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较低。
(3)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得到解放,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前
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
1
3
5
衣
食
住
行
信
4
2
变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50年代中山装、列宁装
60、70年代的着装
80年代的着装
90年代的着装,绚丽多彩。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买衣服要凭布票,色彩、样式单调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2、住
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食
从填饱肚子到绿色健康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后
新时代
温饱问题
吃饱吃好
营养健康
1984 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
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
在深圳开业
深圳本土美食
各大菜系
中外料理
营养均衡
绿色食品
粗细搭配
票证时代
凭票排队购买粮食
番薯、土豆等为主食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食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4、消费
从生活单一到休闲娱乐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后
相对单一
生活谋生
休闲娱乐
享受生活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43.4 133.6
1990年 1510.2 686.3
2000年 6280 2253.4
2017年 36396.2 13432.4
2021年 47411.9 18930.9
——部编版教材第99页
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娱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5、娱乐
知识拓展:
为什么之前购物需要各种票证?
产生原因: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短缺,
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统购统销)
材料:1953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行
改革开放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前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
后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自行车王国”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历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行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2010年底,铁路运营世界第二
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已经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2018年,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
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方便、快捷、办事效率高。
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
前
后
信
宝安县邮电局
电报按字收费
电话亭打电话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2、通信
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2、通信
综合探究
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动乱,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使共产党迷失方向,直到邓小平改弦易辙……中国各项传统与制度获得重新评价,凡是党认为有助于国家恢复的事物都加以支持。邓小平带领共产党拥抱全球市场与市场经济理念……高明的领导班子,积极进取的人民,再加上合作的外国人,,可以使中国搭上时代发展的顺风车。
——泰德·费雪曼 《当世界又老又穷》
改革开放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解放思想
正确领导
人民的努力
参与国际合作
衣
食
住
信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行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吃饱+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饮食结构单一,
有些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住房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通信难
装机贵
课堂小结
消费
主要为衣、食消费
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优化-休闲娱乐
课堂小结
社会生活
的变迁
食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交通的不断发展
衣
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通信的不断发展
住
生活方式变化
日常生活
的变化
饮食结构单一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
住房拥挤,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信息传递更快捷简便,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1.(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里”是青岛特有的一种平民住宅,大多一户一间,每间只有12平方米左右,全院共用公共厕所和水龙头,以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很不错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22年,青岛市城镇居民已实现户均一套房,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4平方米。这主要反映了( )
A.历史建筑亟需保护 B.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C.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c
课堂反馈
2.(2024·安徽·中考真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快速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时尚。到2019年底,我国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折射出(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a
课堂反馈
3.(2024·福建·中考真题)下表所示说明我国( )
中国交通里程变化情况(部分)
A.国防科技日新月异 B.交通建设飞速发展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工业体系已现雏形
b
课堂反馈
年份里程(万公里) 1978年 2023年
公路 89 525.7
高速公路 0 18.4
铁路 5.17 15.9
高速铁路 0 4.5
4.(2024·湖南·中考真题)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 )
单位:台/百户
A.家用电器迭代速度放缓 B.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b
课堂反馈
年份 家用电器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电冰箱 6.58 42.33 66.22 80.13
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2
彩电 17.21 59.04 89.79 116.56
5.(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下表是2002年和2012年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新发展理念的贯彻
C.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D.现代化强国的建成
c
课堂反馈
时间项目 2002年 2012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6300元 16674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2.8平方米 32.9平方米
国内旅游人次 8.8亿人次 29.6亿人次
6.(2025·安徽安庆·一模)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7亿元,2022年达到1210207亿元;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2022年为49283元;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元,2022年为20600元。这些数据变化说明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C.我国外交事业实现新突破 D.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d
课堂反馈
7.(2025·广东湛江·一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行、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绿色食品”,从粗衣土布到名牌服装,从自行车到私家车,无不体现了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B.“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D.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
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