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运用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小升初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标点符号运用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小升初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3 10: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标点符号运用 专题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小升初一轮复习备考
标点符号辨析与运用复习策略
1.系统学习标点符号用法。全面复习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等。结合具体例句,理解每种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2.对比易混淆标点。对标点符号中容易混淆的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如逗号与顿号的区别、分号与句号的区别等。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苹果、香蕉、橘子”之间用顿号,“他喜欢跑步,喜欢游泳,喜欢打球”中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逗号。通过对比练习,加深对这些易混淆标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阅读与写作中强化运用。在阅读课外书籍、文章时,关注作者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学习正确的标点运用方式。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对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写完后认真检查标点是否正确,逐渐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标点符号辨析与运用答题技巧
1.理解句子语境。根据句子的表达意图和语境来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例如,“明天的活动,你参加吗?小张。”这是一个疑问句,问号应放在“小张”后面,原句的标点使用错误,句子的疑问语气是针对“小张是否参加活动”,而不是在“你参加吗”这里就结束了。
2.依据标点规则判断。牢记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对题目中的标点进行逐一核对。如在判断“他看上去三、四十岁”中顿号的使用时,根据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用顿号的规则,可判断此处顿号使用错误,应删去。
3.分析句子结构层次。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层次来确定标点符号的使用。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分句,这里“做,要靠想来指导”和“想,要靠做来证明”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所以用分号分隔是正确的,冒号则用于总结上文。
针对性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这么大,那就妙极了!
B.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D.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2.与例句中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A.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筑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B.她从小便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成绩优异。
C.“叮叮当——”,门被推开了,郑音逆着光看见一个身如修竹、肩背画板的少年站在门口。
D.直到现在,我们身上还保留着来自遥远祖先的痕迹——背部和腕关节的主要骨骼都是从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B.“是啊,天气坏透了!”她喃喃地说。“哦,鱼打得怎么样?”
C.它一面兜着圈子;一面死死盯住棍子;一旦主人挥起棍子,它就马上躲开。
D.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从《读书》到《读屏》,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看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
B.读书、明智、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古来贤俊多坎坷: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
C.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辿智慧……每一条意义都耳熟能详,所以我们要将阅读进行到底。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阅读积累很重要,大家要多读书啊!”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B.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C.“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
B.“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C.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等,他们都是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D.60多年前,467名青年垦荒队员以满腔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今天下午他为什么没来。
B.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C.“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8.给语段加标点,正确的选项是(  )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A., , , , 。 , , , , ……
B.。 , 。 , 。 , ,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B.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C.明天我们是先去图书馆呢?还是先去电影院?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10.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的一项是(  )
A.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誉。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C.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D.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玛琪,该上课了。”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呢?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C.去上海,还是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他带着对中国科学事业的执着与梦想离去,留给我们一架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C.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尝试,尝试拥有和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不断在追求,追求自由和幸福。
D.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C.“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
D.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15.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课上,高老师喊:“立——正。”(声音的延长)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补充说明)
C.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D.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话题的转换)
1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B.“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老师接着说:“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C.我实在想不起这个人在哪儿见过?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7.“大剧场”主持稿中出现的破折号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
A.我宣布:“2024年阳光小学毕业典礼,现在开始,全体起——立!
B.我们新时代少年肩负的重任——为祖国复兴而努力!
C.我的人生格言是——永不言弃!
D.老师,是您带领我——一个懵懂的孩童踏进知识的海洋。
18.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B.那么这种“偶然的机会”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C.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D.他忽然想起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C.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D.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20.下列语句中标点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我只想你知道,我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
C.这个周末,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诗仙”李白的《赠汪伦》和《望天门山》,并上网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
D.电视剥夺了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环节一与长辈对话,也使家长失去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
参考答案
1.B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B.引用的话应放在引号里,如: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故选B。
2.C
本题考查破折号的用法。
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对前面内容“紫禁城的中心”的解释说明,故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A.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是对前面内容“可是已经像个成人”的解释说明,故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B.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听话、懂事、成绩优异”是对前面“别人家的孩子”的解释说明。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C.结合句子可知,“叮叮当”是推开门的声音,所以后面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
D.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保留着祖先的痕迹”进行解释说明,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故选C。
3.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句子改为:“是啊,天气坏透了!”她喃喃地说,“哦,鱼打得怎么样?”
C.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句子改为:它一面兜着圈子,一面死死盯住棍子,一旦主人挥起棍子,它就马上躲开。
D.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句子改为:李大钊、叶挺、刘胡兰、董存瑞……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故选A。
4.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读句子可知,书名号使用不正确,“读书”“读屏”不是书报这一类,不应该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
B.读句子可知,“古来贤俊多坎坷”后面的冒号应该改为分号,因为这是一个并列的分句,不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或解释。
D.读句子可知,提示语在中间,“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后面为逗号,把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C。
5.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有误,“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中运用了四个“可以”,是列举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故用分号。
B.有误,“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尚未说完,之后还有半句,这种在句中断句应使用逗号。
C.正确。
6.B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
一个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A.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是陈述句,分句间需停顿并无疑问语气,应用逗号,最后句子结束用句号。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正确使用为: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的态度是不会改变的。
B.“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后加逗号,两边说的话用引号,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等,他们都是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人物。“省略号”与“等”重复,二者使用其一就可以了。正确使用为: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等,他们都是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人物。
D.60多年前,467名青年垦荒队员以满腔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几个词是需要强调的,前后应该用双引号,正确使用为:60多年前,467名青年垦荒队员以满腔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7.B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
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B项,有误。两个问句是选择问,所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8.B
考查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一句话说完应用句号。故“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霎时间洒遍了银光”“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卷起了巨浪”后用句号。句子间的停顿用逗号。故“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后用逗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用省略号。故“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后用省略号。
9.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明天我们是先去图书馆呢?还是先去电影院?”中“明天我们是先去图书馆呢”话未说完,后面应该用逗号。
故选C。
10.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强调指出;④表示讽刺或否定。
A.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B.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D.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强调指出。
故选B。
11.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应用。
A.“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是问句,应该用问号;
C.“或重于泰山”与“或轻于鸿毛”之间表示停顿,应该用逗号;
D.“他们还没看完一半”与“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之间表示停顿,应该用逗号;
故选B。
12.D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这个句子不是选择问句,“存在呢”之后的逗号应改成问号。
B.下文和提示语的内容不一致,不能用冒号。
C.陈述语气,问号改成句号。
故选D。
13.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
A.“三、四里外”中间不使用标号。
C.两个句子属于并列的分句,中间使用分号。
D.本句没有疑问的意思在里面,仅表示陈述。应使用句号。
故选B。
14.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顿号使用有误,“枪炮声”“喊杀声”是词语,词语之间停顿常使用逗号。改为: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C.冒号使用不当,当提示语在后面时,通常使用句号。改为:“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D.“大陆漂移学说”属于专有名词,应该用引号。改为: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故选A。
15.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补充说明)表示思维的跳跃或转折。
C.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话语的中断或间隔)表示进一步说明。
D.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话题的转换)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A。
16.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要用逗号;
C.陈述句后面用句号;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与“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为三个并列分句,故用分号。
故选A。
17.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A.分析句子可知,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B.分析句子可知,这里的破折号用于引出解释,后面的“为祖国复兴而努力”是对“重任”的具体解释说明。
C.分析句子可知,这里的破折号也是用于引出解释,后面的“永不言弃”是对“人生格言”的具体说明。
D.老分析句子可知,这里的破折号用于引出解释,“一个懵懂的孩童”是对“我”的身份和状态的补充说明。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项A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而其他三个选项中的破折号都是用来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因此,A选项中破折号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
故选A。
18.D
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
引号常用的作用有:①表示引语。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也表示否定和讽刺)。④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⑤用于话语之中。
从例句中的“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可知,带引号的内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直接引用司马迁说的话,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语。
A.“不朽”在句中的意思是: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就像刻在了石碑上,让世人都记住他,永远也不会消失。引号的作用表示讽刺和否定,与例句用法不同。
B.带引号的内容“偶然的机会”说明这些科学真理的诞生表面上看是偶然的,实际上并不是偶然的,他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与例句用法不同。
C.带引号的内容“大陆漂移学说”表示突出强调魏格纳整理的内容,引起注意。因此这里引号表示强调的作用,与例句用法不同。
D.带引号的内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引用杜甫的诗句,表示直接引用,与例句引号的用法相同。
故选D。
19.C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水浒传》是一本书的名字,因此不能用引号,把双引号换为书名号。
故选C。
20.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好了,”“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我只想你知道,我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这两个引号内的内容属于同一句话,“猫说”是提示语,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为逗号。所以要把“猫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