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寓言两则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
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
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
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寓言 规则 窟 窿 狼狗 街坊
叼走 劝说 盘 缠 坚硬 后悔
yù
zé
kū long
láng
jiē
diāo
quàn
pán chan
yìng
huǐ
寓言 盘缠 窟窿 本领 劝告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认读生字
认读词语、释义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亡羊补牢》
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羊因为羊圈的窟窿被
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
还不算晚。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没有及时修补羊圈
亡羊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养羊人是怎样“补牢”的?
赶快把羊圈补上了
再也没丢羊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不该不”,两个“不”说明养羊
人什么的心态 ?
后悔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你认为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
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
不听别人的劝告
羊又少了一只
一意孤行
“赶快”“结结实实”
知错就改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
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
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
就不算晚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
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
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那个人要到哪里去?
楚国
他有哪些有利条件?
马好
路费多
驾车人技术好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为什么他有这么多的有利
条件却到不了楚国?
尽管你的马跑得快、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
但是你把方向弄错了,也到不了楚国。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什么性格?
固执和执迷不悟。
“5个越”字,有什么作用?
强调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
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
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
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你
学完这两则寓言的感想。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的字
2.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认准方向,还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
作业布置
1.这篇课文学完了,你一定收到了很大启发或收获很多,或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请拿起笔来用心地写一写吧!
2.复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丢了 不听劝告 羊不断的少
后悔 堵窟窿 羊再没少过
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
南辕北辙
北辙
方 越
向 走
错 越
了 远
南辕(楚国)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寓言两则》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ē fɑnɡ kū lonɡ diāo zǒu yù yán21cnjy.com
( ) ( ) ( ) ( )
quàn ɡào pán chɑn hòu huǐ yuán z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
二、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羊圈(①quān ②juàn) 窟窿(①lóng ②long)
盘缠(①chán ②chan) 堵(①dǔ ②dǒu)上
三、比一比,再组词。
寓( ) 修( ) 叼( ) 辙( )
遇( ) 休( ) 刁( ) 撤(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古代的路费( )
2、才能、能力( )
3、拿道理劝人( )
五、选字填空
硬 便
方( ) ( )要
寓 偶
( )言 ( )尔
狼 狠
凶( ) 老( )狗
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亡羊补牢( ) 逃亡( ) 亡故( ) 亡国之恨( )
A.灭亡。 B.死。 C.逃跑。 D.丢失。
2.亡羊补牢( ) 牢固( ) 牢房( )
A.监狱。 B.养牲畜的圈。 C.结实,坚固。
七、反义词
南—— 好—— 快—— 远——
八、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 )争( )斗 ( )吞( )咽 ( )假( )威
( )飞蛋打 ( )鬼( )神 ( )目寸光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的马( ),赶车的本领( ),盘缠带得( ),走得( ),就( ) 楚国。21·cn·jy·com
(2)《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南辕北辙》这则怨言告诉我们:( )
十、阅读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快些,天天跑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他筋疲力尽。 www.21-cn-jy.com
他回到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2.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
(2)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3.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及解析:
一、答案:
街坊 窟窿 叼走 寓言 劝告 盘缠 后悔 原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窟窿”“缠”容易写错。2·1·c·n·j·y
二、答案:② ② ② 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单字与词语放在一起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词语的积累。“窟窿”放在一起窿应读long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答案:.寓(寓言 ) 修(修补 ) 叼(叼走) 辙(辄迹)
遇( 相遇) 休( 休息) 刁(刁蛮) 撤(撤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
四、答案:
1、盘缠 2、本领3、劝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词的理解。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五、答案: 便 硬 寓 偶 狠 狼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形近字的运用情况。学生应根据题中词语的意思来理解词语填空。
六、答案:1. D C B A 2. B C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情况。应该根据所给的字义在结合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
七、答案:
北 坏 慢 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也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找到意思相反的恰当的词语。
八、答案:
龙争虎斗 狼吞虎咽 狐假虎威
鸡飞蛋打 牛鬼蛇神 鼠目寸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动物成语的考察。学生应该在平时注重成语的积累,并能够将积累的成语进行分类。21教育网
九、答案:
1、越好 越大 越多 越远 越到不了
2、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只要理解了课文并熟读,就能很容易的写出答案。
十、答案:
1. :“ ! , 。”
2. 自言自语 筋疲力尽
3. 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解析: 短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第一题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察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要求学生会根据语境,恰当的使用冒号 双引号 感叹号。第二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理解的掌握情况,题型简单,学生应该能够选出正确答案。第三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寓言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圈”“盘”的读音及“缠”、“硬”“窟窿”、“街”等字的字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本课应该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两则寓言故事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1.寓言含义。(出示课件2)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21cnjy.com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
1.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课件3)
寓言 规则 窟窿 狼狗 街坊
叼走 劝说 盘缠 坚硬 后悔
(2)认读生词,释义。
寓言 盘缠 窟窿 本领 劝告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三)合作研读《亡羊补牢》 。
1. 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羊因为羊圈的窟窿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课件4)
2. 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课件5)
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师: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
生:亡羊
3.默读课文的5自然段,思考: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课件7)
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师:“不该不”,两个“不”说明养羊人什么的心态?
生:后悔
4.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课件8)
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了” 看出他一意孤行。
“赶快”“结结实实” 看出他知错就改。
师:“现在修还不晚”, 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21教育网
5.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件9)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四)合作研读《南辕北辙》
1.思考:《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10)
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2. 那个人要到哪里去? (课件11)
楚国
他有哪些有利条件?
马好,路费多,驾车人技术好
3.为什么他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却到不了楚国?关联词语用一句话说出来。 (课件12)
(1)尽管你的马跑得快、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但是你把方向弄错了,也到不了楚国。
(2)虽然你的马好,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但你的方向错了,还是到不了楚国。
(3)即使你的马跑得快,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但是的方向错了,无法到达楚国。
4.“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什么性格?(课件13)
“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
5.“越……越……越……越……越……”的句式,有什么作用?(课件13)
强调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6.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14)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也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说说你见过的“南辕北辙”的现象。
同桌之间说说
(生答)师指导说。
7.那个坐车的人和路人分手后会怎么样?请同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
(五)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课件15)
1.这篇课文学完了,你一定收到了很大启发或收获很多,或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请拿起笔来用心地写一写吧!
2.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字,读懂了课文,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丢了 不听劝告 羊不断的少
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21·cn·jy·com
后悔 堵窟窿 羊再没少过
南辕北辙
北辙
方 越
向 走
错 越
了 远
南辕
(楚国)
八.教学反思
1.环节清楚紧凑,以“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以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 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www.21-cn-jy.com
2、在《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我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通过设问导读设置成具体问题,重点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让学生进行理解,如“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己见,用“越……越……越……”的句式来感受这个人的最后结局。整堂课,我让学生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进行比较和体会。在巩固训练环节中,我让学生积累一些寓言故事,来增加知识面。在拓展延伸中我设置成学习伙伴的问题:“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朋友的身份再进行劝说,可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锻炼。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