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2 21: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月考7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四条曲线中表示基本生活保障功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
开封市2024年空气质量数据显示,较2015年明显好转,PM2.5、PM10、AQI浓度明显下降,但冬季空气质量仍然最差。读下表,完成3~4题。
年度 质量等级分布/(个月) PM2.5 PM10 AQI
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良 优 (最小值/最大值)
2015 0 2 3 7 0 45/137 78/204 69/178
2024 0 0 4 8 0 18/92 33/117 61/121
3.下列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是( )
A.推广新能源汽车 B.扩大绿地面积
C.关停所有重工业 D.人工降雨
4.开封市PM2.5、PM10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B.降水量显著增加
C.人口大量外迁 D.全球气候变暖
宁夏引黄灌溉绿洲多年平均降水量189mm,蒸发量1634mm,90%以上用水依赖黄河。2008~2017年,随着节水工程的推进,当地农业灌溉效率提升26%,对区域水循环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图为2008~2017年宁夏绿洲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变化示意图。单位面积毛灌溉水量为取水口引水量与灌溉面积之比,单位面积净灌溉水量为进入田间的农业灌溉水量与灌溉面积之比。完成5~6题。
5.随着节水工程的推进,引黄灌溉绿洲地下水位却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毛灌溉水量减少 B.灌渠入渗量减少
C.植物根系吸收变多 D.蒸发量不断增加
6.为维持引黄灌溉绿洲生态健康,最合理的措施是( )
A.扩大灌溉面积 B.减少生态补水 C.加强灌渠防渗 D.限制地下水开采
紫贻贝是一种贝壳类生物,是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喜欢吃的一种食物。每当退潮后,冰层下方便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而空洞之内,便是密密麻麻数不清的紫贻贝了,因纽特人每年会因原始的采集方法而伤亡。据此完成7~9题。
7.因纽特人冰下采集紫贻贝的最佳时间一般2—3月,其相关性最强的因素是( )
A.潮差最大 B.海洋水位最低 C.冰层厚度适中 D.白昼时间短
8.现在部分区域开展了冰下采集紫贻贝旅游项目,最有可能开发该旅游项目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冰下采集紫贻贝可能存在的危险有( )
②海水淹没 ②冰层断裂 ③迷路 ④低温冻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堆存量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我国推行“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下图为某城市餐饮易腐垃圾无废利用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餐饮易腐垃圾无废利用模式会( )
A.产生虫粪垃圾 B.提高经济效益 C.加剧水体污染 D.消除土壤污染
11.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可以( )
①减少占用土地资源②降低固体废物处理成本③增加环境治理压力④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重晶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应用于油气勘探、化工、冶金、医学、军事及建材等行业,其中80~90%用于石油开采。我国重晶石属优势矿产,矿床以大型、中型为主,但地区分布极为不均,实际开采则以乡镇企业或个体小矿为主。下面图左示意2021年世界重晶石资源储量及产量地区分布情况,图右示意预测2021~2060年我国重晶石年产量,完成12~13题。
12.我国将重晶石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有( )
①是重要的能源材料 ②用途广但产量少③生产过程低效粗放 ④储采比相对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双碳”经济背景下预测2040年之后我国重晶石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能源结构调整 B.资源濒临枯竭
C.开采成本上升 D.世界产能过剩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主要化石能源。下图为2001-2021年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2001-2021年我国化石燃料对外依存度中( )
A.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增长较慢 B.煤炭对外依存度增长最少
C.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增长最少 D.煤炭对外依存度先增后减
15.影响2001-202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根本原因是( )
A.石油进口量的增大 B.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C.国内石油储量减小 D.国际石油价格变化
16.为降低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我国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加强天然气综合利用②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能源④加大国内天然气开发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长穗偃麦草(下图)是一种丛生的多年生冷季型饲草,具有耐盐碱、耐涝、耐旱和根系发达等特点,常用来建立盐碱地牧场、修复土壤等,经长穗偃麦草改良后的盐碱地可种植粮食作物。
环渤海地区的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有1.2万km 滨海盐碱地,可以利用中重度的滨海盐碱地引种长穗偃麦草建立“滨海草带”。目前全球认证和推广了10多个长穗偃麦草品种,有超过20家牧草种子公司销售该种子,其中大多数是国外公司。
(1)分析长穗偃麦草对土壤的改良作用。(6分)
(2)简述环渤海地区建设“滨海草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6分)
(3)请为促进我国长穗偃麦草种子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三沙市人民政府的驻地。三沙市政府通过吹沙造地,在岛上修建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克服了永兴岛土地资源紧张、淡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困难。左图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右图为三沙市政府所在的永兴岛遥感图像。
(1)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永兴岛未来产业可发展的方向。(6分)
(2)为保障永兴岛上居民的生活用水,推测三沙市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4分)
(3)说明在永兴岛上修建机场和港口对维护国家海洋领土安全的意义。(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北极被认为是地球上污染较少的地区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通过生物放大效应,在北极地区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体内大量富集。
材料二:渔猎和采集是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地大部分原住民居住在多年冻土区。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原住民的饮食习惯和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传统食物在其日常饮食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进口食物逐渐增加,对进口食物(价格较高)依赖程度的增加也引发了北极地区原住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下图为1953年、2007年、2018年格陵兰岛城镇和乡村居民传统食物消费情况统计图。
(1)简述工业革命以来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食物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6分)
(2)推测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食物在日常饮食中比重下降的原因。(6分)
(3)针对北极地区传统食物污染问题,有人提出用进口食物替代传统食物,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B D C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B D
17.(1)根系发达,可吸收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的盐分,降低土壤盐分;生物残体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物理性状);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侵蚀(冬春季风蚀和夏秋季水蚀)。
(2)长穗偃麦草在寒冷季节可提供大量青草,缓解冬季饲草资源缺乏,增加饲料供应,促进环渤海地区畜牧业发展;改良后可种植粮食作物,改善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利于粮食增产;减少草粮争地,保障耕地数量;提供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粮食产量。
(3)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养长穗偃麦草领域的科技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长穗偃麦草种子产业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种子产业化。
18.(1)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特,可开发旅游资源;地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可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永兴岛位于南海北部,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永兴岛所处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可开发油气资源。
(2)建设海水淡化厂;收集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从大陆运水。
(3)修建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加强了南海岛屿同祖国大陆的联系;延伸了我国海防前线,巩固国防;便于物资运送和人员往来,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此保障了国家海洋领土安全。
19.(1)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大气环流、洋流等方式从中低纬度地区被输送到北极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增多,人类活动增强,向北极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全球变暖,北极地区部分海冰、冻土和冰川融化,释放出有害物质。
(2)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北极地区原有的动植物数量减少,导致原住民传统食物来源减少;全球变暖,部分海冰、冻土和冰川融化,北极地区原住民捕捞、狩猎条件改变,导致捕获物减少,传统食物来源减少;全球变暖使得环北极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进口食物增多,替代了部分传统食物。
(3)赞成。理由: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海洋环境发生变化,北极地区原住民获取与保存食物的难度升高;北极地区原住民传统食物中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受污染物影响较大,长期食用会危害北极地区原住民的身体健康;进口食物相对安全,能够满足北极地区原住民饮食需求;环北极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进口食物增加,进口食物可以替代传统食物。
不赞成。理由:传统食物可以维系北极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进口食物价格较高,当地原住民难以长期负担;若运输条件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过度依赖进口食物可能会导致区域内食物短缺,价格上涨,进而引发区域安全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