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机化合物 分层作业16 乙醇--2025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章 有机化合物 分层作业16 乙醇--2025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10: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
分层作业16 乙醇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题组1.乙醇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1.(2024·湖南雅礼中学高一检测)比较乙醇和乙烷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乙醇可看作乙烷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形成的有机物
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乙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乙烷则只有1种氢原子
2.(教材改编题)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因此乙醇与水混合并静置后乙醇在上层
B.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因此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C.乙醇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因此酒厂可以勾兑出不同浓度的白酒
D.白酒放置过程若密封不严,容易导致酒的挥发和氧化
题组2.乙醇的化学性质
3.(2024·四川成都高一期中)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乙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酸性KMnO4溶液会褪色,乙醇转化为乙醛
B.②中钠会先沉在试管底部,表面有气泡产生,上方的火焰呈淡蓝色
C.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
D.要制得无水乙醇应加入生石灰蒸馏
4.(2024·上海金山区高一期中)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可以闻到区别于乙醇的刺激性气味
B.由乙醇的催化氧化可知所有醇类都可以发生类似的催化氧化反应
C.铜丝作为催化剂参与到了反应中
D.铜丝经过加热在空气中变黑,伸入酒精后变回光亮的红色
5.(2024·甘肃天水高一期中)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检验可得产物中含有乙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无水硫酸铜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B.铜粉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Ⅰ中左侧固体颜色按“红色→黑色→红色”变化
C.该实验可证明CH3CH2OH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D.乙醇能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Cu
6.(2024·河南新乡高一期末)化合物M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且分子中仅存在一个—CH3。下列有关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氧化剂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C.1 mol M能与钠单质反应并生成11.2 L气体
D.分子里有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
7.(2024·辽宁抚顺六校高一联考)一定量的乙醇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得到CO2、CO和H2O(g)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27.6 g,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质量增加10.8 g,则CO的质量为(  )
A.4.4 g B.2.2 g
C.1.4 g D.3.6 g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8.(2024·山东威海高一期末)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下:
迁移应用上述催化氧化机理判断,下列有机化合物(醇类)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  )
A.H3CCH(CH3)CH(CH3)OH
B.CH3OH
C.CH3CH2CH2CH2CH2OH
D.(CH3)3COH
9.(2024·辽宁锦州高一期末)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B.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H3CH2OHCH3CHO+Cu+H2O
C.由图可知,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D.将Cu换成Ag,也能实现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10.(2024·广东肇庆高一期中)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下列关于该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化合物含有2种官能团
B.该有机化合物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C.该有机化合物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一样
D.1 mol该有机化合物能与1 mol Na发生反应
11.(2024·山东临沂高一期末)芳樟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之一,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芳樟醇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芳樟醇的分子式为C10H19O
C.芳樟醇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芳樟醇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C 级 学科素养拔高练
12.(2024·河北沧州高一期末)某化学活动小组欲利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测定乙醇中的活性氢原子个数,并验证乙醇的部分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用如图1装置来推测乙醇分子中活性氢原子的个数。
图1
(1)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使用的圆底烧瓶未进行干燥,含有少量水(钠过量),则收集到氢气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已知无水乙醇的密度为0.789 g·cm-3,移取2.0 mL乙醇,反应完全后(钠过量),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约      (填整数) mL的气体时,可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活性氢原子的个数为1。
Ⅱ.利用图2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已知:乙醛可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图2
(4)C中热水的作用是           。
在装入实验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5)装入实验药品后,打开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通过控制活塞a和b,间歇性地通入氧气,即可在M处观察到受热部分的铜丝       (填实验现象)。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若试管E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字母),然后通过蒸馏即可。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答案:
1.C 解析 乙醇中含有极性键(C—O、C—H、O—H),乙烷中含有极性键(C—H),二者都含非极性键(C—C),A正确;乙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乙烷能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C错误;乙醇、乙烷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OH、CH3CH3,前者含3种氢原子,后者分子结构对称,只有1种氢原子,D正确。
2.A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乙醇与水混合并静置后不会出现分层现象,A错误。
3.A 解析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乙醇被氧化成乙酸,则酸性KMnO4溶液会褪色,A错误;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金属钠沉在乙醇底部,乙醇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产生的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正确;灼烧至红热的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CuO,趁热插入乙醇中后又被乙醇还原为金属铜,即铜丝由黑色变红色,C正确;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加入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可制得无水乙醇,D正确。
4.B 解析 乙醇催化氧化后生成乙醛,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A正确;与羟基相连的C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催化氧化,B错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铜和乙醛,C正确;铜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铜,D正确。
5.A 解析 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除去水的效果不佳,A错误;Ⅰ中左侧固体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铜和乙醛,故颜色按“红色→黑色→红色”变化,B正确;本实验中棉花上乙醇没有和铜接触,但是乙醇能在氧气和铜的作用下反应,可证明CH3CH2OH具有挥发性,产物中有乙醛说明CH3CH2OH具有还原性,C正确;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铜和乙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uOCH3CHO+H2O+Cu,D正确。
6.C 解析 M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分子中仅存在1个—CH3,则M为CH3CH2OH,能与氧化剂(如O2、KMnO4溶液等)反应,A正确;CH3CH2OH的官能团是—OH,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羟基或甲基上的取代反应,B正确;1 mol乙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 mol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题目未指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C错误;烃不与金属钠反应,而乙醇与钠反应生成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D正确。
7.C 解析 一定量乙醇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10.8 g,则有n(H2O)==0.6 mol,n(H)=2n(H2O)=1.2 mol;结合乙醇的分子式C2H6O可知,n(C)=n(H)=×1.2 mol=0.4 mol。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据碳原子守恒可得:x+y=0.4 mol;结合质量关系可得28 g·mol-1 x+44 g·mol-1 y=27.6 g-10.8 g=16.8 g,综合上述两式解得:x=0.05 mol,y=0.35 mol,故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05 mol×28 g·mol-1=1.4 g。
8.D 解析 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断裂的是羟基上的氧氢键和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碳氢键。H3CCH(CH3)CH(CH3)OH、CH3OH、CH3CH2CH2CH2CH2OH连接羟基的碳上有C—H,因此能发生催化氧化,A、B、C不符合题意;(CH3)3COH连接羟基的碳上没有C—H,因此不能发生催化氧化,D符合题意。
9.C 解析 过程①中,Cu与O2反应生成CuO,红色固体变成黑色,A正确;由过程②中的箭头可知,CuO和CH3CH2OH是反应物,CH3CHO和Cu是产物,配平即可得化学方程式:CuO+CH3CH2OHCH3CHO+Cu+H2O,B正确;根据图示可知,Cu是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过程,C错误;Cu或Ag均可作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催化剂,D正确。
10.C 解析 该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羟基、碳碳双键共2种官能团,A正确;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该有机化合物中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C错误;该有机化合物中羟基能与Na反应,1 mol该有机化合物能与1 mol Na发生反应,D正确。
11.A 解析 芳樟醇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两种官能团,A正确;依据芳樟醇的结构简式可知,芳樟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错误;芳樟醇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芳樟醇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CH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12.答案 (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偏大 
(3)384
(4)使无水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交替出现变红、变黑 2CH3CH2OH+O22CH3CHO+2H2O
(6)乙酸(或CH3COOH) C
解析 (1)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若使用的圆底烧瓶含有少量水,过量的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使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偏大。
(3)钠过量,则乙醇反应完全,由于一个乙醇分子中活性氢原子的个数为1,所以有2CH3CH2OH~H2,n(H2)=n(CH3CH2OH)=≈0.017 2 mol,V(H2)=nVm=0.017 2 mol×22.4 L·mol-1≈0.384 L=384 mL。
(4)C装置使用水浴加热装置,使乙醇转化为乙醇蒸气进入M装置,即C中热水的作用是使无水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中,该实验过程中涉及气体物质,所以在装入实验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实验过程中间歇性地通入氧气,发生的反应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实验过程中铜丝交替出现变红、变黑现象,铜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6)试管E中收集到的液体能使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含有乙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可先加入碱性溶液除去乙酸,再通过蒸馏即可得到乙醛,故除去乙酸时可加入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