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2 22:5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一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下)模块试卷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语文基础(本题共5小题,23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暄
疱厨
望帝啼鹃
喟然叹曰(kui)
B.疟疾
横粱
苌弘化碧
畏葸不前(x1)
C.青蒿
嫁奁
切中肯綮
不落言筌(qun)
D.寒窣
戗兽
烟视媚行
如翚斯飞(yin)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鼓瑟希
稀疏
且知方也
方法
B.
制民之产
限制
彼节者有间
连接
C.
尝为晋军赐矣
对,向
因人之力而敝之
依靠
D.范增数目项王
递眼色
何辞为

3.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3分)
A.臣未之闻也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以其无礼于晋
D.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书以记事为本,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也常透露一些思想、观念,如《左
传》重视“礼”,烛之武正是以“礼”劝退秦师的。
B.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一套曲子,如《窦娥冤》第
三折中,“正宫”是宫调,“端正好”是曲牌名。
C.
《雷雨》通过设置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
主题,展现出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
D.《说“木叶”》结合古诗名句,对“木叶”“树叶”等做了美学辨析,
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其暗示性和特定的意蕴。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烛之武劝秦穆公没必要亡郑时说的“
”,是基
于秦、郑之间隔了一个晋国的客观形势而言的。
(2)某画家想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原句为“暮春郊游
图”题写文案,来展现人与自热的和谐之美,最合适的就是“
(3)互文是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琵琶行》中“
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送别情形。
(4)《登泰山记》中“
”两句写出了朝
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颜色错杂的特点,也赋予了山峰以人的情态。
(5)《归园田居》中“
”两句写出了
陶渊明本性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的矛盾,也为下文张本。
(6)孔子对理想社会执着追求,也难怪晨门向子路确认“孔氏”其人时,说: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7)孔子认为避免他人怨恨的重要办法是“
”,即严格要
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本题共2小题,6分)
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先进》)
②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③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
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
④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
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对闵子骞的孝顺给予高度肯定,认为他的孝顺得到父母兄弟的称赞,
而且对其家人称赞他的话人们也没有异议。
B.孔子把“恭”“敬”“忠”看作“仁”的基本内涵,认为应积极向少数
民族地区的百姓推行仁德主张。
C.樊迟问怎样能改正自己的邪念,孔子的回答是:批评自己的过错,不去
批评别人的过错,就能改正自己的邪念。
D.无论是“孝”“恭”“敬”“忠”,还是“崇德、修慝、辨惑”,对这
些理想人格的认知在当今仍具深远意义。
7.根据选文③④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孔子对“崇德”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红楼梦》底目的是自传,行文底手段是写生;因而发生下列两种风格。
我们看,凡《红楼梦》中底人物都是极平凡的,并且有许多极污下不堪的。人多
以为这是《红楼梦》作者故意骂人,所以如此;却不知道作者底态度只是一面镜
子,到了面前便须眉毕露无可逃避了。妍媸虽必从镜子里看出,但所以妍所以媸
的原故,镜子却不能负责。以我底偏好,觉得《红楼梦》作者第一本领,是善写
人情。细细看去,凡写书中人没有一个不适如其分际,没有一个过火的:写事写
景亦然。我第一句《红楼梦》赞:“好一面公平的镜子啊!”
我还觉得《红楼梦》所表现的人格,其弱点较为显露。作者对于十二钗,一
半是他底恋人,但他却爱而知其恶的。所以如秦氏底淫乱,凤姐底权诈,探春底
凉薄,迎春底柔懦,妙玉底矫情,皆不讳言之。即钗黛是他底真意中人了;但钗
则写其城府深严,黛则写其口尖量小,其实都不能算全才。全才原是理想中有的,
作者是面镜子如何会照得出全才呢?这正是作者极老实处,却也是极聪明处,妙
解人情看去似乎极难,说老实话又似极容易,其实真是一件事底两面。《红楼梦》
在这一点上,旧小说中能比他的只有《水浒》。《水浒》中有百零八个好汉,却
没有一个全才。这两位作者,大概在这里很有同心了。至于俞仲华做《荡寇志》,
则有如天人的张叔夜,高鹗续《红楼梦》,则有如天人的贾宝玉。其对于原作为
功为罪,很无待我说了。
《红楼梦》中人格都是平凡这句话,我晓得必要引起多少读者底疑猜;因为
他们心目中至少有一个人是超平凡的。谁呢?就是书中的主人翁,贾宝玉。依我
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