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学业质量检测A卷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学业质量检测A卷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2 15:3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期中学业质量检测A卷
考试范围:第七-九章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3分)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B.空中飞行的鸽子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前进时,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
D.物体与物体之间要想产生力的作用,它们必须要接触
2.(本题3分)(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明的书包背带比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肩部的压力
B.乙图中:小丽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她对水产生了压力
C.丙图中:压路机轮子的重量就等于对路面的压力,说明压力就是重力
D.丁图中:洗手池的回水管做成U型,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3.(本题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和分别拉开,,此时两弹簧测力计静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左侧手对甲的拉力和右侧手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乙的示数是
C.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甲的示数是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4.(本题3分)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Ⅱ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
C.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D.用力将饺子捏成不同的造型
5.(本题3分)在户外实践活动中,大壮与亮亮两位同学配合用小车运农作物。在斜坡上大壮在车前用2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拉车,亮亮在后面用1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推车,如图所示,则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  )
A.300N,沿斜坡向上 B.300N,沿斜坡向下
C.100N,沿斜坡向上 D.100N,沿斜坡向下
6.(本题3分)(2023·滨州中考)下列关于体育运动场景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田径场上400m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若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它将立刻静止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D.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7.(本题3分)(2024·成都中考)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8.(本题3分)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形状不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正确的是(  )
A., B.,
C., D.,
9.(本题3分)如图所示,实心均匀的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均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甲的一半,沿水平方向切去乙的一半,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和则(  )
A. B.
C. D.
10.(本题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薄壁容器。两个容器开口大小相同、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B.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D.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11.(本题3分)图甲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的两个实心正方体的棱长之比为1∶2。将它们如图乙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时,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3 B.3∶4 C.1∶2 D.2∶1
12.(本题3分)以下文字选于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对土没有力的作用
B.“坐着,躺着”,由坐到躺,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C.“打两个滚”,在草地上滚动,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踢几脚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运动
二、填空题(共20分)
13.(本题4分)观察图中各场景中物体发生的形变,其中能产生弹力的是 ,发生塑性形变的是 (均选填序号)。
①拉长的橡皮筋 ② 弯折的玻璃管
③ 压弯的撑竿 ④ 压扁的握力器
14.(本题4分)某款擦窗机器人如图所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由于 的作用,它能牢牢地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若擦窗机器人的总质量为1kg,当它吸附在竖直玻璃上处于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g=10N/kg)
15.(本题4分)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希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再关上,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她这样做的道理是由于增大了门与门框之间的 ,从而增大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为改善火车站地下通道的通风情况,小希设计了抽气管道,并将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设计成图中的形状,利用地面风实现自动抽气,其设计是利用了 的原理。

16.(本题4分)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处水的压强为 Pa、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积为10cm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g取10N/kg)。
17.(本题4分)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若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所受的摩擦力为 N。如图(b)所示,F2=50N的水平力作用在A上,若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 N。
三、作图题(共4分)
18.(本题4分)如图所示,小明沿滑道下滑,画出小明对滑道的压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共30分)
19.(本题15分)(2024·河南中考)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
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 ;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 ;
(3)比较图中 两次实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 ;
(4)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们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 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 (填“更大”或“更小”)的液体。
20.(本题15分)(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学生做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块 长木板 0.7
2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长木板 0.9
3 木块上放2个钩码 长木板 1.1
4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棉布的长木板 1.2
5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毛巾的长木板 1.6
①分析表中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 (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 。
五、计算题(共10分)
21.(本题10分)如图是某冷饮店推出的一种服务产品:店方为顾客提供一种密度为0.95×103kg/m3的果汁饮料,饮料中放冰块。已知饮料和杯子的总质量是0.4kg,冰块质量是20g,杯子底面积为20cm2(不考虑杯壁厚度),杯中饮料的深度为10cm。(g=10N/kg)求:
(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六、多选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期中学业质量检测A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A A D D B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BCD
1.C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所以力不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故A错误;
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中飞行的鸽子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时鸽子对地球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马拉车前进时,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故C正确;
D.物体与物体之间要想产生力的作用,并不一定要互相接触,如飞在空中的小鸟受到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
2.D
【详解】A.小明的书包背带比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使肩部舒服,故A错误;
B.小丽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而不是她对水产生了压力,故B错误;
C.轮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压路机的总重力大小,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不是同一个力,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故C错误;
D.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由图可知,洗手池的回水管是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左侧手对甲的拉力作用在甲上,右侧手对甲没有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2N,乙的示数是2N,故B错误;
C.甲、乙都处于静止状态,故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2N,则甲的示数也是2N,故C正确;
D.甲和乙都处于静止状态,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拉力的作用,其示数不为0,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如力能将物体拉伸、扭曲、弯折、压缩;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物体受力后动静的变化、快慢的变化、方向的变化。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将饺子捏成不同的造型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斜坡路上,大壮在车前用2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拉车,亮亮在后面用100N的力沿斜坡向上推车,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F=F拉+F推=200N+100N= 300N
方向是沿斜坡向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田径场上400m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若受到的力突然消失,篮球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故B错误;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
D.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使得运动状态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气压变小,故C错误;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凸下平,所以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造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两容器中分别装有质是相等的水,根据可知,水的体积相同,由于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甲容器往上越来越大,乙容器往上越来越小,由V=Sh可知,水的高度h甲故选B。
9.D
【详解】因为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所以甲正方体切割之前对地面的压强
乙正方体切割之前对地面的压强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甲的一半,甲正方体的密度和高度不变;由,可得,甲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即
沿水平方向切去乙的一半,乙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不变,故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略
11.A
【详解】根据图甲可知,当时,当时,,则a、b的密度之比
a、b两种物质制成的两个实心正方体的棱长之比为1∶2,则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
体积之比
根据,可得两个实心正方体重力之比一
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CD
【详解】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对土有力的作用,是土的形状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坐着,躺着”,由坐到躺,人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由得,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故B正确;
C.“打两个滚”,在草地上滚动,人对地面由压力作用,人与地面相对滑动,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确;
D.“踢几脚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运动,故球离开脚后仍向前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13. ①③④ ②
【详解】[1][2]拉长的橡皮筋,压弯的撑杆,压扁的握力器,外力去除后,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即发生了弹性形变;弯折的玻璃管,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故发生了塑性形变。
14. 大气压 10
【详解】[1]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所以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吸盘吸附在玻璃上,因此是大气压的作用。
[2]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15. 压力 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
【详解】[1]小希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再关上,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她这样做的道理是由于增大了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
[2]将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设计成图中的形状,上平下凸,当有风时,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同,产生压强差,实现自动抽气,所以其设计是利用了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
16. 10
【详解】[1]A处水的深度为
A处水的压强为
[2]C点所在水平面水的深度为:
C处水的压强为
由可得,点所在的水平表面上受到水的压力为。
17. 30 50
【详解】[1]用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若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水平大小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1为平衡力,大小相等,为30N。
[2]如图(b)所示的水平力作用在A上,若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将A、B看成一个整体,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F2为平衡力,大小相等,为50N。
18.
【详解】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小明对滑道的压力的作用点在滑道上,方向垂直于滑道向下,如图所示:
19.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 相平 甲乙 相等 深度 更小
【详解】(1)[1]拦河大坝修建得上窄下宽,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变大。
(2)[2]实验前,应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如果已经存在一段高度差,则需要拆下软管重新安装。
(3)[3] 比较图中甲乙两次实验,只有深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只有探头的方向不同,而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相同。
(4)[5] 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应只改变液体密度,所以将探头放入另一杯浓盐水中,使探头在盐水中的朝向及深度与图乙相同,观察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5)[6] 根据,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液体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
20. 二力平衡 1、2、3 大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越粗糙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见详解
【详解】(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受平衡力时,摩擦力等于拉力,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3]①分析表中1、2、3三次实验数据,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大的同学。
[4]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5][6]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改进方案:将橡胶块和塑料块叠放在一起,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1.(1)1.9N和950Pa;(2)4.2N和2100Pa
【详解】解:(1)饮料的深度
h=10cm=0.1m
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gh=0.95×103kg/m3×10N/kg×0.1m=950Pa
杯子底面积
S=20cm2=2×10-3m2
杯内底部所受液体压力
F=pS=950Pa×2×10-3m2=1.9N
(2)饮料、冰块和杯子的总质量
m总=0.4kg+0.02kg=0.42kg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F′=G总=m总g=0.42kg×10N/kg=4.2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答:(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1.9N和950Pa;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4.2N和21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