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语法知识:标点符号的使用及辨析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语法知识:标点符号的使用及辨析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3 12: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常考标点符号的
使用辨析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与标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冒号
形式 、 , ; 。 ? ! :
名称 破折号 括号 书名号 引号 省略号
形式 —— () 《》 “” ……
备注 占两格 右左上角 占两格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一.问号
(1)句子虽有疑问词或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整个句子不含有疑问意思,句末用句号。
错例 为了提高小组工作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修改: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用于反问句、疑问句末尾。
用于倒装疑问句末尾。
用于选择问句末尾。
用于多个问句连用。
怎么了,你?
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这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传统的?团圆的?悲剧的?
(2)主谓倒装的问句,问号只能放在最后,中间用逗号。
例句“怎么了,你?”水生嫂问。
选择问和连续问
(1)区分方法:选择疑问句的回答是从多个中选择一个,而连续疑问句是每个都需要作答。
(2)标点用法: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中间表选择的各分句之间都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连续疑问句,有几问就用几个问号。
例1:高科技的发展是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
例2:听说你昨天考试了,考得咋样呀?挺好吧?进前十名了没?(连续问)
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 谁是最先的发明者 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 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小练笔
①明天是你去买口罩呢?还是我去买口罩呢?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③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④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⑤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小练笔
二、顿号
(1)易误用顿号的情况
①约定俗成的短语或集合名词中间不能用标点断开。
错例1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工、农业的发展。
修改:应删去“科学、技术”“工、农业”中间的顿号。
②相邻或相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个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例1 飞机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 参加新春茶话会的有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们。
③标有引号、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3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等题目中的“铭”“说”“表”,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例4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2)顿号和逗号的使用区别。
①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
例5 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例6 看游记最难弄清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②两层及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用逗号,小的并列用顿号。
错例2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修改:将“淮剧”后的顿号和“黄梅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③并列谓语、补语、分句之间用逗号。
错例3 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修改:“勤劳”“善良”“勇敢”“坚强”是并列谓语,顿号应改为逗号。
错例4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修改:“真实”和“动人”都做句子的补语,顿号应改为逗号。
错例5 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透示着稚气。
修改:顿号应改为逗号。
④三个以上词语并列,最后两个词之间用“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如果出现“以及”,“以及”前可用逗号。
⑤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时,“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时,“等”类词前应用逗号。
例7 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例8 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并列谓语的特殊情况
并列的谓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但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带同一个宾语,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例1:我走之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并列谓语)
例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并列谓语后带同一个宾语)
这瓷器看上去有五 六百年的历史了。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 或签上一个名。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 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多的发展。
小练笔
三.分号
用于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间的停顿。
(1)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
例句 他打开手机,看了几页小说,又刷了一下微信,给好友发了几句语音。
(2)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句关系时,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错例1 挑担的绳索不能过长,过长则容易触底,很麻烦,也不能过短,过短则沉,更费力。修改:将“麻烦”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3)分句中不能没用逗号直接用分号。
错例2 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修改:将分号改为逗号。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我国开放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 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四.冒号
提起下文
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
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
2.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起分说。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
毕淑敏说:“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水落石出的过程。”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3.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话语之后,表解释说明。
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这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今日话题:诚信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这个房间的布局与别处不同:进门一个云母屏风,案桌上摆着三尺高的古铜鼎,墙上悬挂着一副名家画作。
5.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
6.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
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错: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正:我们要有两种力:毅力、努力。
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学校领导提出要办“精品名校”的想法。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建国大业》《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立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小练笔
五.破折号
声音延长或中断。
语义递进。
话题转换或语意转折。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
4.解释说明。
5.引出下文。
6.概括上文。
我们走到了大会堂的中央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我自己——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她的坚强,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注意:(1)破折号不能与“即”“就是”等词语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不能与括号同时使用。
冒号和破折号的使用区别
(1)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说明,则应用破折号。
例1:联欢晚会节目还真是多彩多样: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分项叙述)
例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注释说明)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
如上面的例2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例1不能删去“舞蹈……和杂技”,否则意思表达不完整。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管到句末,而破折号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如果只管其中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例3: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学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小练笔
“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6.引号
表示突出强调。
表示特定称谓。
直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
表示特殊含义。
表示反语,具讽刺意味。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荷兰素有“风车之国”之称。
“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他学会了用手语“说话”。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6.判断句末点号与引号的位置关系
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号放在引号内。
引文是直接引用、完全引用,句号放在引号内。
间接引用或引文独立而不完整,只作为句子的一部分,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
“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南海的紧张局势,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真实写照。
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就够味。
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老师说过:“让我们组下课后把教室打扫干净,把门窗关好。”
小练笔
tips
1.外双里单
2.转述句不用冒号和引号。
七.书名号
(1)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则用引号。
例1 这篇文章,题目为“驿路梨花”,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强调题目的内容,用引号)
(2)专栏名、主题名、活动名等只能用引号;书名、篇目名、报刊杂志、歌曲、电视电影剧作节目等一般用书名号。
例2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由谈”专栏
例3 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电影《流浪地球》/综艺节目《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千年书法》
八.省略号
表引文的省略。
表列举的省略。
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这里有苹果、梨、香蕉、西瓜……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4.说话断断续续。
5.表示语意未尽。
6.表说话中断。
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穿长袍的人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人回答道。
注意:(1)省略号不与“等”“等等”连用。
(2)一般情况下,省略号前后不连用其他标点符号;但如果省略号前后是问号、叹号,则保留问号或叹号。
例句 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小练笔
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一只青蛙突着两眼,蹲在荷叶上不停地叫着:"呱呱,呱呱……”
9.括号
句内括号紧跟被注释的对象,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错例1 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修改:句中两处括号属于句内括注,将其放在“有些瓜果”“有些作物”的后面。
错例2 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为一般应用文)。
修改:这里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属句外括号,括号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后。
出版社除了《读书知识》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体现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
小练笔
tips
被注释部分删去不影响整个句子成分。
十.句号
句号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用于陈述句以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
请您稍等一下。
十一.逗号
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用逗号。
农贸市场有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
农贸市场有西瓜、苹果、梨、葡萄……真可谓应有尽有啊!
1、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革命过程。
有的石头像连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孔子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B
2.找出与例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句( )
例句: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A.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呀,“军政当局”呀!
B.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风流人物”!
C.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些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
D.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A
3.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祖国!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B
4.选出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它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立足于现代,努力搞好当前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我们才能奔赴光辉灿烂的未来。
B
5.下面哪一句话的括号使用不正确( )
A.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在山东省历城县)人,著名词人。
B.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D.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c
6.指出下列符号运用错误的两项( )
①它反映了一个王朝行将没落的情景(《读书》1981年10月号65页)。
②法布尔在他的最后一年——92岁时,出版了巨著《昆虫记》最后一卷——第十卷。
③一小时——准确地讲是55分钟——一晃便过去了。
④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游三洞。
⑤玉宝说:“叔叔,我没傻,保长不是说过‘来贼’必抓吗?”
①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