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达里巴乡中学·2025 届八年级期中检测 二、阅读(文言文阅读 18 分,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 12 分,第二部分 10 分,名著阅读 5 分,本题共 45 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共 18 分)
语文试卷 (甲)《小石潭记》(节选)
考生注意:
1.本试卷为语文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全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相应位置。 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选择题答案须用 2B铅笔规范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
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闭卷考试不允许查阅教材及相关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作答,禁止交流讨论、传递资料等作弊行为。
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答题时请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合理组织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
6.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一、积累与运用(1~4 题每题 2 分,共 8 分,第 5 题每空 1 分,共 7 分,本题共 15 分)
(乙)《右溪记》(节选)
第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 8 分)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 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ju.é.谏”,不直陈而用譬.喻
叫“主文”,委婉讽刺叫“jué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 jiè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
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作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
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 6.文学常识填空(2分):《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他是唐代“ ”之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教.( )化 .ju.é.( )谏 警.jiè.( ) 譬.( )喻 7.下列选项中意思相同的一组句子是( )(2分)
2.以上文段选自 (书名),赋、比、兴和 、 、 合称“六义”。(2分)
3.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手法是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毛传》只标出“兴”而不标赋、比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B.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D.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第二部分·古诗文默写(共 7 分)
8.甲文中作者初见小石潭时心情是“心乐之”,但后来又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正如苏轼所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品读文学经典,欣赏古诗词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今日的 呢?请简要分析。(3分)
我们依然能从诗中品到古人的人生百味,感受他们的诗意人生。
情
诗文 出处
感 9.翻译下列句子(3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思 诗中“ , ”两句写出青年男子的相思之
《诗经·周南·关雎》
念 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悲 诗中“微君之故, ?”让人充分感受到劳役者
《诗经·邶风·式微》 A.甲文写潭水的清澈,通过描写鱼的“皆若空游无所依”和“影布石上”来侧面表现。
愤 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恨。 B.乙文描写右溪的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生动地写出了石头的奇特形状。
宽 诗人以“ ,儿女共沾巾。”两句点明“送”的 C.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山水之美,并且都借山水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愤懑之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慰 主题,在劝勉、朋友的同时,也吐露自己的情怀。 D.甲文以“记”的形式记述了作者游玩经历,乙文以“记”的形式介绍了右溪的情况。
困 诗人化用“临渊羡鱼”的古语“ , ”委 11.甲乙两文中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概括。(3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顿 婉含蓄地表达了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凄 “凄神寒骨, 。”小石潭周围自然环境,使作
柳宗元《小石潭记》
凉 者内心忧伤、凄凉。 12.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
第 1页 共 3页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共 12 分) 14.【赏析语言】小江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雅得诗意”,但小甜认为它“土得可爱”,也有人认为它“既雅得
诗意,又土得可爱”,对于以上三种看法,你赞同哪一种?请你以第④段画线句为例,阐明你的观点。(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A.“雅得诗意” B.“土得可爱” C.“既雅得诗意,又土得可爱”
三月三,荠菜胜灵丹 我选择 (填字母),理由:
舒飞廉
①大年初二,我姐姐、我、我妹妹,三家人乘坐 K1561次火车,由武汉到南宁探视住在我弟弟家的父母。
虽然在线上常常碰面,但几天下来,祖孙三代十余口人在弟弟新居的聚会,仍然令我父母如腾云驾雾的齐天大 15.【段落作用】本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及“拉二胡、跳五行健身操的人”是作者的匠心之举,请你从内容、结构两
圣,又忙碌又兴奋。母亲跳五行健身操给我们看,父亲钻研二胡,已经拉得有模有样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姐姐 个角度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在表扬了我弟媳妇做的柠檬鸭之后,说要是有一盘麻油炒地菜多好,我妈跟着说,在南宁过年,也没什么不好,
就是吃不到地菜包饺子。
②是啊,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在湖北的故乡过年。腊月腊,正月正,年味浓。餍饫了大鱼与大肉之后,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共 10 分)
大家的兴趣转向了田埂上的野菜,地菜当然是首选。有时候,大年初一的午后,姐姐和妹妹都会不顾初一不能动
刀剪、不能干农活的规矩,穿着过年的新衣服,提着提篓,提篓里放着小镰刀,去野外挖地菜。还远未到“吹面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不寒杨柳风”的地步,田园里,去年的积雪都还未消融,在麦苗与油菜的缝隙里找到一棵一棵的地菜,将一点一 【材料一】
点的喜悦汇聚起来,达到“乃盈顷筐”,总得花小半天的工夫。往一桌的年菜里加上一盘麻油炒地菜的愿景是如此 ①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 2025年 1月 22日的报道中指出,各种生成式 AI,包括由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聊
强烈,能够将穿得花花绿绿的小丫头们由火坛边上引出来,羊群一般,放到春风多厉的田野上。 天机器人,常常会编造信息。它们有时会模糊事实与虚构,在看似真实的陈述中夹杂错误信息。
③我们所说的“地菜”,其实就是荠菜。王磬编《野菜谱》,提到荠菜有好几种,其中常见的是“荠菜儿”, ②导致 AI出现“幻觉”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训练数据中的模糊性和错误是常见因素。也有人认为,即使训
他的介绍是:“春月采之,生熟皆可食。”配上他自作的谣曲:“荠菜儿,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今年才出土 练数据准确无误,AI也有可能产生“幻觉”。这种现象与某一事实的稀缺程度密切相关。另外,模型理解和解释能
眼中,挑菜人来不停手。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开三月三?”地菜大概就是在腊月的霜雪里“出土眼”的,十来 力有局限、缺乏外部验证和事实核查等,也让 AI模型很难识别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即使经过人类反馈调
片嫩嫩的叶子披成两三层,在寒风里簇拥在一起,与菠菜和白菜比起来,它就是一个愧对白富美的灰姑娘。为将 整过的聊天机器人,也无法完全避免出错。
这些藏在作物与荒草间的灰姑娘们请出来穿水晶鞋(包成饺子,做春卷与春盘),大锄、小锄、长镰刀都派不上 ③AI的“幻觉”可能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在新闻领域,大语言模型可能生成虚假新闻事
用场,只能用打猪草的小镰刀,姐姐她们称作“挖”地菜、“撬”地菜、“挑”地菜,而不说“割”与“采”,也是因为采 件,扰乱信息传播秩序,误导公众认知。在法律领域,它可能引用虚构的法律条文和案例。而在医学领域,它可
集它们的不容易。 能提供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危及患者生命。在科学参考文献方面,它出现错误的情况也极为普遍。2024年
④立春雨水之后,田野很快就会变得百草丰茂、千花万卉,如此繁多的植物,为什么单单将“地”这样皇天 的一项研究发现,各类聊天机器人在提及参考文献时的出错率在 30%至 90%之间。它们至少会在论文标题、第一
后土般朴实而有力量的名字赋予地菜呢?以我的猜想,大概是因为它是冬去春回、岁月更新之后,除越冬作物之 作者或发表年份上出现偏差。虽然聊天机器人都带有警告标签,提醒用户对重要信息进行二次核实,但如果用户
外,田园里出现的第一种菜蔬,所谓一阳来复,这生命的“阳气”就包含在它纤弱的外形与清韧的滋味里。乡下人 对聊天机器人的回复深信不疑,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将之加到饺子、春卷、春盘这些春天的食物里,恐怕也是为此。等到“花开三月三”,寒食节来到,抽出细薹、开 (摘编自 2025年 1月 28日《科技日报》)
出细密白花的老地菜已不堪食用,但还是会被母亲们由田头地脑里扯一把回来,煮毛壳子鸡蛋给孩子们吃,更讲 【材料二】
究一些的祖母与外婆,还要在地菜煮鸡蛋的沸水里加入香油。地菜也好,鸡蛋也好,香油也好,都在象征着生命 ①人工智能在处理复杂、抽象或需要人类直觉和创造力的问题时存在局限,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
的“阳气”与“热力”。我老家的方言说到地菜,一般还会加一个修饰词,叫“麻地菜”,一方面是因为地菜外围茎叶 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跟蒲公英一样,有些微的褐色,一方面,由“麻雀”“麻子”(那些聪明而脸上有麻子的人)、“麻城”(我们将梦乡 ②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报告(2023年)》提到:“人工智能伦理是开展人工智能研
叫麻城)、麻姑、麻将那里得来的“麻”字,也有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乡土的活力。 究、设计、开发、服务和使用等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人工智能伦理以“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
⑤地菜的这种“神话学意义”,不仅为它换来了“地”这个厚重的名字,也让“挑地菜”这种活动,由乡下人的 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尊重隐私等”为价值目标,在行为要求方面则坚持“人工智能技术做到安全可控、透明可
农家乐变为节日,村里的灰姑娘们喜欢,城里的白富美也愿凑趣,词客骚人,也愿意为它写诗。周密《武林旧 解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设计、部署以及使用的全过程应
事》里讲皇宫里二月初二办“挑菜御宴”,将“生菜、荠花诸品”放到“朱绿花斛”中,由后妃、婕妤们“以金篦挑 当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尤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内容应遵守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原则和理
之”,已经是将“挑菜”弄成繁复的行为艺术了。“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城市之外,习习春风 念,以实现技术向善、“智能向善”的目标任务。
里,诗人们描述的“挑菜节”的情形是:“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白居易),“和暖又逢挑菜日,寂 ③“为实现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这一目标,中国呼
寥未是探花人”(郑谷),“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张耒),“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 吁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菜”(史达祖)。地菜也因此与故园,与游子们的舌尖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人工智能伦理法治保障的进路:概念认知、伦理挑战与制度回应》《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⑥晚上酒席间,我对父亲讲,他与母亲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故乡的村庄,我们兄弟姐妹,辗转到这个国家的 的立场文件》)
东西南北,等到他的孙子一辈,恐怕就会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了,到时候,不知道他们能否遇到拉二胡、跳五行健 【材料三】
身操的人,除旧布新的辰光,他们也会想念麻油炒地菜,地菜煮饺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能力等级
13.【综合分析】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能力层面
A.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地菜”这一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美食,“地菜”的背后仅仅记录着作者童年的欢乐。 理解 应用 创造
B.“在寒风里簇拥在一起,与菠菜和白菜比起来,它就是一个愧对白富美的灰姑娘”通过对比手法,强调突出
了“地菜”藏在作物与荒草间,虽不起眼,却是故乡人心中无可替代的美味佳肴。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意识 人类能动性 人类责任 人工智能社会的社会责任
C.第⑤段列举了诗人们对“挑地菜”的描述,是为了展现“地菜”蕴藏不可意会的乡土活力,告诉读者“挑菜节” 人工智能伦理 基本伦理原则 安全责任的应用 合作制定伦理规则
是古代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D.本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民俗背后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力量。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基础 应用技能 创造人工智能工具
E.文末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传统习俗淡去的伤感与现存的美好传统习俗能否被延续的担忧。
人工智能系统设计 问题范围的界定 框架设计 迭代和反馈循环
第 2页 共 3页
【材料四】 (1)部分同学认为《经典常谈》一书理论性知识太多,无从读起,请你根据下面三位同学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推荐
①2025年春节期间爆火的 DeepSeek是个啥?DeepSeek是一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全称“杭州深度求索 《经典常谈》中适合他们阅读的篇目。(3分)
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于 2023年 7月 17日成立,专注于开发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和相关技术。 《经典常谈》篇目 阅读需求 推荐篇目
DeepSeek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傲立于世界人工智能行业之巅,个中原因多多,我们从其创始人梁文锋的话中也
许能窥见一二: 《说文解字》第一 小长看完《自从遇见你》节目,想对汉
①
②“(此次硅谷)之所以惊讶,是因为 DeepSeek是一个中国公司,在以创新贡献者身份,加入他们的游戏 《周易》第二 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里去。” 《尚书》第三
③“(做出 DeepSeek的)都是一些 top(顶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没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还有一些 《诗经》第四 小林想了解春秋战国各学派的情况,领
毕业才几年的年轻人。” “三礼”第五 会这个思想解放、思想发达的时代的魅 ②
④“我们选人的标准,一直都是热爱和好奇心。所以很多人会有一些奇特的经历,很有意思。很多人对研究 “春秋三传”第六 力。
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 “四书”第七
⑤“三年前在余杭塘路的小仓库里,我们曾用马克笔在玻璃墙上写下:‘让最偏远山村的孩童,能和硅谷工 《战国策》第八
程师用上同样聪明的 AI助教。’” 《史记《汉书》九
⑥“现在想来,真正的‘国运’或许就藏在这些街边摊的油烟气里;一群不信邪的傻子,用代码当砖瓦,拿算 诸子第十 小吉对历史特别是纵横家苏秦、张仪等 ③
法做钢筋,在资本与质疑的裂缝中,硬生生垒出通向未来的栈桥。” 辞赋第十一 人的故事很感兴趣。
⑦“我们不过是站在开源社区巨人们的肩膀上,给国产大模型这栋大厦多拧了颗螺丝……上个月游科的艺术 诗第十二
总监还帮我们调试过 3D场景生成模型。” 文第十三
⑧“所谓‘六小龙’从来不是六个孤岛……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当宇树的机器人踩着云深处的步态算法走来, (2)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的序言中希望“读者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请结合你阅读《经
搭载着强脑的神经接口,运行着 DeepSeek的认知引擎,用群核构建的虚拟世界作为训练场,那个我们幻想中的 典常谈》的体验,说说你对朱自清先生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2分)
具身智能,就会从西溪湿地的晨雾里跌跌撞撞地走向人间。”
(摘自央视专访梁文锋及梁文锋 2025年 1月 28日除夕夜的回信)
16.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综合性学习 10 分,写作 50 分,本题共 60 分)
A.AI“幻觉”,指的是 AI生成看似合理且实际不准确或虚假的信息。
B.《人工智能伦理理论研究报告(2023年)》中提到了人工智能伦理的概念,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 第一部分·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
价值观,AI生成内容应遵守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原则和理念。
C 21.每年的 4月 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八年级(1)班将要举办一次以“古诗苑漫步”为.《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构建了涵盖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意识、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以
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及人工智能系统设计 4个能力维度,横跨理解、应用和创造 3个能力等级的 12个人工智能能力模块。
D “ ” (1)为营造良好的读诗氛围,号召同学们多读诗,请你帮忙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用上一种修辞手. 六小龙 是指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其中包括宇树、云深处、强脑、深度求索、
法。(2分)
群核。
17.根据材料一,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2)你想选择一首和“花”有关的诗参加古诗词朗诵会,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诗句是( )(2分)
A.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B.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在古诗词朗诵会中,你将担任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6分)
第二部分·写作(共 50 分)
22.(一)
一缕春风,带给我们对春天的畅想;一缕春风,鼓动我们播种的欲望;一缕春风,证明勤劳会给我们硕果
无量,仅仅是一缕春风,就足以明亮得让我们心生鲜活了。微笑,似一缕春风;母爱,似一缕春风;赞美,似一
18.仔细阅读材料四,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知识,概括 DeepSeek取得成功的原因可能包含哪些。(2分) 缕春风……你的生命中也一定有这样的一缕春风,温暖你的心灵,照亮你的生活。请你把它告诉我们。
请将《_______,似一缕春风》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二)
19.人工智能时代,越来越多的问题都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不是会越来越少?结合以上材料,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门槛”。学习上,一道难题是门槛;人际交往中,一次矛盾的化解是门槛;
谈你的看法。(3分) 自我成长时,克服内心的恐惧与自卑也是门槛。跨过去,便会迎来新的天地;退缩了,可能就会停滞不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三部分·名著阅读(共 5 分) 要求:①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
章;④不少于 600字。
20.今年四月,学校举行“读经典、学经典”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第 3页 共 3页
达里巴中学·八年级期中检测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jiào;谲;戒;pì
2. 《经典常谈》;风、雅、颂
3. 兴
4. 赋义易见;比、兴虽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更重要。
5.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胡为乎中露;无为在歧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悄怆幽邃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
2. A
3. 初见小石潭时,景色优美让作者心情愉悦;但环境的寂寥冷清触发了作者被贬的孤寂凄凉
之情,所以心情发生变化。
4.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5. C
6. 甲文水的特点:清澈。乙文水的特点:清澈、湍急。
7. 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甲文借小石潭景色表达被贬的孤寂悲凉;乙文借右溪无人赏爱表达怀
才不遇。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甲文写鱼动静表现水清澈,乙文写怪石静态和水流动态展现景色
美。
(二)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
1. A、C
2. 示例:选 C。“一阳来复”等词句富有文化内涵,体现“雅得诗意”;“乡下人”“田头地脑”
等方言词汇,充满乡土气息,体现“土得可爱” 。
3. 内容上:展现父母生活状态,突出亲情,引发对传统习俗传承的思考;结构上: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
1. B
2. ②AI 常编造信息,模糊事实与虚构,夹杂错误信息;③某一事实稀缺;④生成虚假新闻,
扰乱信息传播秩序;⑤引用虚构法律条文和案例;⑥提供错误诊断和治疗建议。
3. 团队成员顶尖且热爱研究;有远大目标;借助开源社区力量;遵循人工智能伦理。
4. 不会。AI“幻觉”会产生错误信息,需要人们质疑和思考;人工智能发展引发伦理等问题,
需要人们探索解决;AI 有局限,复杂问题仍需人类思考。
(四)名著阅读
1. (1)①《说文解字》第一;②“春秋三传”第六;③《战国策》第八 (2)《经典常谈》
能引导读者了解经典,降低阅读经典的难度,帮助读者开启经典阅读之旅。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 (1)示例:走进古诗苑,品味诗意人生。(比喻) (2)D (3)示例:“好诗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亲爱的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感受
诗词之美。
2. 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