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2 21: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1.掌握莲花特点与托物言志手法
学生将深入理解莲花的自然属性及其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掌握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通过莲花所传达的内在心态和情感。(重点)
2.感受并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
学生将通过文本学习,感受作者所展现的高尚道德情操,进而培养和提升个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难点)




周敦颐
(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县人,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被誉为理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故乡在道州营道,世人尊称其为“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理学发展,被学术界公认为理学的始祖。
春风送暖,花开争艳。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省植物园将举行一场独特的花卉评选,旨在挑选出最具象征意义的花卉。每种花卉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与故事,而在这场评选中,莲花凭借其高洁的品格和精神,将成为焦点。
今天,我们就将以莲花为主角,跟随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起探索这朵“君子之花”所代表的高洁与品德,让我们走进莲花的世界,感受它的精神力量。
任务一君子之文
通知一经发布,引发了强烈反响,牡丹、芍药等花得到了诸多推荐。周敦颐携《爱莲说》前往选拔现场为莲花助力。
刚穿越至现代的周敦颐,与选拔赛评委交流存在困难。 请你帮助他将《爱莲说》翻译成现代汉语。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旨在阐述道理或直接说明事物,也可以通过借人、借事、借物的方式来表达观点。《爱莲说》便是通过对莲花的喜爱,来探讨莲花的独特品质与精神象征。”
例如:
《马说》 《师说》《捕蛇者说》
知识链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者 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这里指花
非常,很
值得喜爱
(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仅仅,只

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长出
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沾染(污秽)
用清水洗,这里指洗涤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美丽而不端庄
(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通:贯通,通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译文: 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说,这里指,认为
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
(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宜乎:当然。众:多。

听说
译文: 唉,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人有几个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陶后鲜有闻。
古义:少;今义:新鲜。
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
今义:栽种。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 …也 ”表判断 )
(2)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选拔以来,莲花的推荐较少。面对周敦颐《爱莲说》一文,评委们一时难解其中味。请你帮助周敦颐归纳推荐原因,总结莲花表层与深层两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
要求:1.根据原文语句;
2.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原文 语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体态
香气
香远益清
风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君子
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为人正直,不趋炎附势
不妖媚,洁净,朴实
香气清爽悠远,美名远扬
为人独立,
令人敬重不敢玩弄
既然文章是为了推荐莲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篇幅写到“菊”和“牡丹”呢?
评委们对此略有疑惑,请你帮助周敦颐答疑。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宜乎众矣。
富贵者
贪慕富贵
追逐名利
菊,花之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隐逸者
品格高洁
超凡脱俗
莲,花之君子者也。
同予者何人?
君子
质朴正直
志洁行廉
衬托
反衬
今天,我们通过《爱莲说》这篇美文,领略了周敦颐心中莲花的高洁品质。通过这篇文章,周敦颐不仅用莲花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品德,还巧妙地通过托物言志,传递了“君子之风”的深刻内涵。
我们从文章中体会到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它象征着纯洁、正直和独立的君子风范。而周敦颐通过对比菊花与牡丹,突出莲花独特的品质,也表达了自己对君子之德的崇高追求。
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像莲花一样,保持清高、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品德、有理想的“君子”。
课堂小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