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
轻松阅读。
匡衡①读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④,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⑤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②不逮:不及,指烛光照不到。③穿壁:在墙上打孔。④怪:感到奇怪。⑤遍:普通,全面。⑥资:资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
2.借助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你觉得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快乐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问之,曰:‘欲作针。”这句话中的“之”指的是 。
6.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______”句子的意思。
7.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谚语“ ”。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③。主人怪④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⑤。(选自《西京杂记》,有删改)
【注释】①逮:达到,这里指照到。②邑人:同乡。③偿:报酬,回报。④怪:感到奇怪。⑤大学:大学问家。
8.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穿壁:凿穿墙壁 B.大姓:姓“大”的人
C.佣作:做雇工,劳作 D.感叹:感慨叹息
9.“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10.(语文要素)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11.下列说法符合《凿壁借光》故事所表达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不需要凿壁借光来学习。
B.读书要想有长进,就要像匡衡那样借邻居家的灯光学习。
C.故事中匡衡借邻居家的光方法其实不对,他损坏了人家的墙壁。
D.无论古今学习条件差异有多大,我们都应该学习古人勤学的精神。
阅读。
①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④行⑤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有改动)【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主乐太师,生而目盲,仍热爱学习。③炳烛:点燃蜡烛用以照明。④昧:黑暗。⑤行:行走。
1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年七十,欲学(想要,打算) B.恐已暮矣(晚,迟)
C.臣闻之(用鼻子嗅气味) D.如日出之阳(太阳,阳光)
13.这篇文言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像“ ”;壮年时喜好学习,就像“ ”;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 ”。(用原文语句填空)
1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5.选择正确的解释。
A.名词,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B.动词,用口袋装
(1)囊萤夜读( ) (2)练囊( )
16.囊萤夜读的主角是谁?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
17.他用来照书的是 。他看书的时间长,从 看出(原文回答),跟今天的词语 是一个意思(每空1分,共3分)
18.从这篇文章中你能学习到什么?
文言文阅读。
囊萤夜读
胤____________,博学多通。____________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9.《囊萤夜读》选自 。
20.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2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通: 练囊:
22.车胤买不起灯油读书,他想到什么办法?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并将这句话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古人,做今人。阅读《囊萤夜读》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4.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
①家贫不常得油( ) ②胤恭勤不倦( )
25.下面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这句话大意是:
26.用文中的词句回答:《囊萤夜读》故事的起因是“ ”。从“ ”“ ”等描述中能看出车胤的勤奋,文中“ 一词,可以体现勤奋的结果。
文言文阅读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①临:临摹。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遂:于是,就。⑤于:对于。⑥尝;曾经。⑦苟且:马虎随便。⑧简札:信件,书信。⑨少:稍,略微。⑩易:改换,更换。⑾愈益:更加。 。
27.加点字与“文征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是( )
A.玉树临风 B.兵临城下 C.身临其境 D.唐临晋帖
28.下列不是文征明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 )
A.日以十本为率法 B.书遂大进
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29.“文征明习字”这个故事让你联想到了那句名言或诗句?选一句写下来。
对比阅读。
(一)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二)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匡(kuāng)衡:西汉经学家。②逮:到,及。
30.把《囊萤夜读》补充完整。
31.《囊萤夜读》中表明车胤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凿壁偷光》中的“之”指的是 。
32.借助注释,我知道“邻舍有烛而不逮”的意思是 。
33.通过对比,我发现车胤和匡衡在学习中遇到的共同困难是 ,车胤的解决方法是 ,匡衡的解决方法是 。他们都是 的人。
34.小宇说,现在科技发达了,这类故事不合时宜,没有读的价值,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①上,窃②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④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⑥出坐佛膝上,执策⑦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注释]①陇:田埂。 ② 窃:偷偷地,暗地里。 ③辄(zhé):就,便。 ④挞:用鞭、杖等物打人。⑤曷(hé):同“何”,为什么。 ⑥潜:秘密地,偷偷地。 ⑦ 执策:拿着书。
35.结合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36.找出文中母亲的话,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 ,由此可见,这是一位 的母亲。
37.王冕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阅读综合训练。
欧阳苦读(文言文)
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苦读(白话文)
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_____________。
38.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家贫无资( )教以书字( )及其稍长( )
或因而抄录( )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
39.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① ;② 。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 、 、 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 ,还进行 ,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 的人。
40.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
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样用笔
C.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
D.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41.关于欧阳修和《囊萤夜读》中的车胤,两个人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欧阳修 ,而车胤 。
42.欧阳修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给你带来的启发。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使②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④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⑥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⑦,好⑧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不会吹竽。充数:凑数。②使:让。③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④为:给,替。⑤说:通“悦”,对……感到高兴。⑥廪( lǐn)食:拿粮食供养他。廪:粮食。食:供养。⑦立:继承王位。⑧好:喜欢。
43.“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中“请”的意思是( )
A.邀请 B.请求 C.请示 D.请教
44.根据句子的意思,下列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B.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C.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45.“处士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湣王讨厌南郭处士 B.南郭处士犯法逃亡
C.湣王不喜欢听吹竽 D.南郭处士不会吹竽
46.“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7.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8.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9.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②,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棹④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⑥。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保叔塔:塔名。②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③昭庆:寺名。④棹:用桨划船。⑤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⑥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50.找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 ”画出来。
51.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 的心情。
52.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①之市,而忘操②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③。”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至:等到,直到。 ②操:拿、持。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53.解释下面的字。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 履: 者:
5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而忘操之。
(4)反归取之。
(5)何不试之以足?
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2)宁信度,无自信也。
5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丢三落四。
B.做事要有时间观念,否则就会像郑国人一样失望而归。
C.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
D.要坚持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好。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②,天雨墙坏③。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⑤。”其邻人之父亦云⑥。暮⑦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宋:宋国。②富人:富裕的人。③坏:毁坏,损坏。④筑:修补。⑤盗:偷盗。⑥亦云:也这样说。⑦暮:晚上。
5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5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甚智其/子。 B.其家/甚智/其子。
C.其家甚/智/其子。 D.其/家甚/智其子。
59.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钱财。
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
60.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家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古文阅读训练
文徵(zhēnɡ)明习字
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lǜ),书遂④大进。平生于⑤书,未尝⑥苟且⑦,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⑧精妙⑨。
【注释】①临:临摹。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遂:于是,就。⑤于:对,对于。⑥尝:曾经。⑦苟且:随便,马虎。⑧愈益:愈加,更加。⑨精妙:精致巧妙。
61.【理解字词】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以十本为率(用) B.书遂大进(书写)
C.或答人简札(有时)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因此)
62.【感知句义】写出画“ ”句子的意思。
63.【正确选择】能说明文徵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
A.日以十本为率 B.书遂大进
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64.【正确选择】文徵明“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是( )。
A.有兴趣,肯用功 B.练得多,人聪明
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
65.【评价人物】读了短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yù)盾①与矛者,誉②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③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④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⑤应⑥也。夫⑦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盾:盾牌,古代作战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②誉:赞誉,夸耀。③陷:穿透、刺穿。④或:有人。⑤弗能:不能。⑥应:回答。⑦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66.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子之矛 B.陷子之盾 C.不陷之矛 D.吾矛之利
67.翻译句子。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68.这则寓言中隐含着的一个成语是 。
69.对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
B.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C.说话不要说得太满。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①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②,山缀榜末③,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④,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⑤更在孙山外⑥。”
【注释】①赴举:赶去科举考试。②失意:指未录取。③榜末:录取名单的最后。④得失:成功与失败。⑤贤郎:这里指老乡的儿子。⑥外:后面,暗指未被录取。
70.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语言、动作很搞笑)
B.乡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
C.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回家)
D.解名尽处是孙山(尽头)
71.这次考试落榜的人是 。
72.从上文看,孙山是个( )的人。
A.满腹经纶 B.能说会道
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
73.这个故事可以用( )这个成语概括。
A.任人唯贤 B.同舟共济
C.名落孙山 D.功成名就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④,饮于河、渭⑤;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⑥。未至⑦,道渴而死⑧。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②逐走:竞跑,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⑤河、渭:即黄河、渭水。⑥大泽:大湖。⑦未至:没有赶到。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7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 )
A.行走。 B.跑。
75.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河、渭不足。( )
A.不够。 B.够。
76.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
77.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
78.《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 于是,就。 用。 2.主人感到奇怪,问匡衡,匡衡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3.我觉得匡衡是一个勤奋好学、热爱读书的人。 4.学习要主动,学习要刻苦。
5.老妇人 6.世间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业离开了。 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B 9.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10.①匡衡凿穿墙壁引来邻家的烛光读书。②匡衡到大户人家做工不求报酬,只为有书可读。 11.D
12.C 13. 日出之阳 日中之光 炳烛之明 14.学无止境,不论年龄大小,都要追求知识。只要有决心,何时开始学习都不晚。
15. B A 16.车胤 因为家里贫困,买不起灯油 17.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 以夜继日焉 夜以继日 18.
19.《晋书·车胤传》 20.恭勤不倦 家贫 21. 通晓,明白 用白色绢子做成的口袋 22.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 23.我感受到了车胤的求学上进,我也要像车胤一样勤奋好学。
24. 贫困 疲倦 25. C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当作灯光照亮书本。 26. 家贫不常得油 恭勤不倦 以夜继日 博学多通
27.D 28.B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0.博学多通 以夜继日焉 31. 以夜继日焉 代词,书 32.邻家有蜡烛,但烛光穿不过墙来 33. 家里穷,没有钱买蜡烛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勤奋好学 34.我不赞同小宇的观点。就算物质条件比别人丰富,如果不刻苦学习,也不会有很多收获,将来无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这种刻苦学习的故事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所以这类故事有读的价值。
35.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忘记了,父亲大怒,狠狠鞭打了王冕一顿。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36. 这孩子读书这样入迷,为什么不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呢 和蔼可亲、通情达理 37.王冕具有专心致志、好学刻苦、意志坚定、顽强努力的精神品质。
38. 钱 写 等到他 有时 白天 只 39. 失去父亲 家境贫寒 母亲教他写字 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学习写诗 借书来读 抄写 勤奋刻苦、自强不息 40.D 41. 他们虽然都家境贫寒,但是读书都非常刻苦,想方设法多读书 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教他写字、诵读,等他大一些就去向乡里的读书人借书来读 为了在晚上读书,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萤火虫当作照明灯 42.示例:欧阳修虽然自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刻苦学习,自强不息,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在生活中,我也要学习欧阳修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努力克服。我还要认真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43.B 44.B 45.D 46.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发给他的俸禄跟那几百人的一样。
47. 匡衡便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的空,把烛光引进来,借助这一丝光线来读书。 匡衡便给他做佣人却不要报酬。 48.凿透墙壁,借隔壁的烛光来读书,勤奋好学,不怕困难。 49.匡衡勤奋好学,不怕困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0.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51.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西湖美景 52.西湖真是太美了!
53. 想要 鞋子 ……的人 54. 尺寸 到……去 尺寸 尺寸 鞋 55. 等到了集市上,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6.C
57.B 58.B 59.D 60.C
61.B 62.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精致巧妙。 63.A 64.C 65.文徵明是一个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66.C 67. 我的矛很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穿破。 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 68.自相矛盾 69.B
70.A 71.老乡的儿子 72.B 73.C
74.B 75.B 76.河、渭不足。 77.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78.《精卫填海》。有,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后羿射日》中的后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