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河流
一、选择题
(2024·福建中考)“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李白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如图示意黄河和太行山脉的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欲渡黄河冰塞川”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2.推测诗中情景反映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4·泉州质检)“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下图示意长江水系,读图完成3~5题。
3.“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乘舟出发地位于长江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4.“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州”指现在的( )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5.古时长江沿岸以船为主要运输工具,发挥了长江的( )
A.灌溉作用 B.水能作用
C.养殖作用 D.航运作用
(2024·泉州模拟)图1示意黄河水系,图2示意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黄河最终注入(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黄河干流“青铜峡—河口”段的流量、含沙量变化特征为( )
A.流量增加,含沙量减小
B.流量增加,含沙量略有增大
C.流量减小,含沙量减小
D.流量减小,含沙量略有增大
8.影响黄河干流“青铜峡—河口”段的流量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
A.引黄灌溉 B.支流较少
C.用水浪费 D.污染加剧
(2024·莆田质检)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江的流量较小
B.渭河的含沙量较大
C.两河均有结冰期
D.两河汛期均在春季
10.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渭河平原的用水紧张
B.提高渭河水能资源利用率
C.遏制江汉平原生态环境恶化
D.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
(2024·福建中考)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11~13题。
11.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2.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
A.水量大 B.汛期长
C.水位低 D.流速快
13.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
A.龙羊峡水电站 B.小浪底水利枢纽
C.三峡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2024·长春质检)2024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4-2024年度凌汛期结束。如图为黄河水系略图。完成14~16题。
14.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 )
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16.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禁止工农业用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4·福州质检)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下图示意贵州省及其附近地区行政区域及“桥摞桥”景观图。读图完成 17~19 题。
17.关于甲、乙、丙、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河南省 B.乙是江西省
C.丙是湖南省 D.丁是四川省
18.关于乌江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差大,水能丰富 B.河流结冰期长
C.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 D.水位季节变化小
19.乌江流域多“桥摞桥”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植被
C.气候 D.土壤
二、非选择题
20.(2024·福建中考)阿姆河是中亚地区的重要河流,咸海是中亚的内陆湖泊。下图示意阿姆河流域范围及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姆河最终流入 ,或消失于荒漠中,因此,阿姆河属于 河。
(2)根据河流源头以最远为正源的原则,判断图示甲、乙两条源流中为阿姆河源头的是 。
(3)AB、CD两河段平均流速较快的是 河段,理由是 。
(4)描述阿姆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
21.(2024·湖北中考)2024年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指的是 。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简述黄河在上游的“贡献”。
。
(3)黄河水少沙多,含沙量和输沙量均为世界大河之最,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三个河段中的 河段。请解释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该河段的原因。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全方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就黄河流域如何节约水资源,谈谈你的看法。
。
22.(2024·厦门二模)四川是我国水电大省,年发电量为全国第一,如图示意四川省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四川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分两段描述四川省境内的长江干流流向。
(3)四川省西部地区水能丰富,请分析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原因。
(4)举例说明四川省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3.(2024·滨州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谋划长远,干在当下。
[河流概况]
(1)黄河自第 级阶梯发源,干流蜿蜒流经九省,最终注入 。上游多峡谷,出青铜峡进入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发展 农业,素有“塞上江南”之称;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使黄河 大增;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 。
[源头恢复]
上游湿地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若尔盖湿地在上世纪70年代遭到破坏、草原退化。近年来,当地牧民用沙柳围成小格,布满坡地。
(2)请谈一谈这样做的作用 。
[系统发展]
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采取“等高线栽植”方式大力发展山地有机苹果产业,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
(3)位于杨凌市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生物育种”研究,栽植“山地苹果”试验田,将农业与 产业相融合,让农民用创新的技术栽植品质优良的水果。请分析榆林山地苹果采取“等高线栽植”的原因 。
[综合治理]
(4)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探析: 。
24.(2024·湖北随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图1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该地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这里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 ,气候较温暖。
(2)图1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图1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 ,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上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 的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① ;② 。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
25.巨龙腾飞誉九州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绿水青山“逼”出高质量发展。如今,“龙头”长三角已然腾飞,带动长江经济带巨龙起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1)图中城市A是 ,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2)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渔业发达;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水稻种植广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
(3)长江中游泥沙淤积、洪涝频发,为此,国家兴利除弊,重点治理了有“九曲回肠”之称的 河段。
(4)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请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5)三江源地区位于 省南部,保护好该地区直接关系到长江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列举一项保护措施。
(6)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简要分析构建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26.(2024·衡阳质检)阅读长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甲可知,长江注入① 海,最大的支流是② 江,最大的水利枢纽③是 ;城市④是长江上游产业带的核心城市 。
(2)图乙中城市⑤是 ,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连接该城市与南京的铁路干线⑥是 线的一部分。
(3)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请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① ;② 。(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个方面分析)
(4)长江流域某些地区为了多生产粮食,扩大耕地面积,曾倡导“围湖造田”。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理念,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河流
一、选择题
(2024·福建中考)“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李白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如图示意黄河和太行山脉的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欲渡黄河冰塞川”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B)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2.推测诗中情景反映的月份是(A)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4·泉州质检)“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下图示意长江水系,读图完成3~5题。
3.“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乘舟出发地位于长江的(A)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4.“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州”指现在的(A)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5.古时长江沿岸以船为主要运输工具,发挥了长江的(D)
A.灌溉作用 B.水能作用
C.养殖作用 D.航运作用
(2024·泉州模拟)图1示意黄河水系,图2示意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黄河最终注入(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黄河干流“青铜峡—河口”段的流量、含沙量变化特征为(D)
A.流量增加,含沙量减小
B.流量增加,含沙量略有增大
C.流量减小,含沙量减小
D.流量减小,含沙量略有增大
8.影响黄河干流“青铜峡—河口”段的流量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A)
A.引黄灌溉 B.支流较少
C.用水浪费 D.污染加剧
(2024·莆田质检)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B)
A.汉江的流量较小
B.渭河的含沙量较大
C.两河均有结冰期
D.两河汛期均在春季
10.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
A.缓解渭河平原的用水紧张
B.提高渭河水能资源利用率
C.遏制江汉平原生态环境恶化
D.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
(2024·福建中考)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11~13题。
11.白帝城位于长江的(B)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2.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D)
A.水量大 B.汛期长
C.水位低 D.流速快
13.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C)
A.龙羊峡水电站 B.小浪底水利枢纽
C.三峡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2024·长春质检)2024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4-2024年度凌汛期结束。如图为黄河水系略图。完成14~16题。
14.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C)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A)
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16.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D)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禁止工农业用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4·福州质检)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下图示意贵州省及其附近地区行政区域及“桥摞桥”景观图。读图完成 17~19 题。
17.关于甲、乙、丙、丁判断正确的是(D)
A.甲是河南省 B.乙是江西省
C.丙是湖南省 D.丁是四川省
18.关于乌江说法正确的是(A)
A.落差大,水能丰富 B.河流结冰期长
C.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 D.水位季节变化小
19.乌江流域多“桥摞桥”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A.地形 B.植被
C.气候 D.土壤
二、非选择题
20.(2024·福建中考)阿姆河是中亚地区的重要河流,咸海是中亚的内陆湖泊。下图示意阿姆河流域范围及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姆河最终流入咸海,或消失于荒漠中,因此,阿姆河属于内流河。
(2)根据河流源头以最远为正源的原则,判断图示甲、乙两条源流中为阿姆河源头的是乙。
(3)AB、CD两河段平均流速较快的是CD河段,理由是CD河段等高线较密集,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
(4)描述阿姆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起伏大。
21.(2024·湖北中考)2024年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澜、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指的是渤海。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简述黄河在上游的“贡献”。
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黄河在上游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提供了宝贵的灌溉水源。
(3)黄河水少沙多,含沙量和输沙量均为世界大河之最,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三个河段中的②河段。请解释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该河段的原因。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4)《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全方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就黄河流域如何节约水资源,谈谈你的看法。
黄河流域应发展节水农业,防止水污染。
22.(2024·厦门二模)四川是我国水电大省,年发电量为全国第一,如图示意四川省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四川省的地形地势特征。
答:四川省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东部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2)分两段描述四川省境内的长江干流流向。
答:四川省西部境内的长江干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南部地区的长江干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3)四川省西部地区水能丰富,请分析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原因。
答:四川省西部地区河流流经横断山区,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该地区年降水量较多,河流水量大。
(4)举例说明四川省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减少对煤炭资源的燃烧,可以改善大气环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23.(2024·滨州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谋划长远,干在当下。
[河流概况]
(1)黄河自第一级阶梯发源,干流蜿蜒流经九省,最终注入渤海。上游多峡谷,出青铜峡进入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素有“塞上江南”之称;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使黄河含沙量大增;下游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源头恢复]
上游湿地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若尔盖湿地在上世纪70年代遭到破坏、草原退化。近年来,当地牧民用沙柳围成小格,布满坡地。
(2)请谈一谈这样做的作用减少水分流失,涵养水源。
[系统发展]
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采取“等高线栽植”方式大力发展山地有机苹果产业,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
(3)位于杨凌市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生物育种”研究,栽植“山地苹果”试验田,将农业与科技产业相融合,让农民用创新的技术栽植品质优良的水果。请分析榆林山地苹果采取“等高线栽植”的原因果园梯次分明、通风透光,减轻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4)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探析:①水能;②营造植被,保护生态环境;③水土流失;④加固堤坝;⑤治沙。
24.(2024·湖北随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图1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该地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这里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海拔较低或地势较低,气候较温暖。
(2)图1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
(3)图1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河套平原,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上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甜菜,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泥沙沉积。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
答:陡坡植树种草;已开垦的缓坡修建梯田;打坝淤地,修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保护植被。(任选1条)
25.巨龙腾飞誉九州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绿水青山“逼”出高质量发展。如今,“龙头”长三角已然腾飞,带动长江经济带巨龙起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多点”是指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1)图中城市A是上海,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2)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渔业发达;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水稻种植广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长江中游泥沙淤积、洪涝频发,为此,国家兴利除弊,重点治理了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河段。
(4)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请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答:有效控制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
(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保护好该地区直接关系到长江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列举一项保护措施。
答:设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还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立法保护,加大宣传,增强公民保护意识等。
(6)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简要分析构建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空间由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长江上中下游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辐射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柱等。
26.(2024·衡阳质检)阅读长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甲可知,长江注入①东海,最大的支流是②汉江,最大的水利枢纽③是三峡水利枢纽;城市④是长江上游产业带的核心城市重庆。
(2)图乙中城市⑤是上海,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连接该城市与南京的铁路干线⑥是京沪线的一部分。
(3)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请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水流缓慢;②人文条件:沿线城市和人口稠密、运输量大。(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个方面分析)
(4)长江流域某些地区为了多生产粮食,扩大耕地面积,曾倡导“围湖造田”。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理念,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并说明理由:不赞成。这样会导致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破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