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 电学
第14讲 电流 电路 电压 电阻【讲义】(2-4分)(解析版)
目 录
课标透析,考向预测 4
思维导图,知识领航 6
考点精研,易错明晰 8
考点一 两种电荷 8
考点二 电流和电路 11
考点三 串联和并联 15
考点四 电流的测量 19
考点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2
考点六 电压 29
考点七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1
考点八 电阻 37
考点九 变阻器 41
题型归纳,技巧点拨 43
01 摩擦起电 43
02 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44
03 导体与绝缘体 45
04 电流 46
05 电路与电路图 47
06 电路的三种状态 48
07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49
08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51
09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52
10 电流表及其使用 53
1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4
12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56
13 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58
14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及应用 59
15 电阻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61
16 半导体、超导体 62
17 变阻器及其应用 63
18 电阻箱和电位器 64
课标要求 2.4.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 3.4.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4.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考查内容 一、两种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六、电压; 七、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八、电阻; 九、变阻器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01 摩擦起电 ☆☆ 本单元是电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电学理论的基础,虽然电学内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电路分析与计算、电学理论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但作为电学的基础知识,对这些内容的考查仍然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对此考点的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本考点的命题点有:两种电荷与摩擦起电、电路的组成与电路三种状态、电路与电路图的转换、连接串并联电路、电路分析与设计、电流与电压的测量、电流电压与电阻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规律、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及其应用等。
02 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
03 导体与绝缘体 ☆☆☆
04 电流 ☆☆☆
05 电路与电路图 ☆☆☆
06 电路的三种状态 ☆☆
07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
08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
09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
10 电流表及其使用 ☆☆☆
1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及应用 ☆☆☆
12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
13 用电压表、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 ☆☆
14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及应用 ☆☆☆
15 电阻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
16 半导体与超导体 ☆
17 滑动变阻器及其应用 ☆☆☆
18 电阻箱与电位器 ☆☆
考点一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带电体 能吸引轻小物体时,说明物体带了电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的原因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3)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本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中和 物体是因为所带正负电荷数量不等而显示出电性的,所以,如果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它们所带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对外将不显电性,宛如一个不带电一样,这时它们呈电中性,这种现象叫电中和
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表示
元电荷 (1)人们把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不存在非元电荷整数倍的电量
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原子的结构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使用方法: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示例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溶液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电或不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即绝缘体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板时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特别提醒:“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是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是电子的得失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例1】(23-24八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周末,小亮帮妈妈打扫家时发现:用干抹布擦拭的穿衣镜,镜面会“粘”上很多细小的绒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材质的穿衣镜因摩擦起电而具有了良好的导电性
B.干抹布与穿衣镜通过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
C.若镜面带正电荷,则与其摩擦的干抹布带负电
D.镜面能“粘”细小绒毛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C。
【解析】A.穿衣镜因摩擦起电说明玻璃带了电,玻璃材质不易导电,不具良好的导电性,故A错误;
B.干抹布与穿衣镜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子发生转移,没有创造电荷,故B错误;
C.若镜面带正电荷,则镜面失去电子,与其摩擦的干抹布得到电子,带负电,故C正确;
D.镜面能“粘”细小绒毛是由于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质,故D错误。故选C。
【变式1-1】(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不能直接拿取,正确的方法是:如图所示,用羽毛轻轻摩擦干燥的纸垫,随后让羽毛靠近金箔,金箔被吸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羽毛和纸垫摩擦创造了电荷 B.正电荷在羽毛和纸垫间转移
C.羽毛和纸垫带上了同种电荷 D.羽毛带电从而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在摩擦过程中,一些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得两个物体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故A错误。
B.在摩擦起电中,转移的是电子,而不是正电荷。电子带负电,所以实际上是负电荷在羽毛和纸垫间转移,故B错误。
C.由于羽毛和纸垫摩擦后,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们会带上异种电荷,而不是同种电荷,故C错误。
D.羽毛在摩擦后带上了电荷,根据电荷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因此,羽毛能够吸引轻小的金箔,故D正确。故选D。
【变式1-2】(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潭·期末)如图所示是“静电章鱼”实验,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并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放置在塑料细丝下方,且在空中悬浮起来。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细丝悬浮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毛皮与塑料细丝摩擦后,只有塑料细丝带电
C.毛皮与塑料棒摩擦,塑料棒失去电子带负电
D.“章鱼触手”张开是因为塑料细丝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解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A.塑料细丝像章鱼一样张开了“触手”且在空中悬浮起来,这说明橡胶棒与塑料丝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毛皮和塑料细丝摩擦后,一个失去电子带正电,另外一个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带负电是因为得到电子,带正电是因为失去电子,毛皮与塑料棒摩擦,塑料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C错误;
D.张开是相互排斥的表现,因此塑料细丝之间带了同种电荷,故D正确。故选D。
【变式1-3】(23-24九年级上·江西吉安·期末)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人触碰到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答案】C。
【解析】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因此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二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方向 (1)物理学中,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是沿着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3)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但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 ②电路为通路
二、电路的构成
1.电路
(1)电路就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种基本电路元件。
2.电路各元件作用
作用 能量分析 举例 注意事项
电源 提供电能,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将其他形式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
用电器 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 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点灯、电炉、电视机、电冰箱等
开关 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通断作用 — 家中点灯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 开关接入电路时应断开
导线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输送电能 电脑的电源线、插座的电线、实验室中的各种导线 导线要连接到电路元件接线柱上;不能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起来
三、电路图
1.电路图:为了便于研究,人们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元件;用符号表示电路元件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与实物图
电路图与实物图是不同的。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实物图是用实物元件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4.画电路图时的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8)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9)导线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点,实物图中导线不能交叉,电路图中导线可以交叉,但尽量不要交叉。
四、通路、断路、短路
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电路状态 定义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用电器工作
断路 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1)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层,引发火灾; (2)电源短路时用电器不会被烧坏
2.用电器被短接与电源短路的区别与联系
用电器被短接 电源短路
区别 用电器被短接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被短接的用电器不工作 电源短路时,电源、导线中会产生较大的电流,会烧坏导线和电源
联系 (1)某些情况下,用电器被短接时允许的,但电源短路绝对不允许发生; (2)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时,,如果该用电器被短接,闭合开关,就一定会造成电源短路
3.常见断路、短路的原因
电路故障 产生原因 结果
断路 开关未闭合,导线断裂、接头松脱等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电源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 轻则烧坏导线和电源,重则引起火灾
【例2】(23-24九年级上·广西梧州·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荷只有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D.两小球互相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D。
【解析】A.电荷只有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杂乱无章的运动不会形成电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小球互相吸引,两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1】(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正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D.接触过程中玻璃棒的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球上
【答案】C。
【解析】A.摩擦起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显正电性,是由于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摩擦过程中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的缘故,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验电器也带正电,故B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C符合题意;
D.接触过程中过程中金属球上的负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2-2】(23-24九年级上·贵州黔东南·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B.如图乙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C.如图丙开关闭合后,两灯均发光,用导线触接两端时,发光,不发光
D.如图丁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MN把AB连接起来,B的金属箔不会张开
【答案】C。
【解析】A.如图甲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均带正电,靠近时,由同种电荷相排斥得,两根玻璃会相互排斥,故A错误;
B.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如图乙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的反方向为电流方向,故B错误;
C.如图丙开关闭合后,两灯串联,两灯均发光,用导线触接两端时,L2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发光,不发光,故C正确;
D.如图A金属盒的两金属箔张开,说明两金属箔带有同种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MN把AB连接起来,B的金属箔带上与A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得,B金属箔会张开,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2-3】(23-24九年级上·陕西汉中·期末)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完整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完整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四部分;
A.图中缺少用电器,闭合开关后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缺少开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有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是完整电路,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缺少电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三 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用电器首尾顺次相接 用电器两端分别接在一起
电路图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其中一个节点处分别流经各支路,在另一个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发生断路时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若其中一个断路,则其他用电器都无法工作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若其中一个断路,则其他用电器照常工作
发生短路时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被短路,其他用电器依然有电流通过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短路,与之相并联的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识别方法 图解说明
概念法(定义法)
电流路径法
拆除法(断路法)
短路法
移点法
三、较复杂的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方法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电流路径法:先确定电流方向,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过哪些元件,再观察有无分支。若有分支,先将一条支路连接完成,再在对应的支路处并联上另一条支路。
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在电路图中各元件的符号两端标出序号,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序号,最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
替换法:所谓替换法就是先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规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符号整理整理成规范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以这些点为分界,将电路分成几段来画的方法。
具体步骤:①先找出节点(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画出干路;②对照实物图找出一条支路并画出来;③对照实物图找出其他支路并依次画出来;④将干路与各支路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电路图。
【例3】(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如图,两个开关都闭合,即双方同时击中对方时,两个指示灯才同时亮,否则两个指示灯都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当甲击中乙时,乙方指示灯亮,但若只是乙击中甲时,甲方的指示灯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当甲击中乙时,甲方的指示灯亮,当乙击中甲时,乙方的指示灯亮,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当甲击中乙时,乙方的指示灯亮,当乙击中甲时,甲方的指示灯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3-1】(23-24九年级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
B.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串联
C.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灯L1、L2并联
D.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亮、L2不亮
【答案】A。
【解析】A.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电源可能被烧坏,故A正确;
B.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电路中有两条路径,两灯L1、L2并联,故B错误;
C.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两灯L1、L2串联,故C错误;
D.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被局部短路,电路为灯L2的简单的电路,灯L1不亮、L2亮,故D错误。故选A。
【变式3-2】(23-24九年级上·全国·期末)不戴头盔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小明同学设计以下方案: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动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盗并戴上后,头盗内遥控设备遥控S2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盘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电动机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动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盗并戴上后,头盗内遥控设备遥控S2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盘不扫码,即值闭合S2,则无法骑行。故B符合题意;
C.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不亮,电动机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不亮,电动机不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3-3】(23-24九年级上·山西晋中·期末)项目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想到电动车电池不可长时间充电,为了保证充电安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时充电器。若定时器中有电流通过时,充电器将停止充电;反之,可以正常充电。针对该充电器的设计方案,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电动车充电时,定时器与充电器串联
C.停止充电,定时器相当于一根导线 D.电动车充电时,指示灯与充电器并联
【答案】C。
【解析】A.电动车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充电时,定时器中没有电流通过,定时器与充电器互不影响,为并联,故B错误;
C.定时器相当于一根导线,定时器连通时,导致充电器短路,停止充电, 故C正确;
D.电动车充电时,指示灯与充电器串联,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四 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
2.电流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3)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二、电流的测量
1.认识电流表
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及结构 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为,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表盘上锁标字母“A”的含义 含义有两个:一是表示该表为电流表,二是表示用该表测量电流时表盘上的示数的单位为安培
表盘及两种接线方式 0~0.6A 0~3A
对应量程及分度值 当接“-”和“0.6”量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6A,此时每个小格表示0.02A,即分度值为0.02A 当接“-”和“3”量接线柱时,其量程为3A,此时每个小格表示0.1A,即分度值为0.1A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的连接
使用规则 违反规则的后果
调零 使用前应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位置就开始测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小; 指针在零刻度线右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大
串联 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如果将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被短路,而且还有可能烧坏电流表
“+”进“-”出 连接电流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通电后指针将反偏,容易损坏电流表
量程选择 要选择合适的量程:(1)所测电流大小不能超过所选量程;(2)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应选用小量程测电流,因为小量程分度值小,精度高 如果电流大小超过电流表量程,无法读数还容易损坏电流表;如果选择量程过大,例如可选择0-0.6A量程时选择0-3A量程,测量误差会较大
严禁电源短路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若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会造成电源短路,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2)电流表的读数
一、明确所选量程;
二、明确所选量程的分度值
三、由指针所指位置,读数。
【例4】(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电源电压不变,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的示数差值不变
D.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的示数差值不变
【答案】C。
【解析】A.闭合开关S和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1、A测通过R1的电流;再闭合开关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所以,闭合开关S2前后,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B.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闭合开关S2后,干路电流变大,故B错误;
C.因为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的示数差值等于R1支路的电流,由于通过R1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的示数差值不变,故C正确;
D.因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等于R2支路的电流,由于闭合开关S2后,R2支路的电流变大,所以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的示数差值变大,故D错误。故选C。
【变式4-1】(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家用洗衣机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B.初中生从一楼走到四楼做功约4.5×104J
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80mA
D.家用台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
【答案】C。
【解析】A.家用洗衣机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一楼到四楼的高度h=9m左右,中学生从一楼走到四楼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200mA,故C符合题意;
D.家用台灯工作时的电流约0.1A,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4-2】(23-24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干路的电流 B.通过灯L1电流
C.通过灯L2的电流 D.通过灯开关的电流
【答案】C。
【解析】如图可知,开关S闭合,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的是灯泡L2的电流。
故选C。
【变式4-3】(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同时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与灯串联
B.开关S只能控制灯
C.电流表测通过灯和的总电流
D.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正极经A、开关S流向负极
【答案】D。
【解析】AD.由图可知,同时闭合开关S、S1,电流从正极出发,分两条路,一条路经过L1、S1,另一条路经过电流表、L2,在开关S2左端汇合,经过A点,再经过开关S,回到电源负极,所以两灯并联,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开关S连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B错误;
C.电流表与L2串联,测通过L2的电流,故C错误;故选D。
考点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测量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各处电流可能相等; 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由于存在用电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越来越小; 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由于存在用电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越来越大
设计实验 将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分别把电流表接入图中A、B、C三点处,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
进行实验 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并合理选择电流表量程; 把电流表接在电路中的A处,如图甲所示,经检查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值IA,并填入表格中; 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C处,如图乙丙所示,分别测出这两处的电流值IB、IC,并填入表格中;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每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比较测得的数据,总结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A点的电流IA/AA点的电流IB/AA点的电流IC/A10.20.20.220.240.240.2430.30.30.3…
分析论证 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相等,即IA=IB=IC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A=IB=IC=…=In
2.交流与反思
(1)记录数据要真实,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得出结论;
(2)同一次实验过程中,每盏小灯泡的亮度可能不同,甚至有的小灯泡不亮,但这不能说明各处电流不相等,因为各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可能大于各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 按照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干路(C点)电流和各支路(A点和B点)的电流,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根据所测实验数据总结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 (1)按照右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甲,并合理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分别测出干路(C点)电流和各支路(A点和B点)电流,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C点的电流IC/AA点的电流IA/AB点的电流IB/A10.40.20.220.440.240.230.460.160.3…
分析论证 通过分析数据可发现:IC=IA+IB
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2.交流与反思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当并联的两个小灯泡规格相同时,各支路电流相等;当并联的两个小灯泡规格不相同时,各支路电流不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周六之和,即I=I1+I2+I3+…+In;当各支路用电器都相同时,I=nI1。
【例5】(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时,小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小龙按照如图甲的电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 (导线之间不能交叉)。
(2)若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 ;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 。
(3)小龙正确连接电路后,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A2有示数,电流表A1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L1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小龙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通过L1的电流I1/A 通过L2的电流I2/A 电路的总电流I总/A
0.2 0.3 0.5
【答案】(1)如图;(2)电流表使用前没有调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断路;(4);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解析】(1)根据甲图电流表A1测量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改正后的实物图如图
(2)[1][2]分析丙图,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零刻线左侧没有刻度的地方,原因是电流表使用前没有调零;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零刻线左侧,说明电流表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A2有示数,说明干路为通路,电流表A1无示数,则可能是电流表A1所在的支路存在断路,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L1断路。
(4)[1][2]由表中数据可知
由此得出初步结论:;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变式5-1】(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丁丁和冬冬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丁丁的实验及记录
I1/A I2/A I/A
0.2 0.3 0.5
冬冬的实验及记录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I1/A 0.18 0.22 0.24 0.28
I2/A 0.18 0.22 0.24 0.28
I/A 0.36 0.44 0.48 0.56
(1)按照丁丁的设计,至少要 根导线才能连好电路;
(2)根据丁丁的实验数据 得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结论;(选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
(3)冬冬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R1 R2;(填“>”、“<”或“=”)
(4)你认为丁丁、冬冬同学的实验应如何改进
丁丁:
冬冬:
【答案】(1)8;(2)不一定能;(3)=;(4)多测几组数据,才有普遍性;选用规格不同的电阻 ,才有普遍性。
【解析】(1)根据丁丁的设计的电路图知道,至少要8根导线才能连好电路。
(2)丁丁的实验只做了一次,没有普遍性,不一定能得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结论。
(3)根据实验数据知道,两个支路的电流相等,说明冬冬使用的两个灯泡规格是相同的,故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R1=R2
(4)[1][2]丁丁的实验只做了一次,没有普遍性;冬冬的两个灯泡规格相同,没有一般性。所以,丁丁的电路中应串联入滑动变阻器,多测几组数据;冬冬的电路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
【变式5-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应选择两个规格 (填“相同”或“不相同”)小灯泡。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要 (选填“串”或“并”)联接入所测电路中;
(2)连接电路,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的A点,闭合开关,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把记录数据填入表中;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电流I/A 0.3 0.3 0.3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语言或字母表述都行);
(4)上面的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难以得出结论的普遍性。
【答案】不相同;串;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IA=IB=IC;只有一组实验数据。
【解析】(1)[1][2]实验中,为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应选择两个规格不相同小灯泡;根据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可知,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串联接入所测电路中。
(2)[3]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流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入,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发现A、B、C三点的电流相等,故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或IA=IB=IC)。
(4)[5]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需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
【变式5-3】(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末)以下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的实验过程。
【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根据江河的干流和支流的特点,容易猜测:干路电流 各支路电流之和。
【证据】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用两相同规格的灯泡连接成并联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小明在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确认一切无误之后,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第 4次
0.16 0.20 0.24 0.28
0.16 0.20 0.24 0.28
0.31 0.40 0.47 0.55
【解释】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析数据可知,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 (用表中字母表示)。
【交流】(1)进一步分析数据,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他据此得出该结论的做法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
(2)小明进一步观察数据认为有时支路电流之和与干路电流大小存在细微的偏差。这有可能是拆装电流表导致的。为了检验拆装电表导致误差的可能性,在电流表足够多的情况下应该: 。请你提出另外一种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 。
【答案】 等于;断开;校零;;不合理;两灯泡的规格相同,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在两条支路和干路同时各安装一个相同型号的电流表进行实验;读数时存在误差。
【解析】问题:[1]根据江河的干流和支流的特点,容易猜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证据:
(1)[2]在连接电路时,为避免误操作引起短路现象,连接电路时要求开关断开。
(2)[3]小明在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将电流表校零。
解释:
[4]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
交流:
(1)[5][6]进一步分析数据,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他据此得出该结论的做法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实验时,两灯泡的规格相同,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2)[7]小明进一步观察数据认为有时支路电流之和与干路电流大小存在细微的偏差。这有可能是拆装电流表导致的。为了检验拆装电表导致误差的可能性,在电流表足够多的情况下应该:在A、B、C三处同时串联一个相同型号的电流表。
[8]另外一种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读数时存在误差。
考点六 电压
一、电压
电源与电压的作用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符号 物理学中,电压常用“U”表示
电压单位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符号是V); ②电压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③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二、电压的测量
认识电压表 符号与结构: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实验室常用电压表通常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表盘:(1)表示该表为电压表;(2)表示该表测量电压时表盘上示数的单位是伏特
量程与分度值:当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其分度值为0.1V;当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其分度值为0.5V
电压表的使用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不在,要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 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就开始测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小;(2)指针在零刻度线右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大
电压表的连接 (1)连线时,测哪个用电器电压,就要把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相并联; (2)若将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串联,此时虽然电压表不至于被烧坏,但这样的电路近似断路,测不出待测用电器两端电压; (3)标有“+”的接线柱接电源的正极,标有“-”的接线柱接电源的负极。如果“+”“-”接线柱接反,会使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损坏电压表。
电压的测量与读数 所测电压不能超过所选量程;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小量程测电压,以提高测量精度
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极两端,此时测量的就是电源电压。 注意:此时如果所选量程小于电源电压,可能会烧坏电压表
【例6】(23-24九年级下·重庆大足·期末)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dm
B.人的步行速度约1.1km/h
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D.三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是9V
【答案】C。
【解析】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时,每秒约走两步,每步长约0.5m,所以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即大约是3.6km/h,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故C符合题意;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则三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是4.5V,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6-1】(23-24九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将铜片、铁片插入橙子中,再与电压表两接线柱分别连接,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橙子电池电压为0.1V B.电压表能提供电压
C.水果电池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铜片是水果电池的负极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1V,故A正确;
B.电压表可以测量电压的大小,电源提供电压,故B错误;
C.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由图可知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D错误。故选A。
【变式6-2】(23-24九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电表的示数一个变大,一个变小,则对该电路故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灯L可能短路 B.灯L可能断路 C.电阻R一定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电阻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由题知,两表中一个示数变大,另一示数变小,有两种可能:①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故障为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说明电压表所测部分被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电阻R短路;②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R断路或L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电路故障为电阻R断路,此时灯泡熄灭;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原因是:电阻R可能短路或者电阻R可能断路,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变式6-3】(23-24九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下列实物电路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灯泡与电阻丝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电流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七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1)与串联电路电流关系一样,处处相等; (2)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可能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 (3)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能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设计实验 分别按甲、乙、丙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其中两灯泡规格相同,测出A、B间的电压UAB,B、C间的电压UBC,A、C间的电压UAC,并分析三者间有何关系;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观察上述关系是否仍然成立。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调节电压表指针归零; (2)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并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无误; (3)分别将电压表接在A和B、B和C、A和C两点,将测得的电压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4)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次数A、B间电压U1/VB、C间电压U2/VA、C间电压U/V11.51.53.021.81.23.032.10.93.0……
归纳总结 (1)由实验数据可得:U=U1+U2;当两个灯泡规格相同时,U1=U2;当两个灯泡规格不同时,U1≠U2; (2)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注意事项:
(1)连接实物电路图,可对照电路图按一定的顺序(从电源的“+”极到“-”极或从电源“-”极到“+”极),逐个顺次连接;
(2)在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防止电路出现短路而烧坏电源;
(3)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同时要注意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并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4)闭合开关进行实验之前,要检查电路的正确性,确定没有错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5)实验中,每次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以节约用电;
(6)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如实记录,不能随意改动数据,更不能“凑数”。
2.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基本实验 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联,那么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关系如何
猜想与假设 (1)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可能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2)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不相等,它们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分别将电压表并联在A和B、C和D、E和F两点,测出相应的电压值(所用电压为两节串联的干电池),将数据填入表中。 (2)换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所用电源仍为两节串联的干电池,重复上述步骤; (3)分别选用两个规格相同和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所用电压为三节干电池,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A、B之间的的电压U1/VC、之间的电压U2/VE、F之间的电压U/V1333233334.54.54.544.54.54.5……
分析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灯泡并联在电路中时,各灯泡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即U=U1=U2。该结论可表述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特别提醒:
在同一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但两端电压相等的用电器不一定是并联关系,也可能是规格相同的用电器串联。
【例7】(23-24九年级下·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如图甲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时,灯L1和灯L2的规格应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按甲图画出乙图缺少的一条导线,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画出这跟带线(导线不要交叉) ;
(3)正确连接电路后,他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图甲中AB两点、BC两点及AC两点,电压表接在AB之间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所使用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 V;
(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接下来小明应该:断开开关, ;
(5)实验结束后,先断开开关,再拆除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两端导线;
(6)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不相同;(2)如图;(3)0.5;(4)断开开关,换接电压表0~3V量程;(5)电源;(6)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解析】(1)为了避免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实验时,灯L1和灯L2的规格应不相同。
(2)由图甲可知,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图乙中应连接两个小灯泡的左接线柱使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
(3)由图可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为0~15V的量程,0~5V分成1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为0.5V,即分度值为0.5V。
(4)由图丙可知,电压表的读数为2V,读数小于3V,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选择小量程进行测量,所以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接下来小明应该断开开关,换接电压表0~3V量程。
(5)为防止电源短路,实验结束后,先断开开关,再拆除电源两端导线。
(6)实验中,由实验数据可得:,可得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变式7-1】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 电压,就可以分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其原因是电压表 。
(3)连接好电路后,同桌说小阳可能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于是小阳拧掉了其中的一个灯泡,发现闭合开关后另一个灯泡 ,则它们是并联的。
(4)小阳测出第一组数据之后,断开开关,为了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电源;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发光;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电源或加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
【解析】(1)[1]实验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应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电源电压的大小,比较三者的数值大小关系,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2]根据乙图中电压表指针出现反偏情况,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3]因并联时各个用电器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串联时用电器是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所以,将其中一个灯泡拧下来,发现另一个灯泡不发光时,说明两灯泡工作时相互影响,则连接方式是串联,若灯泡发光,说明两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则连接方式是并联。
(4)[4]测出一组实验数据后,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器材(灯泡、电源)或加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
【变式7-2】(23-24九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申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测出L1两端电压后,保持电压表B连接点不动,断开A连接点,并改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_________。(选填图乙中的A、B或C)
A. B. C.
(3)小明多次正确实验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 。
次数
1 2.4 1.4 3.8
2 1.9 1.9 3.8
3 1.5 2.3 3.8
【答案】(1)不同;(2)A;(3)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解析】(1)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2)测出L1两端的电压,A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小明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会造成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了,会使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A。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AC两端电压等于AB和BC两端电压之和,因此可得结论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变式7-3】(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
【设计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
(2)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 ;
(3)改正后,闭合开关,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灯 ;若电压表有示数,两灯都不亮,则电路故障是 (假设故障只发生在灯L1或L2处);
(4)由图所示状态改测灯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5)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2两端的电压是 V。
【答案】不相同;断开开关;L2开路(或L1短路);L1开路;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1.8。
【解析】(1)[1]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不相同的灯泡。
(2)[2]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所以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
(3)[3]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压表测量了导线没有电压,即电路故障可能是L1短路;也有可能是电压表测量不到电源电压,即L2开路。
[4]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测量到电源电压,即电压表到电源两极是通路,两灯都不亮,说明电路为断路,则电路故障是L1开路。
(4)[5][6]小明的方法不能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因为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的接法会导致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5)[7]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量程是小量程,分度值是0.1V,读数为1.2V,已知电源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灯L2两端的电压是3V-1.2V=1.8V。
考点八 电阻
一、电阻
电阻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 通常用“R”表示电阻
单位及换算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MΩ=103kΩ,1kΩ=103Ω。
对电阻的理解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强,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的情况决定。不管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导体两端电压是否改变或怎样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都是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路越窄,车辆越难同行—导体越细,可能阻碍作用越强,电阻越大; (2)道路越长,人走得越累—导体越长,可能阻碍作用越强,电阻越大; (3)不同的道路同行效率不同,如高速公路、水泥路、乡间小路—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制作导体的材料(铁、铜、银、铝等)有关; (4)物质的很多物理性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如密度—导体的电阻是否也受温度的影响。
设计实验 (1)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是否有关,涉及的因素较多,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涉及实验过程。 ①选取材料、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②选取材料、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③选取粗细、长度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2)转化法:电阻大小是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比较的。电流表示数大的电阻小,电流表示数小的电阻大,此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3)将日光灯的灯丝与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比较灯丝温度不同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进行实验 (1)将图甲中的导线CD和EF分别接入乙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过程的示数。 甲 乙 丙 (2)将图甲中的导线CD与GH分别接入乙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过程的示数。 (3)将图甲中的导线AB与CD分别接入乙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过程的示数。 (4)如图丙所示,把电阻丝接入电路,慢慢地给电阻丝加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论证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CD探究归纳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已知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同种材料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另外,导体的电阻还受温度的影响。
特别提醒:
(1)实验过程中要控制电源电压不变;
(2)在叙述结论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思想的运用。如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否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实验中,得出结论是“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如果说成“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是不准确的。
三、半导体与超导体
1.半导体
(1)概念:有一些材料,如硅和锗,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为半导体。
(2)特点:①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比导体差,比绝缘体好;②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3)应用: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2.超导现象
(1)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在温度很低时,电阻为0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超导材料也称为超导体。
(2)超导现象应用与实际的好处:①延长电路元件的使用寿命;②降低电能损耗;③实现电子设备微型化。
(3)超导材料的应用:利用超导材料可制造超导电动机、超导电缆、磁悬浮列车等。目前,超导材料还没有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发现常温下的超导体。
培优拓展:导体电阻和温度的关系
(1)一般的物体,如金属,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减小。
(2)有的合金,如康铜和锰铜,其电阻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制作标准电阻的好材料。
(3)半导体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有些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些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8】(23-24八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为了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至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的保温瓶已不能满足运输途中的保温要求。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医用冷藏盒,保温瓶外的包装盒的材料应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导电性强 B.熔点高
C.密度大 D.隔热性好
【答案】D。
【解析】这种药品要求在低温环境下存放,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包装盒应具有隔热性好的特点,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8-1】(23-24九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的横截面积比A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灯泡亮度反映接入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这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小,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答案】D。
【解析】A.小灯泡越亮,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故A错误;
B.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用移动夹子来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故B错误;
C.灯泡亮度反映接入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采用转换法,故C错误;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D。
【变式8-2】(23-24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大
B.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C.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答案】C。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的温度降低,小灯泡L变亮,说明通过钨丝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电阻变小,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给钨丝加热时,钨丝的温度升高,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说明钨丝的电阻变大,故B错误;
C.由B可知,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
D.小灯泡L和钨丝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小灯泡L和钨丝的电流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8-3】(23-24九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2023年,大连全面升级改建星海灯光秀,建成后几十万颗单点可控的LED数码灯将灯光与喷泉的音乐系统完美结合,营造出流光溢彩、璀璨浪漫的美丽景象。色彩缤纷的LED灯主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
A.半导体 B.导体 C.超导 D.绝缘体
【答案】A。
【解析】半导体是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材料,半导体材料经常用于收音机、电视机和LED灯中。 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九 变阻器
一、变阻器
变阻器 能改版接入电路中队长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学生实验中常用的变阻器有两种,一种是滑动变阻器,另一个是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2)作用:①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逐渐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②滑动变阻器还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构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图所示:接线柱A、B之间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接线柱C、D之间是金属杆,电阻为零;P是金属滑片,与金属杆和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的表面涂有绝缘漆,但与滑片接触的地方绝缘漆被刮掉),滑片本身看作电阻为零。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接入电路的A、C(D)或B、C(D)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的长度不一样,这样就改变了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铭牌上各数值的物理意义 20Ω:表示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使用此滑动变阻器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可以在0-20Ω之间变化1.5A:表示此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接线方式: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应采用两个接线柱“一上一下”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最大且不变),否则就起不到改变电路电阻的作用
二、电阻箱与电位器
1.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大小,但不能准确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如果需要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就要用到电阻箱。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电阻箱有两种:旋钮式电阻箱和插入式电阻箱。在电路中都用符号“”表示。
(1)旋钮式电阻箱
①使用方法:将电阻箱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调节六个旋钮,就能得到0—99999.9Ω之间的电阻值。
②读数方法:将各旋钮对应的小三角对准的数字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将数值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如图乙所示是某电阻箱接入电路后的示意图,该电阻箱的示数:0×100000Ω+0×10000Ω+4×1000Ω+6×100Ω+8×10Ω+8×1Ω=4688Ω。
甲 乙
(2)插入式电阻箱
①使用方法:插入式电阻箱有两个接线柱,接线柱之间有几段电阻丝的上方有能插入或拔出的铜塞。拔出铜塞时,对应那段电阻丝就接入了电路;插入铜塞时,对应的那段电阻丝就会被短路,相对于没有接入电路。
②读数方法:如图所示,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示意图,插入b、d铜塞,接入电路的总电阻R=10Ω+20Ω=30Ω。
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生活中常用的变阻器一般叫做电位器。常见的电位器有机械式电位器和数字式电位器。
2.电位器
(1)机械式电位器:如图所示,是机械式电位器的一种。其电阻丝呈圆弧形,滑片可以在电阻丝上转动。其接线方法是“中间固定,两边接一边”。当接中间和左端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左侧部分,如果顺时针转动滑片,则电位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可连续调节亮度的台灯、可连续调节声音大小的耳机等都是使用了这种电位器。
(2)数字式电位器:数字式电位器是用数字信号控制阻值的器件(集成电路等)。它有耐振动、噪声小、寿命长、抗环境污染等优点,已在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01 摩擦起电
【点拨】 (1)摩擦起电现象 ★易错警示 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轻小物体是否带电无关,当带电体带有大量电荷时,不论轻小物体带何种电荷,都会被带电体吸引。 (2)摩擦起电的本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2)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是带负电的电子;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的带电情况取决于两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的强弱。
1.(2024·重庆)用相同织物分别摩擦两个相同气球,用其中一个气球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起来,如图所示,说明摩擦可以使气球带上 ;然后将两个气球靠近,发现它们会相互 。
【答案】电;排斥。
【解析】[1][2] 用相同织物分别摩擦两个相同气球,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气球会变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用其中一个气球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起来;两个气球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2024·甘肃白银)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梳子会吸引头发,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带了 ;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 。
【答案】异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1]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梳子会吸引头发,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梳子与头发摩擦而带上了异种电荷电而相互吸引。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
02 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点拨】 (1)判断物体带电情况的“斥定吸不定”原则 “斥定”:从电荷的角度来说,两个物体相互排斥时,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不定”: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时,两个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2)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情况: 1)带负电的物体上电子转移到了带正电物体或不带电的物体;2)不带电的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了带正电的物体。 (3)用验电器判断物体带电 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所带电荷量相等,这时正、负电荷完全抵消;如果电荷量不相等,有一种电荷被完全抵消后,两个物体会带同种电荷,电荷的电性由原来带电荷量多的物体电性决定。
3. (2024·湖北)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能正确表示橡胶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验电器由于接触带电,所以两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故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C.由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图中的橡胶棒带的电荷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4·福建)如图,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 D.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布和吸管摩擦,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所以带上异种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管带了电,小星星带上异种电荷或者不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管带电后,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这说明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
03 导体与绝缘体
5.(2024·黑龙江绥化)下列有关导电性能及材料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硬币、钢尺、订书钉都是导体
B. 铅笔芯、橡皮、塑料吸管都是绝缘体
C. 超导体可用于制作电炉子的电热丝
D. 半导体有良好的导电性
【答案】A。
【解析】A.硬币、钢尺、订书钉都是导体,导电性好,故A正确;
B.铅笔芯导电性好,是导体,橡皮、塑料吸管导电性差,是绝缘体,故B错误;
C.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不会发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故C错误;
D.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D错误。故选A。
6.(2024·北京)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杯 B.橡皮 C.钢尺 D.塑料水瓶
【答案】C。
【解析】A.陶瓷杯不能导电,不是导体,是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橡皮不能够导电,不是导体,是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钢尺能够导电,是导体,故C符合题意;
D.塑料水瓶不能导电,不是导体,是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04 电流
7.(2024·广东广州)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 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 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 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答案】D。
【解析】A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云层与空气摩擦而带电的,在摩擦的过程中云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B错误;
C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放电时,负电荷从云层流向避雷针,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8.(2024·四川广元)如图,在干燥环境中,取两个相同且不带电的验电器甲和乙,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甲的金属球,甲的金属箔片张开;再用石墨棒连接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乙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用石墨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电流方向由乙到甲
D.若用玻璃棒连接两金属球,乙的金属箔片也会张开
【答案】D。
【解析】A.物理学中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是负电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两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甲的金属球,甲验电器带上负电荷,石墨棒连接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的电子从甲流向乙,电流方向与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则电流方向由乙到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棒是绝缘体,若用玻璃棒连接两金属球,乙不会带电,金属箔片不会张开,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05 电路与电路图
【点拨】 (1)判断电路正误:判断电路的正误时,要注意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是否完整。对于一个简单电路来说,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属于错误电路,特别是对于没有电源开关的长明灯电路,因无法控制电路通断,也是错误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1)替换法:先用电路元件的符号替换实物电路图中各元件,然后再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 2)电流路径法:先找出电流的路径,再用笔画线将电流的路径表示出来,沿电流路径逐一画出相应的电路元件符号。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连接实物图时,连线尽可能清晰明了;2)连线不能交叉,导线两端要连在接线柱上。 两步连接实物图:1)观察电路图,明确有哪些符号,找出对应的电路元件;2)从电源的一极出发,一次把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直至电源的另一极。
9.(2024·广西)下图是水果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电路。下列电路图与其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水果电池相当于电源,由图可知,电路中电池和发光二极管串联,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4·辽宁)手持小风扇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和电动机是并联的
B.导线通常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C.电池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
D.通电后电流从电池负极经电动机流向正极
【答案】C。
【解析】A.开关要控制电动机的通断,所以开关和电动机是串联的,故A错误;
B.导线一般是用导体材料来制成的,故B错误;
C.电池是电源,电源的作用就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的装置,故C正确。
D.通电后,电流从电池的正极经电动机流向电池的负极,故D错误。故选C。
06 电路的三种状态
11.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不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开关闭合后会造成电源两端被开关的闭合直接连接在一起,发生电源短路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开关闭合后,电路为灯泡的基本电路,灯泡发光,故B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被电流表直接连接在一起,发生电源短路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开关闭合后会造成电源两端被开关的闭合直接连接在一起,发生电源短路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闭合S1、S2且断开S3,那么( )。
A.只有L1亮 B.只有L2亮 C.L1和L2均亮 D.L1和L2均不亮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如果闭合S1、S2且断开S3,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灯泡L2回负极,灯泡L1被短路不会发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07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点拨】 (1)实物电路的识别:简单实物电路可直接根据定义法判断:若各用电器首接首、尾接尾则为并联;若各用电器首尾依次相接则为串联。较为复杂的实物电路可先画出电路图,整理、简化后再根据定义法判断。 (2)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往往都比较复杂,一般用断路法来识别。如果将电路中任何一个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都不受影响,则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连接;如断路后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它们之间是串联连接。
13.(2024·湖南)科技小组模拟“智能开锁”设计的电路图,有两种开锁方式。即“人脸识别”与输入“密码”匹配成功,或“人脸识别”与使用“钥匙”匹配成功才可开锁。现用表示人脸识别,、表示密码、钥匙。匹配成功后对应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才工作开锁。满足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开锁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脸识别”与输入“密码”匹配成功,或“人脸识别”与使用“钥匙”匹配成功才可开锁,即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电动机就工作,所以“人脸识别”开关与电动机应在干路上,“密码”开关与“钥匙”开关并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2024·福建)小闽设计家庭保险箱指纹锁的电路图,指纹识别成功相当于开关闭合,录入两人的指纹,其中任意一人的指纹识别成功就能开锁。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指纹识别成功相当于开关闭合,其中任意一人的指纹识别成功就能开锁,说明每个开关都能控制指纹锁,故两个开关并联后,与指纹锁串联。故选D。
08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点拨】 (1)直接连接法:对于较简单的电路,可从电源的一个极开始,顺着或逆着电流方向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最后连到电源另一极; (2)先串后并: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可从电源正极出发按电流方向先连通一条支路,在分流点和汇流点再补连其他支路。
15.如图所示,按要求连接实物图。要求:L1、L2并联,S作总开关。
【解析】由题知,两灯并联,开关应在干路上。先连接电源,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S、灯泡L1再到电源负极,最后将L2并联到 L1两端即可,如图所示:
1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下边的虚线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解析】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S1开始分支,一支经开关S2、灯泡L2,另一支经灯泡L1,然后共同回负极,如图所示:
09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点拨】 设计电路的一般方法 1.根据用电器工作时彼此独立还是互相影响。确认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2.根据开关对用电器的控制要求,确定开关的位置,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 3.画出草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验,不符合的地方进行修改; 4.整理并画出规范的设计电路图。
17.(2024·四川泸州)如图所示为第38届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展示的一件手臂骨骼模型,小明打算对该作品进行改进,加装电动机带动轮子转动,使骨骼模型动起来,并加装指示灯。电路设计要求为:只闭合开关,仅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指示灯亮,电动机M转动;断开开关,指示灯熄灭,电动机M停止转动。满足该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只闭合开关,电动机和指示灯串联,它们都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再闭合开关S2,电动机被短路,只有指示灯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只闭合开关,只有指示灯的简单电路,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它们都工作,断开开关,指示灯熄灭,电动机M停止转动,故B符合题意;
C.只闭合开关,只有指示灯的简单电路,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它们都工作,断开开关,指示灯熄灭,但电动机M转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开关,只有指示灯的简单电路,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电源短路,它们都不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2024·四川遂宁)图中的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独轮车才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当电源开关S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独轮车才开始运动,说明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可以独立工作,同时开关S处在干路,开关处在电动机所在支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电流表及其使用
【点拨】 (1)判断电流表测量的对象:电流表和哪个电器串联,就测量通过哪个电器的电流; (2)电流表连线:连接电路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明确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开关是在支路上还是在干路上,电流表测哪个用电器电流。开关控制单个用电器时,必须连接在所控制的支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时,连接在干路上;电流表必须与用电器串联。
19.如图,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
A.接,接 B.接,接
C.接,接 D.接,接c
【答案】B。
【解析】AC.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只能接在c、d之间,故AC错误;
BD.为保证电流表正常使用,应使电流由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由负接线柱流出,所以,由图知应使电流表的M接c,N接d;故B正确,D错误。答案B。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和灯泡L1在一条支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故A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灯泡L1被短路,灯泡L2和电流表串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2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和灯泡L2在一条支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2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点拨】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在任意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即使导体的粗细发生改变,在任意时间内通过任一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依然相等; (2)看清电路连接方式以及电流表测量的对象,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1.(2024·江苏苏州)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
(2)按图甲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为了找出原因,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有可能存在 故障;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A点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A,再测出B点电流,得到A、B两点电流相等。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都得到相同结论.由此判断猜想是 的;
(4)为进一步得出两个灯串联时电流的规律,小明按图丙连接电路,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得出;小华认为不需要再测量,在(3)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推理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请写出小华的推理过程: 。
【答案】L1 断路;0.3;错误;因为,,所以。
【解析】(2)[1]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灯不亮说明电路断路,即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即L1断路。
(3)[2]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即IA=0.3A。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是错误的。
(4)[4]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3)结论可知,IA=IB,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B=IC,所以IA=IB=IC 。
22.(2024·四川成都)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1)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
(2)该小组同学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1 0.30 0.22 0.50
2 0.22 0.28 0.50
3 0.24 0.22 0.46
4 0.28 0.30 0.28
分析表中数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A
B.表中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
C.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
D.通过多次实验,可避免偶然性
(3)小成同学测量通过灯泡L1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L2;B;将灯泡L2拧一拧。
【解析】(1)[1]由图乙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L2所在支路,因此测量的是通过L2电流。
(2)[2]A.由表中数据可知,分度值为0.02A,因此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量程,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IC处的电流不在误差范围内,故B符合题意;
CD.本实验中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性规律,因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3]由题意可知,L2忽亮忽灭,说明L2接触不良,因此可以将灯泡L2拧一拧。
12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点拨】 (1)常见电压值: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值,例如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一般为220V,手机电池电压为3.7V,电动车电压一般为48V等。 (2)对电压的理解:1)电压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时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2)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无论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都是客观存在的。 (1)电压表的连接:在用电压表测电路两端电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即需要测哪部分两端的电压,就把电压表并联在哪部分电路两端;2)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以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两个连接点为分点,可将电路分成两部分,将两点间含有电源的电路“去掉”,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组成闭合电路,电压表测量的就是哪个用电器两端电压。 (3)电压表、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在判断含电表电路的结构时,可先在“心”里面“去表”:1)把电流表当做一条导线;2)把电压表当做一个断开的开关。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看似复杂的电路简化,然后认准各电表测量的对象,对电路作出准确的判断。 (4)电路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判断:1)电流路径法:根据设计要求在电路图上画出电流的路径,在电流路径上的电表是电流表;不在电流路径上的电表是电压表。2)假设法:即任意假设某处的电表类型,再看该假设是否符合要求,逐一分析得到正确的答案。 (5)电压表的读数:1)根据表盘上所标的符号,判断电表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2)根据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的量程;3)看分度值;4)看指针位置,确定示数。
23.(2024·江苏扬州)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40℃ 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
C.三层教学楼的高度约20m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220V
【答案】B。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符合题意;
C.三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0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后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2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电压表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电压表测的是两灯串联的总电压,或电源电压,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电压表接到了L2的两端,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电压表接到了L1的两端,且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D错误。
13 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点拨】 (1)用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 无示数电路有断路的地方; 用电器工作时,电流表内部发生短路有示数且示数很小说明电路有接触不良或电流表量程过大
(2)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无示数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 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断路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与电源构成通路
25.(2024·山东烟台)(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假设电路中只有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则故障模块三 电学
第14讲 电流 电路 电压 电阻【讲义】(2-4分)(原卷版)
目 录
课标透析,考向预测 4
思维导图,知识领航 6
考点精研,易错明晰 8
考点一 两种电荷 8
考点二 电流和电路 11
考点三 串联和并联 15
考点四 电流的测量 19
考点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2
考点六 电压 29
考点七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1
考点八 电阻 37
考点九 变阻器 41
题型归纳,技巧点拨 43
01 摩擦起电 43
02 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44
03 导体与绝缘体 45
04 电流 46
05 电路与电路图 47
06 电路的三种状态 48
07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49
08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51
09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52
10 电流表及其使用 53
1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4
12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56
13 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58
14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及应用 59
15 电阻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61
16 半导体、超导体 62
17 变阻器及其应用 63
18 电阻箱和电位器 64
课标要求 2.4.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了解静电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 3.4.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4.4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考查内容 一、两种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六、电压; 七、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八、电阻; 九、变阻器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01 摩擦起电 ☆☆ 本单元是电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电学理论的基础,虽然电学内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电路分析与计算、电学理论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但作为电学的基础知识,对这些内容的考查仍然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对此考点的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本考点的命题点有:两种电荷与摩擦起电、电路的组成与电路三种状态、电路与电路图的转换、连接串并联电路、电路分析与设计、电流与电压的测量、电流电压与电阻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规律、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及其应用等。
02 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
03 导体与绝缘体 ☆☆☆
04 电流 ☆☆☆
05 电路与电路图 ☆☆☆
06 电路的三种状态 ☆☆
07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
08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
09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
10 电流表及其使用 ☆☆☆
1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及应用 ☆☆☆
12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
13 用电压表、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 ☆☆
14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及应用 ☆☆☆
15 电阻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
16 半导体与超导体 ☆
17 滑动变阻器及其应用 ☆☆☆
18 电阻箱与电位器 ☆☆
考点一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带电体 能吸引轻小物体时,说明物体带了电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的原因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3)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本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中和 物体是因为所带正负电荷数量不等而显示出电性的,所以,如果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它们所带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对外将不显电性,宛如一个不带电一样,这时它们呈电中性,这种现象叫电中和
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表示。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表示
元电荷 (1)人们把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不存在非元电荷整数倍的电量
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原子的结构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使用方法: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示例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溶液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电或不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即绝缘体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板时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特别提醒:“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是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是电子的得失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例1】(23-24八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周末,小亮帮妈妈打扫家时发现:用干抹布擦拭的穿衣镜,镜面会“粘”上很多细小的绒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材质的穿衣镜因摩擦起电而具有了良好的导电性
B.干抹布与穿衣镜通过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
C.若镜面带正电荷,则与其摩擦的干抹布带负电
D.镜面能“粘”细小绒毛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变式1-1】(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不能直接拿取,正确的方法是:如图所示,用羽毛轻轻摩擦干燥的纸垫,随后让羽毛靠近金箔,金箔被吸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羽毛和纸垫摩擦创造了电荷 B.正电荷在羽毛和纸垫间转移
C.羽毛和纸垫带上了同种电荷 D.羽毛带电从而吸引轻小物体
【变式1-2】(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潭·期末)如图所示是“静电章鱼”实验,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并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放置在塑料细丝下方,且在空中悬浮起来。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细丝悬浮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毛皮与塑料细丝摩擦后,只有塑料细丝带电
C.毛皮与塑料棒摩擦,塑料棒失去电子带负电
D.“章鱼触手”张开是因为塑料细丝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变式1-3】(23-24九年级上·江西吉安·期末)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塑料桶装汽油容易产生静电,人触碰到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考点二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方向 (1)物理学中,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是沿着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3)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但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 ②电路为通路
二、电路的构成
1.电路
(1)电路就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种基本电路元件。
2.电路各元件作用
作用 能量分析 举例 注意事项
电源 提供电能,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将其他形式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
用电器 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 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点灯、电炉、电视机、电冰箱等
开关 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通断作用 — 家中点灯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 开关接入电路时应断开
导线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 输送电能 电脑的电源线、插座的电线、实验室中的各种导线 导线要连接到电路元件接线柱上;不能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起来
三、电路图
1.电路图:为了便于研究,人们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元件;用符号表示电路元件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电路图与实物图
电路图与实物图是不同的。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实物图是用实物元件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4.画电路图时的注意事项
(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连线时应横平竖直,呈方形;
(3)各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且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4)线路要连接到位,中间不能有断点;
(5)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必须和实物电路的位置一致;
(6)元件做好标注,如L、S等;
(7)同一电路中涉及多个相同元件,加下标进行区别,如S1、S2等;
(8)画电路图时,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画出元件符号,并用导线连接起来。
(9)导线交叉相连时要画实心点,实物图中导线不能交叉,电路图中导线可以交叉,但尽量不要交叉。
四、通路、断路、短路
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电路状态 定义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用电器工作
断路 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1)用电器不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层,引发火灾; (2)电源短路时用电器不会被烧坏
2.用电器被短接与电源短路的区别与联系
用电器被短接 电源短路
区别 用电器被短接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被短接的用电器不工作 电源短路时,电源、导线中会产生较大的电流,会烧坏导线和电源
联系 (1)某些情况下,用电器被短接时允许的,但电源短路绝对不允许发生; (2)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时,,如果该用电器被短接,闭合开关,就一定会造成电源短路
3.常见断路、短路的原因
电路故障 产生原因 结果
断路 开关未闭合,导线断裂、接头松脱等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电源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 轻则烧坏导线和电源,重则引起火灾
【例2】(23-24九年级上·广西梧州·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荷只有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D.两小球互相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变式2-1】(23-24九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正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D.接触过程中玻璃棒的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球上
【变式2-2】(23-24九年级上·贵州黔东南·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B.如图乙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C.如图丙开关闭合后,两灯均发光,用导线触接两端时,发光,不发光
D.如图丁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MN把AB连接起来,B的金属箔不会张开
【变式2-3】(23-24九年级上·陕西汉中·期末)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完整的是( )。
A. B. C. D.
考点三 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用电器首尾顺次相接 用电器两端分别接在一起
电路图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其中一个节点处分别流经各支路,在另一个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发生断路时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若其中一个断路,则其他用电器都无法工作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若其中一个断路,则其他用电器照常工作
发生短路时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被短路,其他用电器依然有电流通过 若其中一个用电器短路,与之相并联的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识别方法 图解说明
概念法(定义法)
电流路径法
拆除法(断路法)
短路法
移点法
三、较复杂的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方法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电流路径法:先确定电流方向,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过哪些元件,再观察有无分支。若有分支,先将一条支路连接完成,再在对应的支路处并联上另一条支路。
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先在电路图中各元件的符号两端标出序号,再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序号,最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
替换法:所谓替换法就是先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规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符号整理整理成规范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以这些点为分界,将电路分成几段来画的方法。
具体步骤:①先找出节点(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画出干路;②对照实物图找出一条支路并画出来;③对照实物图找出其他支路并依次画出来;④将干路与各支路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电路图。
【例3】(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A. B. C. D.
【变式3-1】(23-24九年级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
B.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串联
C.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灯L1、L2并联
D.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亮、L2不亮
【变式3-2】(23-24九年级上·全国·期末)不戴头盔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小明同学设计以下方案:骑行前,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动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盗并戴上后,头盗内遥控设备遥控S2闭合,电动机才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盘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变式3-3】(23-24九年级上·山西晋中·期末)项目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想到电动车电池不可长时间充电,为了保证充电安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时充电器。若定时器中有电流通过时,充电器将停止充电;反之,可以正常充电。针对该充电器的设计方案,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电动车充电时,定时器与充电器串联
C.停止充电,定时器相当于一根导线 D.电动车充电时,指示灯与充电器并联
考点四 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
2.电流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电流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3)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二、电流的测量
1.认识电流表
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及结构 电流表在电路中的符号为,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通常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表盘上锁标字母“A”的含义 含义有两个:一是表示该表为电流表,二是表示用该表测量电流时表盘上的示数的单位为安培
表盘及两种接线方式 0~0.6A 0~3A
对应量程及分度值 当接“-”和“0.6”量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6A,此时每个小格表示0.02A,即分度值为0.02A 当接“-”和“3”量接线柱时,其量程为3A,此时每个小格表示0.1A,即分度值为0.1A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的连接
使用规则 违反规则的后果
调零 使用前应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位置就开始测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小; 指针在零刻度线右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大
串联 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如果将电流表和用电器并联,用电器被短路,而且还有可能烧坏电流表
“+”进“-”出 连接电流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通电后指针将反偏,容易损坏电流表
量程选择 要选择合适的量程:(1)所测电流大小不能超过所选量程;(2)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应选用小量程测电流,因为小量程分度值小,精度高 如果电流大小超过电流表量程,无法读数还容易损坏电流表;如果选择量程过大,例如可选择0-0.6A量程时选择0-3A量程,测量误差会较大
严禁电源短路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若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会造成电源短路,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2)电流表的读数
一、明确所选量程;
二、明确所选量程的分度值
三、由指针所指位置,读数。
【例4】(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电源电压不变,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的示数差值不变
D.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的示数差值不变
【变式4-1】(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家用洗衣机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B.初中生从一楼走到四楼做功约4.5×104J
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80mA
D.家用台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
【变式4-2】(23-24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干路的电流 B.通过灯L1电流
C.通过灯L2的电流 D.通过灯开关的电流
【变式4-3】(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同时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与灯串联
B.开关S只能控制灯
C.电流表测通过灯和的总电流
D.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正极经A、开关S流向负极
考点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测量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各处电流可能相等; 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由于存在用电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越来越小; 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由于存在用电器,串联电路中电流可能越来越大
设计实验 将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分别把电流表接入图中A、B、C三点处,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A、IB、IC,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
进行实验 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并合理选择电流表量程; 把电流表接在电路中的A处,如图甲所示,经检查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值IA,并填入表格中; 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C处,如图乙丙所示,分别测出这两处的电流值IB、IC,并填入表格中;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操作,并将每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比较测得的数据,总结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A点的电流IA/AA点的电流IB/AA点的电流IC/A10.20.20.220.240.240.2430.30.30.3…
分析论证 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相等,即IA=IB=IC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A=IB=IC=…=In
2.交流与反思
(1)记录数据要真实,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得出结论;
(2)同一次实验过程中,每盏小灯泡的亮度可能不同,甚至有的小灯泡不亮,但这不能说明各处电流不相等,因为各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可能大于各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 按照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干路(C点)电流和各支路(A点和B点)的电流,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根据所测实验数据总结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 (1)按照右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甲,并合理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分别测出干路(C点)电流和各支路(A点和B点)电流,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C点的电流IC/AA点的电流IA/AB点的电流IB/A10.40.20.220.440.240.230.460.160.3…
分析论证 通过分析数据可发现:IC=IA+IB
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2.交流与反思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当并联的两个小灯泡规格相同时,各支路电流相等;当并联的两个小灯泡规格不相同时,各支路电流不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周六之和,即I=I1+I2+I3+…+In;当各支路用电器都相同时,I=nI1。
【例5】(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时,小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小龙按照如图甲的电路连接的实物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 (导线之间不能交叉)。
(2)若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 ;若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原因可能是: 。
(3)小龙正确连接电路后,在实验过程中,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A2有示数,电流表A1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L1 (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小龙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通过L1的电流I1/A 通过L2的电流I2/A 电路的总电流I总/A
0.2 0.3 0.5
【变式5-1】(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丁丁和冬冬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记录如下所示。
丁丁的实验及记录
I1/A I2/A I/A
0.2 0.3 0.5
冬冬的实验及记录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I1/A 0.18 0.22 0.24 0.28
I2/A 0.18 0.22 0.24 0.28
I/A 0.36 0.44 0.48 0.56
(1)按照丁丁的设计,至少要 根导线才能连好电路;
(2)根据丁丁的实验数据 得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结论;(选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
(3)冬冬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R1 R2;(填“>”、“<”或“=”)
(4)你认为丁丁、冬冬同学的实验应如何改进
丁丁:
冬冬:
【变式5-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应选择两个规格 (填“相同”或“不相同”)小灯泡。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要 (选填“串”或“并”)联接入所测电路中;
(2)连接电路,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的A点,闭合开关,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把记录数据填入表中;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电流I/A 0.3 0.3 0.3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 (语言或字母表述都行);
(4)上面的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难以得出结论的普遍性。
【变式5-3】(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末)以下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的实验过程。
【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根据江河的干流和支流的特点,容易猜测:干路电流 各支路电流之和。
【证据】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用两相同规格的灯泡连接成并联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小明在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确认一切无误之后,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第 4次
0.16 0.20 0.24 0.28
0.16 0.20 0.24 0.28
0.31 0.40 0.47 0.55
【解释】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析数据可知,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 (用表中字母表示)。
【交流】(1)进一步分析数据,小明还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他据此得出该结论的做法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
(2)小明进一步观察数据认为有时支路电流之和与干路电流大小存在细微的偏差。这有可能是拆装电流表导致的。为了检验拆装电表导致误差的可能性,在电流表足够多的情况下应该: 。请你提出另外一种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 。
考点六 电压
一、电压
电源与电压的作用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符号 物理学中,电压常用“U”表示
电压单位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符号是V); ②电压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③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二、电压的测量
认识电压表 符号与结构: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实验室常用电压表通常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表盘:(1)表示该表为电压表;(2)表示该表测量电压时表盘上示数的单位是伏特
量程与分度值:当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其分度值为0.1V;当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其分度值为0.5V
电压表的使用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不在,要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 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就开始测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指针在零刻度线左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小;(2)指针在零刻度线右侧,会导致最终读数偏大
电压表的连接 (1)连线时,测哪个用电器电压,就要把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相并联; (2)若将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串联,此时虽然电压表不至于被烧坏,但这样的电路近似断路,测不出待测用电器两端电压; (3)标有“+”的接线柱接电源的正极,标有“-”的接线柱接电源的负极。如果“+”“-”接线柱接反,会使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损坏电压表。
电压的测量与读数 所测电压不能超过所选量程;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小量程测电压,以提高测量精度
电压表可直接接在电源“+”“-”极两端,此时测量的就是电源电压。 注意:此时如果所选量程小于电源电压,可能会烧坏电压表
【例6】(23-24九年级下·重庆大足·期末)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dm
B.人的步行速度约1.1km/h
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D.三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是9V
【变式6-1】(23-24九年级上·江苏南通·期末)将铜片、铁片插入橙子中,再与电压表两接线柱分别连接,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橙子电池电压为0.1V B.电压表能提供电压
C.水果电池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铜片是水果电池的负极
【变式6-2】(23-24九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电表的示数一个变大,一个变小,则对该电路故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灯L可能短路 B.灯L可能断路 C.电阻R一定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变式6-3】(23-24九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下列实物电路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考点七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1)与串联电路电流关系一样,处处相等; (2)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可能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 (3)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能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设计实验 分别按甲、乙、丙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其中两灯泡规格相同,测出A、B间的电压UAB,B、C间的电压UBC,A、C间的电压UAC,并分析三者间有何关系;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观察上述关系是否仍然成立。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调节电压表指针归零; (2)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并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无误; (3)分别将电压表接在A和B、B和C、A和C两点,将测得的电压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4)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次数A、B间电压U1/VB、C间电压U2/VA、C间电压U/V11.51.53.021.81.23.032.10.93.0……
归纳总结 (1)由实验数据可得:U=U1+U2;当两个灯泡规格相同时,U1=U2;当两个灯泡规格不同时,U1≠U2; (2)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注意事项:
(1)连接实物电路图,可对照电路图按一定的顺序(从电源的“+”极到“-”极或从电源“-”极到“+”极),逐个顺次连接;
(2)在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防止电路出现短路而烧坏电源;
(3)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同时要注意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并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4)闭合开关进行实验之前,要检查电路的正确性,确定没有错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5)实验中,每次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以节约用电;
(6)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如实记录,不能随意改动数据,更不能“凑数”。
2.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基本实验 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并联,那么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关系如何
猜想与假设 (1)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可能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2)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不相等,它们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分别将电压表并联在A和B、C和D、E和F两点,测出相应的电压值(所用电压为两节串联的干电池),将数据填入表中。 (2)换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所用电源仍为两节串联的干电池,重复上述步骤; (3)分别选用两个规格相同和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所用电压为三节干电池,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A、B之间的的电压U1/VC、之间的电压U2/VE、F之间的电压U/V1333233334.54.54.544.54.54.5……
分析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灯泡并联在电路中时,各灯泡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即U=U1=U2。该结论可表述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特别提醒:
在同一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但两端电压相等的用电器不一定是并联关系,也可能是规格相同的用电器串联。
【例7】(23-24九年级下·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如图甲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时,灯L1和灯L2的规格应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按甲图画出乙图缺少的一条导线,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画出这跟带线(导线不要交叉) ;
(3)正确连接电路后,他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图甲中AB两点、BC两点及AC两点,电压表接在AB之间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所使用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 V;
(4)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接下来小明应该:断开开关, ;
(5)实验结束后,先断开开关,再拆除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两端导线;
(6)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变式7-1】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 电压,就可以分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其原因是电压表 。
(3)连接好电路后,同桌说小阳可能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于是小阳拧掉了其中的一个灯泡,发现闭合开关后另一个灯泡 ,则它们是并联的。
(4)小阳测出第一组数据之后,断开开关,为了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 。
【变式7-2】(23-24九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申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测出L1两端电压后,保持电压表B连接点不动,断开A连接点,并改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_________。(选填图乙中的A、B或C)
A. B. C.
(3)小明多次正确实验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 。
次数
1 2.4 1.4 3.8
2 1.9 1.9 3.8
3 1.5 2.3 3.8
【变式7-3】(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
【设计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
(2)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 ;
(3)改正后,闭合开关,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灯 ;若电压表有示数,两灯都不亮,则电路故障是 (假设故障只发生在灯L1或L2处);
(4)由图所示状态改测灯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5)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2两端的电压是 V。
考点八 电阻
一、电阻
电阻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 通常用“R”表示电阻
单位及换算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MΩ=103kΩ,1kΩ=103Ω。
对电阻的理解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强,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导体的电阻由导体自身的情况决定。不管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导体两端电压是否改变或怎样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都是存在的。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路越窄,车辆越难同行—导体越细,可能阻碍作用越强,电阻越大; (2)道路越长,人走得越累—导体越长,可能阻碍作用越强,电阻越大; (3)不同的道路同行效率不同,如高速公路、水泥路、乡间小路—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制作导体的材料(铁、铜、银、铝等)有关; (4)物质的很多物理性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如密度—导体的电阻是否也受温度的影响。
设计实验 (1)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是否有关,涉及的因素较多,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涉及实验过程。 ①选取材料、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②选取材料、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③选取粗细、长度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2)转化法:电阻大小是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比较的。电流表示数大的电阻小,电流表示数小的电阻大,此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3)将日光灯的灯丝与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比较灯丝温度不同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进行实验 (1)将图甲中的导线CD和EF分别接入乙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过程的示数。 甲 乙 丙 (2)将图甲中的导线CD与GH分别接入乙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过程的示数。 (3)将图甲中的导线AB与CD分别接入乙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过程的示数。 (4)如图丙所示,把电阻丝接入电路,慢慢地给电阻丝加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论证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CD探究归纳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已知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同种材料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另外,导体的电阻还受温度的影响。
特别提醒:
(1)实验过程中要控制电源电压不变;
(2)在叙述结论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思想的运用。如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否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实验中,得出结论是“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如果说成“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是不准确的。
三、半导体与超导体
1.半导体
(1)概念:有一些材料,如硅和锗,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为半导体。
(2)特点:①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比导体差,比绝缘体好;②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3)应用: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2.超导现象
(1)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在温度很低时,电阻为0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超导材料也称为超导体。
(2)超导现象应用与实际的好处:①延长电路元件的使用寿命;②降低电能损耗;③实现电子设备微型化。
(3)超导材料的应用:利用超导材料可制造超导电动机、超导电缆、磁悬浮列车等。目前,超导材料还没有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发现常温下的超导体。
培优拓展:导体电阻和温度的关系
(1)一般的物体,如金属,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减小。
(2)有的合金,如康铜和锰铜,其电阻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制作标准电阻的好材料。
(3)半导体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有些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些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8】(23-24八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为了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至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的保温瓶已不能满足运输途中的保温要求。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医用冷藏盒,保温瓶外的包装盒的材料应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导电性强 B.熔点高
C.密度大 D.隔热性好
【变式8-1】(23-24九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的横截面积比A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灯泡亮度反映接入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这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小,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变式8-2】(23-24九年级上·四川自贡·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大
B.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C.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变式8-3】(23-24九年级上·辽宁大连·期末)2023年,大连全面升级改建星海灯光秀,建成后几十万颗单点可控的LED数码灯将灯光与喷泉的音乐系统完美结合,营造出流光溢彩、璀璨浪漫的美丽景象。色彩缤纷的LED灯主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
A.半导体 B.导体 C.超导 D.绝缘体
考点九 变阻器
一、变阻器
变阻器 能改版接入电路中队长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学生实验中常用的变阻器有两种,一种是滑动变阻器,另一个是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2)作用:①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逐渐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②滑动变阻器还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构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图所示:接线柱A、B之间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接线柱C、D之间是金属杆,电阻为零;P是金属滑片,与金属杆和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的表面涂有绝缘漆,但与滑片接触的地方绝缘漆被刮掉),滑片本身看作电阻为零。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接入电路的A、C(D)或B、C(D)两个接线柱间电阻丝的长度不一样,这样就改变了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铭牌上各数值的物理意义 20Ω:表示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使用此滑动变阻器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可以在0-20Ω之间变化1.5A:表示此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接线方式: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应采用两个接线柱“一上一下”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值最大且不变),否则就起不到改变电路电阻的作用
二、电阻箱与电位器
1.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大小,但不能准确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如果需要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就要用到电阻箱。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电阻箱有两种:旋钮式电阻箱和插入式电阻箱。在电路中都用符号“”表示。
(1)旋钮式电阻箱
①使用方法:将电阻箱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调节六个旋钮,就能得到0—99999.9Ω之间的电阻值。
②读数方法:将各旋钮对应的小三角对准的数字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将数值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如图乙所示是某电阻箱接入电路后的示意图,该电阻箱的示数:0×100000Ω+0×10000Ω+4×1000Ω+6×100Ω+8×10Ω+8×1Ω=4688Ω。
甲 乙
(2)插入式电阻箱
①使用方法:插入式电阻箱有两个接线柱,接线柱之间有几段电阻丝的上方有能插入或拔出的铜塞。拔出铜塞时,对应那段电阻丝就接入了电路;插入铜塞时,对应的那段电阻丝就会被短路,相对于没有接入电路。
②读数方法:如图所示,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示意图,插入b、d铜塞,接入电路的总电阻R=10Ω+20Ω=30Ω。
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生活中常用的变阻器一般叫做电位器。常见的电位器有机械式电位器和数字式电位器。
2.电位器
(1)机械式电位器:如图所示,是机械式电位器的一种。其电阻丝呈圆弧形,滑片可以在电阻丝上转动。其接线方法是“中间固定,两边接一边”。当接中间和左端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左侧部分,如果顺时针转动滑片,则电位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可连续调节亮度的台灯、可连续调节声音大小的耳机等都是使用了这种电位器。
(2)数字式电位器:数字式电位器是用数字信号控制阻值的器件(集成电路等)。它有耐振动、噪声小、寿命长、抗环境污染等优点,已在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01 摩擦起电
【点拨】 (1)摩擦起电现象 ★易错警示 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轻小物体是否带电无关,当带电体带有大量电荷时,不论轻小物体带何种电荷,都会被带电体吸引。 (2)摩擦起电的本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2)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是带负电的电子;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的带电情况取决于两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的强弱。
1.(2024·重庆)用相同织物分别摩擦两个相同气球,用其中一个气球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起来,如图所示,说明摩擦可以使气球带上 ;然后将两个气球靠近,发现它们会相互 。
2.(2024·甘肃白银)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梳子会吸引头发,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带了 ;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 。
02 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
【点拨】 (1)判断物体带电情况的“斥定吸不定”原则 “斥定”:从电荷的角度来说,两个物体相互排斥时,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不定”: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时,两个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2)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情况: 1)带负电的物体上电子转移到了带正电物体或不带电的物体;2)不带电的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了带正电的物体。 (3)用验电器判断物体带电 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所带电荷量相等,这时正、负电荷完全抵消;如果电荷量不相等,有一种电荷被完全抵消后,两个物体会带同种电荷,电荷的电性由原来带电荷量多的物体电性决定。
3. (2024·湖北)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能正确表示橡胶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图是( )。
A. B. C. D.
4.(2024·福建)如图,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 D.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03 导体与绝缘体
5.(2024·黑龙江绥化)下列有关导电性能及材料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硬币、钢尺、订书钉都是导体
B. 铅笔芯、橡皮、塑料吸管都是绝缘体
C. 超导体可用于制作电炉子的电热丝
D. 半导体有良好的导电性
6.(2024·北京)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杯 B.橡皮 C.钢尺 D.塑料水瓶
04 电流
7.(2024·广东广州)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 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 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 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8.(2024·四川广元)如图,在干燥环境中,取两个相同且不带电的验电器甲和乙,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甲的金属球,甲的金属箔片张开;再用石墨棒连接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乙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B.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用石墨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电流方向由乙到甲
D.若用玻璃棒连接两金属球,乙的金属箔片也会张开
05 电路与电路图
【点拨】 (1)判断电路正误:判断电路的正误时,要注意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是否完整。对于一个简单电路来说,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属于错误电路,特别是对于没有电源开关的长明灯电路,因无法控制电路通断,也是错误电路。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1)替换法:先用电路元件的符号替换实物电路图中各元件,然后再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 2)电流路径法:先找出电流的路径,再用笔画线将电流的路径表示出来,沿电流路径逐一画出相应的电路元件符号。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连接实物图时,连线尽可能清晰明了;2)连线不能交叉,导线两端要连在接线柱上。 两步连接实物图:1)观察电路图,明确有哪些符号,找出对应的电路元件;2)从电源的一极出发,一次把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直至电源的另一极。
9.(2024·广西)下图是水果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电路。下列电路图与其对应的是( )。
A. B. C. D.
10.(2024·辽宁)手持小风扇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和电动机是并联的
B.导线通常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C.电池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
D.通电后电流从电池负极经电动机流向正极
06 电路的三种状态
11.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不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闭合S1、S2且断开S3,那么( )。
A.只有L1亮 B.只有L2亮 C.L1和L2均亮 D.L1和L2均不亮
07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点拨】 (1)实物电路的识别:简单实物电路可直接根据定义法判断:若各用电器首接首、尾接尾则为并联;若各用电器首尾依次相接则为串联。较为复杂的实物电路可先画出电路图,整理、简化后再根据定义法判断。 (2)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往往都比较复杂,一般用断路法来识别。如果将电路中任何一个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都不受影响,则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连接;如断路后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它们之间是串联连接。
13.(2024·湖南)科技小组模拟“智能开锁”设计的电路图,有两种开锁方式。即“人脸识别”与输入“密码”匹配成功,或“人脸识别”与使用“钥匙”匹配成功才可开锁。现用表示人脸识别,、表示密码、钥匙。匹配成功后对应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才工作开锁。满足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开锁的电路是( )。
A. B.
C. D.
14.(2024·福建)小闽设计家庭保险箱指纹锁的电路图,指纹识别成功相当于开关闭合,录入两人的指纹,其中任意一人的指纹识别成功就能开锁。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08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点拨】 (1)直接连接法:对于较简单的电路,可从电源的一个极开始,顺着或逆着电流方向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最后连到电源另一极; (2)先串后并: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可从电源正极出发按电流方向先连通一条支路,在分流点和汇流点再补连其他支路。
15.如图所示,按要求连接实物图。要求:L1、L2并联,S作总开关。
16.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下边的虚线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09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点拨】 设计电路的一般方法 1.根据用电器工作时彼此独立还是互相影响。确认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2.根据开关对用电器的控制要求,确定开关的位置,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 3.画出草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验,不符合的地方进行修改; 4.整理并画出规范的设计电路图。
17.(2024·四川泸州)如图所示为第38届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展示的一件手臂骨骼模型,小明打算对该作品进行改进,加装电动机带动轮子转动,使骨骼模型动起来,并加装指示灯。电路设计要求为:只闭合开关,仅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指示灯亮,电动机M转动;断开开关,指示灯熄灭,电动机M停止转动。满足该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18.(2024·四川遂宁)图中的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工作,独轮车才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10 电流表及其使用
【点拨】 (1)判断电流表测量的对象:电流表和哪个电器串联,就测量通过哪个电器的电流; (2)电流表连线:连接电路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明确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开关是在支路上还是在干路上,电流表测哪个用电器电流。开关控制单个用电器时,必须连接在所控制的支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时,连接在干路上;电流表必须与用电器串联。
19.如图,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
A.接,接 B.接,接
C.接,接 D.接,接c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A. B. C. D.
11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点拨】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在任意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即使导体的粗细发生改变,在任意时间内通过任一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依然相等; (2)看清电路连接方式以及电流表测量的对象,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1.(2024·江苏苏州)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猜想:由于用电器耗电,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
(2)按图甲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为了找出原因,将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有可能存在 故障;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A点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A,再测出B点电流,得到A、B两点电流相等。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都得到相同结论.由此判断猜想是 的;
(4)为进一步得出两个灯串联时电流的规律,小明按图丙连接电路,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得出;小华认为不需要再测量,在(3)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推理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请写出小华的推理过程: 。
22.(2024·四川成都)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1)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
(2)该小组同学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1 0.30 0.22 0.50
2 0.22 0.28 0.50
3 0.24 0.22 0.46
4 0.28 0.30 0.28
分析表中数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A
B.表中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
C.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
D.通过多次实验,可避免偶然性
(3)小成同学测量通过灯泡L1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写出一条即可)
12 电压与电压的测量
【点拨】 (1)常见电压值: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值,例如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一般为220V,手机电池电压为3.7V,电动车电压一般为48V等。 (2)对电压的理解:1)电压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压且电路时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2)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无论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都是客观存在的。 (1)电压表的连接:在用电压表测电路两端电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即需要测哪部分两端的电压,就把电压表并联在哪部分电路两端;2)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以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两个连接点为分点,可将电路分成两部分,将两点间含有电源的电路“去掉”,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组成闭合电路,电压表测量的就是哪个用电器两端电压。 (3)电压表、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在判断含电表电路的结构时,可先在“心”里面“去表”:1)把电流表当做一条导线;2)把电压表当做一个断开的开关。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看似复杂的电路简化,然后认准各电表测量的对象,对电路作出准确的判断。 (4)电路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判断:1)电流路径法:根据设计要求在电路图上画出电流的路径,在电流路径上的电表是电流表;不在电流路径上的电表是电压表。2)假设法:即任意假设某处的电表类型,再看该假设是否符合要求,逐一分析得到正确的答案。 (5)电压表的读数:1)根据表盘上所标的符号,判断电表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2)根据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的量程;3)看分度值;4)看指针位置,确定示数。
23.(2024·江苏扬州)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40℃ 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
C.三层教学楼的高度约20m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220V
2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后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2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13 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点拨】 (1)用电流表判断电路故障 无示数电路有断路的地方; 用电器工作时,电流表内部发生短路有示数且示数很小说明电路有接触不良或电流表量程过大
(2)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无示数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 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断路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与电源构成通路
25.(2024·山东烟台)(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假设电路中只有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短路 B.灯泡短路 C.灯泡断路 D.灯泡断路
26.(2024·四川达州)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整个电路正常工作。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两只电表示数均变大,则该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为( )。
A.短路 B.短路 C.开路 D.开路
14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及应用
27.(2024·陕西)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和,小灯泡和均正常发光,电流表有示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灯泡和串联
B.若断开开关,电流表示数会变小
C.若小灯泡比亮,原因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比两端的电压大
D.若只闭合开关,电路中只有小灯泡发光
28. (2024·广东)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断路,则两端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电压;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和。其中测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V。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次序 电压/V 电压/V 电压/V
1 1.7 29
2 1.3 1.6 2.9
3 1.1 1.8 2.9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___________;
②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小明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电器并多次实验。此外,还可以___________。
15 电阻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点拨】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导体是否通电、导体两端电压的高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等因素无关。即使导体两端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仍然存在,且大小不变。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导体是否通电、导体两端电压的高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等因素无关。即使导体两端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仍然存在,且大小不变。
29.(2024·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利用铅笔做几个小实验:
(1)压笔尖的手指比压笔尾的手指疼,说明压力相等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2)将夹子M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 。
(3)用橡皮筋水平拉动厚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时,拉力与 力大小相等。在书下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水平匀速拉动,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 。
30. (2024·天津)如图所示的铝芯电缆是一种输电导线。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为新电缆的( )。
A. 铝芯更细 B. 铝芯更粗 C. 绝缘皮更薄 D. 绝缘皮更厚
16 半导体、超导体
31. (2024·广西)关于超导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绝缘体材料 B. 是半导体材料
C. 常温常压下电阻为零 D. 用来输电可减少电能损耗
32.(2024·四川广安)LED灯已广泛应用于展示台装饰、居家照明、城市夜景美化等,制作LED灯的材料是 (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如图为某学校电子屏中滚动播放的标语,其显示屏中的“增”字有一部分未显示曾强文明意识出来,其它部分正常发光,由此可知,未发光部分与其它部分建设和谐校园之间是 联的。
17 变阻器及其应用
【点拨】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1)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关键是确定其下接线柱的连接点,上接线柱无论接在哪一点,都相对于接在滑片上;2)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下接线柱要接在滑片移向的那一端。 (2)一上一下,决定在下:1)明确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找到接线下接线柱;2)根据滑片位置的变化,判断滑片是远离还是靠近该“下接线柱”;3)若远离,则接入电阻变大;若靠近,则接入电阻变小。 (3)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般有以下三种:1)断路式接法: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右边的电阻丝被断路;2)短路式接法: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右边电阻丝被短路;3)混连式接法:如图丙所示,该接法的优点是可通过移动划片,使用电器(图中的小灯泡)两端电压最小为零。
33. (2024·广东)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34. (2024·吉林)某调光台灯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使台灯变亮,滑片应向_____________端移动。台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片,台灯一直很亮且亮度不变,电路发生故障可能是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
18 电阻箱和电位器
35.如图所示,甲为亮度可调的台灯,电位器实际上是一个 电阻;(选填“可变”或“定值”);乙为电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旋钮带动滑片转动。若顺时针旋转旋钮时灯泡发光变亮,则需将 (选填“a和b”、“a和c”或“b和c”)接线柱接入电路。关于电位器上电阻丝的材料,应该选用 (选填“铜丝”或“镍铬合金丝”)。
36.(2024·甘肃兰州)图甲中电阻箱的示数为 Ω,图乙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