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教学设计、评测练习、课件(共20张ppt) (3份打包)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教学设计、评测练习、课件(共20张ppt) (3份打包)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31 06:22:41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依据《物理课程标准》中的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例7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例8 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娇正办法。
《透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第四章《光现象》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这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而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可以确定为:学生在经历质疑、提出问题、猜想、总结结论等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能够说出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真正掌握关于透镜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透镜》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第四章《光现象》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基本上了解、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亦有所了解。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光的折射定律,具备学习透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光经过透镜的作用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在学习透镜这节课时已经具备光学相关的知识储备,为学习透镜知识做好了铺垫,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设计
课题
5.1 透镜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凸透镜、凹透镜,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作相关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
放大镜、三角板、多媒体实验演示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学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有趣的物品。比如:有些同学配戴的眼镜,它有什么作用?它可以使近视的同学看清远处的物体。再比如照相机或手机,它有什么作用?可以自拍,或拍摄美好的风景留下回忆。又比如这投影仪,它有什么作用?它可以将老师制作的课件投放到大频幕上,方便同学们学习。这些物品的作用,同学们都了解。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些物品都有一个相同的核心原件???
是什么?透镜!对~就是透镜。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透镜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1.掌握透镜的种类,能区分透镜;
2.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的概念;
3.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
4.能画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从现实生活中的有趣的物品,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透镜的种类
首先看一下第一个学习目标:透镜的分类!
同学们,请看一下大屏幕。这些都是生活中常接触到的物品,眼镜的镜片,照相机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这些都是透镜,那么常见的透镜有哪几种呢?
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找一下~(板书:1.透镜的种类:)透镜的种类有哪几种?(学生回答)?
像这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我们称之为凸透镜,像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我们称之为凹透镜。因此我们的透镜就有两类。?????
凸透镜、凹透镜的画法,我们一般画成这种样式。同学们在你的物理本上画一下(教师板书?画图)
好,现在同学们了解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我发给大家的放大镜跟小组内同学们戴的眼镜,看一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透镜。
(学生起来分析答案)
现在同学们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吧。?
好~简单来练一练。(ppt练习题)
二、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的概念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透镜的种类,并能够区分透镜。但是要想继续了解透镜,我们还需要知道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第一个是透镜的主光轴,第二个是透镜的光心(板书2.主光轴、光心(o)
这个主光轴是怎么定义的???光心特点!!!
通过光心的任意光线传播方向保持不变。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那么,老师在这有一个疑问:通过透镜上不是光心的位置的光线,传播方向是怎样的呢???也是传播方向不变吗???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猜想一下。在猜想的过程中,要完成两个光路图。(板书:三棱镜折射光路图)(学生上台画图。)
学生讲解自己所画的三棱镜对光的折射图:光线总共经过了几次折射?第一次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第二次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发生了两次折射。折射后的光线不再延直线传播,而是向三棱镜的底边折射(宽边)。
我们把三棱镜倒置过来之后,光线是不是还是向底边方向折射?(宽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动作,看好,我把这两个三棱镜往中间合并,接在一起。?你们看一下,像不像我们今天讲的什么?中间厚,边缘薄~那么大家猜测一下,这图上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会怎么样呢?靠近主光轴偏折。
那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短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演示实验。对光的作用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对光有会聚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板书3.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所以也把凸透镜称作会聚透镜。??
大家在各自的笔记本上画一下这个光路图。(画好的,小组之内相互交流检查一下)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这一点我们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我们称为焦距(板书:焦点F,焦距f)
对于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两个实焦点),两侧的焦距都想等。
根据光路可逆,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2.凹透镜对光线发散作用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动作,看好,我把这两个三棱镜位置对换然后再往中间合并,接在一起。?你们看一下,像不像一个凹透镜,那么大家猜测一下,这图上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会怎么样呢?远离主光轴发散。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短片。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演示实验。对光的作用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对光有发散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板书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所以也把凹透镜称作发散透镜。??
大家在各自的笔记本上画一下这个光路图。(画好的,小组之内相互交流检查一下)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变得发散,反向延长线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这一点我们叫做焦点(虚焦点);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我们称为凹透镜的焦距。
对于凹透镜有两个焦点(两个虚焦点),两侧的焦距都想等。
根据光路可逆,从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四、透镜各自的三条特殊光线总结
让学生亲身经历质疑、思考问题、猜想、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到科学探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能够说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锻炼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等能力。




让各小组学生起来总结这节课自己所掌握学到的知识,并提出自己依然不太明白的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给本节一个总结,首尾呼应。
布 置
作 业
根据教师提供的放大镜,请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大体测量出该放大镜的焦距。




5.1透镜
1.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主光轴、光心(O)、焦点(F)、焦距(f)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4.透镜各自的三条特殊光线(光路图略)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关透镜的相关知识,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观察讨论归纳的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观察、归纳、巩固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教学中,以所学知识为明线,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暗线,实现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在课堂中,适时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探究学习的热情,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乐趣。
本节课优点是,导入自然,紧扣主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有光透镜的相关知识。本节课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和谐、探究的课堂气氛,通过思维对话达到心灵的沟通,实现过程和结果并重,和谐与高效统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对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怎样测焦距由于器材的限制,没有让学生动手实验,而是采用课件的形式播放,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本堂课较为欠缺的地方。
5.1 透镜评测练习
班级 姓名 等级
1、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
想一想,怎样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3、阳光充足的冬季,在积满干燥落叶的树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未喝完的饮料瓶,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参考答案
 1. 答: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
3.答:装有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引发火灾。所以不允许随便丢弃饮料瓶。
课件20张PPT。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学习目标1.掌握透镜的种类,能区分透镜;
2.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的概念;
3.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
4.能画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一、透镜的种类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
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A、C、DB、E、F练一练一、透镜的种类主光轴光心(O)光心(O)主光轴二、主光轴、光心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结论: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二、主光轴、光心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O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F结论: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OFFO三、透镜对光的作用F根据光路可逆,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三、透镜对光的作用F FFFFF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F虚焦点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根据光路可逆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FF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FFF
FFFF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①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通过焦点;
②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 焦点。3、 ①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②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课堂小结 1、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
想一想,怎样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出这个
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课堂练习2、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甲丙课堂练习 答:装有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
对光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
的树叶,引发火灾。所以不允许随便
丢弃饮料瓶。课堂练习3、阳光充足的冬季,在积满干燥落叶的树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未喝完的饮料瓶,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物理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最后又应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课堂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