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选择题
(2024·福建中考)图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穿着图示服饰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2.位于甲区域和乙区域分界线的山脉是 (B)
A.太行山 B.秦岭
C.昆仑山 D.南岭
3.下列传统民居位于丙区域的是 (C)
(2024·新疆质检)《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有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4~6题。
4.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C)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5.“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青稞
C.花生 D.小麦
6.属于“山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A)
A.以水田为主
B.作物一年一熟
C.以畜牧业为主
D.盛产苹果、甜菜
(2024·永州中考改编)“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7~10题。
7.土地类型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9.土地类型③是 (C)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
10.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广大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小,可开垦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024·河南质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下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域春耕景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D)
A.甲 B.乙 C.丙 D.丁
1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 (B)
A.甲地区春耕多在盆地中央
B.乙地区春耕多在河谷地带
C.丙地区春耕2月下旬开始
D.丁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晚
(2024·广西中考)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下图为该套邮票中的4张。完成13、14题。
13.4张邮票中的地理景观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对应正确的是 (C)
A.万里长城—青藏地区
B.天山—北方地区
C.台湾半屏山—南方地区
D.珠穆朗玛峰—西北地区
14.“万里长城”邮票取景于八达岭长城。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 (D)
A.自然环境优美
B.交通运输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历史文化悠久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15~17题。
15.材料中体现的秦岭重要生态功能是 (D)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矿产和木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A)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17.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B)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二、非选择题
18.(2024·龙岩质检)春节假期,晓玲一家应朋友之邀,从北京驱车到福建省,体验“一路向南看差异”的魅力中国行。图示为行车路线和起始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驱车进入B安徽(省区)南部后,发现地势逐渐崎岖,最后目的地位于武夷山脉(山脉)东侧山区。
(2)出发时北京天寒地冻,穿过我国重要地理界线淮河(河流)后,已无冰天雪地的景象,到达目的地时看到树正发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产生这种体验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候差异大)。
(3)与北京降水相比,目的地的降水特点是降水量更大,雨季更长,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4)茶树性喜酸性土壤,宜生长在温暖潮湿,排水良好的山坡上。到达目的地后,晓玲发现该地区盛产茶叶。请从茶树的生态习性角度,分析目的地种植茶树的有利条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处山地丘陵地区(武夷山区、东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坡排水良好(南方低山丘陵多酸性土壤)。
19.(2024·常州中考)下图示意我国五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山脉名称:①秦岭,②昆仑山脉。
(2)烟台东方航天港所在省的省会是济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东临南海。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该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拥有我国两大牧区: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新疆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至少写2条)是植树种草、缓坡修建梯田、建挡土坝、沟谷中打坝淤地、种田等。
20.(2024·龙岩质检)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喜湿热喜光照,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图中 C 地)水稻成熟的季节,错落有致的金黄稻田和传统水稻农耕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近年来当地政府专门修建了观光道路。
(1)水稻集中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以南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2)宁夏平原引黄河(河流)水发展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青藏地区因热量(限制性因素)不足,水稻种植较少。
(3)西北地区一些绿洲或谷地地区,因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也有水稻的生产。东北地区是世界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得益于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有利气候条件。
(4)A地水稻得益于纬度低,气温高,更早种植更早成熟,每年 5 月份已开始收割;B 地形成大型连片水稻育苗农场的地形条件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广阔。
(5)C 地观光农业的兴起,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是因地制宜,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利用传统水稻农耕活动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和收入,促进乡村振兴。(言之有理即可)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选择题
(2024·福建中考)图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穿着图示服饰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位于甲区域和乙区域分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秦岭
C.昆仑山 D.南岭
3.下列传统民居位于丙区域的是 ( )
(2024·新疆质检)《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有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4~6题。
4.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5.“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青稞
C.花生 D.小麦
6.属于“山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
A.以水田为主
B.作物一年一熟
C.以畜牧业为主
D.盛产苹果、甜菜
(2024·永州中考改编)“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7~10题。
7.土地类型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土地类型②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9.土地类型③是 (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
10.关于中国土地资源和耕地利用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均耕地面积广大
B.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小,可开垦后备土地资源多
C.大力倡导在耕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D.守住耕地红线,加强水利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024·河南质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下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域春耕景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1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 ( )
A.甲地区春耕多在盆地中央
B.乙地区春耕多在河谷地带
C.丙地区春耕2月下旬开始
D.丁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晚
(2024·广西中考)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下图为该套邮票中的4张。完成13、14题。
13.4张邮票中的地理景观与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对应正确的是 ( )
A.万里长城—青藏地区
B.天山—北方地区
C.台湾半屏山—南方地区
D.珠穆朗玛峰—西北地区
14.“万里长城”邮票取景于八达岭长城。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 ( )
A.自然环境优美
B.交通运输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历史文化悠久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15~17题。
15.材料中体现的秦岭重要生态功能是 ( )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矿产和木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17.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二、非选择题
18.(2024·龙岩质检)春节假期,晓玲一家应朋友之邀,从北京驱车到福建省,体验“一路向南看差异”的魅力中国行。图示为行车路线和起始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地北京位于 平原北部,驱车进入B (省区)南部后,发现地势逐渐崎岖,最后目的地位于 (山脉)东侧山区。
(2)出发时北京天寒地冻,穿过我国重要地理界线 (河流)后,已无冰天雪地的景象,到达目的地时看到树正发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产生这种体验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与北京降水相比,目的地的降水特点是 。
(4)茶树性喜酸性土壤,宜生长在温暖潮湿,排水良好的山坡上。到达目的地后,晓玲发现该地区盛产茶叶。请从茶树的生态习性角度,分析目的地种植茶树的有利条件是 、 。
19.(2024·常州中考)下图示意我国五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山脉名称:① ,② 。
(2)烟台东方航天港所在省的省会是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东临 海。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 。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区拥有我国两大牧区:新疆牧区和 牧区,新疆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 等能源资源。
(5)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至少写2条)是 。
20.(2024·龙岩质检)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喜湿热喜光照,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图中 C 地)水稻成熟的季节,错落有致的金黄稻田和传统水稻农耕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近年来当地政府专门修建了观光道路。
(1)水稻集中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的 (地理分界线)以南地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
(2)宁夏平原引 (河流)水发展灌溉农业,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青藏地区因 (限制性因素)不足,水稻种植较少。
(3)西北地区一些绿洲或谷地地区,因有丰富的 和山地降水,也有水稻的生产。东北地区是世界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得益于 的有利气候条件。
(4)A地水稻得益于 ,更早种植更早成熟,每年 5 月份已开始收割;B 地形成大型连片水稻育苗农场的地形条件是 。
(5)C 地观光农业的兴起,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