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实像与虚像。
(4)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寻找合理的方法来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物的大小。
(2)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培养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展示,培养提炼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图片,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培养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确定像的位置。
2、用完全相同的物体B代替物体A去和A的像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认识平面镜
1.展示图片:地板、光滑地面、水中倒影、汽车表面成像
2.介绍平面镜
体会各种“镜子”的共同特点
认识什么是平面镜
让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
平
面
镜
成
像
特
点
提出问题
展示平面镜成像图片
观看图片,提出问题。
由视频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
猜想与假设
提问:
1.镜中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对猜想进行分类
学生回忆每天照镜子的情景,提出关于像与物关系的猜想。
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各种猜想,不作限制性要求。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突破难点1:用玻璃替代镜子
引导学生得出确定“像”的方法
1.体验确定像位置的困难
2.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找出平面镜这一重要器材。
先让学生在确定像的位置时体验失败,在失败中总结原因、找寻解决难题的方法。
突破难点2:用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来比较大小
思考用什么样的物体代替物去和像比较大小
学生思考:先确定比较大小方式,再找到合适的器材。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白纸、光屏、电池、彩笔等。
教师进行指导。
讨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分析得结论。
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平
面
镜
成
像
特
点
交流汇报
1.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教师给予点评。
2.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等大、等距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及结论。
意识到多次测量对于得出普遍性规律的重要性。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像的虚实
展示视频:小孔成像;
介绍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分组实验,用光屏找平面镜成的像。
体会两种像的不同。
用实例做比较,体会实像和虚像的不同。
成像原理
播放课件:小孔成像原理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图
与小孔成像对比,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体会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原因;
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成像原理,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展示图片
体会各种应用:成像扩大空间、正衣冠、水边建筑对称美等
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小结
展示主要知识内容
回顾本节主要知识
知识巩固
指导学生模拟平面镜成像现象,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练习题目
游戏:我的游戏之爱笑镜子屋
完成题目,讨论交流
体会成像特点,巩固新学知识。
达标检测
班级 姓名 等级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 。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 。
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则( )
A. 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B. 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C.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3.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 )
A.1m B.2m C.3m D.4m
课件12张PPT。平面镜成像平面镜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五、交流结论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实像虚像原理:
光沿直线传播原理: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的种类原理·光的反射·小结达标检测1、某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则( )
A. 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B. 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C.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2、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
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
镜的距离为 ( )
A.1m B.2m C.3m D.4m
B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