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练06 热点押题综合题20题
1.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很大。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约3000小时,最大日较差25℃。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0亿吨油当量,被地质学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1)结合图文材料,解析塔里木盆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
(2)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据图解析,塔里木盆地还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清洁能源名称。
2024年9月6日16时20分,超强台风“摩羯”以17级以上、62米/秒的超高强度在海南文昌登陆,雨量达到250至400毫米。
(3)判断图2中甲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写出该区域在台风灾害中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菠萝蜜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水果,有“热带水果皇后”之美誉。菠萝蜜起源于印度,喜热带气候、喜光、忌积水,适合生存于无霜冻、年雨量充沛的地区。
(4)菠萝蜜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塔里木盆地和海南岛,哪个地区更适合引种菠萝蜜?并简述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粮稳天下安,水稻、小麦、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同学们以“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
材料1: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
材料2:美国和印度耕地面积广,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美国分布有面积较大的黑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山地众多,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查帕拉尔群落”是加利福尼亚山地的灌木群落,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每年秋冬季节,加州盛行“圣安娜风”,风力强劲,直达太平洋沿岸。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山火,造成的保险赔偿约130亿美元。为防范火灾,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时前扑灭。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材料3:“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1)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为 ,美国东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为 。
(2)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却大于中国,请解析主要原因。
(3)美国林业部门采用“受控火烧”措施的主要原因。
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定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边陲,全县平均海拔5000米,昼夜温差大,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薄弱。地震发生后,国家调集各级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前往灾区救援,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工作,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调运必需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新闻图片和六大板块图(局部)
(1)从地理角度解析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多发的原因。
(2)说明此次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
(3)地震灾区所需的救灾物资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4)救灾人员面临的困难。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源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
【大河之魂】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哪个省份 与长江相比,简述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
(2)长江、黄河在上游河段均有很多水电站,请你说明原因。
【大河之安】
(3)“九曲黄河万里沙”说的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问题,解析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至少2点)。
(4)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黄河流经的黄土地变成“绿水青山”,请说明具体措施。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马上项目比赛于2024年7月8日至1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举行。本届运动会竞赛项目包括蹴球、龙舟、独竹漂、民族武术、攀椰竞速、花炮等18项,其中攀椰竞速为本届新增比赛项目。
材料二中国部分民族分布示意图。
(1)分别说出一种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地(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2)解析攀椰竞速、马上项目分别在海南省三亚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举办的原因。
(3)简述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4)总结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并解析这种特点的好处。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1月11日,2025年第九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式发布。本届亚冬会的口号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DreamofWinter,LoveamongAsia)”,本届亚冬会的会徽为“超越”,赛会的吉祥物——东北虎“滨滨”和“妮妮”。
材料二东北三省简图。
材料三哈尔滨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北京的王小拓计划观看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应乘坐的铁路线是 。
(2)流经哈尔滨的河流A是 。
(3)根据材料解析哈尔滨承办亚冬会的自然优势条件。
(4)助力亚冬会,请你为哈尔滨设计一条宣传语。
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2年2月24日俄军决定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其所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6亿人的需求。乌克兰的玉米、小麦、大麦、葵花籽油等出口量,一直占据世界前列,素有,“欧洲粮仓”美称;俄罗斯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乌克兰还是“欧洲能源中转站”,其境内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将俄罗斯的天然气向西输出到欧洲西部。
材料二:乌克兰位置示意图(图1),俄罗斯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与图1归纳:乌克兰称为“欧洲粮仓”,请你解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 (答出两点),据图示信息推测大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的 (南、北)部地区。
(2)据图2解析,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得益于俄罗斯具有丰富的 资源,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河流运输不占主导地位,原因是 。
(3)据图文材料解析俄罗斯成为欧洲西部天然气进口源地的优势条件?(答出两点)
(4)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请你从图2中信息提供判断依据
8.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战火重燃,世界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这里。小明一家正准备搭乘从上海启航的游轮环游世界,受到冲突影响,不得不重新规划路线。图为预定航行路线示意和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游轮预定路线是从上海出发依次经过A、B、C、D、E最后回到上海,环球一周。其中A是 洋,D附近是两个大洲分界线,它是 运河。
(2)规划路线时,小明打算到B地参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地人多信仰 教。
(3)读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图,请解析当地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一点即可)
(4)冲突发生后,游轮不得不改变路线,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行。请根据所学知识解析这样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答一点即可)
9.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非在农业、能源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典范。2024年2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召开。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中,约1/3在非洲。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向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选育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米饭被摆上更多非洲人的餐桌。
材料二:非洲电力严重短缺,虽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却只有1%的光伏发电装置。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成大规模光伏电站,充分利用了撒哈拉沙漠的广阔空间。据阿方统计,中国承建的光伏电站超过其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中方随之投资兴建的工业园生产的家电、通信设备等,在当地销售火爆。
材料三:左下图为非洲年降水量和部分水稻试验田分布示意图,右下图是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设的光伏电站。
(1)请从纬度位置的角度,说出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在提高非洲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提供的支持。
(3)据材料二、材料三,说出阿尔及利亚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4)简述光伏发电项目对中阿双方的意义。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举行,使海南这个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再次引起瞩目。早在2018年4月,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将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材料二:
(1)读图可知,台湾岛和海南岛在地理环境上有不少共同特征:都濒临 海;夏秋季节易受 (灾害性天气)影响;纬度接近,都是我国重要的 带作物产区;受地形影响,两岛交通线均呈 分布。
(2)台湾岛和海南岛西部都有著名的盐场,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解析两地区晒盐的有利条件。
(3)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从历史、血缘、地缘和文化渊源等角度中,选取两个方面列举能肯定上述事实的证据。
(4)结合图文材料,解析说明海南岛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表面与地球表面不同,它不仅毫无绿色植被,也没有氧气,没有海洋,昼夜温差近300℃。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经常遭受陨石的猛烈撞击,表面坑坑洼洼。
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还搭载了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自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并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月系统。
(1)地球与太阳及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构成了 (填“太阳系”或“银河系”)。月球是地球的 (填“卫星”或“恒星”),两者一起构成了地月系。
(2)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而这些陨石多来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之间。
(3)地球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结合材料,从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方面,解析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与很多国家或组织共享航天技术和资源,简述这些合作对我国的积极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条件优越,“三面环山,三江汇聚”,具有漫长海岸线、良好港口群、广阔海域面,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2024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该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该通道从深圳市开车到中山市将由两小时缩短到30分钟,方便了珠江两岸人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材料三: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深中通道位置图。
(1)请描述有关珠江的水文特征。
(2)结合材料,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3)结合材料,解析“深中通道”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4)据材料解析修建“深中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东至上海,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图左为“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图右为“四川盆地河流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秉持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场馆建设融入了绿色建筑、低碳节能、智慧运营等创新技术。
(1)川气东送工程中的“气”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采用 (运输方式)输送至上海。
(2)四川盆地内河网密布,河流呈 (向心/放射)状,在盆地内交汇。该地区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闷热潮湿,故川菜多以花椒、辣椒为调味品,主要的目的是 。
(3)资源跨区域调配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请解析“川气东送”对输出地有哪些有利影响 (至少答两点)
(4)体验低碳生活,让环保理念成为自觉行为,请列举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14.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下图示意新疆自贸试验区位置,下表为新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相关资料,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自贸区三大片区 人口数(万) 重点发展行业
乌鲁木齐片区 405 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打造与中亚地区各 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喀什片区 449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等,打造联通中亚地区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
霍尔果斯片区 6 跨境物流、跨境旅游、金融服务等跨境经贸投资行业
(1)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穿越新疆的铁路线甲为 ,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2)乌鲁木齐片区重点发展产业以 产业为主。喀什片区以 (轻/重)工业为主,解析其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原因 。
(3)比较霍尔果斯片区和乌鲁木齐片区建立自贸试验区各自的优势。
(4)从经济角度简单解析新疆自贸区建立的意义。
15.【因地制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盛夏时节,河南信阳市的郝堂村的上百亩荷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犹如一幅田园山水美丽画卷。下图为信阳市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
(1)郝堂村所在的信阳市被称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是因为 流经信阳市,其与 (山脉)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郝堂村发展“荷花经济”,将乡村旅游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依托丰富的水资源,种植观赏荷花,发展荷花生态旅游。村民在家门口把农家乐、民宿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统一规划,举办观光旅游、康养旅游等活动,游客常年络绎不绝。
(2)请列举两种郝堂村村民可以销售的与荷花相关的产品。
(3)简析郝堂村发展“荷花经济”采取的措施。
郝堂村大片的荷塘铺满了绿色的荷叶,朵朵荷花摇曳生姿,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4)为扩大郝堂村荷花的知名度,请为其撰写一条宣传语。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深珠通道,也叫“伶仃洋通道”,从东边的深圳市前海出发,跨越珠江口,一直延伸到西边的珠海高新区,它位于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之间,离深中通道大约12公里,离港珠澳大桥大约20公里。
材料二:深珠通道是广东正在规划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计划建成公铁复合通道,能跑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呢!是粤港澳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同时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1)指出深珠通道连接的核心城市及所属城市群。
(2)解析珠江口水域的地理特征对深珠通道建设可能面临的难题。
(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珠通道的有利条件。
(4)简述深珠通道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年。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共包括六省,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山西、河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湖北有铁矿,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于该区域。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菜基地,工农业基础雄厚。中部六省及其位置如图所示。
(1)自古以来,中部地区“南”“北”气候差异显著,试完成下表。
省区 温度带 主要干湿地区
山西 ① 带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湖南 亚热带 ② 区
(2)郑州位于 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3)中部六省名山大川众多。请简述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任意一点)
(4)简要解析中部六省崛起的有利条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土盐碱化最严重的省区。土壤盐碱化,也被称为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个过程是由于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现象。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会导致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该省区盐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盐湖众多,地表盐湖的水质与海水的水质十分接近。
材料二:2023年,随着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发酵,新疆农三师红旗农场研究人员调配出适合各类海产品生长的环境,创造出了“人工海水”,利用盐碱地成功养殖出石斑鱼、南美对白虾、鲍鱼和龙虾等,这些海鲜肉质鲜嫩,口感独特,品质堪比沿海地区的海鲜,为新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三:图1为乌鲁木齐的气候图,图2为新疆地图,图3为海鲜养殖示意图。
(1)简述新疆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2)结合材料,从自然的角度解析新疆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
(3)结合材料,简要解析新疆发展海鲜养殖的有利条件。
(4)简析新疆发展海鲜陆养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11月28日,几代人历经40多年的不懈努力,顺利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锁边合龙”,修筑了长达3046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采用了多种治沙模式,包括草方格、植树、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
材料二:塔克拉玛千沙漠年降水量稀少,一般只有23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3800毫米,干旱程度极为严重。一年四季都有持续的大风,尤其在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风沙肆虐。
材料三: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位置和草方格景观。
(1)说出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地形区,并简析其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气候原因。
(2)简述“草方格”的具体作用。
(3)结合材料二,简要解析“锁边合龙”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4)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角度,简述“锁边合龙”工程的意义。
20.核污染水指在事故中直接接触反应堆中放射性物质的水,由于受到污染而具有高度放射性。日本2023年度将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入海洋,每次约排放7800吨。读“日本主要核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从地形、气候、自然灾害中任选一个角度,解释日本的建筑材料多用木材的原因。
(2)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试解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日本拥有众多核电站,其大力发展核电工业的原因是国内 。
(4)日本核污水排海将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你提出抗议的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练06 热点押题综合题20题
1.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很大。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约3000小时,最大日较差25℃。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0亿吨油当量,被地质学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1)结合图文材料,解析塔里木盆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
(2)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据图解析,塔里木盆地还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清洁能源名称。
2024年9月6日16时20分,超强台风“摩羯”以17级以上、62米/秒的超高强度在海南文昌登陆,雨量达到250至400毫米。
(3)判断图2中甲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写出该区域在台风灾害中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菠萝蜜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水果,有“热带水果皇后”之美誉。菠萝蜜起源于印度,喜热带气候、喜光、忌积水,适合生存于无霜冻、年雨量充沛的地区。
(4)菠萝蜜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塔里木盆地和海南岛,哪个地区更适合引种菠萝蜜?并简述理由。
【答案】1.(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稳定的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等。
(2)非可再生资源。太阳能。
(3)林地。泥石流、滑坡等。
(4)海南岛。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适宜种植菠萝蜜。
【解析】1.本大题以塔里木盆地和海南岛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塔里木盆地和海南岛的农业、塔里木盆地的自然资源、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析塔里木盆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年日照时数约3000小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最大日较差25℃,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减少农作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塔里木盆地有河流等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作物生长的用水需求。地势平坦,平坦的地势便于大规模耕种和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盆地周边的河流带来较肥沃的土壤,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油气资源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和特定的条件,其储量是有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在人类历史的时间尺度上无法再生,因此油气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根据材料解析,塔里木盆地还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清洁能源是太阳能,因为该地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3)读图2可知,甲区域位于山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台风带来大量降水,林地地势起伏较大,在强降水的作用下,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4)根据材料解析,海南岛更适合引种菠萝蜜;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符合菠萝蜜喜热带气候、喜光、年雨量充沛的生长需求。而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不如海南岛适宜菠萝蜜生长。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粮稳天下安,水稻、小麦、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同学们以“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
材料1: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
材料2:美国和印度耕地面积广,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美国分布有面积较大的黑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山地众多,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查帕拉尔群落”是加利福尼亚山地的灌木群落,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每年秋冬季节,加州盛行“圣安娜风”,风力强劲,直达太平洋沿岸。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山火,造成的保险赔偿约130亿美元。为防范火灾,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时前扑灭。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材料3:“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1)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为 ,美国东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为 。
(2)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却大于中国,请解析主要原因。
(3)美国林业部门采用“受控火烧”措施的主要原因。
【答案】2.(1)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3)当地易燃灌木较多,原有的火情抑制政策积累易燃林木,为大规模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受控火烧政策能积累易燃树种、减少枯枝落叶的数量;并能有效杀灭土壤和枯枝落叶中的害虫,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林木自然更新。
【解析】2.本题以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两国的气候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解析能力。
(1)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美国东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较大。
(2)地形方面: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气候方面: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美国东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印度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中国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3)据材料“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查帕拉尔’是加利福尼亚山地常见的灌木,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说明当地易燃灌木较多。据材料“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点前扑灭。”,说明火情抑制政策积累了大量的易燃林木,为大规模火灾发生埋下隐患。受控火烧政策把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耐火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火烧可以提高表层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
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定日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边陲,全县平均海拔5000米,昼夜温差大,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薄弱。地震发生后,国家调集各级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前往灾区救援,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工作,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调运必需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新闻图片和六大板块图(局部)
(1)从地理角度解析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多发的原因。
(2)说明此次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
(3)地震灾区所需的救灾物资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4)救灾人员面临的困难。
【答案】3.(1)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
(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质灾害、生活生产受影响等
(3)食品和饮用水;帐篷、棉被等临时居住物资;医疗药品和器械; 挖掘和救援设备等
(4)高寒缺氧、恶劣天气、 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等。
【解析】3.本题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为背景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的危害和防灾救灾、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定日县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挤压亚欧板块,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地震多发。
(2)人员伤亡:地震发生突然,且当地基础设施薄弱,房屋等建筑抗震能力可能不足,容易在地震中倒塌,导致人员被掩埋、砸伤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震会破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还会损坏居民的家具、电器等财产,以及企业的生产设备、厂房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定日县山高坡陡,地震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会进一步破坏交通、堵塞河道,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活生产受影响:地震破坏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企业停产,农业生产也可能因土地破坏、灌溉设施损坏等受到影响。
(3)食品和饮用水:理由是地震发生后,当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食品和饮用水供应中断,受灾群众需要基本的饮食保障,以维持生命活动和体力。帐篷、棉被等临时居住物资:定日县昼夜温差大,且地震导致大量房屋损坏,受灾群众无家可归,帐篷可提供临时居住场所,棉被能帮助他们抵御夜晚的低温。医疗药品和器械: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受伤群众需要及时的医疗救治,药品可用于伤口处理、消炎止痛等,器械可用于诊断和手术等医疗操作。挖掘和救援设备:如挖掘机、生命探测仪等。当地山高坡陡,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掩埋人员,挖掘设备可用于清理废墟,生命探测仪能帮助寻找被掩埋的幸存者。
(4)定日县平均海拔5000米,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救灾人员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如头痛、呼吸困难、乏力等,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效率和人员身体健康;当地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能高温,夜晚寒冷,且可能伴有大风等恶劣天气,增加了救灾人员的工作难度和身体负担;山高坡陡的地形,使得交通不便,救援车辆和大型设备难以快速到达受灾地点,物资运输也面临困难,延长了救援时间;地震发生后,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导致救灾人员与外界沟通不畅,救援设备电力供应不足,影响救援指挥和具体救援行动的实施。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源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
【大河之魂】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哪个省份 与长江相比,简述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
(2)长江、黄河在上游河段均有很多水电站,请你说明原因。
【大河之安】
(3)“九曲黄河万里沙”说的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问题,解析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至少2点)。
(4)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黄河流经的黄土地变成“绿水青山”,请说明具体措施。
【答案】4.(1)青海省;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2)上游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①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4)植树造林;缓坡修建梯田;坡脚建挡土坝,防护林等。
【解析】4.本题以“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长江与黄河的概况、水文特征、水能资源的开发、存在问题与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青海省,受地势影响,曲折东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与长江相比,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2)黄河与长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共同原因是上游河段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3)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2.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3.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4.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二、人为原因:修路采矿等破坏地表、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等。
(4)黄河流经的黄土地变成“绿水青山”,是经过多年综合治理的结果,具体措施有:黄土高原地区做好水土保持、植被保护的工作,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坡脚建挡土坝,防护林;缓坡修建梯田等。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马上项目比赛于2024年7月8日至1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举行。本届运动会竞赛项目包括蹴球、龙舟、独竹漂、民族武术、攀椰竞速、花炮等18项,其中攀椰竞速为本届新增比赛项目。
材料二中国部分民族分布示意图。
(1)分别说出一种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地(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2)解析攀椰竞速、马上项目分别在海南省三亚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举办的原因。
(3)简述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4)总结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并解析这种特点的好处。
【答案】5.(1)黎族,维吾尔族
(2)海南省三亚市气候炎热,椰树资源丰富,便于开展攀椰竞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草原广阔,便于开展马上运动。
(3)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4)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好处: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民族大融合,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有利条件。
【解析】5.本题以中国部分民族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计4道小题,设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解析能力。
(1)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维吾尔族主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此之外,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等。
(2)攀椰竞速源自海南黎族民间喜闻乐见的“摘椰子”活动运动项目,极具海南地方生产生活特点和海南的民族特色,是一项集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椰子是热带作物,而海南省三亚市全部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椰树资源丰富,便于开展攀椰竞速活动。马上项目比赛需要广阔的草场和适合马术运动的环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草场广阔,适合建天然牧场,非常适合进行马术相关的体育活动。
(3)读图可知,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4)读图可知,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这种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1月11日,2025年第九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式发布。本届亚冬会的口号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DreamofWinter,LoveamongAsia)”,本届亚冬会的会徽为“超越”,赛会的吉祥物——东北虎“滨滨”和“妮妮”。
材料二东北三省简图。
材料三哈尔滨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北京的王小拓计划观看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应乘坐的铁路线是 。
(2)流经哈尔滨的河流A是 。
(3)根据材料解析哈尔滨承办亚冬会的自然优势条件。
(4)助力亚冬会,请你为哈尔滨设计一条宣传语。
【答案】6.(1)京哈线
(2)松花江
(3)冬季寒冷、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降雪多)。(符合题意即可)
(4)大美龙江,喜迎亚冬。(北国同心,冰城圆梦。(合理即可)
【解析】6.本题以哈尔滨亚冬会为背景,设置4道小题,涉及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解析能力。
(1)结合所学知识,北京的王小拓计划观看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应乘坐的铁路线是京哈线。京哈线起止城市是北京和哈尔滨。
(2)由图可知,流经哈尔滨的河流A是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的最大支流。
(3)结合所学知识,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雪多,雪期长,是举办冰雪运动的理想场所;哈尔滨周边多山地,地形条件优越,可以发展雪上项目。
(4)结合所学知识, 助力亚冬会,为哈尔滨设计一条宣传语:大美龙江,喜迎亚冬;北国同心,冰城圆梦;相约哈尔滨,逐梦亚冬会等。
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2年2月24日俄军决定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其所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6亿人的需求。乌克兰的玉米、小麦、大麦、葵花籽油等出口量,一直占据世界前列,素有,“欧洲粮仓”美称;俄罗斯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乌克兰还是“欧洲能源中转站”,其境内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将俄罗斯的天然气向西输出到欧洲西部。
材料二:乌克兰位置示意图(图1),俄罗斯示意图(图2)
(1)根据材料一与图1归纳:乌克兰称为“欧洲粮仓”,请你解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 (答出两点),据图示信息推测大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的 (南、北)部地区。
(2)据图2解析,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得益于俄罗斯具有丰富的 资源,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河流运输不占主导地位,原因是 。
(3)据图文材料解析俄罗斯成为欧洲西部天然气进口源地的优势条件?(答出两点)
(4)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请你从图2中信息提供判断依据
【答案】7.(1)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南
(2)矿产 纬度高,气温低,河流封冻期长
(3)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丰富;管道运输距离近,运输成本低
(4)位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解析】7.本题以乌克兰位置示意图和俄罗斯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乌克兰的农业发展、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状况、地理位置等进行比较,考查学生解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乌克兰成为“欧洲粮仓”的自然条件:乌克兰地处东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粮食作物高产稳产;该地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黑土广布广泛,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2)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得益于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河流运输不占主导地位,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河流封冻期长。
(3)俄罗斯成为欧洲西部天然气进口源地的优势条件是: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丰富;靠近欧洲西部,管道运输距离近,运输成本低。
(4)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是因为位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8.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战火重燃,世界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到这里。小明一家正准备搭乘从上海启航的游轮环游世界,受到冲突影响,不得不重新规划路线。图为预定航行路线示意和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游轮预定路线是从上海出发依次经过A、B、C、D、E最后回到上海,环球一周。其中A是 洋,D附近是两个大洲分界线,它是 运河。
(2)规划路线时,小明打算到B地参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地人多信仰 教。
(3)读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图,请解析当地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一点即可)
(4)冲突发生后,游轮不得不改变路线,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行。请根据所学知识解析这样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答一点即可)
【答案】8.(1)印度洋 巴拿马
(2)伊斯兰教
(3)①平顶,因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②小窗,为了防风沙(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4)①航程更远,需要时间更长,费用增加②经过海域多恶劣天气影响安全③海洋情况复杂增加安全风险等。
【解析】8.本大题以预定航行路线示意和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洲和大洋分布、世界的语言、人种、宗教、建筑物、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1)游轮预定路线是从上海出发依次经过A、B、C、D、E最后回到上海,环球一周。其中A是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D附近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2)B地位于中东地区,当地人多信仰伊斯兰教,多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
(3)读冲突地区的气候与传统民居图可知,西亚的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因为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屋顶为平顶,墙厚有利于隔热,窗户小可以防风沙,也能起到减少太阳辐射进入屋内的作用。
(4)读图可知,路线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行,会使得原本航程变长,成本增高,预定计划被打乱;好望角附近海域处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交汇处,海水流动、波动较大,海况恶劣;且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安全风险较高等。
9.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非在农业、能源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典范。2024年2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召开。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中,约1/3在非洲。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向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选育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米饭被摆上更多非洲人的餐桌。
材料二:非洲电力严重短缺,虽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却只有1%的光伏发电装置。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成大规模光伏电站,充分利用了撒哈拉沙漠的广阔空间。据阿方统计,中国承建的光伏电站超过其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中方随之投资兴建的工业园生产的家电、通信设备等,在当地销售火爆。
材料三:左下图为非洲年降水量和部分水稻试验田分布示意图,右下图是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设的光伏电站。
(1)请从纬度位置的角度,说出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在提高非洲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提供的支持。
(3)据材料二、材料三,说出阿尔及利亚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4)简述光伏发电项目对中阿双方的意义。
【答案】9.(1)非洲以热带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2)杂交水稻技术,选育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
(3)太阳能丰富;地广人稀;地价低廉等。
(4)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加强两国友好关系等。
【解析】9.本题以非洲年降水量和部分水稻试验田分布示意图、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设的光伏电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非洲的气候、资源及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和综合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为主,因此被称为“热带大陆”。
(2)由题意可得,中国致力于向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选育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3)读图结合材料可知,阿尔及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沙漠广布,地广人稀,地价低廉,利于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
(4)阿尔及利亚太阳能丰富,电力需求量大,且地价低廉,而中国光伏技术先进,资金充足,两国进行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有利于利用各自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可以加强两国友好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举行,使海南这个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再次引起瞩目。早在2018年4月,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将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材料二:
(1)读图可知,台湾岛和海南岛在地理环境上有不少共同特征:都濒临 海;夏秋季节易受 (灾害性天气)影响;纬度接近,都是我国重要的 带作物产区;受地形影响,两岛交通线均呈 分布。
(2)台湾岛和海南岛西部都有著名的盐场,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解析两地区晒盐的有利条件。
(3)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从历史、血缘、地缘和文化渊源等角度中,选取两个方面列举能肯定上述事实的证据。
(4)结合图文材料,解析说明海南岛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答案】10.(1)南 台风 热 环形(环状)
(2)从地形上看,西部沿海地形平坦,都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从气候看,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3)地缘:台湾岛过去与大陆相连;血缘:台湾主要居民为汉族,祖籍福建;文化:台湾与中国大陆都使用汉语,与福建省都信奉妈祖;历史:一千多年前,台湾就与大陆建立航海联系;史书上有关于台湾的记载
(4)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贸易;沿海交通便利(或海运便利或多优良港湾);国家政策支持;临近粤港澳、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生态环境良好;自贸区前期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解析】10.本题以“海南岛、台湾岛略图”为材料,设置4个问题,涉及我国两大岛的位置、气候、农业、交通、经济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读图解析能力。
(1)读图可知,海南岛位于我国南海海域,台湾岛南临南海,所以两大岛都临南海;两大岛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天气的影响;海南岛地处热带,台湾岛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两大岛都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两岛的地形都以山地为主,中部为高山,平原主要沿海分布,所以两岛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
(2)晒盐的条件气候方面要求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形条件要求地形平坦;结合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地形气候特点可得其西部晒盐的有利条件是:从地形上看,西部沿海地形平坦,都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从气候看,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3)历史:一千多年前,台湾就与大陆建立航海联系,史书上有关于台湾的记载;血缘:台湾主要居民为汉族,祖籍福建;地缘:台湾岛过去与大陆相连;文化:台湾与中国大陆都使用汉语,与福建省都信奉妈祖。
(4)结合图文材料,海南岛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贸易;位于南海,沿海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国家政策支持;临近粤港澳、东南亚,便于吸引外资;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贸区前期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表面与地球表面不同,它不仅毫无绿色植被,也没有氧气,没有海洋,昼夜温差近300℃。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经常遭受陨石的猛烈撞击,表面坑坑洼洼。
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还搭载了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自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并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月系统。
(1)地球与太阳及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构成了 (填“太阳系”或“银河系”)。月球是地球的 (填“卫星”或“恒星”),两者一起构成了地月系。
(2)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而这些陨石多来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之间。
(3)地球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结合材料,从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方面,解析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与很多国家或组织共享航天技术和资源,简述这些合作对我国的积极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1.(1) 太阳系 卫星
(2)火星与木星
(3)月球上没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月球上没有液态水;月球上昼夜温差过大。
(4)提升我国太空探索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解析】11.本题以月球简介和我国探月工程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天体系统、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与太阳及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构成太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月球和地球共同组成地月系。
(2)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而这些陨石多来自小行星带,读图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地球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月球上没有大气,不能供生物呼吸;月球上昼夜温差近300°C,温差过大,不适合生命存在;同时月球上不存在液态水,也无法满足生命存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合作对我国太空探索的帮助有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同分担这些成本,从而减轻单一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提高我国太空探索能力;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可以进一步拓宽太空探索的合作领域;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国可以展示自己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成就和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为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和认可。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地理条件优越,“三面环山,三江汇聚”,具有漫长海岸线、良好港口群、广阔海域面,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2024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该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该通道从深圳市开车到中山市将由两小时缩短到30分钟,方便了珠江两岸人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材料三: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深中通道位置图。
(1)请描述有关珠江的水文特征。
(2)结合材料,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3)结合材料,解析“深中通道”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4)据材料解析修建“深中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答案】12.(1)流量较大;汛期主要在夏季,且汛期较长;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2)三面环山,三江汇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政策支持;经济活力强;等等。
(3)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结构复杂,修建成本高、难度大;海底隧道里程长,修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影响;夏季湿热,施工人员要忍受酷暑高温
(4)大大缩短了深圳和中山之间的时空距离,完善了区域交通网络;促进了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便了珠江两岸人民的交往,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解析】12.本大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和深中通道位置图等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珠江三角洲的河流、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珠江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汛期主要在夏季,且汛期较长;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珠江地处亚热带地区,冬季气温较高,无结冰期;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2)粤港澳大湾区“三面环山,三江汇聚”,具有漫长海岸线、良好港口群、广阔海域面,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深中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了区域内部及对外的联系,如深中通道通车后大大缩短了深圳和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政策优势明显,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等。
(3)材料指出“深中通道”是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这种复杂的结构设计使得工程建设的难度加大,修建成本也会相应提高;“深中通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海底隧道里程长,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水压大,对修建技术要求极高,施工过程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沿海地区是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台风可能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对施工设备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该地区夏季湿热,施工人员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还对工程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提出了特殊要求。
(4)“深中通道”大大缩短了深圳和中山之间的时空距离,由原来两小时缩短到30分钟,完善了区域交通网络,提高了交通效率,加强了珠江两岸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商业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方便了珠江两岸人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加强了区域间的社会文化交流,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东至上海,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图左为“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图右为“四川盆地河流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秉持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场馆建设融入了绿色建筑、低碳节能、智慧运营等创新技术。
(1)川气东送工程中的“气”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采用 (运输方式)输送至上海。
(2)四川盆地内河网密布,河流呈 (向心/放射)状,在盆地内交汇。该地区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闷热潮湿,故川菜多以花椒、辣椒为调味品,主要的目的是 。
(3)资源跨区域调配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请解析“川气东送”对输出地有哪些有利影响 (至少答两点)
(4)体验低碳生活,让环保理念成为自觉行为,请列举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答案】13.(1)非可再生 管道运输
(2)向心状 祛湿/祛除湿气
(3)有利于输出地的能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有利于输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
(4)提倡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少用塑料袋;实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
【解析】13.本大题以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和四川盆地河流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4个问题,涉及绿色发展、我国的清洁能源、西电东送的意义、四川省的自然环境和饮食、低碳生活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材料川气东送二线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东至上海,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可知,川气东送工程中的“气”属于为天然气属于飞可再生资源,天然气具有流动性,采用管道运输至上海。
(2)由图可知,四川盆地内河网密布,地势特征为四周高,中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呈向心状,在盆地内交汇。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属于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闷热潮湿,故川菜多以花椒、辣椒为调味品,主要的目的是祛除湿气。
(3)川气东送有利于输出地的能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有利于输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建筑、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行“川气东送”需要大规模开发天然气资源,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缓解输入地的能源短缺,改善输入地的空气质量。
(4)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全球变暖的步伐,倡导低碳生活,让环保理念成为自觉行为,应该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提倡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少用塑料袋;实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水、用纸等。
14.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下图示意新疆自贸试验区位置,下表为新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相关资料,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自贸区三大片区 人口数(万) 重点发展行业
乌鲁木齐片区 405 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打造与中亚地区各 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喀什片区 449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等,打造联通中亚地区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
霍尔果斯片区 6 跨境物流、跨境旅游、金融服务等跨境经贸投资行业
(1)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 。穿越新疆的铁路线甲为 ,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2)乌鲁木齐片区重点发展产业以 产业为主。喀什片区以 (轻/重)工业为主,解析其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原因 。
(3)比较霍尔果斯片区和乌鲁木齐片区建立自贸试验区各自的优势。
(4)从经济角度简单解析新疆自贸区建立的意义。
【答案】14.(1)干旱 兰新线
(2)高新技术 轻 靠近灌溉农业区,农副产品较多;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
(3)霍尔果斯片区地处边境,跨境贸易便利;乌鲁木齐片区地处省级行政中心,基础设施较完善,科技人才较多。
(4)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市场;吸引人才;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14.本大题以新疆自贸试验区位置图和新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新疆的气候、交通、工业、边境贸易、自贸区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该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穿越新疆的铁路线甲为兰新线,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2)乌鲁木齐片区重点发展产业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打造与中亚地区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喀什片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等,打造联通中亚地区市场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以轻工业为主,其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原因是:靠近灌溉农业区,农副产品较多;劳动力充足;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
(3)霍尔果斯片区建立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是:霍尔果斯片区地处我国西北边境,跨境贸易便利;乌鲁木齐建立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是:乌鲁木齐片区地处省级行政中心,基础设施较完善,科技人才较多,受教育水平较高。
(4)新疆自贸区建立的意义有: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扩大消费市场;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15.【因地制宜】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盛夏时节,河南信阳市的郝堂村的上百亩荷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犹如一幅田园山水美丽画卷。下图为信阳市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
(1)郝堂村所在的信阳市被称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是因为 流经信阳市,其与 (山脉)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郝堂村发展“荷花经济”,将乡村旅游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依托丰富的水资源,种植观赏荷花,发展荷花生态旅游。村民在家门口把农家乐、民宿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统一规划,举办观光旅游、康养旅游等活动,游客常年络绎不绝。
(2)请列举两种郝堂村村民可以销售的与荷花相关的产品。
(3)简析郝堂村发展“荷花经济”采取的措施。
郝堂村大片的荷塘铺满了绿色的荷叶,朵朵荷花摇曳生姿,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4)为扩大郝堂村荷花的知名度,请为其撰写一条宣传语。
【答案】15.(1)淮河 秦岭
(2)莲子、莲藕、藕粉等。
(3)申请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统一规划,举办特色活动吸引游客等。
(4)青荷盖绿水,荷花看郝堂;山水如画,乡村如诗;荷花美景,魅力郝堂等。
【解析】15.本大题以信阳市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秦岭—淮河一线、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郝堂村所在的信阳市被称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是因为淮河流经信阳市,其与秦岭(山脉)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2)利用荷花的花瓣、荷叶等制作成干花书签、荷叶画、荷花标本等手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具有纪念意义,又能让游客将荷花之美带回家。可以制作莲子、荷叶茶、莲子羹、藕粉等食品,这些荷花相关食品既利用了当地丰富的荷花资源,又能满足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饮食需求,还方便游客购买后馈赠亲友。
(3)根据材料解析,郝堂村申请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促进“荷花经济”经济发展;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种植观赏荷花,发展生态旅游;依托荷花景观,统一规划,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宣传语要简洁明了,突出郝堂荷花的美丽和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如青荷盖绿水,荷花看郝堂;山水如画,乡村如诗;荷花美景,魅力郝堂等。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深珠通道,也叫“伶仃洋通道”,从东边的深圳市前海出发,跨越珠江口,一直延伸到西边的珠海高新区,它位于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之间,离深中通道大约12公里,离港珠澳大桥大约20公里。
材料二:深珠通道是广东正在规划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计划建成公铁复合通道,能跑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呢!是粤港澳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同时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1)指出深珠通道连接的核心城市及所属城市群。
(2)解析珠江口水域的地理特征对深珠通道建设可能面临的难题。
(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珠通道的有利条件。
(4)简述深珠通道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答案】16.(1)核心城市:连接深圳和珠海;所属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2)珠江口流量大,潮流、波浪等动力因素复杂,给桥梁基础建设和隧道施工带来困难;珠江口海底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可能存在软土层、断层等。该区域多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深珠通道这样大型工程的建设;区域内科技实力较强,在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技术方面有丰富经验,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会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4)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立体交通网络,提高了区域交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大湾区整体经济实力;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大湾区的文化内涵;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升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
【解析】16.本题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深珠通道的图文材料为背景,涉及深珠通道连接的核心城市及所属城市群、深珠通道的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1)深珠通道连接连接深圳和珠海,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材料明确提及深珠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工程,从深圳前海出发到珠海高新区,深圳和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城市。
(2)珠江口流量大,潮流、波浪等动力因素复杂,给桥梁基础建设和隧道施工带来困难。比如较大的水流冲击力可能影响桥墩的稳定性,复杂的潮流可能改变建筑材料的位置等;珠江口海底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可能存在软土层、断层等。软土层会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加地基处理的难度和成本;断层可能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需要特殊的抗震、防断裂设计;该区域多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台风的强风可能对桥梁结构造成破坏,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
(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GDP总量高,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深珠通道这样大型工程的建设。如材料中提及大湾区经济活力强,为工程建设提供经济保障。区域内科技实力较强,在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技术方面有丰富经验,像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的建成,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深珠通道作为大湾区立体交通网重要节点,会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包括土地审批、资金补贴等方面。
(4)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重要交通节点,加强了深圳与珠海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提高了区域交通效率。加速城市间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增强大湾区整体经济实力。加速城市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与相互理解,丰富大湾区的文化内涵。推动城市间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提升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年。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共包括六省,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山西、河南等地煤炭资源丰富,湖北有铁矿,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于该区域。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菜基地,工农业基础雄厚。中部六省及其位置如图所示。
(1)自古以来,中部地区“南”“北”气候差异显著,试完成下表。
省区 温度带 主要干湿地区
山西 ① 带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湖南 亚热带 ② 区
(2)郑州位于 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3)中部六省名山大川众多。请简述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任意一点)
(4)简要解析中部六省崛起的有利条件。
【答案】17.(1)暖温带 湿润区
(2)京广线
(3)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省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等(任意一点)
(4)1、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2、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3、高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4、工业基础好。
【解析】17.本题以中部崛起战略相关图文材料为基础,共分为 4 道小题,涉及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铁路枢纽、山脉地理意义、区域发展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及解析运用能力。
(1)山西位于秦岭 - 淮河以北,主要位于暖温带;湖南位于秦岭 —淮河以南,主要属于湿润区。
(2)郑州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
(3)太行山脉地理意义重大,从地形上看,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从地势上看,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从行政区划看,是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
(4)从材料可知,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交通线路密集,便于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众多高校分布,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农业基础雄厚,为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保障;地处我国内陆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其他地区交流合作。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土盐碱化最严重的省区。土壤盐碱化,也被称为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个过程是由于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现象。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会导致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该省区盐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盐湖众多,地表盐湖的水质与海水的水质十分接近。
材料二:2023年,随着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发酵,新疆农三师红旗农场研究人员调配出适合各类海产品生长的环境,创造出了“人工海水”,利用盐碱地成功养殖出石斑鱼、南美对白虾、鲍鱼和龙虾等,这些海鲜肉质鲜嫩,口感独特,品质堪比沿海地区的海鲜,为新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三:图1为乌鲁木齐的气候图,图2为新疆地图,图3为海鲜养殖示意图。
(1)简述新疆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2)结合材料,从自然的角度解析新疆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
(3)结合材料,简要解析新疆发展海鲜养殖的有利条件。
(4)简析新疆发展海鲜陆养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答案】18.(1)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2)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大多河流为内流河,含盐量高;
(3)①新疆盐湖众多,盐湖水质与海水水质十分接近;②远离海洋,受核污水影响小(冰川融水多,水质好);③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盐碱地广,土地价格低);④有国家政策的支持;⑤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等。
(4)①增加新疆农民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的收入;②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新疆的经济发展;③有利于促进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④有利于带动新疆海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⑤提高海鲜外运能力,进一步完善当地交通网络。
【解析】18.本大题以乌鲁木齐的气候图、新疆地图、海鲜养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新疆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农业发展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1)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大。
(2)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个过程是由于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现象。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会导致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自然方面,新疆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大多河流为内流河,含盐量高;人为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灌溉系统配套不足;过度抽取地下水等。
(3)新疆农三师红旗农场研究人员调配出适合各类海产品生长的环境,创造出了“人工海水”,新疆发展海鲜养殖的有利条件有:自然条件,新疆盐湖众多,盐湖水质与海水水质十分接近;远离海洋,受核污水影响小(冰川融水多,水质好);人为条件,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盐碱地广,土地价格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等。
(4)新疆成功养殖了石斑鱼、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等多种海鲜,可以提供大量优质健康的海产品,满足居民对海鲜的需求;海鲜养殖业的发展带动渔业、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海鲜养殖业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新疆气候干旱,发展海鲜养殖需调配人工海水,可增加水域面积,调节局地小气候。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11月28日,几代人历经40多年的不懈努力,顺利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锁边合龙”,修筑了长达3046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采用了多种治沙模式,包括草方格、植树、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
材料二:塔克拉玛千沙漠年降水量稀少,一般只有23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3800毫米,干旱程度极为严重。一年四季都有持续的大风,尤其在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风沙肆虐。
材料三: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位置和草方格景观。
(1)说出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地形区,并简析其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气候原因。
(2)简述“草方格”的具体作用。
(3)结合材料二,简要解析“锁边合龙”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4)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角度,简述“锁边合龙”工程的意义。
【答案】19.(1)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气候原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2)防止流沙扩散。
(3)高温、干旱、风沙大等。
(4)阻止沙漠扩张;保护周边地区生态安全和气候稳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解析】19.本题以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当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治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塔克拉玛沙漠位于天山南侧的塔里木沙漠,干深居内陆,四面距离海洋都很远,并且会受到重重山脉阻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2)“草方格”的作用是防止流沙扩散,起到保护当地生态的作用。
(3)“锁边合龙”工程所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十分干旱、多大风天气,可能遇到高温、干旱、多风沙的困难等。
(4)锁边工程有利于阻止沙漠入侵,进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居民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稳定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能够保持当地生物多样性。
20.核污染水指在事故中直接接触反应堆中放射性物质的水,由于受到污染而具有高度放射性。日本2023年度将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入海洋,每次约排放7800吨。读“日本主要核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从地形、气候、自然灾害中任选一个角度,解释日本的建筑材料多用木材的原因。
(2)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试解析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日本拥有众多核电站,其大力发展核电工业的原因是国内 。
(4)日本核污水排海将造成严重后果,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你提出抗议的理由。
【答案】20.(1)山地丘陵广布,利于林业发展;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适宜林木生长;多地震灾害,木结构防震性能好。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3)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4)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污染;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危害人类健康。
【解析】20.本大题以日本主要核电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日本的建筑材料多用木材的原因、工业分布、核电站建设原因和核废水排放的危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资源多;日本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深受海洋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强,适宜林木生长;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灾害,木结构防震性能好,安全性较高。
(2)由于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依赖进口,以“外向型经济”(进口一加工一出口)为主;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停靠巨型船舶;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国内市场广阔,故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3)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拥有众多核电站,其大力发展核电工业的原因是: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能耗大国,而日本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4)废水直接排入海洋,会导致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对海产品的需求减少导致海鲜滞销,会造成渔民失业,影响附近渔民的生存发展;不利于海边旅游业的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