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寓言四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寓言四则》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3 19: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寓言四则
01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02 蚊子与狮子
03 穿井得一人 04 杞人忧天
相传为古希腊奴隶伊索所创作。书中讲
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 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 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 生活经验。
善于讲寓言,讽刺 权贵,后被杀害
伊索寓言
01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赫拉
宙斯的妻子
天后,地位最高的女神
婚姻与生育之神
赫尔墨斯
宙斯的儿子
商业、旅者、小偷 和畜牧之神,神使
宙斯
万神之王 天空与雷电、 乌云之神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赫尔墨斯认为 最受尊重,可是
可见,赫尔墨斯是一个 的
人。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探究思考
是 否
66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这句话体现出赫尔墨斯已经自我 默认自己在人间是受尊重的,他想知 道的是自己受尊重的程度。
体现出赫尔墨斯的 盲目自大、过分自 负的形象特点。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探究思考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却具有 高超的语言技巧,我们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中能感 受到丰富的潜台词,接下来请继续在文本中挖掘 潜藏于文字背后的意蕴。
翻到作业本P141, 完成导学二第一题
“笑”字表现出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 像只值一银元时内心的嘲笑、自得,表现出 他自负的形象特点。
揣摩对话之下的人物心理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探究思考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99
骄傲、得意
66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
不可以狂妄自大;
做人不能过分爱慕虚荣。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02蚊子与狮子
快速默读课文,对文章进行简单地概括。
蚊子与狮子
为什么能够蚊子战胜狮子
请找出文中的句子,说说原因。
蚊子与狮子 ·细节探究
蚊子非常自信且勇
敢无畏,不害怕体型比 自己大得多狮子。
扬长避短,蚊子
懂得发挥自己的优点 和利用敌人的弱点。
"吹着喇叭"
“冲过去”
"我比你强多了"
“专咬狮子没有毛的地方”
02 蚊子与狮子 ·细节探究
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又为什么
会失败呢 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说说原因。
蚊子与狮子 ·细节探究
蚊子得意忘形,自
我膨胀,失去了清醒的 头 脑 。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
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 蛛网粘住了。"
此处蚊子吹喇叭和第一次 吹喇叭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蚊子与狮子 · 细节探究
蚊子与狮子
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99
蚊子认为自己的失败是一场偶然。
"天下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
必然 。
— — 钱钟书
结合这句话,说说你对文章所蕴含哲理的理解。
骄兵必败 要始终谨慎从事,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蚊子与狮子
结合今天学习的两篇寓言和寓言
的定义,比较第6单元的其他课文, 对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进行归纳。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 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 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 学体裁。
②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特点:①言简意赅,篇幅短小;
寓言文体知识
03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 在秦国相邦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 杂家名著,融合百家思想。
成语“一字千金”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 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 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 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 金。(《史记 · 吕不韦列传》)
《吕氏春秋》
纲举目张 泽而渔
舍本逐末
刻舟求剑 及池鱼
掩耳盗铃 殃
按兵不动 不蠹
流水不腐,户枢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
穿井得一人
1.听录音范读课文,正音明节奏
重点字音:
溉汲 (gài jí)
重要句子节奏:
① 家无井/而出溉汲 ②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穿井得一人
2. 练读课文,理解词义
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理解文章内容。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打水浇田。溉,灌溉;汲,从井里打水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
听说
停留
等到
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讲述 听到,这里是"使听到" 派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回答、应对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消息 听说
穿井得 一 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惊奇、好奇
人云亦云
哭笑不得
激动、高兴
①丁氏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
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③国人以讹传讹,谣言越传越广。
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谣言呢
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04 杞人忧天
列子,名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著作《列子》。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 列 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 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内 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 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包含深刻的哲学思 想。
列子与《列子》
余音绕梁 天
高山流水 日
疑邻盗斧 辩日
鸥鹭忘机
愚公移山
纪昌学射
杞人忧
夸父逐
两小儿
出自《列子》的典故&成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
担忧 他 于是 告知、开导 罢了
亡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语气词,翻译为“呢”
杞人忧天 无,没有 停止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坠乎 ” 。 你
依附,依托
担忧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
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伤害
即使、纵使 如果 怎么办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杞人忧天
塌陷
如果
杞人忧天
聚积的土块 四方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无块。
踩、踏
若躇步跳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消除疑虑的样子
杞人忧天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无奈
其人曰: “奈地坏何 ” 其人:忧虑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无块。若躇步
跳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杞人忧天
文中的晓之者是怎样的人 杞人是怎样的人
晓之者:热心诚恳
杞人:胡思乱想
缺乏生活常识,自寻烦恼,总是 想不实际的事情。
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