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2 20: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吐痰(tán)   蘸料(zhàn)   发怔(zhènɡ)
B.挠头(náo) 铸就(zhù) 颧骨(guàn)
C.揪住(jiū) 扳手(bān) 剃头(tì)
D.揩泪(kāi) 师傅(fu) 国子监(ji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搂紧 期负 芝麻 B.粉桨 剃头 诈骗
C.捏住 侄子 露陷 D.犯罪 木桶 国子监
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哥子:古时对男童的称呼。 B.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
C.监生:学生的统称。 D.杀进他的腰:把他的腰勒得细一些。
4.下列对句子中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她闭着眼睛,绝美的脸庞显露出一丝痛苦的神情。(神态描写)
B.我想:如果我举手了,老师会叫我吗?同学们会嘲笑我吗?(心理描写)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外貌描写)
D.那位大个子叔叔始终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外貌描写)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B.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C.(刷子李)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D.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hóu lónɡ ( )shuāi jiāo ( )shānɡ bā ( )
zhù zào ( )jiǎo wàn ( )bān dònɡ ( )
7.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手( )眼快 ②半信半( ) ③天衣无( ) ④( )人为乐
⑤( )来覆去 ⑥一( )一样 ⑦全神( )注 ⑧津津有( )
(1)我心里充满了愧疚,在床上 睡不着。
(2)他以为这件事做得 结果还是露出了破绽。
(3)词语①中所填字的意思是 ;词语④中所填字的意思是 。
(4)与词语⑦意思相近的词是 ,与词语②意思相反的词是 。
8.课文内容回顾。
(1)《两茎灯草》选自 代 的 小说《 》。课文记叙了 的片段因灯盏里点了 不肯断气,直到赵氏 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 的 形象。
(2)《摔跤》选自作家 的儿童小说《 》,主要写了 。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 、 、 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 、 、 、 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 的特点。
三、语言表达
9.读句子,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咖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1)这句话抓住刷子李剧墙时的动作,写出了他的 特点。
(2)仔细品读描写剧子李动作的句子,我们可以感觉到 。
(3)照样子,仿写人物动作,表现人物技能。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0.严监生断气前的样子,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
11.选文描写严监生断气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 ,体现了他 的特点。
12.选文主要对严监生进行了 和 描写。
13.如果严监生当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阅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②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①。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②,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④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子擦眼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她们去歇歇。”
【注释】①体格风骚:体态俊俏美好(含褒义)。②泼皮破落户儿:这里指性格泼辣的人。
14.短文主要从正面对王熙凤的 和 进行了描写。
15.文中写了王熙凤在哪两个方面的与众不同?具体有什么表现?
16.从贾母说王熙凤是“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可以知道,王熙凤是一个 的人。
17.从文中画“——”的部分可以看出,王熙凤非常 。
18.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她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面夸奖林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实际是在奉承贾母。
B.“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也夸赞了贾母的嫡亲孙女们。
C.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林黛玉的喜爱和对林黛玉母亲去世的悲痛。
D.既表达了对林黛玉的关心,也显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
五、书面表达
19.写作大擂台
请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为你的好朋友写一个小片段,突出人物的特点,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如:教室里大扫除的他;体育课上打球的他)
《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C D C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CD读音正确。
B.有误。颧骨(guàn)——quá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错误。期负——欺负:用强暴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B.错误。粉桨——粉浆:绿豆制作粉皮粉条后的余汁。
C.错误。露陷——露馅:比喻不肯让人知道而隐瞒的事物暴露出来。
D.正确。
3.C
【详解】考查词语的解释。
C.监生: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
4.D
【详解】考查描写方法。
D.结合“始终面带笑容”中“笑容”可知这是神态描写,不是外貌描写。
5.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结合“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可知把小嘎子比作猴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结合“他就很像一棵树”可知把他比作一棵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好像”是一种猜测,不是比喻词,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结合“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知把墙面比作是雪白的屏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 喉咙 摔跤 伤疤 铸造 脚腕 搬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喉、摔、疤、腕”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疾 疑 缝 助 翻 模 贯 味 翻来覆去 天衣无缝 动作迅速,眼光敏锐 以帮助他人为快乐 专心致志 深信不疑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与选词填空。
手疾眼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反应快,动作敏捷。
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表示对真假不敢肯定。
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
助人为乐:以帮助他人为快乐。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地翻动身体。
一模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特别浓厚。
(1)本题指在床上翻来翻去,应填入“翻来覆去”。
(2)本题指他以为这件事做得没有破绽,应填入“天衣无缝”。
(3)“手疾眼快”的意思是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助人为乐”的意思是以帮助他人为快乐。
(4)“全神贯注”的近义词有:聚精会神、一心一意、目不转睛;“半信半疑”的反义词有:无可置疑、千真万确、深信不疑。
8. 清 吴敬梓 古典讽刺 儒林外史 严监生临终时 两茎灯草 挑掉一茎灯草 爱财胜过生命 守财奴 徐光耀 小兵张嘎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语言 动作 心理 顽皮 机敏 争强好胜 富有心计 沉稳、憨厚老实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
(1)《两茎灯草》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两茎灯草》主要讲了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只手指头不断摇晃,众人询问他想说啥,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刻画了一个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2)《摔跤》选自徐光耀的作品《小兵张嘎》。《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的情景,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顽皮、机智、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的特点。
9. 动作熟练 刷子李不是在做一项又脏又累的,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移动。他的两眼滴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人筐内。
【详解】(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句中的“悠然摆来,悠然摆去”“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咖地清脆一响”可知,刷子李刷墙的动作非常美妙,表现了他动作熟练的特点。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读句子,这一段话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包括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句子把刷子李刷墙时的声音比作“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的美妙动听。从中我们体会到,刷子李把刷墙当做了艺术创作,做得完美无瑕。
(3)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时注意要写出人物的动作,又要表现出人物的某种技能。
如:他在桌上铺开一张大纸,左手撸起右手的袖子,右手拿起一枝毛笔,蘸了一下墨,提出在纸上龙飞凤舞,恣意泼洒,一行飘逸灵秀又不失刚劲的字呈现在纸上。
10.奄奄一息 11. 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怕费了油 视财如命 12. 神态 动作 13.你们怎么能点两茎灯草呢?这多浪费啊!快,快给我挑掉一茎。
【解析】10.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
从文中的这句话“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可看出严监生临近死亡,此时严监生的样子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即是“奄奄一息”,意思是呼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形容即将死亡。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严监生临死前的表现“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和赵氏的语言“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可看出奄奄一息的严监生还伸着两个指头,他总不得断气,是在惦记着两茎灯草,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这些内容“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可看出作者主要对严监生的神态和动作进行了详细地描写。
13.考查对知识的拓展。
结合严监生视财如命的形象,可以想象到,如果严监生当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费油。”
14. 外貌 语言 15.①打扮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②行为不同:屋里的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王熙凤却放诞无礼。 16.性格泼辣 17.机敏 18.C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文章从正面描写了她的外貌和言行,突出了她的“彩绣辉煌”和“体格风骚”,并通过她与林黛玉的对话,展现了她的八面玲珑和机智。王熙凤的言辞既表达了对林黛玉的关心,又巧妙地奉承了贾母,体现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她的情感转换迅速,从悲伤到喜悦,显示了她善于掌控情绪的能力。整体上,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成功塑造了一个复杂而立体的王熙凤形象。
1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掌握。
由第②段句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笑先闻。”可知,作者刻画了王熙凤的打扮、容貌,属于外貌描写。从第①段句子“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王熙凤还没有出场时就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第④段“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她们去歇歇。’”可知,这也是王熙凤初见黛玉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故填:外貌 语言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段句子“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可知,王熙凤的出场方式与众不同,其“放诞无礼”与他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形成鲜明对比;故可概括为:行为举止与众不同:屋里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王熙凤放诞无礼。
细读第②段句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可知,王熙凤的打扮与其他人不同,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以及“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些描写突出了她的美貌与独特气质。故可概括为:外貌打扮与众不同:王熙凤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细读选文第③段“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可知,其行为狂放,性格泼辣直率,联系“【注释】……②泼皮破落户儿:这里指性格泼辣的人。”可知,王熙凤是一个性格泼辣直率的人。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细读第④段“……说着便用帕子擦眼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画线句子可知,王熙凤擦泪后马上转悲为喜,说明她迅速根据贾母的态度调整情绪,她善于察言观色,反应快,机灵,善于讨好。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不正确,从第④段句子“……说着便用帕子擦眼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可知,王熙凤迅速转变情绪,显示了她善于察言观色、八面玲珑的性格,情感不真诚,所以她的悲痛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为了迎合贾母的情绪。与题干表述不一致。
故选C。
19.例文:
体育课上打球的她
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注意积累。
阅读题目,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好朋友,要出人物特点。人物描写方法有:一、外貌描写二、语言描写三、神态描写四、心理描写等。学生在描写时只要运用一种方法进行描写即可。写作时要注意对人物特征性进行详细描写。
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学生只要用上人物描写,表达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