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准考证号」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二】
自然美录,人所向往:精湛技艺,人所赞叹;治学道理,引人深思。班级举办“善学精思”
语文
文言文专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一7题。
注意事项:
【甲】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弊者为
1.本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芳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芳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应的位置。
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份
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
3.答策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然不动,傲尔远逆,往来翁忽,似
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瑞,左手抚鲁直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与游者湘乐。
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一、古典之美(27分)
浮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
语。东城现右足,停直现左足,各微倒,
可见。共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佛印
(-)
其源。
绝类弥勒,和胸绥乳,矫首昂视,神情与
1.学校开展“经典咏流传”古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
(10分)
坐泽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家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
(1)经典古诗文传递优美韵律。“关关雎鸿,在河之洲。▲
无人,凄神塞骨,悄怆幽避。以其
基左膝、左臂挂念珠传之一疾可历
双鸟和鸣,引发思慕,洋溢着先民浮朴的民风。下面,有请1号选手朗诵《诗经·关雎》。
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历数也。
(2)经典古诗文包含宏伟气韵。“▲,▲”,水气蒸腾,波涛汹涌描
(选自湖宗元《小石浮记》)
(选自琬学游《核舟记》)
绘了气势磅礴的洞庭胜景。下面,有请2号选手朗诵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古人著文,辞约而旨丰。请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3)经典古诗文书写济世情怀。“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往来翕忽
翁忽:▲
▲”,桃源生活,宁擀平和,充满若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下面,有请3号选
(2)如有所语
语:
▲
手朗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
4.今人译文,文从而意顺。请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
(3分)
(4)经典古诗文倾诉浓民心声。“式微式微,▲?微君之故,▲?”日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落天黑,露水中劳作,唱出了芳役者有家不能归的悲歌。下面,有请4号选手朗诵《诗
翻译:
经式微》。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稻中」
(5)经典古诗文寄寓别离情感。“▲,▲”跨越空间消除孤独,表达
翻译:
,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了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下面,有请5号选手朗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甲文写景,乙文状物,请结合两文中的画线句子,简要分析两处插写的妙处。
(4分)
2.“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歌《蒹葭》的内容,补充完成下面知识卡片画
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2分)
饰洽之术,莫良乎学。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西忘。志苟不固,则贫贱
兼葭(节选)
知识卡片
者汲汲于营生,富黄者沈伦于逸乐。是以逗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培之徒,
兼葭苍苍,白露为翁。
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通常用
光肩而接武也。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引起联想。兼葭》开篇以秋景
(节选自葛洪《范朴子崇教》,有剧改)0小
湖河从之,道阻且长。
起兴,描绘了▲的景色,渲染了▲的气氛,
【注释]心饰治:粉海大平。这显是治理天下的意忌②沈伦:沉没,沉帝。沈:“沉“的俗字。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烘托了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怅搁心情。
③面均:本意指面对素造一元所知。这重比会不学而识见浅華。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期中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古典之美(27分)
1.(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胡不归胡为乎中露(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评分标准】(1)(2)(3)(4)(5)题每空1分,共10分。凡有错字、别字、漏字、
添字,均不得分。
2.示例:芦苇丛生、露水成霜凄清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大意对即可。
3.(1)轻快迅疾的样子(2)说话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4.(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埏前行时隐时现
(2)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评分标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1分,共3分。
5.示例:甲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侧面描写,写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日光直照到潭底,石
上有鱼的影子,衬托了水的清澈、纯净:乙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的外貌和神态,突出了僧人狂放不羁的个性,“珠可历历数也”的细节从侧面凸显了王
叔远的高超技艺。
【评分标准】每篇分祈2分,共4分。大意对即可。
6.(1)志向(2)④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7.示例:文中认为,学问的广博在于不倦地学习,学习不知疲倦就要有坚定的志向。正如孔
子十五志于学,读到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依然不解怠,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
【评分标准】结合选文分析2分,结合生活积累分析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治理天下的方法中,没有比学问更好的了。学问的广博在于不倦地学习,学习
不知菠倦就要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如果不坚定,那么贫穷低贱的人就会急切地谋求生存,富
有显贵的人就会沉溺在安逸享乐中。因此广泛阅览知识渊博的人,好几代才偶尔出现;不学
而识见浅薄的人,(却是多到)肩挨肩脚碰脚。
二、文学之约(27分)
8.(1)qiǎ0(2)翩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9.(1)C(2)B(3)A
【评分标准】答对1处1分,答对3处2分。
10.示例一:爷爷蜷缩在床尾,孩子悄悄掀起窗帘,这些真挚的文字把爷爷对孙子的爱写得
温暖又鲜活,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里的深情。
示例二:推销员随口一句“孩子爱吃”,爷爷就心甘情愿地为孙子买单,这平常生活中的细
微与美好就是写作最好的素材。
【评分标准】2分。言之有理即可。
11.(1)C
【评分标准】2分。
(2)示例:我对古代文学感兴趣,读了《诗第十二》《文第十三》。《诗第十二》介绍了
中国古代诗歌从汉乐府到唐宋诗词的演变过程,《文第十三》介绍了中国文学从殷商时期到
近现代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中国文学的源远流
长,也领路到了朱自清先生化千年典籍为平易舟楫的功力。
【评分标准】推荐篇目合理1分,能够结合名著内容谈自己的阅读感悟3分,共4分。
12.(1)示例:一语双关,“磨”既指石磨,又指彭叔经历的苦难,将二者巧妙地联系在一;
“磨”的辛苦与“好日子”的甘甜形成反差,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文章主旨,
告诉我们好日子是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换取的。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5分。大意对即可。
(2)守住老手艺,就守住了好日子。彭叔用一锤一锤凿出的石磨、黏稠的豆浆、“哪一步
都不能掉以轻心”的严谨,让雪白细嫩的豆腐成为生活的依靠。那“磨得光滑锃亮的栗木杆”
沉淀的是岁月,更是彭叔对老手艺的坚守。正是这份坚守,让“连过大年都买不起二斤猪肉”
的穷日子,变成外村人都来买豆腐的红火光景:而豆腐脑、豆腐干等新花样更是让一家人的
生活蒸蒸日上。那盘“周身沧桑的石磨”无声倾诉着:当传统手艺遇上匠心传承,好日子自
然水到渠成。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围绕给定的句子,从内容、思路、语言方面,分五个档次赋分。
字数不符合要求降档赋分。
分数
等级描述
答案要点
10分
围绕给定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深入赏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8一9分
围绕给定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思路清晰,语言通顺。
①彭叔对老手
围绕给定的句子进行赏祈,结合文章内容不具体,思路基本清晰,
艺的坚守
6一7分
语言基本通顺。
②彭叔的手艺
未能围绕给定的句子进行赏析,内容不具体,思路不清晰,语言不
磨出了好日子
1一5分
通顺。
0分
未作答或作答文不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