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分层作业25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分层作业25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4 14: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25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1.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2.下列措施或方法对实现“碳中和”没有作出贡献的是(  )
A.可用碳酸钠溶液捕捉(吸收)CO2
B.煤中添加石灰石,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C.开发新型光伏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D.开发新型催化剂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备氢气,制造氢能汽车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C.食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增白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D.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4.SO2被认为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首犯”,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燃烧。下列与SO2污染有关的是(  )
①酸雨现象 ②伦敦“毒雾事件” 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④温室效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焙烧黄铜矿的主要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
B.SO2引起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3
C.O2是氧化剂,被氧化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小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SO2、CO2、NO2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
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7.以下是有关空气质量报告的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
A.质量指数就是污染物的浓度
B.首要污染物是指质量指数最大的污染物
C.AQI(空气质量指数)也就是首要污染物的质量指数
D.若空气质量指数为90,则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8.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 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D.用性质稳定的氟利昂作制冷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9.C、S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将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
B.S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C.“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
D.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们把pH<7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10.铁盐与亚铁盐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三氯化铁在水溶液中易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三氯化铁溶液可用作印刷电路板刻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FeSO4溶液催化脱除烟气中SO2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B.“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
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2SO4)保持不变
D.反应每脱除11.2 L 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1.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化学过程,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B.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
D.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
1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冬天严禁在窗门紧闭的室内用煤饼取暖,因为生成的SO2容易引起中毒
C.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适量SO2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
D.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可以用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
13.某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中可能含有2种盐
B.Y中含有NH4HSO4
C.(NH4)2S2O8是还原产物
D.气体a转化为H2SO4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有了更严格的法律依据。
(1)某年,全国多个省市曾出现过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   (填字母)。
A.O2 B.CO2 C.PM2.5
(2)煤炭直接燃烧引起多种环境问题。燃煤产生的SO2增加了     形成的可能;燃煤排放出大量CO2,CO2浓度增加会加剧     效应,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3)向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社会发展,空气质量逐渐成为公众的焦点。下列是某日某市的大气检测数据,AQI(空气质量指数)数值是     。
检测 内容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PM10 PM2.5
指数 28 24 103 78
(5)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所致,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以用氨气来处理。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均是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写出此时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是合理利用硫元素的基本途径。
Ⅰ.以下是硫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含硫物质相互转化的部分信息。
(1)G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钠盐,它的电离方程式是                。
(2)C有毒,实验室可以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检验H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4)C→F→E是造成酸雨的可能途径,请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
Ⅱ.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几种价态硫元素的转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如下:
①Na2SO3溶液 ②浓硫酸 ③Na2S溶液 ④稀硫酸 ⑤酸性KMnO4溶液 ⑥品红溶液 
⑦铜片
实验序号 预期转化 选择试剂 (填序号) 证明实现 转化的现象

ⅱ ①、③、④ 淡黄色沉淀
ⅲ ②、⑦、⑥
(5)实验ⅰ选择的试剂是①和     (填序号),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   ,
该转化利用了Na2SO3的     性。
(6)实验ⅱ实现了-2价S向0价S的转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选择试剂③和⑤也能实现-2价S向0价S的转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  。
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
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其还原产物Mn2+在水溶液中接近无色)发生反应:
5SO2+2Mn+2H2O5S+2Mn2++4H+。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利用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作定性分析。其原理为  ;
方案二: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
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
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
请你参与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并发表你的见解:
(1)该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通过方案二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当看到实验的现象为         时,应停止通空气。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县城不同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2含量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                                。
②请你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工厂区SO2排放的建议:                            。
(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县城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请你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
①  。
②  。
天气情况 空气中SO2平均 含量/(mg·L-1)
雨前 2.0 0.03
雨后 2.2 0.01
晴 2.3 0.015
晴 0.9 0.03
分层作业25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B
2.B 解析 可用碳酸钠溶液捕捉(吸收)CO2,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煤中添加石灰石,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符合题意;开发新型光伏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减少CO2的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C不符合题意;开发新型催化剂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备氢气,制造氢能汽车,减少CO2的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D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 酸雨的pH小于5.6。
4.C
5.A 解析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二氧化硫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继续被氧化成硫酸,形成硫酸型酸雨;此外,二氧化硫在光照和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下也可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硫酸随雨水降落,形成硫酸型酸雨。则引起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故B错误。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故C错误。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与,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6.C 解析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A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污染后再治理,B正确;CO2是温室效应的气体,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C错误;空气质量指数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D正确。
7.A 解析 质量指数是将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简化处理而得出的简化数值形式,而不是污染物浓度的本身。空气质量指数为51~10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良。
8.B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D 解析 传统能源会产生C、N、S的氧化物,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A项正确;SO2等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B项正确;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项正确;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D项错误。
10.B 解析 “反应Ⅰ”为Fe2+与O2反应成Fe3+和水,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A项错误;“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4H+,B项正确;“反应Ⅰ”中消耗的硫酸少于“反应Ⅱ”中生成的硫酸,H2SO4浓度上升,C项错误;未提到标准状况,无法计算11.2 L SO2的物质的量,D项错误。
11.B
12.C 解析 燃煤中加入CaO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但煤中的碳元素没有减少,则不可以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A错误;冬天严禁在窗门紧闭的室内用煤饼取暖,主要是CO使人体血红蛋白缺氧而引起中毒,二氧化硫也有毒性,B错误;SO2具有还原性,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适量SO2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C正确;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工业上可以用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钝化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3.C
14.答案 (1)C (2)酸雨 温室
(3)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或2CaCO3+O2+2SO22CaSO4+2CO2)
(4)103 (5)6NO2+8NH37N2+12H2O
15.答案 Ⅰ.(1)NaHSO3Na++HS
(2)2NaOH+SO2Na2SO3+H2O
(3)先滴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推断该溶液中有S
(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Ⅱ.(5)⑤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还原
(6)S+2S2-+6H+3S↓+3H2O 2Mn+5S2-+16H+2Mn2++5S↓+8H2O
(7)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品红溶液褪色
解析 Ⅰ.(1)G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钠盐,且是硫元素的+4价钠盐,化学式为NaHSO3,它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3Na++HS。
(2)C有毒,为S的+4价氧化物,则C为SO2,过量的NaOH溶液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H2O。
(3)H是S元素+6价的盐,其阴离子是S,可利用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性质检验。
(4)C→F→E是造成酸雨的可能途径,C是+4价S的氧化物SO2,F是S元素+4价的酸H2SO3,SO2溶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被溶于水中的O2氧化产生H2SO4。
Ⅱ.(5)实验ⅰ要实现+4价S的化合物转化为+6价S的化合物,可以利用Na2SO3具有还原性,能够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a2SO4、MnSO4、K2SO4及水,使溶液紫色褪去,故选择试剂是①和⑤,反应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实验ⅱ选择试剂①Na2SO3溶液、③Na2S溶液、④稀硫酸,三种物质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S+2S2-+6H+3S↓+3H2O,生成淡黄色沉淀,该反应实现了-2价S向0价S的转化。选择试剂③和⑤也能实现-2价S向0价S的转化,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5S2-+16H+2Mn2++5S↓+8H2O。
(7)实验ⅲ中②是浓硫酸,⑥是品红溶液,⑦是铜片,在反应中要实现S元素由+6价变为+4价,可以是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然后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进行检验。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6.答案 SO2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酸性KMnO4溶液刚好褪色
(2)①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中SO2含量较高 ②提高脱硫技术(或改用更洁净的能源或提高尾气的处理技术或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等合理答案均可)
(3)①下雨时SO2和水反应降低了雨后空气中SO2的含量 ②风速越大,气体扩散速度越大,空气中SO2浓度越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