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一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
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下面是根据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所绘制的《均输平准图》。这一政策的实行()
低价采购
售以高
出低价
京师
低
政府
于时
价
市
进
贡品车
均
购
场的
平
路
输
格
变更路线,
驶往有需求
的地区
甲
商品
商品
A.致使地方官员特权消失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冲击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阻碍了商品的全国性流通
3.南北朝时所撰《宋书》《南齐书》涉及北朝史事称“魏虏”,《魏书》涉及南朝史事则称“岛夷“。唐初,朝廷
修撰的“五代史”中,不论是北朝史事,还是南朝史事,多写为国号加“帝”或国号加官称与人名。据此可知
()
A.历史解释难以形成共识B.“五代史”存在不实记录
C.政治局势影响修史格局D.史书修撰促进了民族交融
4.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信息
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
《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曲、盐酪。
《茅亭客话》
第1页共6页
A.重本抑末的观念日渐淡化B.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C.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D.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5.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州县、关、镇皆置税务,于交通要道或贸易兴盛处皆置税场,形成了严密的商税征收网络。商
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不设税务、税场的“私路”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这反映出宋朝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坊市制度
B.传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贸易发展削弱中央集权体制
D.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6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
这一现象的是()
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7.中国古代有3000多年的疫灾记录史,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疫灾时间序列。下表为3000年来中国历代疫灾的分布
表,据此可知(
)
项目
先秦
西汉
东汉
魏晋南朝
隋唐五代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合计
历时年数(年)
564
230
196
360
379
168
151
85
277
267
2681
疫灾年数(年)
6
18
28
75
41
34
50
30
169
218
669
疫灾频度(%)
1.0
7.8
14.3
20.8
10.8
20.2
33.1
33.7
61.0
81.6
25.0
A.
历代疫灾流行频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B.先秦疫灾频度低得益于医疗体系完善
C.两宋疫病频度上升与其经济萧条有关D.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是两个高峰期
8鸦片战争后,魏源将西方的强大归于兵工,主张师夷兵工以筹海,可谓睁眼看世界之“近谋”:徐继畲则更深入探
究西方兵工赖以产生的经济制度基础,提出取泰西文明以自强,可谓睁眼看世界之“远谋”。这说明()
A.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得以转变B.外来侵略促进民主意识增强
C.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付诸实践D.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嬗变
9.如表是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对如表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1920年
1936年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