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
课前预习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水分的吸收。
(1)主要部位:根尖_______。
(2)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成熟区有大量的_____,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_________,因
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成熟区
根毛
吸收面积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运输管道:_____。
(2)运输途径:土壤→根部成熟区的_____细胞→根中_____→茎中导管→叶、花、果实等各个器官。
分布 根、_______等器官中
细胞 ___细胞,管状,中空
功能 将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运输给茎、叶等器官
导管
茎、叶
死
根毛
导管
知识点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_____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主要部位:___。
3.叶片的结构。
(1)表皮(包括_______和_______):表皮上有气孔,一般植物下表皮气孔比较多。(保护组
织)
(2)叶肉:细胞内有_______,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薄壁组织)
(3)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输导组织)
水蒸气
叶
上表皮
下表皮
叶绿体
4.气孔。
(1)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____围成的小孔。
(2)功能: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_________的“窗口”。
5.意义。
(1)促进___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2)拉动水分与_______在体内的运输。
(3)降低叶片表面的_____,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保卫细胞
气体交换
根
无机盐
温度
【辨一辨】
区分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其功能是控制气孔的开闭 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表面有透明而不透水的角质层,对叶片有保护作用
课堂探究
典例微课
【经典母题】(2024 深圳期末)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结构③
D.②是叶肉细胞,里面含有较多的叶绿素
C
【解析】图中的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c表示水分的散失、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正确。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B正确。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结构⑤气孔,C错误。②是叶肉细胞,里面含有较多的叶绿素,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D正确。
【点迷津】
1.识图:图中的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c表示水分的散失、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细胞、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
2.挖掘隐含条件,突破解题: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3.拓展延伸:组成导管的细胞不是活细胞,导管是由一种已经死亡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细胞间是贯通的。
1.为研究水稻新品种,对其叶表面的气孔进行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叶表皮细胞,②是保卫细胞
B.当太阳升起时,叶片的气孔慢慢张开
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张开
D.保卫细胞没有叶绿体
B
【解析】图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表皮细胞,A错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气体进入,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B正确。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C错误;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D错误。
2.小方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形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连接针筒和U形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如图所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B
【解析】题图所示的装置,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边高于右边,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枝条进行了蒸腾作用,将针筒内的水散失到空气中,致使针筒内的气压减小,所以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
1.给农作物灌溉后,土壤中的水到达叶肉细胞的途径为( )
A.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的细胞→根的导管→茎、叶内的导管
B.根毛细胞→根的导管→根表皮以内的细胞→茎、叶内的导管
C.根表皮以内的细胞→根毛细胞→根的导管→茎、叶内的导管
【解析】根部吸收的水,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是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所以,给农作物灌溉后,土壤中的水到达叶肉细胞的途径为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的细胞→根的导管→茎、叶内的导管。
A
2.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保留叶子,用剪刀斜45°剪去茎3~5 cm,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对鲜花运输过程和醒花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
B.保留叶子,有利于吸水
C.茎部斜剪45°,可增大吸水面积
D.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D
【解析】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有利于保鲜,A正确;保留叶子,蒸腾作用强,促进吸水,B正确;茎部斜剪45°,可增大吸水面积,促进吸水,C正确;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D错误。
3.(2024 中山质检)野外生存可以用以下办法取水:选择枝叶繁茂的小树,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扎紧袋子,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就会出现很多水珠。此过程主要利用了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C
【解析】植物从外界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用塑料袋罩住植物的枝叶并扎紧袋子,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就会出现很多水珠。此过程主要利用了植物的蒸腾作用,C符合题意。
4.图中,图甲为某同学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图,图乙为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单目显微镜观察叶片时,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B.有机物可通过图甲4中的导管运输至果实储存
C.叶片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除2以外,还有保卫细胞
D.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影响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影响无机盐的吸收
C
【解析】用单目显微镜观察叶片时,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A错误。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有机物可通过图甲4叶脉中的筛管运输至果实储存,B错误。图甲2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C正确。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影响蒸腾作用,进而影响水的吸收和运输,但是不能影响无机盐的吸收,D错误。
课后提升
1.把白菜叶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瓶中,一段时间后白菜整个叶片都变红了,红墨水是通过什么结构送到叶片的( )
A.表皮 B.导管 C.筛管 D.形成层
B
【解析】表皮是植物体的最外层组织,主要功能是保护植物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如防止水分散失、抵抗病虫害等。它并不参与物质的运输,特别是像红墨水这样的液体。因此,红墨水不可能通过表皮被送到叶片,A不符合题意。导管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管状结构,主要负责从根部向上运输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由于红墨水是液体,且含有色素(可以视为一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因此它可以通过导管被输送到叶片,B符合题意。筛管是植物体内另一种管状结构,但主要负责从叶片等光合作用部位向下运输有机物(如葡萄糖)。红墨水不是有机物,且筛管不参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红墨水不可能通过筛管被送到叶片,C不符合题意。形成层是植物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主要负责茎的加粗生长。它并不参与物质的运输。因此,红墨水不可能通过形成层被送到叶片,D不符合题意。
2.右图是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B.水分通过枝条中的筛管运输,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C.枝条B中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速度最快
D.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数量密切相关
D
【解析】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常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旺盛,植物散失的水分越多。所以可预测该实验的结果是叶片最多的A袋内壁水珠最多;无叶片的C袋内壁水珠最少。所以,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A>B>C,A错误。植物通过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水分通过枝条中的导管运输,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B错误。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枝条A的蒸腾作用最强,因此,枝条A中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速度最快,C错误。散布在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因此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的数量密切相关,D正确。
(2024·汕头期末)某七年级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结构。请根据下图完成3、4题。
3.园林工人们在移栽绿化树的过程中,给一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请问这些物质通过图中哪个结构进行运输( )
A.⑤ B.④ C.③ D.②
C
【解析】⑤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A不符合题意。④是下表皮,表皮具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输导组织的导管运输的,③是叶脉,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可以运输营养物质,C符合题意。②叶肉,叶绿体含量多,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
4.下列有关上图叙述错误的是( )
A.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B.⑤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C.①和②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①和④具有保护作用
【解析】⑤是气孔,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A、B正确。①是上表皮,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②是叶肉,叶绿体含量多,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表皮可以保护内部组织,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C
5.(2024·广州期末)落实《绿美番禺五年行动计划》,各镇街村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植树时,为保证树苗成活,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阴天或傍晚移栽 B.保留所有的枝叶 C.带土团移栽 D.移栽后浇足水
【解析】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植树,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新栽种树苗的成活,A正确。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新栽种的树苗吸水能力会降低,如果保留所有的枝叶,则蒸腾作用会很强,增加树苗体内水分的散失,降低植物的成活率,B错误。植树时,树苗的根部总是保留土团,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C正确。移栽后要浇足水,给植物补充水分,利于植物成活,D正确。
B
6.(2024·揭阳期末)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通道”
B.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C.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均不含有叶绿体
D.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
【解析】蒸腾作用使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同时,氧气和二氧化碳也从气孔进出,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A正确。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可以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由①张开状态→②闭合状态,会使蒸腾作用减弱;因此,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B正确。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组成的;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C错误。气孔开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植物为尽可能多地减少水分的散失和保证二氧化碳的供给,气孔都昼开夜闭。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即图中的②状态,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D正确。
7.植物吸收的水绝大多数散失到大气中了。以下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内水的吸收和运输
B.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
C.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是一种浪费
【解析】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作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植物对水的吸收以及水和无机盐的运输,A、B正确;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温度,避免灼伤,C正确;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只有一部分被植物体利用,其余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增加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这不是对水的浪费,D错误。
D
8.人们在移栽植物时常常会去掉一些叶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使移栽的植物更易成活。为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主要通过叶片进行,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1)根据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可以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订计划后,可按以下步骤实施计划:
①取同一植物_____(填“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将枝条A上的叶片摘除,枝条B上的叶片_____。
③将处理后的A、B枝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两个实验装置放置在相同环境中24小时后,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液面明显比
甲装置中的液面___,可以得出结论: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来进行
相同
防止水分自然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保留
低
【解析】(1)本实验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因此可以作出假设: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来进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①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枝条A摘除叶片,枝条B保留叶片。
③在量筒中滴加油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量筒内清水自然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3)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片,乙液面下降较大的原因是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甲中枝条没有叶片,量筒内的液面基本保持不变,蒸腾作用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