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2(高分冲刺选择题80题)-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考前必杀300题(内蒙古专用)(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练02(高分冲刺选择题80题)-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考前必杀300题(内蒙古专用)(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3 13:46: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练02 高分冲刺选择题80题
2024年6月25日,我国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带回了令人瞩目的1935.3克月壤。我国科学家对月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图1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系统为( )
①太阳系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总星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图2判断,宜居带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A.距离太阳不远不近 B.行星体积大小适中
C.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D.拥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
3.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当日,我国( )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正值冬至日
2025年2月20日,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成钻探,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圆满完成科学探索和发现油气两大任务,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具备万米钻探能力的国家。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及深地塔科1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探当天,地球运行至( )
A.甲 B.乙 C.丙 D.丁
5.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探时,大同市(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夜
6.从能源安全角度,深地塔科1井钻探成功( )
A.推进我国深地领域科学探索 B.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C.增加我国油气资源探明储量 D.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创意表情符号,用时尚现代的传播方式,向世界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小暑及大暑的表情符号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符合如图中两节气期间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雨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8.“立春”时,丹东凤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最长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某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山体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山谷 B.③是鞍部 C.④是山峰 D.⑤是山脊
10.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规划合理的是( )
A.幽谷栈道—沿①线而建 B.峭壁芭蕾—设在②处
C.夜览星空—设在③处 D.过山溜索—架在④上空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丙村与丁村互相看不见 B.A处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C.丙村、丁村修公路,沿路线⑦更合适 D.沿①线爬山,比沿②线爬山更省力
某地质调查小分队准备对下图所示的一些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考察队途经的a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13.考察队员来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地质考察。该火山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 B.非洲板块内部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14.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A.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B.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科迪勒拉山系
2024年10月29日,西班牙南部出现百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雨天气,部分地区8小时的降雨量超过此前20个月的降雨总量,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西班牙简图及南部某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西班牙南部的气候类型主要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6.此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
①多山地,易引发山洪②沿岸海水倒灌加剧③短时间降水强度大④排水系统不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托普萨人生活在苏丹南部地区,其住宅被称为“蜂房住宅”,由容易获取且廉价的树枝和麻绳构成,能有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具有防御功能。读“苏丹位置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蜂房住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苏丹及其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北温带 B.位于低纬度 C.是内陆国家 D.处于西半球
18.这种传统房屋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湿热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季 D.全年炎热干燥
19.由材料推测,“蜂房住宅”具有的特点包括( )
①能够遮阳 ②可以就地取材 ③能够抵御野生动物侵扰 ④便于当地居民在房屋下耕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目前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区域在东南亚。每到橡胶收割季,农民用刀割开橡胶树的树皮,使胶乳滴入下方的容器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橡胶树的生长习性是( )
A.喜高温高湿 B.喜高温干旱 C.喜高寒高湿 D.喜高寒干旱
21.东南亚成为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区域的优势是( )
A.开发程度较低 B.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受寒潮影响小 D.有大面积肥沃的平原
日本的农业技术高度发达,其微耕技术结合了智能机械和现代农机。利用微型农业器具,在较为狭小的土地上进行耕作,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下图为日本地形示意图和微耕机耕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有关日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横穿日本中部 B.位于东亚的沿海国家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D.领土只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组成
23.下列关于日本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南北差异大,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面积狭小
C.因水量不足,河流多短小 D.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24.日本农业广泛运用微耕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形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狭小②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微耕机较传统工具廉价,经济实惠④日本老龄化严重,微耕机操作简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类型,建造者在气候较干旱的地区的地下挖了很深的沟渠,借以获得可靠的、全年可用的地下水,以此应对可用水量的季节性波动。下图示意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印度某地气候和阶梯井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阶梯井主要集中在印度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26.下列月份中,阶梯井取水最困难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1月
27.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 )
A.防风沙 B.防寒保暖 C.易拆装 D.排水散热
“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家,到西班牙的马德里。该线路需穿越荒漠、山脉与平原,沿途气候差异显著。下图为义新欧班列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班列通过波兰至德国段时,沿途可见大面积牧场,影响该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运输便利,市场消费量大
C.气候湿润,适宜牧草生长 D.欧盟政策限制谷物种植
29.“义新欧”班列从西班牙返程时,最可能装载的货物组合是( )
①法国的葡萄酒②德国的汽车零件③西班牙的鲜花④俄罗斯的木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了广泛合作,为两国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沙特阿拉伯主要人种和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
A.白种人、俄语 B.黄种人、汉语 C.黑种人、英语 D.白种人、阿拉伯语
31.沙特阿拉伯居民多信仰(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
32.西亚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A.曼德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及米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中部平原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
34.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35.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乳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③畜牧业发达④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赤道横贯中部,其中猴面包树是非洲热带草原的标志性树种。近年来,该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同时,推广光伏发电、生态旅游与咖啡种植业,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路径。下图为猴面包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猴面包树粗大树干是为了储存雨季降水,推测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充沛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
37.中国企业在肯尼亚东北部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主要因为当地( )
①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②土地租金低,建设成本小
③工业基础完善,电力需求大④政策支持清洁能源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为保护稀树草原生态系统,肯尼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咖啡种植园,替代自然草原 B.修建穿越保护区的观光铁路
C.划定生态廊道,限制游客数量 D.引入外来物种增强生物多样性
澳大利亚大陆是一块神奇的大陆,孕育了许多奇特的动物,而且物产富饶,位于该大陆的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9.鸸鹋是澳大利亚的特有鸟类,有两对眼睑,一对用于眨眼,另一对是防止沙尘进入眼睛的眼睑膜;上颈部皮肤裸露,下颈部羽毛稀疏。鸸鹋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形崎岖 B.河湖密布 C.炎热干燥 D.冰天雪地
40.澳大利亚的养牛业集中在北部地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1.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的( )
A.大陆内部 B.东南部沿海 C.北部沿海 D.西北部沿海
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北的尼加拉瓜是与我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第181个国家。下图示意尼加拉瓜位置和等高线地形等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尼加拉瓜国家位于( )
A.东半球 B.热带地区 C.南美洲 D.中纬度地区
43.尼加拉瓜国家境内多火山分布,原因是该国位于( )
①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③亚欧板块的内部地区④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下图为中国南极五个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4.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45.长城站位于秦岭站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大豆喜温暖,发芽、生长要求雨水充足。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多用大豆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每年消费量达1.1亿多吨。下表示意2022年世界前五大豆生产国的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巴西 美国 阿根廷 中国 印度
种植面积(万公顷) 4200 3570 1670 1024 1241
产量(万吨) 15200 11827 4950 2029 1200
46.与表中所列国家相比,巴西大豆产量居全球首位,主要优势条件是( )
A.距离海洋最近 B.国土面积最辽阔 C.种植面积最大 D.种植历史最悠久
47.我国每年从巴西、美国等地进口大豆超9000万吨,说明国内( )
A.大豆产量少 B.消费量巨大 C.转口贸易多 D.大豆价格低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分布及前十位省区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数量( )
A.四川省超1亿 B.沿海各省区都超1亿
C.长江沿线各省区都超1亿 D.超过1亿的省区在黑河—腾冲线以东
49.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率( )
均高于20%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高
C.西藏自治区最低 D.海南省为16%
50.人口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以下属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
A.B.C.D.
2024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宣布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青海玛尔挡水电站全部机组并网发电,这也是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全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的核心工程。图为青海省地形及玛尔挡水电站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玛尔挡水电站所在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冷湿 C.高寒 D.暖热
52.青海省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众多 ②河流水流平稳 ③地势落差大 ④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3.黄河灌溉水源丰富,在其上游塑造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 )
A.宁夏平原 B.关中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54.玛尔挡水电站建成发电的生态意义是( )
A.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B.缓解中东部地区能源紧缺问题
C.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 D.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氢能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清洁绿色等特点,根据氢气制取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灰氢(化石燃料制氢)、蓝氢(结合碳捕集、碳封存技术的化石燃料制氢)和绿氢(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三种,氢能不宜传统运输。某机构提出力争2030年我国绿氢电解槽装机规模达到100GW的目标,下图为其提出的2030年“绿氢100”的发展模式展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5.内蒙古基地制氢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水力发电建设基础好 B.晴天较多,太阳能更丰富
C.石油的储量丰富 D.受夏季风影响,风能丰富
56.2030年各绿氢基地的合理发展模式是( )
A.新疆基地—风力制氢 B.华北基地—煤炭制氢
C.四川基地—光伏制氢 D.华东基地—水电制氢
57.我国积极开发新能源,有利于( )
①减少全国用电量;②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③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④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物古迹众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为“甘肃省地形分布图”和“敦煌莫高窟部分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8.河西走廊的“河西”是( )
A.黄河以西 B.汾河以西
C.黑河以西 D.淮河以西
59.住在江苏省常熟市的我们暑假乘汽车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地形类型 D.光照强度
60.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C.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D.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61.为了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用水大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开渠引水,扩大绿洲的面积 B.大水漫灌农田,以保证农作物需水量
C.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 D.沿河往上游方向开垦荒地,多种粮食
从卫星图中看河西走廊,祁连山连绵的山脉脚下,漫漫戈壁黄沙之中,分布着一块块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格外与众不同,这就是河西走廊上的绿洲。这其中黑河的奉献首屈一指。黑河,古称弱水,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内陆河,是沿途绿洲及城市工业、生活的主要水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黑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 B.内蒙古高原的降水
C.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D.从黄河跨流域调水
63.黑河流域的绿洲是我国重要的玉米育种基地,该地适宜种植玉米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③有稳定的灌溉水源④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4.下列农业类型中,在西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是( )
A.基塘农业 B.灌溉农业 C.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
2023年冬季,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读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最大积雪厚度示意图和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5.哈尔滨最大积雪厚度和河流结冰期大致是( )
A.41厘米7个月 B.58厘米6个月 C.41厘米5个月 D.58厘米4个月
66.造成延吉和长春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67.哈尔滨火爆“出圈”为东北振兴提供了一种方向。为进一步促进东北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挥地方特色,加大宣传力度②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重工业
③制定优惠政策,打造宜居环境④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服务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乌鲁木齐市某学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8.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植被覆盖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C.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D.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69.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与左图中对应位置排序,从左到右排列正确的是( )
①修建水平梯田 ②植树造林、种草 ③打坝淤地 ④营造护田林网、发展生态农业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从外省转入的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0.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乡风景优美 B.生活成本高 C.生态环境好 D.就业机会多
71.苏州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其主要原因是苏州( )
①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
③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④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对苏州人口的影响是( )
A.劳动力人口数量增加 B.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
C.加速人口老龄化 D.人口素质稳定不变
深(圳)中(山)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千米,图是深中通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3.天气对户外施工有很大影响,深中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太担心的天气是( )
A.低温 B.台风 C.湿热 D.暴雨
74.深中通道的“西桥东隧”方案中,东段采用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①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②保持水面航道的通航能力
③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④保持飞机起落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5.深中通道给中山市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市内交通明显改善 B.工业向沿海转移
C.促进旅游业发展 D.空气质量改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年产量占到全国棉花年产量的90%左右。读新疆棉花主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6.新疆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地形 C.水源 D.纬度
77.新疆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小
78.下列有关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中部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D.塔里木河是新疆最大的外流河
在东西部协同发展中,山东与西藏日喀则地区通过项目协作、技术支持等方式加强合作,演绎新时期的“山海情”。山东寿光某农业技术员到日喀则指导温室大棚蔬菜生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9.3月,该农业技术员初到大棚时感觉到头晕,5月蔬菜长起后,头晕症状明显减轻,主要是因为( )
A.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B.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C.夏季风使氧气增多 D.光合作用增强,氧气增多
80.农业技术员还考察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
A.使气候变暖减弱 B.促进畜牧业发展
C.吸引人口流入 D.保护生态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练02 高分冲刺选择题80题
2024年6月25日,我国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带回了令人瞩目的1935.3克月壤。我国科学家对月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图1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系统为( )
①太阳系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总星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图2判断,宜居带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A.距离太阳不远不近 B.行星体积大小适中
C.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D.拥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
3.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当日,我国( )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正值冬至日
【答案】1.B 2.A 3.A
【解析】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所以地球属于太阳系,①正确。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因此地球也属于银河系,②正确。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地球在银河系内,不属于河外星系,③错误。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它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属于总星系,④正确。故选B。
2.由图2注释可知,“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距离太阳不远不近,使得行星表面温度适宜,水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这是确定宜居带的主要依据,A正确。图2中并没有体现行星体积大小与宜居带的关系,B错误。宜居带是根据可能存在液态水等条件来确定的,不一定已经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C错误。图2中未提及拥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与宜居带的关系,D错误。故选A。
3.6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我国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昼夜平分时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B错误。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D错误。故选A。
2025年2月20日,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成钻探,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圆满完成科学探索和发现油气两大任务,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具备万米钻探能力的国家。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及深地塔科1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探当天,地球运行至( )
A.甲 B.乙 C.丙 D.丁
5.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探时,大同市(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夜
6.从能源安全角度,深地塔科1井钻探成功( )
A.推进我国深地领域科学探索 B.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C.增加我国油气资源探明储量 D.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答案】4.B 5.B 6.C
【解析】4.2 月 20 日介于冬至(约 12 月 22 日)和当年的春分(约 3 月 21 日)之间,图中“乙”所示即冬至与春分位置,ACD错误,B正确;故选B。
5.当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大同市位于北半球,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探时为 2 月 20 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此时“昼短夜长”,B正确,AC错误;极圈内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
6.“深地塔科1井钻探成功的影响”。推进我国深地领域科学探索,对能源安全的保障有限,A错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与能源安全关系不大,B错误;从能源安全角度看,超深钻探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探明油气资源储量,对保障能源供给至关重要,C正确;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与能源安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创意表情符号,用时尚现代的传播方式,向世界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小暑及大暑的表情符号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符合如图中两节气期间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雨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8.“立春”时,丹东凤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最长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答案】7.B 8.D
【解析】7.小暑和大暑是夏季的节气,一般在7月-8月左右。“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述的是春季的景象,时间与小暑、大暑不符,A错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景色,与小暑、大暑所处的夏季时间相符,B正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秋季枫叶的景色,时间与小暑、大暑不符,C错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述的是冬季的雪景,不符合小暑、大暑的季节,D错误;故选B。
8.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丹东凤城市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立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A错误;昼最长是北半球夏至日时的情况,立春不是这种情况,B错误;昼夜平分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时的情况,立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C错误;因为立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丹东凤城市昼短夜长,D正确;故选D。
某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山体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山谷 B.③是鞍部 C.④是山峰 D.⑤是山脊
10.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规划合理的是( )
A.幽谷栈道—沿①线而建 B.峭壁芭蕾—设在②处
C.夜览星空—设在③处 D.过山溜索—架在④上空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丙村与丁村互相看不见 B.A处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C.丙村、丁村修公路,沿路线⑦更合适 D.沿①线爬山,比沿②线爬山更省力
【答案】9.D 10.D 11.B
【解析】9.读图可知,①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为山脊,A错误。③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B错误。④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地势较为低洼,是鞍部,C错误。⑤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为山脊,D正确。故选D。
10.读图可知,①为山脊,②为山谷,③为陡崖,④为鞍部。幽谷栈道景点要求沿溪而建,河流发源于山谷,②为山谷,可发育成小溪,A错误。峭壁芭蕾—应该设在③陡崖处,B错误。夜览星空—应设在①山脊处,③是陡崖,不安全,C错误;过山溜索景点要求从一个山峰直接溜到另一个山峰,建议架在④上空,因为④为鞍部,位于两个山顶间,D正确,故选D。
11.读图可知,丙村与丁村隔着山脊,互相看不见,A正确。根据图中的指向标,A处的河流自西向东流,B错误。丙村、丁村修公路,沿着等高线修建,坡度较平缓,安全性较高,故沿路线⑦更合适,C正确。沿①线爬山,比沿②线爬山更省力,因为①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平缓,较为省力,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某地质调查小分队准备对下图所示的一些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考察队途经的a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13.考察队员来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地质考察。该火山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 B.非洲板块内部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14.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A.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B.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科迪勒拉山系
【答案】12.A 13.D 14.A
【解析】1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A正确;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连接黑海与地中海,其位置与图中a处明显不符,B错误;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与图中所示位置无关,C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与图中位置不对应,D错误。故选A。
1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埃特纳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其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抬升,形成该山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4年10月29日,西班牙南部出现百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雨天气,部分地区8小时的降雨量超过此前20个月的降雨总量,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西班牙简图及南部某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西班牙南部的气候类型主要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6.此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
①多山地,易引发山洪②沿岸海水倒灌加剧③短时间降水强度大④排水系统不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15.B 16.B
【解析】15.读图可知,该气候资料显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个气候特征符合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描述,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有干湿季之分;温带大陆气候的特征是夏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ACD错误;故选B。
16.读图可知,西班牙南部多山地,易引发山洪,①正确;短时降水强度大,易形成洪灾,造成重大损失,③正确;沿岸海水倒灌加剧一般由台风引起,②错误;排水系统不完善,为人类因素,④错误;综上,①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托普萨人生活在苏丹南部地区,其住宅被称为“蜂房住宅”,由容易获取且廉价的树枝和麻绳构成,能有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具有防御功能。读“苏丹位置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蜂房住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苏丹及其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北温带 B.位于低纬度 C.是内陆国家 D.处于西半球
18.这种传统房屋所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湿热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分干湿季 D.全年炎热干燥
19.由材料推测,“蜂房住宅”具有的特点包括( )
①能够遮阳 ②可以就地取材 ③能够抵御野生动物侵扰 ④便于当地居民在房屋下耕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7.B 18.C 19.A
【解析】17.从图中可知,苏丹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A错误;其纬度主要在低纬度范围(0°—30°),B正确;苏丹濒临红海,不是内陆国家,C错误;从经度看,位于 20°E - 40°E左右,处于东半球(20°W -160°E),D错误。故选B。
18.苏丹南部传统房屋所在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正确;全年高温、湿热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特征,ABD错误。故选C。
19.“蜂房住宅”由树枝和麻绳构成,当地树枝易获取,可就地取材,②正确;房屋有遮蔽功能,能遮阳,①正确;材料提到有防御功能,可抵御野生动物侵扰,③正确;房屋下方空间主要用于活动等,不是用于耕种,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目前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区域在东南亚。每到橡胶收割季,农民用刀割开橡胶树的树皮,使胶乳滴入下方的容器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橡胶树的生长习性是( )
A.喜高温高湿 B.喜高温干旱 C.喜高寒高湿 D.喜高寒干旱
21.东南亚成为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区域的优势是( )
A.开发程度较低 B.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受寒潮影响小 D.有大面积肥沃的平原
【答案】20.A 21.B
【解析】20.东南亚地处热带地区,橡胶树在当地种植,可判断天然橡胶属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故推测橡胶树的生长习性是喜高温高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东南亚人口稠密,受人类开发多,开发程度高,A错误;东南亚人口稠密,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农业生产成本低,B正确;东南亚纬度低,不受寒潮影响,C错误;东南亚多山地,平原面积较小,D错误;故选B。
日本的农业技术高度发达,其微耕技术结合了智能机械和现代农机。利用微型农业器具,在较为狭小的土地上进行耕作,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下图为日本地形示意图和微耕机耕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有关日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横穿日本中部 B.位于东亚的沿海国家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D.领土只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组成
23.下列关于日本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南北差异大,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面积狭小
C.因水量不足,河流多短小 D.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24.日本农业广泛运用微耕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形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狭小②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微耕机较传统工具廉价,经济实惠④日本老龄化严重,微耕机操作简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22.C 23.D 24.B
【解析】22.赤道未穿过日本,A错误;日本是东亚的岛国,不是沿海国家,B错误;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C正确;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D错误。故选C。
23.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B错误;日本降水丰富,但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且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短小湍急,并非水量不足,C错误;日本山地多,降水丰富,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24.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狭小,适合使用微耕机在狭小土地上耕作,①正确,②错误;材料未提及微耕机较传统工具廉价,③错误;日本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微耕机操作简便,便于使用,④正确。综上,①④正确,故选B。
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类型,建造者在气候较干旱的地区的地下挖了很深的沟渠,借以获得可靠的、全年可用的地下水,以此应对可用水量的季节性波动。下图示意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印度某地气候和阶梯井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阶梯井主要集中在印度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26.下列月份中,阶梯井取水最困难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1月
27.在乞拉朋齐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 )
A.防风沙 B.防寒保暖 C.易拆装 D.排水散热
【答案】25.B 26.B 27.D
【解析】25.已知阶梯井是在气候较干旱地区建造,目的是获取全年可用的地下水以应对水量季节性波动;观察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②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气候较干旱,①③④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都比②地区湿润。结合题意,故选B。
26.观察印度某地气候图,该地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5月处于旱季,且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地下水水位相对较低,取水最困难。1月也在旱季,但气温相对5月略低,蒸发相对较弱;8月处于雨季,降水多,地下水水位高,取水容易;11月处于从雨季向旱季过渡阶段,降水相对5月较多,取水也比5月容易。所以取水最困难的月份可能是5月,故选B。
27.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降水丰富,气候湿热。防风沙主要是干旱沙漠地区民居需要考虑的,乞拉朋齐降水多,不存在风沙问题,A错误。该地位于热带,气温高,不需要防寒保暖,B错误。易拆装一般是游牧民族等特殊地区民居的特点,乞拉朋齐无此需求,C错误。由于降水多且气候湿热,所以建造民居应重点考虑排水散热,D选项正确。故选D。
“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出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家,到西班牙的马德里。该线路需穿越荒漠、山脉与平原,沿途气候差异显著。下图为义新欧班列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班列通过波兰至德国段时,沿途可见大面积牧场,影响该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运输便利,市场消费量大
C.气候湿润,适宜牧草生长 D.欧盟政策限制谷物种植
29.“义新欧”班列从西班牙返程时,最可能装载的货物组合是( )
①法国的葡萄酒②德国的汽车零件③西班牙的鲜花④俄罗斯的木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28.C 29.C
【解析】28.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虽然对农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该地区发展牧场的主要原因。牧场发展的关键是牧草生长条件,而非单纯的地形和土壤,A错误。运输便利和市场消费量大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影响牧场布局的主要原因。如果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合牧草生长,即使运输和市场条件好,也难以形成大面积牧场,B错误。波兰至德国段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终年温和多雨,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是影响该地区大面积牧场布局的主要原因,C正确。 欧盟政策并没有限制谷物种植,且这与该地区大面积牧场布局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C。
29.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业发达,品质优良,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所以班列从西班牙返程时可能装载法国的葡萄酒,①正确。 德国的汽车工业高度发达,汽车零件质量上乘,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是常见的出口货物,班列可能装载德国的汽车零件,②正确。 西班牙虽然是鲜花生产国,但鲜花保鲜期短,长途运输容易枯萎损坏,不适合通过铁路班列这种相对较慢的运输方式进行长距离运输,③错误。 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量大,是重要的木材出口国,“义新欧” 班列经过俄罗斯,返程时装载俄罗斯的木材是合理的,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了广泛合作,为两国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沙特阿拉伯主要人种和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
A.白种人、俄语 B.黄种人、汉语 C.黑种人、英语 D.白种人、阿拉伯语
31.沙特阿拉伯居民多信仰(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基督教
32.西亚被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A.曼德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答案】30.D 31.A 32.B
【解析】3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主要的人种是白色人种,使用的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信仰的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3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A。
32.读图可知,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被称为“世界油阀”;B正确;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是重要的国际航运通道之一。白令海峡位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ACD排除;故选B。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及米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中部平原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
34.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35.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乳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③畜牧业发达④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答案】33.B 34.B 35.B
【解析】33.读图可知,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没有沿海分布,故选B。
34.读图可知,意大利米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是意大利米兰的冬季,温和湿润;故选B。
35.读题干根据所学可知,欧洲人爱吃牛羊肉的原因是:该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所以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乳酪。故选B。
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赤道横贯中部,其中猴面包树是非洲热带草原的标志性树种。近年来,该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同时,推广光伏发电、生态旅游与咖啡种植业,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路径。下图为猴面包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猴面包树粗大树干是为了储存雨季降水,推测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充沛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沛
37.中国企业在肯尼亚东北部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主要因为当地( )
①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②土地租金低,建设成本小
③工业基础完善,电力需求大④政策支持清洁能源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为保护稀树草原生态系统,肯尼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咖啡种植园,替代自然草原 B.修建穿越保护区的观光铁路
C.划定生态廊道,限制游客数量 D.引入外来物种增强生物多样性
【答案】36.D 37.B 38.C
【解析】36.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分干湿两季,因此猴面包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D正确;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A错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充沛,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B错误;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C错误。故选D。
37.肯尼亚东北部位于赤道附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该地区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租金较低,有助于降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肯尼亚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并鼓励国际合作,为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①②④正确;工业基础完善,电力需求大并不是肯尼亚东北部的主要特征,③排除。故选B。
38.扩大咖啡种植园和修建观光铁路都会破坏自然草原生态系统。AB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D错误;划定生态廊道,限制游客数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C正确;故选C。
澳大利亚大陆是一块神奇的大陆,孕育了许多奇特的动物,而且物产富饶,位于该大陆的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9.鸸鹋是澳大利亚的特有鸟类,有两对眼睑,一对用于眨眼,另一对是防止沙尘进入眼睛的眼睑膜;上颈部皮肤裸露,下颈部羽毛稀疏。鸸鹋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形崎岖 B.河湖密布 C.炎热干燥 D.冰天雪地
40.澳大利亚的养牛业集中在北部地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1.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的( )
A.大陆内部 B.东南部沿海 C.北部沿海 D.西北部沿海
【答案】39.C 40.A 41.B
【解析】39.据题干鸸鹋有两对眼睑,“一对是防止沙尘进入眼睛的眼睑膜”,可推知,鸸鹋生存地区风沙较多;“上颈部皮肤裸露,下颈部羽毛稀疏”,可推知,鸸鹋生存地区气候炎热,稀疏的羽毛有利于散热。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鸸鹋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炎热干燥,炎热干燥的地区不可能“河湖密布”,也不可能“冰天雪地”,C正确,BD错误。根据图文资料,不能得出鸸鹋生存地区地形崎岖的结论,A错误。故选C。
40.据图可知,澳大利亚的肉牛养殖场集中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这里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地处热带,应为热带气候,排除BD;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排除C;牛是食草动物,可推知该地草场广布,应为热带草原气候,A正确,故选A。
41.据图可知,澳大利亚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的东南部沿海地区,这里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适宜人类居住;大陆内部、北部沿海、西北沿海降水较少,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城市较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北的尼加拉瓜是与我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第181个国家。下图示意尼加拉瓜位置和等高线地形等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尼加拉瓜国家位于( )
A.东半球 B.热带地区 C.南美洲 D.中纬度地区
43.尼加拉瓜国家境内多火山分布,原因是该国位于( )
①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③亚欧板块的内部地区④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42.B 43.D
【解析】4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加拉瓜的经度大致在84°W~86°W,位于西半球,A错误;纬度范围大致在12°N~14°N,属于热带地区、低纬度地区,B正确,D错误;尼加拉瓜位于北美洲,C错误。故选B。
4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加拉瓜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境内多火山分布,②④正确,即D正确,①③错误,即ABC错误。故选D。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下图为中国南极五个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4.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45.长城站位于秦岭站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答案】44.D 45.A
【解析】44.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适合开展科学考察活动。12-次年2月属于南极地区的暖季,所以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2-次年2月,D正确。3-5月,南极地区气温下降,白昼时间越来越短,不利于科考,A错误。6-8月,南极大部分地区处于极夜,气候严寒,无法开展科考,B错误。9-11月,南极地区正从寒季向暖季过渡,气温还未达到较为适宜科考的程度,C错误。故选D。
45.南北方向判断:在南极地区的俯视图中,越靠近南极点越靠南;秦岭站比长城站更靠近南极点,所以长城站在秦岭站的北方。东西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在南极地区俯视图中呈顺时针;从秦岭站看长城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长城站在秦岭站的东方。综合南北和东西方向判断,长城站位于秦岭站的东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大豆喜温暖,发芽、生长要求雨水充足。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多用大豆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每年消费量达1.1亿多吨。下表示意2022年世界前五大豆生产国的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巴西 美国 阿根廷 中国 印度
种植面积(万公顷) 4200 3570 1670 1024 1241
产量(万吨) 15200 11827 4950 2029 1200
46.与表中所列国家相比,巴西大豆产量居全球首位,主要优势条件是( )
A.距离海洋最近 B.国土面积最辽阔 C.种植面积最大 D.种植历史最悠久
47.我国每年从巴西、美国等地进口大豆超9000万吨,说明国内( )
A.大豆产量少 B.消费量巨大 C.转口贸易多 D.大豆价格低
【答案】46.C 47.B
【解析】46.据图表可知,巴西大豆产量居全球首位,主要优势条件是巴西大豆种植面积最大,达4200万公顷,远超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印度,C正确;据材料不能得出巴西大豆种植区“距离海洋最近”的结论,A错误;图示国家中,中国国土面积最辽阔,大豆种植历史最悠久,BD错误。故选C。
47.据图表可知,我国大豆年产量达2029万吨,居世界第四,产量并不少,但每年仍需从巴西、美国等地进口大豆超9000万吨,是因为我国大豆“每年消费量达1.1亿多吨”,消费量巨大,A错误,B正确;我国进口大豆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C错误;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国内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与价格高低无关,D错误。故选B。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下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分布及前十位省区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数量( )
A.四川省超1亿 B.沿海各省区都超1亿
C.长江沿线各省区都超1亿 D.超过1亿的省区在黑河—腾冲线以东
49.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率( )
均高于20%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高
C.西藏自治区最低 D.海南省为16%
50.人口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以下属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
A.B.C.D.
【答案】48.D 49.D 50.C
【解析】48.读图可知,四川省的人口并未超过1亿。A错误;沿海各省区中,并非所有省份的人口都超过1亿。例如,海南省、福建省等沿海省份的人口并未达到1亿。B错误。长江沿线的省份中,并非所有省份的人口都超过1亿。例如,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等长江上游地区的人口较少。C错误。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腾冲线以东,如广东省和山东省,D正确,故选D。
49.读图可知,2010—202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不是都高于20%,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的人口增长率均为19%,A错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率为19%,但并非最高。B错误;西藏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为22%,C错误;海南省人口增长率为16%,D正确;故选D。
50.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粮食紧张等问题,C正确;“男多女少”属于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并非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直接带来的问题,A错误;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不足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BD错误;故选C。
2024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宣布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青海玛尔挡水电站全部机组并网发电,这也是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全清洁能源一体化基地的核心工程。图为青海省地形及玛尔挡水电站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玛尔挡水电站所在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冷湿 C.高寒 D.暖热
52.青海省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众多 ②河流水流平稳 ③地势落差大 ④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3.黄河灌溉水源丰富,在其上游塑造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 )
A.宁夏平原 B.关中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54.玛尔挡水电站建成发电的生态意义是( )
A.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 B.缓解中东部地区能源紧缺问题
C.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 D.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51.C 52.C 53.A 54.D
【解析】51.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其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C正确;干旱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冷湿一般用来描述东北地区等部分区域;暖热不符合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ABD错误。故选C。
52.青海省河流众多,如黄河、长江等大河的源头都在青海。同时,青海省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水流平稳不利于水能资源富集;河流含沙量小与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并无直接关联。所以①③正确,故选C。
53.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依靠黄河水灌溉,物产丰富,有“塞上江南”的美誉,A正确;关中平原位于陕西中部,主要由渭河冲积而成;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排除BCD。故选A。
54.“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属于经济意义,A错误; “缓解中东部地区能源紧缺问题”是对能源输送地区的作用,并非生态意义,B错误;“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说法错误,玛尔挡水电站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C错误;水电站建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这属于生态意义,D正确。故选D。
氢能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清洁绿色等特点,根据氢气制取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灰氢(化石燃料制氢)、蓝氢(结合碳捕集、碳封存技术的化石燃料制氢)和绿氢(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三种,氢能不宜传统运输。某机构提出力争2030年我国绿氢电解槽装机规模达到100GW的目标,下图为其提出的2030年“绿氢100”的发展模式展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5.内蒙古基地制氢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水力发电建设基础好 B.晴天较多,太阳能更丰富
C.石油的储量丰富 D.受夏季风影响,风能丰富
56.2030年各绿氢基地的合理发展模式是( )
A.新疆基地—风力制氢 B.华北基地—煤炭制氢
C.四川基地—光伏制氢 D.华东基地—水电制氢
57.我国积极开发新能源,有利于( )
①减少全国用电量;②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③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④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5.B 56.A 57.D
【解析】55.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旱,晴天较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利用太阳能制氢,B正确;内蒙古地区降水较少,河流流量小,水力发电建设基础不好,A错误;利用石油制氢属于灰氢,且内蒙古并非石油储量特别丰富的地区,C错误;内蒙古受夏季风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B。
56.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力资源丰富,适合风力制氢,A正确;煤炭制氢属于灰氢,不符合绿氢基地的发展要求,华北基地不适合用煤炭制氢,B错误;四川盆地多云雾天气,光照不足,不适合光伏制氢,C错误;华东地区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水电制氢,D错误。故选A。
57.开发新能源并不能减少全国用电量,①错误;新能源的开发可以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②正确;新能源开发涉及到高新技术,能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正确;新能源一般具有清洁绿色的特点,可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④正确。故选D。
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物古迹众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为“甘肃省地形分布图”和“敦煌莫高窟部分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8.河西走廊的“河西”是( )
A.黄河以西 B.汾河以西
C.黑河以西 D.淮河以西
59.住在江苏省常熟市的我们暑假乘汽车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地形类型 D.光照强度
60.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C.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D.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61.为了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用水大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开渠引水,扩大绿洲的面积 B.大水漫灌农田,以保证农作物需水量
C.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 D.沿河往上游方向开垦荒地,多种粮食
【答案】58.A 59.B 60.C 61.C
【解析】58.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夹在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所以“河西”指黄河以西 ,A正确;与汾河、黑河、淮河无关,B、C、D错误。故选A。
59.从出发地江苏省常熟市到敦煌,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植被景观变化大,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B正确;热量主要影响植被的类型和生长周期等,与该区域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关系不大,A错误;地形类型和光照强度不是造成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大的主要因素 ,C、D错误。故选B。
60. 河西走廊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种子养分积累,且气候干燥利于种子晾晒和储存,C正确;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是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最有利条件,A错误;该地经济相对不发达,科技并非先进,B 错误;河西走廊地处内陆,离市场远,D错误。 故选C。
61.开渠引水扩大绿洲面积会增加水资源消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A错误;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B错误;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C正确;沿河往上游方向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且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 ,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从卫星图中看河西走廊,祁连山连绵的山脉脚下,漫漫戈壁黄沙之中,分布着一块块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格外与众不同,这就是河西走廊上的绿洲。这其中黑河的奉献首屈一指。黑河,古称弱水,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内陆河,是沿途绿洲及城市工业、生活的主要水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黑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 B.内蒙古高原的降水
C.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D.从黄河跨流域调水
63.黑河流域的绿洲是我国重要的玉米育种基地,该地适宜种植玉米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③有稳定的灌溉水源④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4.下列农业类型中,在西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是( )
A.基塘农业 B.灌溉农业 C.水田农业 D.河谷农业
【答案】62.C 63.A 64.B
【解析】62.黑河位于祁连山北麓,其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祁连山海拔高,山顶有大量积雪冰川,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形成河流补给水源,C正确。青藏高原距离黑河较远,A错误;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不是黑河主要水源,B错误;黑河未从黄河跨流域调水,D错误。故选 C。
63.黑河流域地处温带,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热量充足,满足玉米生长需求,①正确;该区域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玉米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养分积累,②正确;黑河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保障玉米生长期间的水分需求,③正确;黑河流域地处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较少,不是依靠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④错误。所以①②③正确,排除BCD,故选 A。
64.基塘农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一种在低洼地区挖塘养鱼,堆泥成基,在基上种植农作物的农业模式,不适合西北地区干旱的环境,A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在有灌溉水源(如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等)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利用水源进行灌溉种植农作物,是西北地区典型农业类型,B正确;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为主,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不适合发展水田农业,C错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因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在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相对充足)发展农业,不是西北地区典型农业类型,D错误。故选 B。
2023年冬季,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读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最大积雪厚度示意图和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65.哈尔滨最大积雪厚度和河流结冰期大致是( )
A.41厘米7个月 B.58厘米6个月 C.41厘米5个月 D.58厘米4个月
66.造成延吉和长春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67.哈尔滨火爆“出圈”为东北振兴提供了一种方向。为进一步促进东北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挥地方特色,加大宣传力度②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重工业
③制定优惠政策,打造宜居环境④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服务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65.C 66.C 67.B
【解析】65.从“东北地区部分城市最大积雪厚度示意图”中可以直接看到哈尔滨对应的最大积雪厚度是41厘米。观察“哈尔滨气候资料图”,气温低于0℃的月份大致是11月-次年3月,共5个月左右,这意味着河流结冰期大致是5个月。所以哈尔滨最大积雪厚度和河流结冰期大致是41厘米、5个月,故选C。
66.延吉和长春都位于东北地区内陆,海陆位置差异不大,不是造成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误。延吉和长春纬度相近,纬度因素对积雪厚度的影响较小,B错误。延吉地处长白山地,地势较高,冬季降雪较多且积雪不易融化;长春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低,积雪相对较少,地形因素是造成两者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C正确。人类活动对区域整体的最大积雪厚度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C。
67.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就是发挥了地方冰雪特色并进行宣传的成功案例,发挥地方特色能吸引更多游客等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①正确。完善配套设施有利于城市发展,但东北地区重工业原本比重较大,且从旅游火爆“出圈”来看,应更注重发展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而不是大力发展重工业,②错误。制定优惠政策可以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入,打造宜居环境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旅游、投资等,促进经济发展,③正确。哈尔滨冰雪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符合当前城市发展趋势,提升服务水平能提高游客等的满意度,促进第三产业更好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④正确。故选B。
乌鲁木齐市某学校初中学生为了解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进行了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8.仔细观察模拟实验,以下结论不恰当的是(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植被覆盖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C.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D.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69.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与左图中对应位置排序,从左到右排列正确的是( )
①修建水平梯田 ②植树造林、种草 ③打坝淤地 ④营造护田林网、发展生态农业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答案】68.A 69.D
【解析】68.由图可知,地面坡度小,坡面径流流速越慢,侵蚀力越弱,水土流失应越轻,A错误;植被覆盖越少、土质越疏松,地表越容易被径流冲刷侵蚀,水土流失越严重,BC正确;降水强度越大,地表径流侵蚀力越强,水土流失越严重,D正确。A符合题意,故选A。
69.由图可知,黄土塬较为平坦,适合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耕作,故应营造护田林网、发展生态农业,对应④;在缓坡可以修建梯田,在减小坡度的基础上进行耕作,对应①;沟谷处会有径流流经,应在此处打坝淤地,拦截径流携带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对应③;陡坡不适合耕作,同时应植树造林、种草以减少坡面的水土流失,对应②。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从外省转入的人口众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近年来,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0.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水乡风景优美 B.生活成本高 C.生态环境好 D.就业机会多
71.苏州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来创业,其主要原因是苏州( )
①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 ②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
③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 ④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对苏州人口的影响是( )
A.劳动力人口数量增加 B.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
C.加速人口老龄化 D.人口素质稳定不变
【答案】70.D 71.D 72.A
【解析】70.由题干可知,苏州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因此吸引不少来苏州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苏州吸引大量外省人口的主要原因是苏州的就业机会多,D正确;水乡风景优美、生态环境好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生活成本高不利于人口迁入,ABC错误,故选D。
71.政府为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这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创业的重要因素,①正确;园林建筑等城市景观优美,与吸引高素质人才创业关联性不大,②错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人员往来、物资运输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创业,③正确;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能获得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利于创业,④正确。故选D。
72.从外省转入苏州的人口众多,且有不少是高素质人才,这些迁入人口大多处于劳动年龄阶段,会使苏州劳动力人口数量增加,A正确;外省人口迁入与新出生人口数量没有直接关联;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会缓解人口老龄化;高素质人才迁入会提升苏州人口素质,BCD错误。故选A。
深(圳)中(山)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千米,图是深中通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3.天气对户外施工有很大影响,深中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太担心的天气是( )
A.低温 B.台风 C.湿热 D.暴雨
74.深中通道的“西桥东隧”方案中,东段采用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①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②保持水面航道的通航能力
③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④保持飞机起落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5.深中通道给中山市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市内交通明显改善 B.工业向沿海转移
C.促进旅游业发展 D.空气质量改善
【答案】73.A 74.D 75.C
【解析】73.根据所学知识,深中通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低温对施工影响不大,A正确;深中通道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排除B;深中通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温度高,雨水多,湿热,容易影响施工,排除C;深中通道工程暴雨天气施工难度大,排除D。故选A。
74.根据所学知识,东段采用海底隧道需考虑珠江口航道密集的特点,沉管隧道不影响大型船舶通航,②正确;材料图示显示隧道东侧靠近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隧道方案可避免桥梁塔楼影响飞机起降,④正确;缩短距离需桥梁更优,①错误;海底隧道建设成本远高于桥梁,③错误;D正确,排除ABC。故选D。
75.根据所学知识,深中通道的开通,有利于促进珠江口两岸的旅游业发展,C正确;深中通道的开通,有利于改善珠江口两岸的交通,对市内交通影响不大,排除A;深中通道的开通,有利于促进珠江口两岸的经济发展,不会导致工业向沿海转移,排除B;深中通道的开通,不会导致空气质量改善,排除D。故选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年产量占到全国棉花年产量的90%左右。读新疆棉花主产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6.新疆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地形 C.水源 D.纬度
77.新疆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小
78.下列有关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中部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D.塔里木河是新疆最大的外流河
【答案】76.C 77.A 78.C
【解析】76.由图可以看出,新疆棉花产区位于盆地边缘,这是因为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盆地边缘有冰雪融水,故影响棉花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水源,C正确。跟气温、地形和纬度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77.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提高棉花品质,A正确、BC错误。新疆海拔不高,昼夜温差大,D错误。故选A。
78.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A错误。新疆地形以盆地为主,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B错误。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是我国西气东输的西部起点,C正确。塔里木河是新疆最大的内流河,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D错误。故选C。
在东西部协同发展中,山东与西藏日喀则地区通过项目协作、技术支持等方式加强合作,演绎新时期的“山海情”。山东寿光某农业技术员到日喀则指导温室大棚蔬菜生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9.3月,该农业技术员初到大棚时感觉到头晕,5月蔬菜长起后,头晕症状明显减轻,主要是因为( )
A.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B.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
C.夏季风使氧气增多 D.光合作用增强,氧气增多
80.农业技术员还考察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的重要意义是( )
A.使气候变暖减弱 B.促进畜牧业发展
C.吸引人口流入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79.D 80.D
【解析】79.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缺氧,会导致技术员出现头晕等症状;大棚蔬菜长起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增多,技术员头晕症状减轻。D正确,C排除;日喀则地区海拔较高,气压较低,可能导致头晕。但题干中提到的是3月和5月的对比,海拔和气压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显著变化;天气晴朗和昼夜温差大可能会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但与头晕症状的减轻没有直接关系;AB错误,故选D。
8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遏制该地区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自然保护区对气候变暖的影响有限,与使气候变暖减弱关系不大,A错误;不是为了促进畜牧业发展,B错误;自然保护区通常限制人类活动,不会吸引大量人口流入。C错误。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