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2 17: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1分)
1.认真书写下面句子,要写端正、美观。(2分)
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2.读句子,拼写词语。(6分)
(1)zhōng lóu( )旁的公园里每天都会传来qīng cuì( )的鸟叫声。
(2)波义耳从 huā pù( )中摘下的几朵紫罗兰因助手不小心jiàn shàng( )盐酸,花瓣变成了红色。波义耳由此产生了yí wèn( )。
(3)叔叔在事业上颇有jiàn shù( )。
3选择题。(16分)
(1)下面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过犹不及 及日中则如盘盂 B.面面俱到 虽与之俱学
C.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D.多谋善断 通国之善弈者也
(2)选出与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 )
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A.猜想 B.测估 C.测算 D.猜疑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两小儿/辩斗。 B.虽/与之俱学。
C.为是/其智弗若与 D.一人/虽听之。
(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胖墩儿”一口气吃了三碗米饭。 B.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D.他想起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5)下列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不相关的事例是( )
A.贝多芬酷爱音乐,经过不懈追求,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B.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经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鲁班被野草叶子的小齿划伤,从中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锯。
D.波义耳通过盐酸使紫罗兰花瓣变色的现象发明了酸碱试纸。
(6)下面的句子观点和理由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是( )
A.植物之所以因干早缺少水分,是因为蚜虫到处飞。
B学习知识要善于积累,正如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凡有卓越成就的人,都喜欢思索,司马迁忍受酷刑,是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
D、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那么顺耳的“忠言”岂不更“利于行”吗
(7)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鏊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时指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下面的名句与这句话语意最不接近的一项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8)我国书法史上有四位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他们被称为“楷书四大家”,分别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代的赵孟颇。请你根据他们各自的书写特点,选出相应的书法作品。
欧阳询:笔力刚劲,结构严谨( ) 颜真卿: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
柳公权: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 赵孟颊: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7分)
全神( )注 ( )马观花 不可思( ) 无独( )( )
( )而不舍 司空见( ) 自( )弗如 因材( )( )
(1)生活如一本书,愚者 ,智者细细品味。
(2)画线词语的意思是 。
5.句子练习。(4分)
(1)科学,是人类解开未解之谜的金钥匙;科学,是人类 的 ;科学,是人类 的 。(仿写句子)(2分)
(2)先读一读下面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再引用一句名言,说明要不断技术革新。(2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引用的好处:引用华罗庚的话,强调科学领域的发现都得付出努力,增强了说服力。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4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由此我懂得了
的道理。
(2)《荀子》里这样写道:“青, 。”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
(3)“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这里的“ ”是指 ,“!”是指通过探索, 。这个句子化抽象为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互联网时代,一些搜题类应用程序应运而生,迅速受到学生的热捧。六年级(1)班围绕“搜题类应用程序是帮手还是‘枪手””展开辩论,若你是反方辩手,你会怎样辩论呢 (2分)
正方:我方认为搜题类应用程序是帮手。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这就相当于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反方:
二、阅读理解。(29分)
(一)两小儿辩日(15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5分)
(1)以: (2)决: (3)汝:
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可能就不同。请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5分)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以上认识都是错误的。请你说明中午气温较早晨高的真正原因。(填序号)
中午太阳 地面,早晨太阳 地面。单位面积内获得的热量,
比多。(①直射 ②斜射)(2分)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句话用现代汉语来说应该是“
”。读这句话时,朗读的语气应该是( )(3分)
A.反问,表现出小孩子的机灵可爱。 B.疑问,表现出小孩子的不屑一顾。
4.“孔子不能决也”让我们想到了他的名言( )(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择一事贵有恒(14分)
①“我一生只做一件事。”
②这句话,已故翻译家草婴说过。他在七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尽管历经坎坷,但是始终不放弃,先后独立翻译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12卷、《肖洛霍夫文集》3卷等。
③这句话,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也说过。这位“火药王”为了做好火炸药领域的研究,奋斗了六十余年,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又先后于1996年、2016年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上“梅开二度”。在不少人看来,王泽山院士已经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安闲度日,颐养天年。他却继续潜心钻研,终于解决了火炸药领域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走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三冠王”。
④这句话,“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也曾身体力行过。这位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把自己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年,几乎都扑在了“天眼”上。为了选择最佳地址,他一直在深山中奔波,从立项到竣工,他事必躬亲,最后终于造出了“天眼”。
⑤三位业界巨擘(bò),专业背景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也大相径庭,但他们都践行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理念。他们 ,穷其一生专注一件事。
⑥其实,不管是谁,要想干成一件事,最忌半途而废,最需坚定不移;最怕一曝十寒,最需坚持不懈;最忌遇难则退,最需坚韧不拔。 (摘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可以引用下面哪个名句来证明本文的观点( )(2分)
A.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结合上下文,填入第⑤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管遭遇怎样的困难、挫折,都能够做到不改初心、锲而不舍,而且不求回报、甘于平庸
B.不仅将个体的人生价值融于国家的发展,而且不管遭遇怎样的困难、挫折,都能够做到不改初心、锲而不舍
3.作者为了说明观点,列举了哪三件事 请简要概括。(6分)
4.结合自身积累或生活经验,写一写你对题目“择一事贵有恒”的理解及受到的启发。(4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100年后,我们的生活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请你打开想象的大门,说一说100年后我们的生活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第五单元素养评估
一、1.提示: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认真书写即可。
2.(1)钟楼 清脆 (2)花圃 溅上 疑问 (3)建树
3.(1)B (2)A (3)A (4)5)A (6)B (7)D (8)B D A
4.贯 走 议 有偶 锲 惯 愧 施教(1)走马观花(2)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5.示例:(1)英勇无畏前行探照灯踏上幸福之路奠基石(2)技术革新是企业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关键。正如《礼记》中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1)专心致志 为听 有鸿鹄将至 援弓缴而射之 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2)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7.(示例)我方认为搜题类应用程序是“枪手”。一些学生将这类应用程序当成了快速完成作业的“神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搜题抄答案。长久下去,它会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自主性下降,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呢
二、(一)1.大如车盖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1)认为。(2)判断,裁定。(3)你。
2.远者小而近者大 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触觉 ① ② ① ②
3.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很聪明呢 ’A
4.C
(二)1.D
2.B
3.翻译家草婴在职业生涯中历经坎坷,不改初心,始终专注于翻译事业。王泽山院士六十余年潜心研究火炸药,解决了火炸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南仁东先生几乎将生命的最后二十余年都扑在了“天眼”上。
4.(示例)俗话说:人生有所贵,所贵有始终。这里的“贵”指的便是恒心。有多少名人大师因有恒心,而成就了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辉煌;又有多少学子因有恒心,而迈入了理想高校的大门。对于我们来说,不管能力怎样,也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持之以恒,持续精进,将个体的人生价值融于国家的发展之中,不怕困难与挫折,不改初心,锲而不舍。
三、[习作指导]这是一篇关于想象的习作。习作时,要结合现代事物和科学技术的特点,想一想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希望如何改进,这就是未来科学技术可能带给生活的改变。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要写的内容体现出来,注意想象要合理,不能脱离现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