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湖北省中考物理新考向原创押题卷( 六)(原卷版+解析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 年湖北省中考物理新考向原创押题卷( 六)(原卷版+解析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3 15:03:07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讲解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物理新考向原创押题卷06
(满分:70分 )
2025年中考物理 新考向信息押题卷讲解课件(湖北等地适用)
物 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是升华现象
B.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D.食品保鲜常用到干冰,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解析】B(×)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D(×)食品保鲜常用到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名师碎碎念 “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2.春暖花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某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小丽和家人在公园
游玩,看到了很多与光学相关的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
B.“云在水中飘”,天上的白云与湖里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不同
C.湖面上“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色散现象
D.“鱼翔浅底”,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浅
【解析】A(×)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
孔成像现象,圆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B(×)湖里的“白云”是天上的白云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天上的白云与
湖里的“白云”到水面的距离相同.
C(×)湖面上“波光粼粼”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现象.
D(√)水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人
眼逆着折射光看去,看到的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
3.新趋势 生活物理某同学发烧后说话声神似唐老鸭,妈妈实在听不懂该同
学在说什么,只能拿出纸笔给他让他写下来想说的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C
A.说话声神似唐老鸭是因为该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该同学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C.该同学的说话声神似唐老鸭是音色改变了
D.妈妈没听清该同学的说话声是因为墙体不能传声
【解析】A(×)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A(√)该同学的说话声神似唐老鸭,声音的特色与原来不同,是音色改
变了.
D(×)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声,妈妈没听清该同学的说话声是因
为他发出声音的音色改变了.
4.如图所示是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污浊空气进入净化
器后,其中的尘埃会被带电金属网吸引,尘埃通过带电金属网后会带上电
荷并被带电的集尘器捕获,然后空气经过活性炭过滤器,最终排出洁净空
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A.带电金属网吸引尘埃是因为尘埃带正电
B.通过带电金属网后尘埃带负电
C.集尘器捕获尘埃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尘埃带上电荷是创造了电荷
【解析】A(×)空气中的尘埃被带电金属网
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C(√)尘埃通过带电金属网后会带上
电荷,然后被带电集尘器捕获,其原理是异种
电荷相互吸引,这只能说明集尘器和尘埃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不能说
明尘埃带负电.
D(×)尘埃带电是因为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5.随着电气化的迅速发展,“安全用电”已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下列
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B
A.正在工作的用电器起火时,应立即用水灭火
B.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C.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铁丝替换
D.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可以一直插在插座上
【解析】A(×)生活用水是导体(关键点),用水给正在工作的用电器
灭火可能造成触电事故,首先应断开电源.
B(√)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在断开开关后,用
电器与火线断开连接,人接触用电器不会触电.
C(×)保险丝是用电阻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作的,在电路中电流过
大时保险丝会及时熔断,从而保护电路.
D(×)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座上会发热,容易引起线路安全事故.
. .
第6题图
6.新趋势 跨学科融合小明同学为大家表
演魔术“铁树开花”,装置如图所示.一段
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细铁丝上的脱脂
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这个实验利用了氨
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的特性.下列对
该实验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数量增多
C.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浓氨水挥发出的氨
分子不停地运动,溶于脱脂棉团的水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一人用大小为的力在 内通过滑轮
组将重物沿直线匀速拉动.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
(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取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C
A.人拉绳的速度大小为
B.拉力所做的功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当地面的粗糙程度变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第7题图
【解析】A(×)重物匀速移动的速度
,人拉绳的速度等于重物移动速度
的2倍(解题关键),为 .
B(×)拉力 所做的功是总功,
.
C(√)动滑轮的重力
,拉动重物的绳子的拉力
,有用功
. .
. .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当地面的粗糙程度变大时,人施加的拉力 将增大,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B.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会缓慢向下移动
C.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
处,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像
D.在图中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适当
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解析】A(×)图中物距大于像距(关键信息),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两者的成像特点不相同.
B(×)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的传
播方向不变(隐含条件),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由题图可得,物距,且,像距 ,且
,故.把蜡烛移到 处时,物距为
,小于该凸透镜的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不能成像.
D(√)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关键信息),使光提前会聚,像会成在光屏
前方,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向右移动蜡烛,
在光屏上可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 .
. .
. .
. .
9.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甲:当水位达到金属块 所在的位置时,绿灯亮
B.乙: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图中所示的原理相同
C.丙: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丁:导体棒 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一定偏转
【解析】A(×)甲图为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所
在的位置时,通电螺线管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下,
红灯所在的电路接通,红灯亮.
B(×)乙图所示的实验中,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电动机的
工作原理相同.
C(√)丙图中放在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
场.
D(×)丁图实验所揭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闭
合电路中的导体只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题依据),当丁图中的导体棒 上下移动时,导体棒不切割磁感线,
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偏转.
. .
. .
10.新素材 体育运动2024年3月17日,在荷兰鹿特丹进行的2024年国际滑联
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5 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7分18秒468的成绩获
得冠军,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A.运动员匀速拐弯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
B.若以看台为参照物,则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不断增大
D.冰面很光滑是为了减小运动员与冰面的摩擦
【解析】A.运动员匀速拐弯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
化(错,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拐
弯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若以看台为参照物,则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错,以看台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运动员处于运动
状态)
C.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不断增大(错,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冰面很光滑是为了减小运动员与冰面的摩擦(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 .
. .
. .
. .
. .
名师敲重点
易错易混
有关惯性的易错点分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的作用”.
4.利用惯性的例子:跳远时助跑,撞击锤柄以套紧锤头等.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例子:乘客和司机要系安全带等.
11.下列选项中是通电螺线管的纵截面和静止的小磁针的示意图,“·”表示
电流流向纸外,“×”表示电流流向纸内.若小磁针涂灰的一端为 极,则
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正确的是( )
A
A. B. C. D.
【解析】A、D选项图中: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
极,则通电螺线管正上方磁场方向向左,通电螺线管右侧小磁针所在位置
的磁场方向向右,由小磁针静止时 极的指向可知,A对、D错.B、C选
项图中: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极,则通电螺线
管内部磁场方向向左,通电螺线管右侧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向左,
由小磁针静止时 极的指向可知,B、C均错.
12.新情境 空间站中的细胞学实验我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微重力
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细胞的培养需要合适的温度.如图甲是“牛顿”小组设
计的温度报警器内部的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 为热敏电阻,其阻
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是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变高,电流表示数变小
B.环境温度变低,整个电路的功率变大
C.当环境温度为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D.将 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解析】A(×)由题图甲可知,与 串联,
电压表测热敏电阻 两端的电压,由题图乙
可知,环境温度变高,热敏电阻 的阻值变
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 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
流表示数变大.
B(×)由题图乙可知,环境温度变低,热敏电阻 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
阻变大,分析可知电路电流变小,根据 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小.
C(√)当环境温度为 时,热敏电阻的
阻值为 ,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电
路电流 ,故电流表的示数为
.
D(×)测相同温度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不变,将 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
阻,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 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因电源电压不
变,则 两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3.如图所示是小明先后连续拍摄的两张照片,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
向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__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

小轿车
【解题思路】
提取图中的关键信息 分析
第 一 空 第二张照片相较于第一 张照片,大卡车与小轿 车之间的距离增大 说明大卡车与小轿车之间存在相对运动,题
目要求以小轿车为参照物,我们就假设小轿
车不动,显然,大卡车是向东运动的
第二空:由于图中三个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依据 可知,要想比较图
中三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应比较他们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大,
说明速度越大.(解题技巧: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易比较出小轿车运动的
距离最大)
. .
. .
14.“神舟”飞船的返回舱着陆前要经历多次减速,在其减速降落的过程中,
飞船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某“神舟”飞船的返回舱从启动降落伞装置到安全着陆在东风着陆场,
运动的距离约为,耗时约 ,此过程中返回舱降落的平均速度
约为____ .
减小
减小
20
【解题思路】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
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返回舱减速降落(关键信息)的过程中,质量不
变,速度减小,所处高度降低,故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返回舱的平均
速度约为 .
. .
. .
. .
15.图甲是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由图甲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______;如图乙所示是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若这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飞轮转速是 ,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____次.
做功
30


【解题思路】该汽油机的效率 .题图
乙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为做功
冲程.该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由于飞轮
每转2圈,汽油机对外做功一次,故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30次.
名师敲重点
要点归纳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冲程个数——4
活塞往复次数——2
曲轴(飞轮)转动圈数——2
做功次数——1
1个工作循环
16.新情境 遥感四十一号卫星 2023年12月15日21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
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
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______比较大.液氢属于______(选填“清洁”或
“非清洁”)能源.
热值
清洁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如图甲所示为摄影师抓拍的在水中嬉戏的白天鹅,请在图乙中
画出来自天鹅嘴尖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 点表示水中
“天鹅嘴尖”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天鹅嘴尖的实际位置.
由题可知, 点为天鹅嘴尖在水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关
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关于水面的对称点, 点为天鹅嘴尖的实际位置.
第二步:将光路图补画完整.
连接 点与眼睛,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入射点与眼睛之间的连线
为反射光线;最后连接 点和入射点,得到入射光线.
18.(2分)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局部电路图,总开关 能控制所有用电器
的通断,请按照安全用电原则,将所有元件连入电路.
【答案】如图所示.
【解题思路】家庭电路的连接顺序:入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
置—用电器开关—用电器;图中需要将开关 连在保险丝的前面,控制用
电器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19.(5分)每当下雪后,玲玲发现小区的物业人员总是在人们经常通行的
道路上铺上粗糙的地毯,为了探究其中原因,她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
的实验.
(1)实验中,玲玲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二力平衡
等于
(2)通过对比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乙
压力
【解题思路】
有效信息 答案
第一空 选择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两次实验 甲、乙两次实验
第二空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相同,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同,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时,压力越大,滑动摩
擦力越大
(3)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解释雪后铺地毯的原因.
乙、丙
20.(5分)小明同学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物体的重 力 提升物体的 高度 拉力 绳端移动的 距离 机械效率
1 2 0.1 1 0.3
2 3 0.1 1.4 0.3
3 4 0.1 1.8 0.3
4 2 0.1 1.6 0.2
5 2 0.2 1 0.6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这次
数据是用图中____(选填“甲”或“乙”)滑轮组测得的.

【解题思路】根据表中数据,第4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由 可得,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
,故这次实验数据是用题图中的乙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同一滑轮组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解题思路】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这三次实验
数据均是用题图中的甲滑轮组测得的,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相同,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故可得
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分析第1、5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
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无关
【解题思路】分析第1、5次实验数据可知,这两次实验均
是使用题图中的甲滑轮组测得的,提升的物体的重力相等,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同,但两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相等,由此说明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4)新考法 创新设问小明同学计算出第1、2、3次实验中,
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 ,通过比较发
现,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提升的物体的重力增
大, 变大,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提升的物体的重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越多
21.(7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 ”字样,
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1分)
【解题思路】
连接实物电路 分析 画图
接入电压表 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小灯泡 上标有“ ”,则其额定电压 为 ,电压表应选用“ ”的量程 电压表标有“3”的接线柱
与小灯泡灯座的右端接线
柱相连
接入滑动变阻 器 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 线柱应“一上一下”接入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右(或左)
上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原因可能是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小灯泡短路 B.滑动变阻器断路
C.电流表与导线接触不良 D.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D
【解题思路】
选项 故障 现象 正误
A 小灯泡短路 电路为通路,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 数,电流表有示数 ×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电路断路,小灯泡不亮,两电表均无示数 ×
C 电流表与导线接 触不良 电路断路,小灯泡不亮,两电表均无示数 ×
D 小灯泡与灯座接 触不良 电路断路,电流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其正负接线柱与电 源正负极接通,测电源电压,有示数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___ .
0.2
0.5
【解题思路】
要求 分析 作答
读取电流 表示数 电流表量程为 ,分度值 为
计算额定 功率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 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继续沿与之前相同的方向移动滑片 的过程中,小灯泡的电功率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灯泡变亮;反之,小灯泡变暗.该现象
表明: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______(选填“额定”或“实际”)功率决定的.
变大
实际
【解题思路】
继续移动 滑片 小灯泡两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 电功率 变化 亮度 变化 结论
沿与之前 相同的方 向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根据欧 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 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小灯泡 两端的实际电压变大 变大 变亮 小灯泡
的亮度
是由其
实际功
率决定

沿与之前 相反的方 向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中 的电流变小,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 变小 变小 变暗 (5)若只将小灯泡调换成定值电阻,则利用该电路还可以做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或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名师一点通
思维拓展
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它两端的电压有关,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不同,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小灯泡的亮度反映了电功率的大小,小灯
泡越亮,电功率越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功率及其发光情况如下表.
电压 电功率 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较暗
正常
过亮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
22.(7分)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个重为、高为 、底
面直径为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木柱翻倒,如图所示. 取3)
(1)圆柱体木柱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圆柱体木柱的底面积
圆柱体木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分)
(2)要使木柱的 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答案】最大的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最小力 (2分)
(3)要使木柱翻倒,至少要对木柱做多少功?
【答案】木柱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重心高度
木柱的重心到达支点正上方时,木柱重心高度
至少要对木柱做的功
(2分)
(4)用最小的推力使木柱翻倒的过程中,推力的大小如何变化?请分析
说明.
【答案】用最小的推力使木柱翻倒的过程中,动力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
木柱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大小不变),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根据杠杆的
平衡条件 可知,所用推力逐渐变小. (1分)
23.(8分)如图甲是一款电热毛巾架,其额定电压为 ,该电热毛巾架
可以根据毛巾的干湿程度实现高温挡与低温挡的切换,其内部简化电路如
图乙所示和为发热电阻丝,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 ,电功率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 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答案】从图丙可知,,
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 消耗的电能
(2分)
(2)发热电阻丝 的电阻为多少?
【答案】高温挡时只有工作,
低温挡时和串联,
则 (3分)
(3)该电热毛巾架高温挡单独工作,标有“ ”的
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200次,则此时电热毛巾架工作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
【答案】电热毛巾架工作 消耗的电能
实际电功率 (3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
2025 年湖北省中考原创押题卷( 六)
■ ■
物 理
(满分7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题 ,每题2 分 ,共2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活处处有物理 ,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 ,是升华现象
B. 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 是汽化现象
C.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 ,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D. 食品保鲜常用到干冰 ,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2. 春暖花开 ,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某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小丽和家人在公园游玩 ,看到了很多与光学相
关的现象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
B.“ 云在水中飘" ,天上的白云与湖里的“ 白云" 到水面的距离不同
C. 湖面上“波光粼粼" ,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色散现象
D.“鱼翔浅底" ,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浅
(
新趋势
生活物理
) (
3
.
)某同学发烧后说话声神似唐老鸭 ,妈妈实在听不懂该同学在说什么 ,只能拿
出纸笔给他让他写下来想说的话.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说话声神似唐老鸭是因为该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该同学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 . 0 ×108 m/s C. 该同学的说话声神似唐老鸭是音色改变了
D. 妈妈没听清该同学的说话声是因为墙体不能传声
4. 如图所示是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污浊空气进入净化器后 ,其中的尘埃会被带电 金属网吸引 ,尘埃通过带电金属网后会带上电荷并被带电的集尘器捕获 ,然后空气经过活性炭过滤
器 ,最终排出洁净空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 带电金属网吸引尘埃是因为尘埃带正电
B. 通过带电金属网后尘埃带负电
C. 集尘器捕获尘埃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尘埃带上电荷是创造了电荷
5. 随着电气化的迅速发展 ,“安全用电 " 已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 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的是 ( B )
A. 正在工作的用电器起火时 ,应立即用水灭火
B. 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C. 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铁丝替换
D. 手机充电结束后 ,充电器可以一直插在插座上
(
新趋势
跨学科融合
) (
6
.
)小明同学为大家表演魔术“铁树开花 " ,装置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烧
杯中细铁丝上的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 这个实验利用了氨水呈碱性 ,能使酚酞变红的特性. 下列对该
实验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数量增多
C.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
7. 如图所示 ,一人用大小为 100 N的力在 5 s 内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沿直线匀速拉动5 m. 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
2 kg(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g 取 10 N/k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人拉绳的速度大小为 3 m/s B. 拉力F所做的功是 1 . 5 ×103 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 当地面的粗糙程度变大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
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
cm
) (
2
) (
3
) (
4
) (
5
) (
7
) (
8
)
A. 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B.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光屏上的像会缓慢向下移动
C. 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 ,把蜡烛移到 45 cm处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像
D. 在图中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 ,适当向右移动蜡烛 ,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9.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N
S
(


)甲 乙
A. 甲:当水位达到金属块 A所在的位置时 ,绿灯亮 B. 乙: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图中所示的原理相同 C. 丙:小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 丁:导体棒 ab运动时 ,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一定偏转
10. 新素材 体育运动 2024 年 3 月 17 日 ,在荷兰鹿特丹进行的2024 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
男子5 000米接力决赛中 , 中国队以 7 分 18 秒468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匀速拐弯时 ,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 B. 若以看台为参照物 ,则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 在加速运动过程中 ,运动员的惯性不断增大 D. 冰面很光滑是为了减小运动员与冰面的摩擦 的成绩获得冠军 ,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情景. 下列 ( D )
11. 下列选项中是通电螺线管的纵截面和静止的小磁针的示意图 ,“ ● " 表示电流流向纸外 ,“ × " 表示电
流流向纸内. 若小磁针涂灰的一端为 N极 ,则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正确的是 ( A )
A B C D
12. 新情境 空间站中的细胞学实验 我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 验 ,细胞的培养需要合适的温度. 如图甲是“ 牛顿 " 小组设计的温度报警器内部的原理图 , 电源电压 恒为 12 V,R为热敏电阻 ,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R0 是阻值为 10 Ω 的定值电阻. 闭
合开关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环境温度变高 , 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环境温度变低 ,整个电路的功率变大
C. 当环境温度为 20 ℃时 , 电流表的示数为 0 . 2 A
D. 将 R0 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 ,测相同温度时 , 电压表示数变大 二、填空题(共4 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3. 如图所示是小明先后连续拍摄的两张照片 ,以小轿车为参照物 ,大卡车向 东 (选填“东"或“西" )运 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 ,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小轿车 (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 自行车" ).
14.“神舟" 飞船的返回舱着陆前要经历多次减速 ,在其减速降落的过程中 ,飞船的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减小 ;(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某“神舟" 飞船的返回舱从启动降落伞装置到安全 着陆在东风着陆场 ,运动的距离约为 30 km ,耗时约 25 min ,此过程中返回舱降落的平均速度约为 20 m/s.
(
(
2
)通过对比



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
压力
越大
,
滑动
摩擦力越大
.
(
3
)比较



两次实验
,
可以解释雪后铺地毯的
原因
.
20.
(
5
分)小明同学在测量滑轮组机
械效率的实验中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 (
15.
图甲是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
,
由图甲可
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30%
;如图乙所示是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
;
若这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
3
6
00
r/
min
,
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
30

.
)四、综合应用题(共2 题 ,共 15 分)
22. (7 分)在“大力士" 比赛中 ,需要把一个重为 1 500 N、高为 0 . 8 m、底面直径为 0 . 6 m 的质量分布均 匀的圆柱体木柱翻倒 ,如图所示. (π取3)
(
实验次数
物体的
重力 G
/N
提升物体的
高度h
/m
拉力
F
/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
/m
机械效

η
1
2
0
.
1
1
0
.
3
66
.
7%
2
3
0
.
1
1
.
4
0
.
3
71
.
4%
3
4
0
.
1
1
.
8
0
.
3
74
.
1%
4
2
0
.
1
1
.
6
0
.
2
5
2
0
.
2
1
0
.
6
66
.
7%
)(1)圆柱体木柱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要使木柱的 a 点离开地面 ,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3)要使木柱翻倒 ,至少要对木柱做多少功
(4)用最小的推力使木柱翻倒的过程中 ,推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请分析说明.
(1)圆柱体木柱的底面积 S = πr2 = π × ( )2 =3 × ( )2 =0 . 27 m2
圆柱体木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2)最大的动力臂L1 = h2 +d2 = (0. 8 m)2 +(0. 6 m)2 = 1 m
(


16.
遥感四十—号卫星
2023

12

15

21

41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
用长征五号
遥六运载火箭
,
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取得圆
满成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热值
比较大
.
液氢属于
清洁
(
选填


洁"
或“非清洁"
)能源
.
三、探究实践题(共
5

,共
21
分)
)阻力 G= 1 500 N,阻力臂 L2 = =0 . 3 m
(
(
1
)表格内的第
4
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62.5%
,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选填“

"
或“

"
)
滑轮
组测得的
.
) (
(
2
)分析第
1

2

3
次实验数据
,可得出结论:
使用同一滑轮组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
,物体的重力越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最小力 F= = =450 N (3)木柱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重心高度h1 = =0 . 4 m
(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
(
(
3
)分析第
1

5
次实验数据可知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
同的物体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
的高度
无关
(选填“有关"
或“无关"
)
.
(
4
)
创新设问
小明同学计算出第
1

2

3
次实验中
,
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
Δ
W
=
W

-
W

,
通过比较发现
,
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
,
所提升的物体的重力增大
,
Δ
W变大
,
请你利用
)木柱的重心到达支点正上方时 ,木柱重心高度h2 = =0 . 5 m
至少要对木柱做的功 W=G(h2 -h1 ) = 1 500 N× (0 . 5 m -0 . 4 m) = 150 J
(
(
4
)用最小的推力使木柱翻倒的过程中
,动力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
,木柱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大小不
变) ,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L
1
=
GL
2
可知
,所用推力逐渐变小
.
)17. (2 分)如图甲所示为摄影师抓拍的在水中嬉戏的白天鹅 ,请在图乙中画出来自天鹅嘴尖的光经水 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其中 A点表示水中“天鹅嘴尖" 的位置.
(
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
提升的物体的重力越大
,
摩擦力越大
,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越多
.
21.
(
7
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的实验中
,小灯泡上标有“
2.5
V
"
字样
,
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
.
(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23. (8 分)如图甲是一款电热毛巾架 ,其额定电压为 220 V,该电热毛巾架可以根据毛巾的干湿程度实 现高温挡与低温挡的切换 ,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 R1 和 R2 为发热电阻丝 , 电热毛巾架正常工 作 30 min , 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甲 乙
(

) (

) (

)18. (2 分)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局部电路图 ,总开关 S 能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 ,请按照安全用电原 则 ,将所有元件连入电路.
(
s
保险丝
)(1)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 30 min 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
火线
零线
) (

) (

) (
电能表
)(2)发热电阻丝 R2 的电阻为多少
(
~
) (
(
2
)闭合开关后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小灯泡始终不亮
,
电压表有示数
,
电流表示数几乎为

,原因可能是
D
.
(选填字母代号)
A.
小灯泡短路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C.
电流表与导线接触不良
D.
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
3
)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P至某位置时
,
电压表示数为
2.5
V
,此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

,为
0.2
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5
W.
(
4
)继续沿与之前相同的方向移动滑片 P的过程中
,小灯
泡的电功率
变大
(选填“变大
"“变小
"
或“不
变"
) ,小灯泡变亮
;反之
,小灯泡变暗
.
该现象表明: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
实际
(
选填“
额定
"


实际"
)功率决定的
.
)(3)该电热毛巾架高温挡单独工作 10 min ,标有“3 000 imp/(kW . h) " 的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
(
s
)200 次 ,则此时电热毛巾架工作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
(1)从图丙可知 ,P高 =440 W,P低 = 110 W
(
19.
(
5
分)每当下雪后
,玲玲发现小区的物业人员总是在人们经常通行的道路上铺上粗糙的地毯
,为了
探究其中原因
,
她做了如图甲



丙所示的实验
.
)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30 min 消耗的电能 W=P高 t高 +P低 t低 =440 W × 10 ×60 s + 110 W ×20 ×60 s =
3 . 96 ×105 J
(2)高温挡时只有 R1 工作 ,R1 = = 110 Ω 低温挡时 R1 和 R2 串联 ,R总 = 2 = =440 Ω则 R2 =R总 -R1 =440 Ω - 110 Ω =330 Ω
(
(
1
)实验中
,玲玲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

力平衡

)(3)电热毛巾架工作 10 min 消耗的电能 W实 = kW . h = kW . h =2 . 4 ×105 J
识可知 ,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等于 (选填“ 大于"“小于" 或“等于 " ) 木块受到的滑动 摩擦力.
(5)若只将小灯泡调换成定值电阻 ,则利用该电路还可以做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或测量定值 电阻的阻值) 实验.
实际电功率 P实 = J= 400 W(

)
2025 年湖北省中考原创押题卷( 六)
■ ■
物 理
(满分7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题 ,每题2 分 ,共2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活处处有物理 ,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 ,是升华现象
B. 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 是汽化现象
C.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菜被冻坏 ,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D. 食品保鲜常用到干冰 ,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2. 春暖花开 ,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某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小丽和家人在公园游玩 ,看到了很多与光学相
关的现象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
B.“ 云在水中飘" ,天上的白云与湖里的“ 白云" 到水面的距离不同
C. 湖面上“波光粼粼" ,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色散现象
D.“鱼翔浅底" ,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浅
(
新趋势
生活物理
) (
3
.
)某同学发烧后说话声神似唐老鸭 ,妈妈实在听不懂该同学在说什么 ,只能拿
出纸笔给他让他写下来想说的话.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说话声神似唐老鸭是因为该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该同学的说话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 . 0 ×108 m/s C. 该同学的说话声神似唐老鸭是音色改变了
D. 妈妈没听清该同学的说话声是因为墙体不能传声
4. 如图所示是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污浊空气进入净化器后 ,其中的尘埃会被带电 金属网吸引 ,尘埃通过带电金属网后会带上电荷并被带电的集尘器捕获 ,然后空气经过活性炭过滤
器 ,最终排出洁净空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 带电金属网吸引尘埃是因为尘埃带正电
B. 通过带电金属网后尘埃带负电
C. 集尘器捕获尘埃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尘埃带上电荷是创造了电荷
5. 随着电气化的迅速发展 ,“安全用电 " 已成为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 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的是 ( B )
A. 正在工作的用电器起火时 ,应立即用水灭火
B. 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C. 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铁丝替换
D. 手机充电结束后 ,充电器可以一直插在插座上
(
新趋势
跨学科融合
) (
6
.
)小明同学为大家表演魔术“铁树开花 " ,装置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烧
杯中细铁丝上的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 这个实验利用了氨水呈碱性 ,能使酚酞变红的特性. 下列对该
实验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数量增多
C.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
7. 如图所示 ,一人用大小为 100 N的力在 5 s 内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沿直线匀速拉动5 m. 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
2 kg(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g 取 10 N/k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人拉绳的速度大小为 3 m/s B. 拉力F所做的功是 1 . 5 ×103 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 当地面的粗糙程度变大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
的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
cm
) (
2
) (
3
) (
4
) (
5
) (
7
) (
8
)
A. 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B.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光屏上的像会缓慢向下移动
C. 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 ,把蜡烛移到 45 cm处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像
D. 在图中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 ,适当向右移动蜡烛 ,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9.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N
S
(


)甲 乙
A. 甲:当水位达到金属块 A所在的位置时 ,绿灯亮 B. 乙: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图中所示的原理相同 C. 丙:小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 丁:导体棒 ab运动时 ,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一定偏转
10. 新素材 体育运动 2024 年 3 月 17 日 ,在荷兰鹿特丹进行的2024 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
男子5 000米接力决赛中 , 中国队以 7 分 18 秒468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匀速拐弯时 ,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 B. 若以看台为参照物 ,则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 在加速运动过程中 ,运动员的惯性不断增大 D. 冰面很光滑是为了减小运动员与冰面的摩擦 的成绩获得冠军 ,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情景. 下列 ( D )
11. 下列选项中是通电螺线管的纵截面和静止的小磁针的示意图 ,“ ● " 表示电流流向纸外 ,“ × " 表示电
流流向纸内. 若小磁针涂灰的一端为 N极 ,则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正确的是 ( A )
A B C D
12. 新情境 空间站中的细胞学实验 我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 验 ,细胞的培养需要合适的温度. 如图甲是“ 牛顿 " 小组设计的温度报警器内部的原理图 , 电源电压 恒为 12 V,R为热敏电阻 ,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R0 是阻值为 10 Ω 的定值电阻. 闭
合开关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环境温度变高 , 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环境温度变低 ,整个电路的功率变大
C. 当环境温度为 20 ℃时 , 电流表的示数为 0 . 2 A
D. 将 R0 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 ,测相同温度时 , 电压表示数变大 二、填空题(共4 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3. 如图所示是小明先后连续拍摄的两张照片 ,以小轿车为参照物 ,大卡车向 东 (选填“东"或“西" )运 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 ,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小轿车 (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 自行车" ).
14.“神舟" 飞船的返回舱着陆前要经历多次减速 ,在其减速降落的过程中 ,飞船的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减小 ;(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某“神舟" 飞船的返回舱从启动降落伞装置到安全 着陆在东风着陆场 ,运动的距离约为 30 km ,耗时约 25 min ,此过程中返回舱降落的平均速度约为 20 m/s.
(
(
2
)通过对比



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
压力
越大
,
滑动
摩擦力越大
.
(
3
)比较



两次实验
,
可以解释雪后铺地毯的
原因
.
20.
(
5
分)小明同学在测量滑轮组机
械效率的实验中
,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 (
15.
图甲是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
,
由图甲可
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30%
;如图乙所示是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
;
若这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
3
6
00
r/
min
,
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
30

.
)四、综合应用题(共2 题 ,共 15 分)
22. (7 分)在“大力士" 比赛中 ,需要把一个重为 1 500 N、高为 0 . 8 m、底面直径为 0 . 6 m 的质量分布均 匀的圆柱体木柱翻倒 ,如图所示. (π取3)
(
实验次数
物体的
重力 G
/N
提升物体的
高度h
/m
拉力
F
/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
/m
机械效

η
1
2
0
.
1
1
0
.
3
66
.
7%
2
3
0
.
1
1
.
4
0
.
3
71
.
4%
3
4
0
.
1
1
.
8
0
.
3
74
.
1%
4
2
0
.
1
1
.
6
0
.
2
5
2
0
.
2
1
0
.
6
66
.
7%
)(1)圆柱体木柱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要使木柱的 a 点离开地面 ,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3)要使木柱翻倒 ,至少要对木柱做多少功
(4)用最小的推力使木柱翻倒的过程中 ,推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请分析说明.
(1)圆柱体木柱的底面积 S = πr2 = π × ( )2 =3 × ( )2 =0 . 27 m2
(
F
G
1 500
N
)圆柱体木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S = S = 0. 27 m2 ≈5 555. 6 pa
(2)最大的动力臂L1 = h2 +d2 = (0. 8 m)2 +(0. 6 m)2 = 1 m
(


16.
遥感四十—号卫星
2023

12

15

21

41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
用长征五号
遥六运载火箭
,
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取得圆
满成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热值
比较大
.
液氢属于
清洁
(
选填


洁"
或“非清洁"
)能源
.
三、探究实践题(共
5

,共
21
分)
)阻力 G= 1 500 N,阻力臂 L2 = =0 . 3 m
(
(
1
)表格内的第
4
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
62. 5%
,这次数据是用图中

(选填“

"
或“

"
)
滑轮
组测得的
.
) (
(
2
)分析第
1

2

3
次实验数据
,可得出结论:
使用同一滑轮组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
,物体的重力越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最小力 F= = =450 N (3)木柱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重心高度h1 = =0 . 4 m
(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
(
(
3
)分析第
1

5
次实验数据可知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
同的物体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
的高度
无关
(选填“有关"
或“无关"
)
.
(
4
)
创新设问
小明同学计算出第
1

2

3
次实验中
,
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
Δ
W
=
W

-
W

,
通过比较发现
,
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时
,
所提升的物体的重力增大
,
Δ
W变大
,
请你利用
)木柱的重心到达支点正上方时 ,木柱重心高度h2 = =0 . 5 m
至少要对木柱做的功 W=G(h2 -h1 ) = 1 500 N× (0 . 5 m -0 . 4 m) = 150 J
(
(
4
)用最小的推力使木柱翻倒的过程中
,动力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
,木柱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大小不
变) ,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L
1
=
GL
2
可知
,所用推力逐渐变小
.
)17. (2 分)如图甲所示为摄影师抓拍的在水中嬉戏的白天鹅 ,请在图乙中画出来自天鹅嘴尖的光经水 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其中 A点表示水中“天鹅嘴尖" 的位置.
(
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
提升的物体的重力越大
,
摩擦力越大
,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越多
.
21.
(
7
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的实验中
,小灯泡上标有“
2.5
V
"
字样
,
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
.
(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
)23. (8 分)如图甲是一款电热毛巾架 ,其额定电压为 220 V,该电热毛巾架可以根据毛巾的干湿程度实 现高温挡与低温挡的切换 ,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 R1 和 R2 为发热电阻丝 , 电热毛巾架正常工 作 30 min , 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甲 乙
(

) (

) (

)18. (2 分)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局部电路图 ,总开关 S 能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 ,请按照安全用电原 则 ,将所有元件连入电路.
(
s
保险丝
)(1)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 30 min 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
火线
零线
) (

) (

) (
电能表
)(2)发热电阻丝 R2 的电阻为多少
(
~
) (
(
2
)闭合开关后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小灯泡始终不亮
,
电压表有示数
,
电流表示数几乎为

,原因可能是
D
.
(选填字母代号)
A.
小灯泡短路
B.
滑动变阻器断路
C.
电流表与导线接触不良
D.
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
3
)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P至某位置时
,
电压表示数为
2.5
V
,此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

,为
0.2
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5
W.
(
4
)继续沿与之前相同的方向移动滑片 P的过程中
,小灯
泡的电功率
变大
(选填“变大
"“变小
"
或“不
变"
) ,小灯泡变亮
;反之
,小灯泡变暗
.
该现象表明: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
实际
(
选填“
额定
"


实际"
)功率决定的
.
)(3)该电热毛巾架高温挡单独工作 10 min ,标有“3 000 imp/(kW . h) " 的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
(
s
)200 次 ,则此时电热毛巾架工作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少
(1)从图丙可知 ,P高 =440 W,P低 = 110 W
(
19.
(
5
分)每当下雪后
,玲玲发现小区的物业人员总是在人们经常通行的道路上铺上粗糙的地毯
,为了
探究其中原因
,
她做了如图甲



丙所示的实验
.
)电热毛巾架正常工作30 min 消耗的电能 W=P高 t高 +P低 t低 =440 W × 10 ×60 s + 110 W ×20 ×60 s =
3 . 96 ×105 J
(2)高温挡时只有 R1 工作 ,R1 = 2 = = 110 Ω 低温挡时 R1 和 R2 串联 ,R总 = 2 = =440 Ω则 R2 =R总 -R1 =440 Ω - 110 Ω =330 Ω
(
(
1
)实验中
,玲玲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使其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

力平衡

)(3)电热毛巾架工作 10 min 消耗的电能 W实 = kW . h = kW . h =2 . 4 ×105 J
识可知 ,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等于 (选填“ 大于"“小于" 或“等于 " ) 木块受到的滑动 摩擦力.
(5)若只将小灯泡调换成定值电阻 ,则利用该电路还可以做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或测量定值 电阻的阻值) 实验.
实际电功率 P实 = 实 = J= 400 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