊的粪便会被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可以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3) 为了防止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放牧措施。分时段放牧是有效的措施,可以确保草场得到充分恢复和生长时间,A不符合题意。持续投放更多的羊会导致草场过度放牧,从而破坏草场的生态平衡,引起草场退化,B符合题意。分区域放牧可以确保草场得到充分的恢复和生长时间,C不符合题意。调整光伏板高度以适合羊的活动也是一个可行的措施,这可以确保羊在觅食时不会受到光伏板的阻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水仙花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光照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 分满足水仙花生 长发育的需要
乙 光照充足
丙 光照不足
(1) 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__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拓展变量] 根据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能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平均温度;光照条件 (2) 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 (3) 乙;环境的平均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 (4) 光照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第一单元 第2讲 了解生物圈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基础达标
1.[2024南充]小明游峨眉山时发现景区植被的分布特点为:山脚多为常绿阔叶林,山腰则是落叶阔叶林,而到山顶大多是针叶林。影响植被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
2.[2024连云港][现代科技·在轨水生生态研究]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八号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斑马鱼和金鱼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 消费者 生产者 B. 生产者 消费者
C. 分解者 消费者 D. 分解者 生产者
3.[2024河南]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休闲游憩、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昆虫 青蛙 蛇 B. 草 昆虫 食虫鸟
C. 鲫鱼 水蚤 藻类 D. 阳光 藻类 鲢鱼
4.[2024陕西]“稻—鱼—鸭”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传统种稻模式下,利用稻田养鱼、养鸭。鱼、鸭可为稻田除草、治虫,其粪便也能肥田。以下关于“生态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保护自然资源
②食物链是:鱼 稻 鸭
③鱼、鸭粪便被消费者分解
④可为城市提供农、渔、禽产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5.[2024齐齐哈尔]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淡水生态系统
6.[2024苏州]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水雉
C. 鱼与鳖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7.[2024安徽]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能增加鱼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如图是某鱼塘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鲢鱼、鳙鱼和鲤鱼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C. 鱼类的混养提高了鱼塘中资源的利用率
D. 能量可沿“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鲤鱼”流动
8.[2024绥化]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草属于________。
(2)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草 鼠 狐”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_。
(3) 以下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
A. 草 鼠 蛇 鹰 B. 草鼠蛇鹰
C. 阳光 草 鼠 蛇 D. 草 鼠 蛇 细菌
(4) 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__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 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说明生物能够不断地____(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能力提升
9.[2024云南][分析] 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如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稻螟虫 青蛙 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 青蛙 稻螟虫 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2024湖南]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测量,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区域 裸地 草地 灌木丛
平均空气湿度
A. 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
B. 裸地可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 灌木丛的空气湿度高于草地的空气湿度
D. 测量时,不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
11.[2024重庆]光伏发电是一种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塔拉滩原来是风沙肆虐的半荒漠化地区,如今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青海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图
(1) 半荒漠化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生态系统的____调节能力弱,影响该地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安装光伏后,清洁光伏板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土壤,杂草开始肆意生长,影响光伏发电,于是工作人员引羊入站,代替人工除草,在这一创新生态模式中生长的羊被称为光伏羊。羊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排出的粪便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吸收利用。
(3) 为防止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________。
A. 分时段放牧
B. 持续投放更多的羊
C. 分区域放牧
D. 调整光伏板高度以适合羊的活动
12.水仙花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光照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 分满足水仙花生 长发育的需要
乙 光照充足
丙 光照不足
(1) 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__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拓展变量] 根据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能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