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刘慈欣
带
上
她的眼睛
01.
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文本构思的妙处。
02.
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
CONTENTS
第一课时
01.
01.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 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作者简介
01.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 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
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 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5年8月23日, 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作者简介
02.
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她是谁
谁带上了她的“眼睛”
“眼睛”是什么
“眼睛”的功能是什么
带上她的“眼睛”去做什么
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活动1:从标题出发
带上她的眼睛
活动2:扫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自主解决“活动1”中提出的问题。
02.
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02.
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标题中的“她”是谁 --“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谁带上了她的“眼睛” --要去度假的“我”带上她的眼睛。
“眼睛”是什么 ---副传感眼镜。
“眼睛”的功能是什么 --佩戴“眼睛”的人可以将视觉、触觉、味觉传给同样佩戴“眼睛”的人,让那个人如临其境,分享感官的美好触动。
带上她的“眼睛”去做什么 --去草原度假,欣赏地球美丽风光。
02.
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
她的“眼睛”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她看见了草原上的花花草草和美丽的月光,感知到溪水的清凉,微风的轻柔,听到了雨中鸟儿的鸣叫。
活动3:综合“活动2”中的信息,采用扩充课文标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02.
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我”带上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领航员的“眼睛”去草原度假,完成了她最后一次感受世界的心愿。
02.
浏览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课后作业
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作品。请运用浏览的方法,找出文中科学事实与想象交织的地方,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
第二课时
02.
03.
研读课文,探究构思之妙。
活动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悬念和伏笔的地方,在相应的文字处旁批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明作用。
03.
研读课文,探究构思之妙。
我委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篇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阅读。)
03.
研读课文,探究构思之妙。
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惑到好奇,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03.
研读课文,探究构思之妙。
“热,热得像……地狱。”--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前后照应,突出了“眼睛”的主人生存环境恶劣。)
活动2:分小组分享批注,讨论设置悬念、运用伏笔的妙处。
03.
研读课文,探究构思之妙。
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能使情节跌宕起伏。伏笔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严谨;引发读者的回味和深思。
03.
研读课文,探究构思之妙。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1:浏览第6-24段,画出“我”带上“她”的眼睛度假的游踪图。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大草原 →
小溪旁 →
白色小屋→
草原
作品赏析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写:“我们”在旅途中所做的事情以及“我们”不同的表现,根据“我”和“她”的不同表现,分析人物特点。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 “她”的表现 “我”的表现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 “她”的表现 “我”的表现
看小花 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我蹲下来看
闻花香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 不,别拔下它!”“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摸溪水 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
吹微风 “天啊,这是什么 草原的风 !” 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看月亮 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 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睡眼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
听鸟鸣 “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她”:感官敏锐,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而细腻。她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无比珍惜和热爱。“我”:终日忙碌工作,对美好的事物不屑一顾,对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对生活缺乏热情有些麻木了。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活动3:跳读课文,找出写小女孩处境和心境的语句,感悟人物精神。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请朗读第45段,要求:语调平稳,感情庄重,读出小姑娘内心的平静和坦然。
展开讨论,是什么让这个小姑娘心如止水,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处境:①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是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②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③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04.
再次浏览,分析人物形象。
精神:善良、坚强、勇敢、乐观,以大无畏的精神选择坚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坚持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在比较中深入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感受作品的现实意义。推荐作品:刘慈欣的《朝闻道》、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