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卷帙(zhì) 矍然(jué) 螳臂当车(dānɡ)
B.颍水(yǐnɡ) 内讧(hōnɡ) 丢三落四(là)
C.愆期(qiān) 浣洗(huàn) 同仇敌忾(kài)
D.圬墙(wū) 哺育(bǔ) 拈轻怕重(niān)
答案 B
解析 “讧”读“hònɡ”。
2.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公候 诙谐 栩栩如生
B.淫词 淋漓 慷概激昂
C.轶闻 沦落 兵乱濒仍
D.折节 悚然 阳狂垢污
答案 D
解析 A项候—侯。B项词—辞,概—慨。C项濒—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首尾:始末,事迹详情
B.初谪滁山 谪:贬官
C.渐渍外典 渐:浸、染
D.方山子傥见之与 傥:偶然
答案 D
解析 傥:或许,大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今既老且病矣 B.不能通知二父志
C.皆感激为云泣下 D.宜野人乘蓄
答案 A
解析 B项通知:古义为深知、深入了解,今义为应用文名称。C项感激:古义为感动、激动,今义为受人恩惠表示谢意。D项野人:古义为隐士,今义为未开化之人。
5.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和“六一者,何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方得意于五物也 B.何为久读此
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D.故特以相赠
答案 B
解析 例句与B项都为宾语前置句。
6.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困倦所役 B.杖击林木,手弄流水
C.以文章自名 D.不听其语,强留之
答案 D
解析 A项倦,对……感到困倦,意动用法。B项杖、手,名词作状语。C项名,名词作动词,称。
二、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 ①排:批驳。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③鼎革:明清易代。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以贯之 贯:贯穿
B.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顾:考虑
C.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遣返
D.因为诗吊之 吊:悼念
答案 C
解析 遣:使用,花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都是动词,是。B项介词,拿/介词,按照。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言行的一项是( )(3分)
A.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B.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C.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D.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答案 B
解析 这是“座下缁白四众”的感受,不是金圣叹的行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圣叹讲经时,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所用的稿本从来不给人看。
B.金圣叹为人豪爽,不到一个月,就将王斫山给他用以补贴家用的千金花费干净。
C.明清易代后,金圣叹绝意仕进,更改名字,表现出了古代士人常有的气节。
D.作者经过吴县家门,拜访了金圣叹的故居,并写诗作传来凭吊金圣叹。
答案 C
解析 A项原文并没有“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的意思。B项王斫山是将钱借他经营。D项原文是“无人知道先生的住处”。
11.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4分)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3分)
译文: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3分)
译文:
答案 (1)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2)①喜欢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②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起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参考译文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喜欢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时神采卓异。所有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佛家、道家两教的经典及阐释经典的杂书,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中心贯通始终,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千金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放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添您守财奴的恶名罢了,我已经替您花掉了。”王斫山笑了笑没有计较。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起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思,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在颜渊来说是惊叹圣人孔子,在孔子来说是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他的评论还有很多,至今流传世上的著作,只有评点《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的几种刊刻版本。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像长洲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是最出名的,到现在求学的人还称赞他们。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别开生面。唉!多么优秀的人啊!虽然遭遇惨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我路过吴门,去寻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悼念先生,并写下像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三、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的部分。
(1)新年都未有芳华,______________。白雪却嫌春色晚,____________。(韩愈《春雪》)
(2)__________,绿水逶迤,__________,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3)暮云收尽溢清寒,______________。此生此夜不长好,____________。(苏轼《中秋月》)
(4)方其得意于五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答案 (1)二月初惊见草芽 故穿庭树作飞花 (2)轻舟短棹西湖好 芳草长堤 (3)银汉无声转玉盘 明月明年何处看 (4)太山在前而不见 疾雷破柱而不惊
四、语言运用(12分)
1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6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____________。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情,____________。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答案 放远了观赏才觉得秀美 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
14.近日,著名文化学者余先生在“文化名人专访”直播间接受节目主持人采访。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6分)
主持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先生:主持人好!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名人”这个称呼。
主持人:先生太谦虚了。
余先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成文化人。这个节目的意义,不在于访问了多少名人,而在于接纳了多少文化流浪者。
主持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先生: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但是如果为做这件事而觉得累,感到痛苦,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那就没有必要做了,毕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好的,我们一定会朝先生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答案 ①余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名人专访”
②虽然我也算得上很有名
③我觉得要做到先生所说的,很难啊
④健康、快乐地生活更重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60分)
15.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以“我眼中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待选人物:张中丞 欧阳修 陆羽 方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