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掣(chè) 兜鍪(móu) 寥落(liáo) 饮归客(yìn)
B.咨诹(zōu) 长史(zhǎnɡ) 阙漏(quē) 行阵(hánɡ)
C.陟罚(zhì) 崩殂(cú) 朝服(zhāo) 间进(jiàn)
D.旗靡(mǐ) 曹刿(ɡuì) 昳丽(yì) 窥镜(ɡu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惠未遍 彼竭我盈 一鼓作气 妄自菲薄
B.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 性行淑均
C.三顾茅庐 猥自枉屈 察纳雅言 庶竭驽钝
D.斟酌损益 瀚海阑干 意踌躇 志虑中纯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鼓起)
B.先帝不以臣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同“熟”,仔细)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神弗福也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以光先帝遗德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何处望神州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B.《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此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校录编订。
C.“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
D.《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的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7.名著阅读。
走进《简·爱》,与人物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请完成下列问题。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 ,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 的爱。
从整部作品看,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从中可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品质?
8.诗词默写。
(1)兔从狗窦入, 。
(2)将军角弓不得控, 。
(3)年少万兜鍪, 。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兴,百姓苦; 。
9.回首往事,岁月如歌。过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你会想起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也会想起遭遇失败的悲伤,许许多多的故事似乎一下子就涌到我们的心头。如歌的岁月,给我们留下了彩虹般的印记。
(1)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写完整。
例句:老师的教导就像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补写:老师的教导 , 。
(2)语文老师准备把同学们初中三年的优秀作文编成集,请你给这本作文集取个好名字,并说明理由。
作文集的名字:
理由:
毕业前夕,你班举行了毕业晚会。假如在晚会结束时,班长让每一个同学上台,各用几句话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你准备怎么说?
阅读理解
(一)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按要求答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上阙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
11、作者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请对“天下英雄谁故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出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以光先帝遗德( )
⑵陟罚臧否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⑷遂许先帝以驱驰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选文第二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依法办事
C.选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D.选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15.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翟璜应对文侯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 ”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 ?”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①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之妻私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克之
(4)臣是以知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学而不思则罔
B.谓其妻曰 其真不知马也
C.臣之妾畏臣 乃记之而去
D.皆以美于徐公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8、【乙】文中画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B.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C.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D.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1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
20、【甲】文中邹忌进谏的结果是“王曰善”,【乙】文中翟璜应对的结果是“文侯悦”, 二人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豫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稍辨,则酷刑拷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查灶丁①,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
正统中,任九载,当迁。民五千余人列状以乞留,巡按御史告于帝,命增二秩②还。及十年春,考绩群吏,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列焉,赐宴及袭衣。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恩。
方豫始至,松江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③称。
【注释】:①灶丁:旧称煮盐工。②秩:古代官吏的俸禄。③恺悌:和乐平易。
21、下列句中的“以”与“民五千余人列状以乞留”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何不试之以足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赵豫择吏很有原则,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加以任用,并用礼法教育他们。
B.赵豫任职期间均徭节费,裁减吏员,上奏章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说明他很关心百姓疾苦。
C.赵豫深受百姓爱戴,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朝廷给他增加两级俸禄,让他告老还乡。
D.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赵豫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他的做法改变了这里的风气。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简廷臣九人为知府
(2)专务益军
(3)举卓异之典
(4)及讼者逾宿忿渐平
24.翻译下列句子。
(1)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
(2)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恩。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跟前来,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茉莉花不?新鲜的茉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地闻,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乎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黄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边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就知道你们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
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支教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妇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把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号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有改动)
25.文友们对老太太的态度和情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内容。
情节 文友们对老太太的态度、情感
老太太进店卖花 不乐意
老板述说老太太的故事
老张买花遭拒
26.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27.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8.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29.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30.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三、作文
3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会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答案
1、D 2.D 3.B 4.C 5.D 6.D 7.(1)夏洛蒂·勃朗特 罗切斯特 (2)挫折和磨难:①简·爱自幼父母双亡;②寄住在舅妈家,受尽舅妈和表哥的虐待;③被送往寄宿学校,受到校长和老师的严厉惩罚;④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时,赢得东家的尊敬和爱恋,不料在举行婚礼时却横生枝节,婚事受阻后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性格品质:勇敢坚强,有反抗精神,有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 8.(1)雉从梁上飞 (2)都护铁衣冷难着(3)坐断东南战未休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亡,百姓苦 9.(1)就像徐徐吹来的春风,轻拂着我纯真的笑脸 (2)《成长的足迹》/《心灵港湾》 作文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历程。/作文寄托了我们三年来的情感。(3)示例:各位尊敬的老师,三年来,在你们精心地培育下,五十只雏鹰已茁壮成长,明天我们将一飞冲天!但我们会永远铭记:是你们给了我们一双雄健的翅膀!
10、时间之漫长久远;词人思绪之无穷。
11、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的语言,表明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12.(1)发扬光大 (2)奖惩 (3)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4)奔走效劳
13.(1)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回到原来的国都。
14.C
15.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16、(1)私:偏爱(2)面刺:当面指责(3)克:战胜(4)是以:因此
17、D
18、C
19、(1)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讽刺(寡人的)过失,传到寡人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 ”
20、甲文中邹忌是以自己切身体验进行类比(设喻说理),这样既亲切自然,又委婉含蓄,使人容易接受;(2分)乙文程璜先肯定对方是仁君,然后再指出君主仁厚臣子就会直言进谏的道理,这样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意见。
21、 A 22、C
23、(1)挑选 (2) 增加 (3)推举 (4)过,超过
24.(1)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捉拿了其中特别恶劣的,杖打后发配边疆,于是其余的人都服服帖帖。
(2)(赵豫)离开松江时,老老小小(老人小孩)拉住车子,要求留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
25.惊讶,愧疚 敬重
26.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7.对比。作用: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28.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她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也因为她对老太太充满了同情。
29.画线句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出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30.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着“我”的心灵。
3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