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主题五 (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主题五 (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2 23:19:14

文档简介

(五)中国的地理差异
【基础过关】
  (2024·广东·中考真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读图完成1、2题。
1.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B)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青稞是藏区居民的主要粮食,具有高抗氧化性、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如图为西藏青稞主要分布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征为 (A)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D.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4.青稞主要分布在 (C)
A.藏西北湖泊区
B.藏东南湖泊区
C.藏东南河谷区
D.藏西北河谷区
5.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A)
  (2024·新疆·中考真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比较热门且实用的学习方式,北京某同学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2024年暑期新疆、青海、西藏三地研学行”活动。据此完成6、7题。
6.在研学准备中,妈妈的下列嘱咐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
A.参加当地泼水节,注意别感冒
B.到藏族人民家里去品尝酥油茶
C.别忘了在青海湖畔骑牦牛拍照
D.记得到吐鲁番的葡萄沟摘葡萄吃
7.该同学乘火车经过三江源地区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C)
A.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B.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C.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D.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8.(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五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山脉名称:①秦岭山脉,②昆仑山脉。
(2)烟台东方航天港所在省的省会是济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东临南海。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拥有我国两大牧区: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新疆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缓坡修建梯田、建挡土坝、沟谷中打坝淤地等。(至少写2条)
【素养挑战】
  (2024·湖南株洲·中考真题)茶卡盐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湖面海拔约3 000米,气候较为干燥,一年中湖泊面积变化较大。当湖泊水量增大后,蔚蓝色的天空倒映在宽阔而平静的湖面上,水天相接,纯净梦幻,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下图为茶卡盐湖景观图。读图,完成9~11题。
9.茶卡盐湖位于我国的 (A)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
10.茶卡盐湖水量最多的季节及原因分别是 (B)
A.夏季、降水多 B.夏季、冰雪融水多
C.冬季、蒸发量小 D.冬季、降水多
11.形成“天空之镜”美景的条件不包括 (D)
A.空气洁净 B.湖面平静
C.天气晴朗 D.湖水盐多
1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地理学科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请结合所学,完成本次研学之旅。
[研学前准备]
(1)比较差异,总结特征:
项目 A地 B地
地形类型 盆地 以高原为主, 冰川广布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 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2)学以致用,指导生活:根据自然环境差异,选择研学途中必带的生活用品,并阐明理由。
答:A地:防晒霜、墨镜、矿泉水等。A地气候干旱,光照强烈。B地: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防晒衣(夏天用)、保暖衣物、氧气袋等。B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且气温低。
[研学中探究]
主题一:西部甜蜜之旅
  航拍葡萄沟,犹如一条绿玉丝带镶嵌在金黄色的沙漠中;到访葡萄沟,肥沃疏松的沙壤中,喜光喜干的葡萄,晶莹如玉地挂在藤蔓枝头,每家每户都有四周留孔的晾房。
(3)请结合A地的自然环境,概括该地种植葡萄的优势条件。
答: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研学中发现晾房四周满是镂空的墙壁,请分析原因。
答:便于通风,葡萄晾干时间快。
主题二:交通旅行之思
(5)乘火车从吐鲁番出发,沿南疆铁路行进方向,透过右侧车窗看到高大的天山山脉。高山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一座座油井在沙漠中连片开采,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运输方式运往祖国的东部沿海。
(6)火车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环行,经喀什过和田,到达若羌。请分析铁路干线呈环形的原因。
答:绿洲和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边缘。
(7)经格尔木转入青藏铁路线,发现和若铁路和青藏铁路都有“以桥代路”的现象。对这种施工方式分析正确的是:和若铁路C;青藏铁路B。
A.气候寒冷,冰层厚,防风雪覆盖
B.气候高寒,防冻土,方便野生动物迁徙
C.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防风沙掩埋
D.气候湿热,雨林茂密,防洪水淹没
主题三:农牧饮食之异
(8)研学的饮食与我们家乡有很大的差异,这跟A、B两地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相关。研学途中,我们看到A地所在地区的棉田和粮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看见B地所在地区连绵的雪山冰川、高原冻土,青稞等农作物主要种植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研学后反思]
  本次研学旅行,我们看到了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独特地域的风土人情,见证了祖国丰富的资源和跨地域协同发展的伟大工程。
(9)请结合日常所学、研学所感,对A、B两地所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A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B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拓展对外合作。(五)中国的地理差异
【基础过关】
  (2024·广东·中考真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读图完成1、2题。
1.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青稞是藏区居民的主要粮食,具有高抗氧化性、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如图为西藏青稞主要分布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特征为 ( )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增
D.从东北向西南递增
4.青稞主要分布在 ( )
A.藏西北湖泊区
B.藏东南湖泊区
C.藏东南河谷区
D.藏西北河谷区
5.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 )
  (2024·新疆·中考真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比较热门且实用的学习方式,北京某同学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2024年暑期新疆、青海、西藏三地研学行”活动。据此完成6、7题。
6.在研学准备中,妈妈的下列嘱咐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
A.参加当地泼水节,注意别感冒
B.到藏族人民家里去品尝酥油茶
C.别忘了在青海湖畔骑牦牛拍照
D.记得到吐鲁番的葡萄沟摘葡萄吃
7.该同学乘火车经过三江源地区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
A.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B.沃野千里,稻花飘香
C.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D.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8.(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五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山脉名称:① 山脉,② 山脉。
(2)烟台东方航天港所在省的省会是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东临 海。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气候特征是 。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区拥有我国两大牧区:新疆牧区和 牧区,新疆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 等资源。
(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至少写2条)
【素养挑战】
  (2024·湖南株洲·中考真题)茶卡盐湖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湖面海拔约3 000米,气候较为干燥,一年中湖泊面积变化较大。当湖泊水量增大后,蔚蓝色的天空倒映在宽阔而平静的湖面上,水天相接,纯净梦幻,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下图为茶卡盐湖景观图。读图,完成9~11题。
9.茶卡盐湖位于我国的 (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
10.茶卡盐湖水量最多的季节及原因分别是 ( )
A.夏季、降水多 B.夏季、冰雪融水多
C.冬季、蒸发量小 D.冬季、降水多
11.形成“天空之镜”美景的条件不包括 ( )
A.空气洁净 B.湖面平静
C.天气晴朗 D.湖水盐多
1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地理学科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请结合所学,完成本次研学之旅。
[研学前准备]
(1)比较差异,总结特征:
项目 A地 B地
地形类型 盆地 以 为主, 冰川广布
气候类型 高山高原气候
(2)学以致用,指导生活:根据自然环境差异,选择研学途中必带的生活用品,并阐明理由。
[研学中探究]
主题一:西部甜蜜之旅
  航拍葡萄沟,犹如一条绿玉丝带镶嵌在金黄色的沙漠中;到访葡萄沟,肥沃疏松的沙壤中,喜光喜干的葡萄,晶莹如玉地挂在藤蔓枝头,每家每户都有四周留孔的晾房。
(3)请结合A地的自然环境,概括该地种植葡萄的优势条件。
(4)研学中发现晾房四周满是镂空的墙壁,请分析原因。
主题二:交通旅行之思
(5)乘火车从吐鲁番出发,沿南疆铁路行进方向,透过右侧车窗看到高大的 山脉。高山冰雪融水汇入 河,一座座油井在沙漠中连片开采,油气资源通过 运输方式运往祖国的东部沿海。
(6)火车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环行,经喀什过和田,到达若羌。请分析铁路干线呈环形的原因。
(7)经格尔木转入青藏铁路线,发现和若铁路和青藏铁路都有“以桥代路”的现象。对这种施工方式分析正确的是:和若铁路 ;青藏铁路 。
A.气候寒冷,冰层厚,防风雪覆盖
B.气候高寒,防冻土,方便野生动物迁徙
C.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防风沙掩埋
D.气候湿热,雨林茂密,防洪水淹没
主题三:农牧饮食之异
(8)研学的饮食与我们家乡有很大的差异,这跟A、B两地农业都以 为主相关。研学途中,我们看到A地所在地区的棉田和粮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 上,看见B地所在地区连绵的雪山冰川、高原冻土,青稞等农作物主要种植在海拔较低的 地带。
[研学后反思]
  本次研学旅行,我们看到了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独特地域的风土人情,见证了祖国丰富的资源和跨地域协同发展的伟大工程。
(9)请结合日常所学、研学所感,对A、B两地所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