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单元素养提升卷(A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力 单元素养提升卷(A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2 15: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七章力单元素养提升卷(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6分)
1.在下面的叙述中手为受力物体的是(  )
A.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B.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2.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3.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开始了他们约6个月的太空征程。长时间生活在微重力的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问题等影响。定期锻炼是航天员减轻或避免这些影响的方式之一。下列不适合航天员在空间站内进行身体锻炼的项目是(  )
A.弯臂力器 B.骑自行车 C.举哑铃 D.拉弹簧
4.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5.如图所示是利用重垂线检测桌面是否水平的情景;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桌面不垂直,为了把桌面调为水平,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把重锤线向上提 B.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线
C.把桌腿右边垫高一些 D.把桌腿左边垫高一些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B.“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C.“卵与石斗,麋碎无疑”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D.“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
7.如图所示,用适当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伸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使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8.“阅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阅读古诗词可以感受诗词之美、之趣,涵养心灵。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看,下列诗句中(加点部分)描述的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向下的压力是因为足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
B.足球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发生形变是由于木板对足球产生弹力造成的
D.木板形变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10.冬至打年糕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打年糕时,需要用木制榔头反复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如图所示,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过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终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下砸榔头时,榔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榔头打击年糕时,人对年糕有力的作用
C.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年糕凹陷,说明榔头对年糕有打击力,而年糕对榔头没有作用力
11.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撑竿时手通常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起跳时人对竿向下施力,人就上升,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起跳时人对竿施加向下的力,撑竿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撑竿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大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金属小球,O点为弹簧原长位置。用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将小球释放,小球将在AB之间来回运动,已知AO=B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B.小球在A点和B点时受到弹簧的弹力完全相同
C.小球由A向O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弹力方向由O指向A
D.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在O点时速度最大
二、填空题(30分)
13.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甲是世界机器人大赛上科创小组设计的投篮机器人,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外,还需要控制力的 ;如图乙2024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微尺寸昆虫仿生机器人。“昆虫”机器人前腿长后腿短,它前进的动力是靠两个前腿振动击打地面获得的,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4.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饮料瓶、气球、瓶盖、吸管等制作了一个简易喷气小车。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会向右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15.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该将指针调到 位置,完成操作后挂上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若按如图丙所示方法提着挂钩测量物重,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或“不变”)。
16.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17.2023年2月1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完成扩展泵组安装作业时,张陆轻推一下扩展泵组,将其传递给费俊龙,随后费俊龙乘机械臂转移至作业点,张陆借助舱外的扶手自主转移至作业点。请你写出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
情景:扩展泵组被传递给费俊龙时,张陆轻推了一下它。
物理知识: ;
情景:张陆自主转移至作业点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舱外的扶手。
物理知识: 。
18.小京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0 14.2 18.0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受到0.75N的拉力时,弹簧将伸长 cm。
三、作图题(5分)
19.(2分)如图(a)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图(b)是空竹简化图,O点为其重心,在图(b)中画出空竹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3分)某同学在游乐场游玩时从滑梯上滑下,如图所示,请画出该同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29分)
21.(14分)(2024·广州中考)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 ,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 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22.(15分)小明发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更稳定,不易翻倒。经查阅:支撑面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他思考:物体的稳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提出猜想:
猜想1:物体的稳度可能与物体重心的高低有关;
猜想2:物体的稳度可能与物体支撑面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1,他将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其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分别将它们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在力F的作用下绕A点转动,观察长方体刚好翻倒时(物体始终不发生滑动),通过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乙所示),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重心高低 低 中 高
角度θ 大 较大 小
大 较大 小
(1)为了更直观的得出实验结论,表格应该增加记录的一个栏目“ ”是 ;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角度θ越小,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小明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度越大。他的结论还缺少的一个前提是 ;
(3)验证猜想2时,小明将三个完全相同长方体上粘黏的橡皮泥去除干净,再分别将三个长方体平放、侧放和竖放进行实验(如图丙),但是这一方案并不可行,理由是: ;
(4)发现上述问题之后,小明又找来了三个 的均匀圆柱体,将它们分别竖放到木板上进行实验,顺利验证了猜想2;
(5)根据小明的探究,你认为在向卡车上装载货物时,应把较重的货物放在卡车的 (选填“上层”或“下层”) 。
《第七章力单元素养提升卷(A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A D C B A A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A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详解】A.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是因为桌子同时也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受力物体,符合题意;
B.用手将排球打出去,手给排球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C.手将石块举高,手给石块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D.手将铁丝弄弯,手给铁丝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是施力物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详解】A.如图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竖直放置,测量物体重时,橡皮筋竖直向下伸长,所以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故A正确;
B.回形针与托盘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长时随托盘一起向下运动,所以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故B正确;
C.因为钩码的重一定,即每个钩码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悬挂不同钩码时,拉伸橡皮筋的不同长度,来标注刻度,故C正确;
D.材质或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其弹力不同,所以做成测力计后,其量程也不同,故D错误;
3.C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重力的概念
【详解】A.利用手臂的力量弯曲臂力器,其阻力来自臂力器自身的弹性,不受重力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骑自行车需要用力来改变车轮的运动状态,所以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举哑铃是克服哑铃的重力达到锻炼的目的,在太空中属于微重力环境,所以不能起到锻炼身体作用,故C符合题意;
D.弹簧的伸长随受到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微重力环境中不会受到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知识点】重心
【详解】物体的重心跟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只有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重心上;小鸟的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在几何重心上;根据题意知道,鸟嘴上并没有胶水;由于装上回形针小鸟的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故只有A正确.
5.D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详解】由于重垂线的方向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由图中重垂线与桌面不垂直可知,桌面的左边低、右边高,所以需要把桌腿左边垫高一些,将重锤线向上提或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线都不能改变重垂线的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C
【知识点】力的概念和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重力的概念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飞流直下”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时,鸡蛋和石头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
【详解】AB.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错误,B正确;
C.使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手,故C错误;
D.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8.A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白草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水晶帘动微风起”是指水晶帘在微风(力)的作用下动了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刮过屋顶,屋顶上的茅草被卷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头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上所述,选项A与其它三个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知识点】弹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弹力
【详解】A.压力属于弹力的范畴,木板受到向下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是由于足球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正确;
B.足球产生弹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作用在木板上,木板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效果体现在受力物体上,木板发生形变说明木板是受力物体,是足球产生弹力使木板发生形变,足球是施力物体,故C错误;
D.木板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足球对木板的压力作用在木板上,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D错误。
故选A。
10.C
【知识点】力的概念和单位、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重力的概念
【详解】A.向下砸榔头时,榔头受到重力和糯米的支持力,故A错误;
B.榔头打击年糕时,榔头对年糕有力的作用,人与年糕不接触,人对年糕没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榔头的打击力使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榔头对年糕有打击力,年糕对椰头也有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1.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详解】ABCD.运动员撑杆跳的过程中,手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起跳时人对竿施加向下的力,撑竿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起跳时人对竿向下施力,人就上升,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撑竿变形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大,撑竿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小,故ABC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知识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物体运动过程中各种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详解】A.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所以其施力物体是弹簧,故A错误;
B.小球在A点和B点时弹簧形变量相同,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故B错误。
CD.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右,即受到的弹力方向由A指向O,此时小球做加速运动,当小球到达O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弹力为零,此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由于惯性,小球将继续向B运动,小球从O向B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左,此时小球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 大小 相互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力作用的相互性
【详解】[1]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外,还需要控制力的大小。
[2] 当“昆虫”机器人的两个前腿振动击打地面时,它给地面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也会对机器人的前腿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推动机器人前进的动力。
14. 相互 运动状态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1]气球向左喷气,同时小车受到气体的反作用力,从而向右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 零刻度线 2.2 偏大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详解】[1]如图甲,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使用前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位置。
[2]此弹簧测力计一大格代表1N,一小格代表0.2N,图乙读数为2.2N。
[3]图丙将物体挂在提着挂钩测量物重,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重力之和,故测量结果偏大。
16. 大于 G=m×15N/kg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详解】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5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20N/8kg =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
17.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1]扩展泵组被传递给费俊龙时,张陆轻推了一下它,说明张陆对扩展泵组施加了力,改变了扩展泵组运动方向,即运动状态,故该过程涉及的物理知识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张陆自主转移至作业点的过程中,会对扶手施加力的作用,扶手也会对张陆施加力的作用,故该过程涉及的物理知识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1)1.5
(2)0.2
(3)1.5
【知识点】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读数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原长为6.5cm,拉力在0~1.5N以内,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1.5 N。
(2)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在0~1.5N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即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为0.5N/cm,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3)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75N 时,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19.
【知识点】重力的示意图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O点为其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从重心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在箭头末端标出重力的符号G,如图所示:
20.
【知识点】弹力的方向和示意图、重力的示意图
【详解】滑梯对同学的支持力垂直滑梯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
21. N/cm 0.5N/cm 3.00 2.5 2.50 丙
【知识点】弹簧拉伸与压缩时弹力的方向、影响弹簧弹力大小的因素
【详解】(1)[1][2]拉力的单位是N,弹簧的伸长量单位是cm,则比值k的单位是N/cm;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2)①[3]如图乙,此时弹簧长度为
11.50cm-8.50cm=3.00cm
②[4][5]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5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为2.5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④[6]在图甲中依次找到并标出表格中数据对应的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⑤[7]图线b的k值为
大于原来图线a的k值,可以判断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22. 稳度 小 需控制物体支撑面大小不变 没有控长方体的重心的高低不变 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 下层
【知识点】重心、控制变量法
【详解】(1)[1]由题意可知,实验中通过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由表格数据可知, 最后两栏的变化情况是一致的,所以表格应该增加记录的一个栏目“ ”是稳度。
(2)[2]物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越小,说明越容易翻倒,即稳定程度小,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角度θ越小,稳度越小,角度θ越大,稳度越大。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度越大。
[3]实验前小明猜想物体的稳度可能与物体重心的高低、物体支撑面大小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当研究物体的稳度与物体重心的高低的关系时,需控制物体支撑面大小不变,所以他的结论还缺少的一个前提是控制物体支撑面大小不变或物体支撑面大小一定。
(3)[4]要验证物体的稳度可能与物体支撑面大小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控制物体的重心的高低不变,将三个完全相同长方体上粘黏的橡皮泥去除干净,再分别将三个长方体平放、侧放和竖放进行实验,长方体的重心高低不同,即没有控制物体的重心的高低不变,所以这一方案不可行。
(4)[5]要验证物体的稳度可能与物体支撑面大小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控制物体的重心的高低不变,而物体的支撑面大小不同,因此可找来三个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均匀圆柱体来进行实验。
(5)[6]根据实验验证的影响稳度的因素,重的货物摆在下层可以降低重心,稳度较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