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二册
分层作业4 元素周期律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以下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组1.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2024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
A.N、O、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Na、Mg、A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Li、Be、B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Be、Mg、Ca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2024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铝是第3周期所有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
C.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都等于8
D.一个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弱,其得电子能力一定比较强
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11~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B.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
题组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4.已知下表是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半径数据:
元素 C O Na Mg Si
原子半 径/nm 0.077 0.066 0.186 0.160 0.1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F的原子半径在0.066~0.186 nm之间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D.Mg2+的半径大于Mg的半径
5.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Na+B.Cl->S2->Na+>Al3+
C.Na>Mg>Al>S
D.Cs6.(2024北京理工大学附中高一下期末)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F B.MgCl2 C.MgI2 D.KBr
题组3.元素化合价规律的应用
7.某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8.8%,试推断该元素是( )
A.N B.P
C.S D.O
8.下图中横坐标均表示11~17号元素按由小到大排列的原子序数。根据图像变化趋势判断,纵坐标表示其最高化合价的是( )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以下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部分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R
B.最高正化合价:W>R
C.原子半径:R>W>Y
D.离子半径:R2-10.如图是部分1~18号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离子半径:Z>Y>X
C.元素R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6
D.Y的单质能和水反应
11.(2024山东青岛一中高一期中)a、b、c、d为前三周期的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价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强酸性
12.(2024山东菏泽鄄城一中高一月考)如图表示部分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正价由高到低的顺序:g>c>b
B.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d>e>b>c
C.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e>d
D.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Cl>S
13.A、B、C、D四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一半。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 ,B ,C ,D ;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试写出四种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A ,B ,C ,D 。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分别写出A、B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
14.(2024福建三明一中高一月考)V、W、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X元素为金属元素。V和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X、Y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是V、W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Z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其水溶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符号:V为 ,W为 ,X为 ,Y为 ,Z为 。
(2)Y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V、W、X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由V、W、X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其与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非金属性:Y Z(填“>”或“<”)。
C级学科素养拔高练
15.根据下表中部分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代号 A B C D E F G
原子半 径/nm 0.186 0.160 0.111 0.143 0.106 0.099 0.064
主要 化合价 +1 +2 +2 +3 +6、 -2 -1 -1
(1)A、B、G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2)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的单质与E的简单氢化物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将等质量的A、B、D的单质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置换出氢气最多的是 (填化学式)。
分层作业4 元素周期律
1.C 解析 N、O、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A项正确;Na、Mg、A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1、+2、+3,B项正确;Li、Be、B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错误;Be、Mg、Ca的电子层数分别为2、3、4,D项正确。
2.B 解析 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不一定越大,如Li原子的半径大于Al、Si等原子,故A错误;Al为第3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故B正确;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H、O、F及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故C错误;一个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弱,其得电子能力不一定比较强,如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故D错误。
3.D 解析 11~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A项错误;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项错误;四种离子的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K+、Ca2+,C项错误;都是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电子能力相同,D项正确。
4.C 解析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A项错误;F的原子半径比O的小,即小于0.066 nm,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C项正确;Mg2+的半径小于Mg的半径,D项错误。
5.C 解析 对于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即微粒半径:Al3+Cl->Na+>Al3+,B错误;Na、Mg、Al、S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正确;Na、K、Rb、C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则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不正确。
6.C 解析 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阳离子半径:K+>Na+>Mg2+,阴离子半径:I->Br->Cl->F-,故Mg2+与I-半径比值最小。
7.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②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由①、②可得|最低负价|=3,该元素的最低负价为-3价,则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RH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8%,则Ar(R)≈31,即R是磷元素。
8.C
9.D 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X为O,Y为F,Z为Na,R为S,W为Cl。非金属性:Cl>S,A正确;最高正化合价:Cl>S,即W>R,B正确;原子半径:S>Cl>F,即R>W>Y,C正确;离子半径:R2->X2->Y->Z+,D错误。
10.CD 解析 根据随原子序数递增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可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Na>Al>O,A项错误;Na、O、Al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Al3+,B项错误;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6,C项正确;Na能和水反应,D项正确。
11.AD 解析 a、b、c、d为前三周期的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H,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O,c为Na;d与b同族,则d为S。氢与钠形成的化合物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错误;O元素与H元素形成H2O、H2O2,与Na元素形成Na2O、Na2O2,与S元素形成SO2、SO3,故B正确;四种元素中Na的原子半径最大,故C正确;d与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其溶液呈弱酸性,故D错误。
12.D 解析 由原子序数及原子半径可知,a、b、c有两个电子层,结合元素的化合价可知,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e、f、g有三个电子层,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d为Na元素、e为Al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g为Cl元素,O元素一般无最高正价,故A错误;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b>c>d>e,故B错误;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d>e,故C错误;Cl原子和S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Cl>S,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Cl>S,则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Cl>S,故D正确。
13.答案 (1)S Cl K Ca K>Ca>S>Cl
(2) S2->Cl->K+>Ca2+ (3)H2S、HCl
解析 A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A元素为硫元素;D元素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一半,所以D元素为钙元素;根据A、B、C、D四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能形成离子,可推知B元素为氯元素,C元素为钾元素,据此解答。
14.答案 (1)H O Na S Cl (2)
(3)O2->Na+>H+ (4)NaOH 2NaOH+CO2Na2CO3+H2O (5)<
解析 V和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V和X位于同一族,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Y为S,Z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则Z为Cl,X、Y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是V、W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则V为H,W为O,X为Na。
(1)根据分析可知,V为H,W为O,X为Na,Y为S,Z为Cl。
(2)Y(S)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V、W、X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H+、O2-、Na+,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O2->Na+>H+。
(4)V、W、X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NaOH;NaOH与少量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5)非金属性:Y(S)15.答案 (1)F->Na+>Mg2+ (2)2Na2O2+2H2O4NaOH+O2↑ (3)Cl2+H2S2H++2Cl-+S↓ (4)Al
解析 B、C的主要化合价均为+2价,且原子半径:B>C,且均为1~18号元素,故B为Mg,C为Be;A的主要化合价为+1价,且原子半径:A>Mg,则A为Na;D的主要化合价为+3价,且原子半径:Mg>D>Be,则D为Al;E有+6价和-2价,则E为S;F、G的主要化合价都为-1价,且原子半径:F>G,则F为Cl、G为F。
(1)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4)假设钠、镁、铝的质量均为x g,盐酸足量,则三种金属是完全反应的。由三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23 g钠生成1 g氢气,则x g钠生成 g氢气;24 g镁生成2 g氢气,则x g镁生成 g氢气;27 g铝生成3 g氢气,则x g铝生成 g氢气,故等质量的三种金属置换出氢气最多的是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