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湖北省中考物理新考向原创押题卷( 三)(原卷版+解析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 年湖北省中考物理新考向原创押题卷( 三)(原卷版+解析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3 14:42:57

文档简介

(

)
// 让教学更有效
(
11
.
如图所示
,
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
A、B、C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D
)
) 6.“珍爱生命 ,安全用电" . 下列做法或说法中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D )
(
2025 年湖北省中考原创押题卷
(
三)
)A. 湿手按开关 B. 人能靠近但不能接触落地的高压线
C. 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D. 电水壶接三孔插座
(
7
.
周末小明一家去河边野餐游玩.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A.
在河边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
,
这属于扩散现象
B.
河边草叶上两滴小水珠可以合成一滴大水珠
,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
河水可以很好地调节当地气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小的特性
D.
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
,
水温升高
,
水的内能减小
)■ ■
物 理
(满分7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题 ,每题2 分 ,共2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A.
物体
A、C都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 B做加速运动
C.
1
s时
,物体 B与物体 C的速度相等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C )
8. 在科技活动中 ,小亮将塑料袋剪成细丝 ,再用两张相同的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 ,然后将塑料丝
A. 让同学们感觉舒适的教室温度约为 36 ℃
抛向空中 ,并迅速将塑料管放在塑料丝的下方 ,发现塑料丝散开并悬浮在空中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
B. 中学教室中凳子的高度约为 80 cm
(
D.

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2
s

,A、B相距2
m
12
.
为保障安全
,
潜水员在潜水时需要装备深度表
.
如图所示是一款
深度表的简化电路
,
其中压敏电阻
R
p
的阻值随所受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
深度表的示数随着下
潜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的是
(
D
)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
使塑料丝和塑料管都
带电
B.
摩擦后的餐巾纸与塑料管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
)C. 中考专用跳绳的质量约为 200 g
D. 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0 s
(
(
B
)
)2. 新情境 骨传导蓝牙耳机 如图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 ,使用时不堵塞耳朵 ,蓝牙耳机与手机连
C. 塑料丝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
A.
下潜的深度越深
,
R
p
的阻值越大
B.
下潜的深度越深
,R
0
两端的电压越大
C.
下潜的深度越深
,R
0
的电功率越小
D.
深度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接后 ,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了. 关于该蓝牙耳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
D.
塑料丝悬浮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A. 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二、填空题(共4 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3
.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火箭
升空的原理是:
自身
携带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气流向后高速喷出
,
此时产生
的反作用力会使火箭向前运动
.
火箭升空
的原理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

;
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
搭乘火箭一起飞向太空的航天员的
动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 ,以航天员为参
照物
,火箭是
静止
的.
14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D为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发光二极管(额定电压为 3
V、额定电流为 20
mA
) ,
电源
电压恒为
4
. 5
V. 闭合开关 S
,发光二极管
正常发光
,则 b 是
电压
(
选填“
电流
"
或“
电压
"
)

,a表
)B. 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戴上耳机听音乐可以避免影响他人 ,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 蓝牙耳机和手机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
3
.
如图所示
,
物理课上
,
老师用一把钢勺盛了一块

白气
"
缭绕的干冰
,
钢勺上很快覆盖了一层

,
勺柄
) (
也变得冰凉. 关于这个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白气"
是由干冰升华形成的
B.“
白气"
形成的过程需要吸热
C.
钢勺上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勺柄变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9. 新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 在科技创新大赛上 ,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 如图所示 ,他把橡胶管 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的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另一端穿过塑料瓶盖并将缝隙密封 ,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 摇晃后倒掉 ,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 ,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进位置较高的瓶内. 下
(
的示数为
0 . 02 A(或 20 mA
)
.
) (
4
.
关于运动会中出现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运动员百米赛跑到终点后很难立即停下
,
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篮球碰到篮板后会反弹回来
,
篮板对篮球的力是由篮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向前做曲线运动时
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游泳比赛中
,
运动员需要不断挥动双臂划水前进
,
说明物体的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5
.
无链条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配有锂电池
,
既能直接充电
,
也可以在脚踏骑行时获得电能并储存起来
,
是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完美结合
.
下列选项中可以反映电
动自行车在脚踏骑行时获得电能的工作原理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 , 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多
B. 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 , 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C. 烧杯、橡胶管和塑料瓶构成了连通器
D. 烧杯中的水流入位置较高的塑料瓶内 ,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
15
.
新情境
华能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
电 国家千万千瓦级粤东海上风电基地首批示范项


华能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
,
该项目首次示范
应用了
11
兆瓦国产化直驱型海上风电
大机组
,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创新
升级
.
风能属于
可再生
(
选填

可再生
"


不可
再生"
)能源
,利用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是
二次
(选填“一次"
或“二次"
)能源.
)10. 小明和小刚在科技馆里体验升降座椅 ,其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 小刚坐在座椅上 ,小明用 250 N的拉力将 小刚匀速拉升 ,整个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 m. 已知小刚的质量为62 kg ,小明的质量为65 kg ,
(
不计绳重和摩擦
,g 取 10
N/
kg
.
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 (
(
B
) (
)
)的是 ( A )
A. 滑轮 a 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
B.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1
860
J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2. 7%
D.
若由小刚匀速拉升小明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提高
) (
A
B
C
D
)16. 液氢已经成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 ,这主要是因为液氢具有较高的 热值 . 100 g液氢完全燃 烧释放的热量为 1 . 4 ×107 J;若液氢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5%被水吸收 ,则将初始温度为25 ℃ 、质 量为 100 kg 的水加热至沸腾(1 标准大气压) ,需要完全燃烧 0 . 3 kg 的液氢. [液氢的热值取 1 . 4 × 108 J/kg ,c水 =4 . 2 ×103 J/(kg . ℃)]
(
) (
)
三、探究实践题(共 5 题 ,共 21 分)
17. (2 分)如图所示 ,站在湖边的小红回头看到了清澈且平静的水面下的射灯. 请在图中画出她看到水 下射灯的一条光线的光路图 ,并标出入射角 i和折射角r.
18. (2 分)喜欢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教室中的投影仪内有一个降温风扇和一个投影灯泡. 当闭合投影 仪的电源开关 S1 时 ,只有风扇工作 ,再闭合 S2 时 ,灯泡和风扇同时工作 ; 当只闭合 S2 时 ,风扇和灯 泡都不工作. 请在图中按要求正确完成电路连接.
19. (5 分)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中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 ,调整它们的高度 ,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合理即可) .
(2)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的情景 ,此时烛焰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应用此成像原理可 制成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 或“放大镜" ) .
(3)在不添加或更换器材的基础上 ,若想让光屏上的像变小 ,接下来的操作是: 将蜡烛和光屏均向 左移动(合理即可) .
(4)若取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保持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若移动光屏 ,则应将光屏向 右 (选 填“左" 或“右" )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若不移动光屏 ,小明将一副眼镜 的其中一个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移动到适当位置后 ,也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该 眼镜可用来矫正 远 (选填“近" 或“远" )视眼.
20. (5 分)小明在实验室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同 ,杠杆刻度 均匀) .
甲 乙 丙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 ,实验前应向 右 (选填“左" 或“右 " )适当调节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2)经过实验 ,小明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动力 F1/N动力臂 l1/cm阻力 F2/N阻力臂 l2/cm10 . 5101522151 . 52031 . 51035
①小明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 = F2l2 (用字母表示) . (3)如图乙所示 ,在杠杆左侧 A处挂2 个钩码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杠杆右侧的 3 个钩码应挂在 距 。点 2 小格处. (4)如图丙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在 a 处向下拉杠杆 ,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转 动到 b位置 ,该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变大 (选填“变大 "“变 小" 或“不变" ) . 21. (7 分)莉莉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中 ,选择了额定电压为 2 V的小灯泡 , 电源电压保持 6 V不 变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 Ω 1 A" ,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

) (

)丙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 ,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小灯泡始终不亮 , 电压表有示数 , 电 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断路 . (3)排除故障后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 I-U图像 ,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 ,小灯泡的额定功 率为 0 . 5 W. (4)莉莉发现小灯泡的 I-U图像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因为 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5)同组的小丹同学提出不需要电流表也能完成实验 ,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 ,增加了一个阻值 为 R0 的定值电阻 ,只用一只电压表就测量出了额定电压为 U额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已知电源电压 恒为 U,请你将小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 S、S2 ,断开开关 S1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U- U额 ,此时小灯泡正 常发光 ; ②闭合开关 S、S1 ,断开开关 S2 ,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 选填“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 或“ 适当调节滑 片" ) ,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记为 U1 ;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 = U额 ( U- R)U-U额 ) (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四、综合应用题(共2 题 ,共 15 分) 22. (7 分)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铲雪车在公路上奋力进行铲雪作业 , 如图所示. 该铲雪车在一段6 km的平直路面上作业 ,用时 10 min. ( 柴 油的热值 q =4 . 0 ×107 J/kg ,g 取 10 N/kg) (1)该铲雪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 ,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 2 500 cm2 , 对路面的压强为 1 . 2 ×105 pa ,则铲雪车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若该铲雪车在该路段作业时的平均牵引力为 1 . 0 × 104 N,则该铲 雪车铲雪作业时的平均输出功率为多少瓦 (3)若本次6 km铲雪作业中共消耗 6 kg柴油 ,则该次铲雪作业中铲雪车的效率为多少 (4)请你提出一个可以加快雪熔化的方法. (1)受力面积 S =2 500 cm2 =0 . 25 m2 铲雪车对水平路面 (4)在雪地上撒盐或煤渣. (合理即可) 23. (8 分)养生壶(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烹饮容器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 ,其铭牌部 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R、R0 均为电加热材料 ,通过温控开关 S0 可实现“ 加热 "“ 保温 " 功能的 自动 切换. S0 R R0 S
甲 乙 额定电压加热功率保温功率额定容量220 V40 W1 L
(1)当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 ,温控开关 S0 处于 断开 (选填“ 闭合" 或“断开" )状态. (2)将壶内 1 L初温为 20 ℃的混合物加热至 100 ℃ ,混合物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假设混合物的密 度为1 . 0 ×103 kg/m3 、比热容为 4 . 0 ×103 J/(kg . ℃)] (3)小明发现铭牌上养生壶的“加热功率"模糊不清. 已知R0 = 1 161. 6 Ω,则该养生壶铭牌上的“加 热功率" 为多少 (4)若(2)中的加热过程共用时400 s ,则该养生壶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2)壶内混合物的质量 m=Pv= 1 . 0 ×103 kg/m3 × 1 × 10 -3 m3 = 1 kg 混合物吸收的热量Q吸 =cmΔt=4. 0 ×103 J/(kg . ℃) ×1 kg × ( 100 ℃ -20 ℃) =3 . 2 ×105 J (3)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 ,R、R0 串联 电路总电阻 R总 = J× 100% =80%(共75张PPT)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讲解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物理新考向原创押题卷03
(满分:70分 )
2025年中考物理 新考向信息押题卷讲解课件(湖北等地适用)
物 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C
A.让同学们感觉舒适的教室温度约为
B.中学教室中凳子的高度约为
C.中考专用跳绳的质量约为
D.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解析】A(×)让同学们感觉舒适的教室温度约为 .
B(×)中学教室中凳子的高度约为 .
D(×)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
2.新情境 骨传导蓝牙耳机如图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
机,使用时不堵塞耳朵,蓝牙耳机与手机连接后,
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关于该蓝牙
耳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戴上耳机听音乐可以避免影响他人,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蓝牙耳机和手机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解析】A(×)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
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此
时声音是通过骨骼传播的.
D(×)蓝牙耳机和手机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3.如图所示,物理课上,老师用一把钢勺盛了一块“白气”缭绕的干冰,钢
勺上很快覆盖了一层霜,勺柄也变得冰凉.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D
A.“白气”是由干冰升华形成的
B.“白气”形成的过程需要吸热
C.钢勺上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勺柄变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解析】A(×)B(×)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
在升华过程中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
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环境下液
化成小液滴,便形成了我们看见的“白气”.故“白气”是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C(×)钢勺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D(√)干冰升华时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盛干冰的钢勺的
温度降低,而勺柄处的温度较高,故勺柄和勺之间会发生热传递,勺柄变
凉,内能减小.
4.关于运动会中出现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运动员百米赛跑到终点后很难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篮球碰到篮板后会反弹回来,篮板对篮球的力是由篮板发生弹性形变产
生的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向前做曲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游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不断挥动双臂划水前进,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
【解析】A(×)运动员百米赛跑到终点后很难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
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足球在空中向前做曲线运动,说明足球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
即足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故足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无链条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配有锂电池,既能直接充电,也可以在脚踏
骑行时获得电能并储存起来,是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完美结合.下列选项中可
以反映电动自行车在脚踏骑行时获得电能的工作原理的是( )
A
A. B. C. D.
【解析】
题干信息 脚踏骑行时获得电能
分析 脚踏骑行时,电动自行车具有一定的速度,说明电
动自行车具有机械能
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结论 A项符合题意
. .
. .
名师敲重点
易错易混
三种电磁现象辨析
电与磁的 联系 电流周围存在 磁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与磁的 联系 电流周围存在 磁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条件 导体中有电流通 过 通电导体(线圈) 在磁场中,且电流 方向与磁感线方向 不平行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
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
线运动
能量转化 电能 机械能 机械能 电能
应用 电磁铁 电动机、动圈式扬 声器 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续表
6.“珍爱生命,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或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
D
A.湿手按开关
B.人能靠近但不能接触落地的高压线
C.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D.电水壶接三孔插座
【解析】A(×)生活用水是导体,用湿手按开关有触电的风险.
B(×)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人
靠近落地的高压线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C(×)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有被雷击的风险.
D(√)电水壶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故应采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以
防止因电水壶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7.周末小明一家去河边野餐游玩.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A.在河边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
B.河边草叶上两滴小水珠可以合成一滴大水珠,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河水可以很好地调节当地气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性
D.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水温升高,水的内能减小
【解析】B.河边草叶上两滴小水珠可以合成一滴大水珠,说明分子间有斥
力(错,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河水可以很好地调节当地气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性
(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水温升高,水的内能减小(错,太阳光照射在水
面上,会将热量传递给水,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 .
. .
. .
. .
. .
8.在科技活动中,小亮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再用两张相同的餐巾纸分别摩
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将塑料丝抛向空中,并迅速将塑料管放在塑料丝
的下方,发现塑料丝散开并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第8题图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使塑料丝和塑料管都带电
B.摩擦后的餐巾纸与塑料管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
C.塑料丝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D.塑料丝悬浮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第8题图
【解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
电荷.
B(×)餐巾纸与塑料管相互摩擦时,电子发生转移,失去电子
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它们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
C(×)摩擦后的每根塑料丝均带同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可知,塑料丝散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用两张相同的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后,塑料丝和塑料
管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则塑料管与塑料丝间存在斥力.散开的
塑料丝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塑料管对其竖直向上的斥力的作用而悬浮在
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第9题图
9.新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在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
展示了科创作品.如图所示,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
低的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穿过塑料瓶盖并将缝隙密
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
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进
位置较高的瓶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多
B.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C.烧杯、橡胶管和塑料瓶构成了连通器
D.烧杯中的水流入位置较高的塑料瓶内,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第9题图
【解析】A(×)往空塑料瓶内倒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
目的是增加瓶内的水蒸气,减少瓶内的空气.
B(×)D(√)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不让外部空气
进入瓶中,待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后,瓶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
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流入位置较高的塑料
瓶内.
C(×)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该装置不是连通器.
10.小明和小刚在科技馆里体验升降座椅,其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小刚坐
在座椅上,小明用 的拉力将小刚匀速拉升,整个过程中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为.已知小刚的质量为,小明的质量为 ,不计绳重
和摩擦,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滑轮 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B.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D.若由小刚匀速拉升小明,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提高
【解析】A(√)由图可知,小刚被拉升的过程中,滑轮
绕着固定轴转动,属于定滑轮,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B(×)由图可知,该滑轮组中承重的绳子的有效段数
,则小刚上升的高度 ,滑轮
组做的有用功等于克服小刚的重力所做的功,则
.
C(√)小明施加的拉力 做的总功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D(×)由于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由数学知识可知提升的人的重力越大,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由于
,所以若由小刚匀速拉升小明,该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提高.
名师一点通
思维拓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比较与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重物的重力、动滑轮的重
力、摩擦等因素有关,提升的重物的重力越大、动滑轮
的重力越小、摩擦越小,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常用 计算;如果不
知道重物被提升
的高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 计算,其中
是承重绳子的
股数;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可
以通过 计算.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 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D
A.物体、 都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 做加速运动
C.时,物体与物体 的速度相等
D.若、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
动,时,、相距
【解析】A(×)题图甲是物体A的 图像,由
图像可知,物体A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物体A做匀速运动,且物体A的速度
;题图乙是物体B、C的 图像,由
图像可知,物体C的位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C静止.
B(×)由题图乙可知,物体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物体B做匀
速运动,物体B的速度
.
C(×)时,物体B的速度为 ,物体C的速度
为零.
D(√)物体A运动 通过的路程
,物体B运动 通过
的路程为 ,所以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
同一方向运动,时A、B相距 .
12.为保障安全,潜水员在潜水时需要装备深度表.如图所示是一款深度表的
简化电路,其中压敏电阻 的阻值随所受压强的增大而减小,深度表的示
数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下潜的深度越深, 的阻值越大
B.下潜的深度越深, 两端的电压越大
C.下潜的深度越深, 的电功率越小
D.深度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解析】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3.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
梦.火箭升空的原理是:自身携带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气流向后高速喷出,
此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会使火箭向前运动.火箭升空的原理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______的;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搭乘火箭一起飞向太空的航天员的
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以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
______的.
相互
增大
静止
【解题思路】
第一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第二空 在火箭加速(题眼)升空的过程中,搭乘火箭一起飞向太空的
航天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
第三空 航天员搭乘火箭一起飞向太空,此过程中两者的相对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解题关键),因此以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

. .
. .
. .
. .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D为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发光二极管(额定电压为
、额定电流为),电源电压恒为.闭合开关 ,发光二极管
正常发光,则是______(选填“电流”或“电压”)表, 表的示数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电压
(或)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两表类型.
由题图可知,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经
表到发光二极管D,故表是电流表[若 表是电压
表,则电路中无电流,D不会发光(反证法)];
因 表与电阻并联(关键信息),故表是电压表[若 表是电流表,则
被短路,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高于其额定电压 ,D会被
烧坏(反证法),因此D与串联,表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表
是电压表,测 两端的电压.
. .
. .
. .
. .
. .
. .
第二步:确定 表示数.
由发光二极管D的规格(有效信息)可知,其额定电
压、额定电流 ,因 D
正常发光(解题关键),故表的示数为
(或 ).
. .
. .
. .
15.新情境 华能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国家千万千瓦级粤东海上风电
基地首批示范项目——华能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该项目首次示
范应用了11兆瓦国产化直驱型海上风电大机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上风
电产业链创新升级.风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是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可再生
二次
【解题思路】风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故风能属于可再生能
源;电能必须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故电能是二次能源.
16.液氢已经成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氢具有较高
的______.液氢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 ;若液氢完全燃烧
释放热量的被水吸收,则将初始温度为、质量为 的水加热
至沸腾(1标准大气压),需要完全燃烧____ 的液氢.[液氢的热值取

热值
0.3
【解题思路】
第二空
第三空 设需要完全燃烧的液氢的质量为
水吸收的热量 ,又 ,则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红回头看到了清澈且平静的水面下的
射灯.请在图中画出她看到水下射灯的一条光线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
和折射角 .
【答案】如图所示.
【解题思路】小红看到水下的射灯,是射灯发出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进入了小红的眼睛.
第一步:画法线.
根据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适当位置画出法线
(虚线).
第二步:画光线.
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实线 箭头).
第三步:标两角.
标出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
角).
. .
. .
. .
. .
. .
18.(2分)喜欢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教室中的投影仪内有一个降温风扇和
一个投影灯泡.当闭合投影仪的电源开关时,只有风扇工作,再闭合 时,
灯泡和风扇同时工作;当只闭合 时,风扇和灯泡都不工作.请在图中按要
求正确完成电路连接.
【答案】如图所示.
【解题思路】风扇工作时,灯泡可以不发光,说明灯泡与
风扇并联;开关既控制灯泡,又控制风扇,说明开关
在干路上;开关只控制灯泡,则开关 在灯泡所在的支
路上.
19.(5分)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
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高度(合理即可)
【解题思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关键点),应该让烛焰、凸透镜
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
(2)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的情景,此时烛焰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像未画出),应用此成像原理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
或“放大镜”).
照相机
【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3)在不添加或更换器材的基础上,若想让光屏上的像变小,接下来的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合理即可)
【解题思路】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关键点)的成像
规律可知,若想让光屏上的像变小,应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
. .
(4)若取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若移
动光屏,则应将光屏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
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若不移动光屏,小明将一副眼镜的其中一个镜片放在
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移动到适当位置后,也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该眼镜可用来矫正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解题思路】焦距更大的凸透镜的折光能力更弱,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
经过凸透镜后将延迟会聚,故像会成在原来像的右侧,将光屏向右移动才
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20.(5分)小明在实验室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每
个钩码的质量均相同,杠杆刻度均匀).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实验前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
适当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经过实验,小明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0.5 10 1 5
2 2 15 1.5 20
3 1.5 10 3 5
①小明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 处挂2个钩码,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杠杆右侧的3个
钩码应挂在距 点___小格处.
2
【解题思路】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一小格
的长度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故需在杠杆右侧距 点2小格的位置挂3
个钩码.

(4)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处向下拉
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
计逐渐向右转动到 位置,该过程中杠杆始终在
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解题思路】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转动的过程中,拉力 的力臂逐渐变小
(关键信息),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逐渐变大,
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
. .
21.(7分)莉莉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选择了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连接的
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2分)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个现象的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
额定功率为____ .
0.5
(4)莉莉发现小灯泡的 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这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同组的小丹同学提出不需要电流表也能完
成实验,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增加了
一个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只用一只电压表就测
量出了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
电源电压恒为 ,请你将小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
整.
①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
数为________,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题思路】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小灯泡与
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根据串联电路中
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要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需要测
量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可知,利用欧姆
定律计算出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即可,故需要测量出此时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 .
②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保持滑片位
置不变”或“适当调节滑片”),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记为 ;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解题思路】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此时定值电
阻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依旧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
的电压,为了测量滑动变阻器在①中接入电路的阻值,应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记录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
则两端电压 ,故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_ _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
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解题思路】在步骤①中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则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故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
22.(7分)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铲雪车在公路上奋力进行铲雪作业,
如图所示.该铲雪车在一段的平直路面上作业,用时 .
(柴油的热值,取 )
(1)该铲雪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与路面
的接触面积为 ,对路面的压强为
,则铲雪车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受力面积
铲雪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铲雪车的质量
(2分)
(2)若该铲雪车在该路段作业时的平均牵引力为 ,则该铲雪
车铲雪作业时的平均输出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牵引力做的功
平均输出功率 (2分)
(3)若本次铲雪作业中共消耗 柴油,则该
次铲雪作业中铲雪车的效率为多少?
【答案】 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铲雪车的效率
(2分)
(4)请你提出一个可以加快雪熔化的方法.
【答案】在雪地上撒盐或煤渣.(合理即可)(1分)
23.(8分)养生壶(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烹饮容器,其电路
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其铭牌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均为电加热材料,
通过温控开关 可实现“加热”“保温”功能的自动切换.
额定电压 加热功率 保温功率 额定容量
(1)当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温控开关 处于_____________
(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断开(1分)
(2)将壶内初温为的混合物加热至 ,
混合物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假设混合物的密度为
、比热容为
【答案】壶内混合物的质量
混合物吸收的热量
(2分)
(3)小明发现铭牌上养生壶的“加热功率”模糊不清.已知
,则该养生壶铭牌上的“加热功率”为多少?
【答案】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 串联
电路总电阻

养生壶处于加热状态时,只有 消耗电能
加热功率 (2分)
(4)若(2)中的加热过程共用时 ,则该养生壶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答案】养生壶消耗的电能
加热效率 (3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
// 让教学更有效
(
11
.
如图所示
,
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
A、B、C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D
)
) 6.“珍爱生命 ,安全用电" . 下列做法或说法中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D )
(
2025 年湖北省中考原创押题卷
(
三)
)A. 湿手按开关 B. 人能靠近但不能接触落地的高压线
C. 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D. 电水壶接三孔插座
(
7
.
周末小明一家去河边野餐游玩.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A.
在河边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
,
这属于扩散现象
B.
河边草叶上两滴小水珠可以合成一滴大水珠
,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
河水可以很好地调节当地气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小的特性
D.
太阳光照射在水面上
,
水温升高
,
水的内能减小
)■ ■
物 理
(满分70 分)
一、选择题(共 12 题 ,每题2 分 ,共2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A.
物体
A、C都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 B做加速运动
C.
1
s时
,物体 B与物体 C的速度相等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C )
8. 在科技活动中 ,小亮将塑料袋剪成细丝 ,再用两张相同的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 ,然后将塑料丝
A. 让同学们感觉舒适的教室温度约为 36 ℃
抛向空中 ,并迅速将塑料管放在塑料丝的下方 ,发现塑料丝散开并悬浮在空中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
B. 中学教室中凳子的高度约为 80 cm
(
D.

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2
s

,A、B相距2
m
12
.
为保障安全
,
潜水员在潜水时需要装备深度表
.
如图所示是一款
深度表的简化电路
,
其中压敏电阻
R
p
的阻值随所受压强的增大而减小
,
深度表的示数随着下
潜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的是
(
D
)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
使塑料丝和塑料管都
带电
B.
摩擦后的餐巾纸与塑料管分别带等量同种电荷
)C. 中考专用跳绳的质量约为 200 g
D. 中学生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0 s
(
(
B
)
)2. 新情境 骨传导蓝牙耳机 如图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 ,使用时不堵塞耳朵 ,蓝牙耳机与手机连
C. 塑料丝散开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
A.
下潜的深度越深
,
R
p
的阻值越大
B.
下潜的深度越深
,R
0
两端的电压越大
C.
下潜的深度越深
,R
0
的电功率越小
D.
深度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接后 ,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了. 关于该蓝牙耳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
D.
塑料丝悬浮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A. 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二、填空题(共4 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3
.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火箭
升空的原理是:
自身
携带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气流向后高速喷出
,
此时产生
的反作用力会使火箭向前运动
.
火箭升空
的原理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

;
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
搭乘火箭一起飞向太空的航天员的
动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 ,以航天员为参
照物
,火箭是
静止
的.
14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D为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发光二极管(额定电压为 3
V、额定电流为 20
mA
) ,
电源
电压恒为
4
. 5
V. 闭合开关 S
,发光二极管
正常发光
,则 b 是
电压
(
选填“
电流
"
或“
电压
"
)

,a表
)B. 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戴上耳机听音乐可以避免影响他人 ,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 蓝牙耳机和手机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
3
.
如图所示
,
物理课上
,
老师用一把钢勺盛了一块

白气
"
缭绕的干冰
,
钢勺上很快覆盖了一层

,
勺柄
) (
也变得冰凉. 关于这个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白气"
是由干冰升华形成的
B.“
白气"
形成的过程需要吸热
C.
钢勺上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勺柄变凉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
9. 新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 在科技创新大赛上 ,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 如图所示 ,他把橡胶管 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的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另一端穿过塑料瓶盖并将缝隙密封 ,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 摇晃后倒掉 ,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 ,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进位置较高的瓶内. 下
(
的示数为
0 . 02 A(或 20 mA)
.
) (
4
.
关于运动会中出现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运动员百米赛跑到终点后很难立即停下
,
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篮球碰到篮板后会反弹回来
,
篮板对篮球的力是由篮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向前做曲线运动时
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游泳比赛中
,
运动员需要不断挥动双臂划水前进
,
说明物体的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5
.
无链条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配有锂电池
,
既能直接充电
,
也可以在脚踏骑行时获得电能并储存起来
,
是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完美结合
.
下列选项中可以反映电
动自行车在脚踏骑行时获得电能的工作原理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 , 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多
B. 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 , 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C. 烧杯、橡胶管和塑料瓶构成了连通器
D. 烧杯中的水流入位置较高的塑料瓶内 ,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
15
.
新情境
华能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
电 国家千万千瓦级粤东海上风电基地首批示范项


华能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
,
该项目首次示范
应用了
11
兆瓦国产化直驱型海上风电
大机组
,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创新
升级
.
风能属于
可再生
(
选填

可再生
"


不可
再生"
)能源
,利用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是
二次
(选填“一次"
或“二次"
)能源.
)10. 小明和小刚在科技馆里体验升降座椅 ,其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 小刚坐在座椅上 ,小明用 250 N的拉力将 小刚匀速拉升 ,整个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 m. 已知小刚的质量为62 kg ,小明的质量为65 kg ,
(
不计绳重和摩擦
,g 取 10
N/
kg
.
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 (
(
B
) (
)
)的是 ( A )
A. 滑轮 a 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
B.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1
860
J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2. 7%
D.
若由小刚匀速拉升小明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提高
) (
A
B
C
D
)16. 液氢已经成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 ,这主要是因为液氢具有较高的 热值 . 100 g液氢完全燃 烧释放的热量为 1 . 4 ×107 J;若液氢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5%被水吸收 ,则将初始温度为25 ℃ 、质 量为 100 kg 的水加热至沸腾(1 标准大气压) ,需要完全燃烧 0 . 3 kg 的液氢. [液氢的热值取 1 . 4 × 108 J/kg ,c水 =4 . 2 ×103 J/(kg . ℃)]
(
) (
)
三、探究实践题(共 5 题 ,共 21 分)
17. (2 分)如图所示 ,站在湖边的小红回头看到了清澈且平静的水面下的射灯. 请在图中画出她看到水 下射灯的一条光线的光路图 ,并标出入射角 i和折射角r.
18. (2 分)喜欢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教室中的投影仪内有一个降温风扇和一个投影灯泡. 当闭合投影 仪的电源开关 S1 时 ,只有风扇工作 ,再闭合 S2 时 ,灯泡和风扇同时工作 ; 当只闭合 S2 时 ,风扇和灯 泡都不工作. 请在图中按要求正确完成电路连接.
19. (5 分)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中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 ,调整它们的高度 ,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合理即可) .
(2)如图是某次实验时的情景 ,此时烛焰正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应用此成像原理可 制成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 或“放大镜" ) .
(3)在不添加或更换器材的基础上 ,若想让光屏上的像变小 ,接下来的操作是: 将蜡烛和光屏均向 左移动(合理即可) .
(4)若取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保持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若移动光屏 ,则应将光屏向 右 (选 填“左" 或“右" )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若不移动光屏 ,小明将一副眼镜 的其中一个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移动到适当位置后 ,也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该 眼镜可用来矫正 远 (选填“近" 或“远" )视眼.
20. (5 分)小明在实验室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同 ,杠杆刻度 均匀) .
甲 乙 丙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 ,实验前应向 右 (选填“左" 或“右 " )适当调节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 (2)经过实验 ,小明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动力 F1/N动力臂 l1/cm阻力 F2/N阻力臂 l2/cm10 . 5101522151 . 52031 . 51035
①小明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 = F2l2 (用字母表示) . (3)如图乙所示 ,在杠杆左侧 A处挂2 个钩码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杠杆右侧的 3 个钩码应挂在 距 。点 2 小格处. (4)如图丙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在 a 处向下拉杠杆 ,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转 动到 b位置 ,该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变大 (选填“变大 "“变 小" 或“不变" ) . 21. (7 分)莉莉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中 ,选择了额定电压为 2 V的小灯泡 , 电源电压保持 6 V不 变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 Ω 1 A" ,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

) (

)丙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 ,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小灯泡始终不亮 , 电压表有示数 , 电 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断路 . (3)排除故障后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 I-U图像 ,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 ,小灯泡的额定功 率为 0 . 5 W. (4)莉莉发现小灯泡的 I-U图像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因为 灯丝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5)同组的小丹同学提出不需要电流表也能完成实验 ,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 ,增加了一个阻值 为 R0 的定值电阻 ,只用一只电压表就测量出了额定电压为 U额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已知电源电压 恒为 U,请你将小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 S、S2 ,断开开关 S1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U- U额 ,此时小灯泡正 常发光 ; ②闭合开关 S、S1 ,断开开关 S2 ,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 选填“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 或“ 适当调节滑 片" ) ,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记为 U1 ;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 = U额 ( U- R)U-U额 ) (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四、综合应用题(共2 题 ,共 15 分) 22. (7 分)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铲雪车在公路上奋力进行铲雪作业 , 如图所示. 该铲雪车在一段6 km的平直路面上作业 ,用时 10 min. ( 柴 油的热值 q =4 . 0 ×107 J/kg ,g 取 10 N/kg) (1)该铲雪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 ,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 2 500 cm2 , 对路面的压强为 1 . 2 ×105 pa ,则铲雪车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若该铲雪车在该路段作业时的平均牵引力为 1 . 0 × 104 N,则该铲 雪车铲雪作业时的平均输出功率为多少瓦 (3)若本次6 km铲雪作业中共消耗 6 kg柴油 ,则该次铲雪作业中铲雪车的效率为多少 (4)请你提出一个可以加快雪熔化的方法. (1)受力面积 S =2 500 cm2 =0 . 25 m2 铲雪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F=pS = 1 . 2 ×105 pa ×0 . 25 m2 =3 ×104 N 铲雪车的质量 m = = = =3 000 kg (2)牵引力做的功 W有 = F牵 s = 1 . 0 ×104 N×6 000 m =6 ×107 J 平均输出功率 P= 有 = J= 1 ×105 W (3)6 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 = m柴油q =6 kg ×4 . 0 ×107 J/kg =2 . 4 ×108 J (
铲雪车的效率
η
=
W

×
100% =
6
×10
7
J
×
100% =25%
)Q放 2 . 4 ×108 J (4)在雪地上撒盐或煤渣. (合理即可) 23. (8 分)养生壶(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烹饮容器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 ,其铭牌部 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R、R0 均为电加热材料 ,通过温控开关 S0 可实现“ 加热 "“ 保温 " 功能的 自动 切换. S0 R R0 S
甲 乙 额定电压加热功率保温功率额定容量220 V40 W1 L
(1)当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 ,温控开关 S0 处于 断开 (选填“ 闭合" 或“断开" )状态. (2)将壶内 1 L初温为 20 ℃的混合物加热至 100 ℃ ,混合物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假设混合物的密 度为1 . 0 ×103 kg/m3 、比热容为 4 . 0 ×103 J/(kg . ℃)] (3)小明发现铭牌上养生壶的“加热功率"模糊不清. 已知R0 = 1 161. 6 Ω,则该养生壶铭牌上的“加 热功率" 为多少 (4)若(2)中的加热过程共用时400 s ,则该养生壶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2)壶内混合物的质量 m=Pv= 1 . 0 ×103 kg/m3 × 1 × 10 -3 m3 = 1 kg 混合物吸收的热量Q吸 =cmΔt=4. 0 ×103 J/(kg . ℃) ×1 kg × ( 100 ℃ -20 ℃) =3 . 2 ×105 J (3)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 ,R、R0 串联 电路总电阻 R总 = 2 = = 1 210 Ω 则 R=R总 -R0 = 1 210 Ω - 1 161. 6 Ω =48 . 4 Ω 养生壶处于加热状态时 ,只有 R消耗电能 加热功率 P加 = = = 1 000 W (4)养生壶消耗的电能 W=P加 t加 = 1 000 W ×400 s =4 ×105 J 加热效率 η = × 100% = J× 100% =8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