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通过对多媒体图像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从多媒体图像“猎豹捕羚羊”的生存竞争中,体会速度的重要性.
重 点
难 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1、建立速度的概念;2、“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中 考撷 要: 最近的中考中,联系实际求速度或时间的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求解该类试题时,先要审清题意,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再根据题意画出简图,找出隐含的条件,从未知入手,逐步推至已知条件,从而确定解题思路.
器材
Flash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
引入新课
一、速度
1、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是如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思考找到解决方案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现在问题,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
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
从生活实际中得出结论学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他们最熟悉的事引入使学生更感兴趣额
实验探究
(3)教师举例: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更快?
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学生讨论
学生举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体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 km/h或km.h-1。
1m/s=3.6km/h 1km/h=1/3.6m/s=0.28m/s
学生总结
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总结,
3、阅读课文第23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了解人步行时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
4、速度计算
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第24页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四、匀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5页的内容: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学生阅读课文阅读课文第23页
,了解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不同,对速度的大小有感性认识
学生分析练习展示
学生阅读后讲解
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课文
学生展示一起小结
加深学生对速度的认识
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
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
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
查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
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时间放大镜>>
学生阅读课本说明
学生阅读
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体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知识梳理
一、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单位:米/秒(国际)千米/时(常用)
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1/3.6米秒
5m/s物理意义:5米秒表示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
二、平均速度
1.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2.平均速度计算: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s/t
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归纳重点、
技能迁移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11-9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明_______ _____;
b图表明_______ _____.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答案展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综合训练
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在车次前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苏州
苏州-北京
运行距离
Z85/86次
北京-苏州
Z85次19:35开次日6:55到
Z86次19:28开次日6:51到
1379km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作业
1、学习检测本节内容;2、从网上查阅更多物体的速度
板书设计
§11. 运动的快慢
教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探讨,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形,能够运用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使物理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课件28张PPT。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同三、运动的快慢 1.能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呢?谁运动得快?_____________4道的2163号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大小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赛跑起跑6秒后的情景谁运动得快?________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博尔特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长短男子100米决赛成绩表
博尔特:9.69秒 汤普森:9.89秒 迪克斯:9.91秒 鲍威尔:9.95秒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2. 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 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小汽车1s内通过的路程为A:小汽车200s运动2000mB:飞机2s运动1000m飞机1s内通过的路程为2000m200s101000m2s500显然,飞机比汽车————快(3)公式:1、速度:(1)物理意义:(2)定义:
——路程——米(m)——速度——米每秒(m/s)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数值上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国际单位:常用单位:读作“米每秒”读作“千米每时”(4)单位:1 米/秒 = 3.6 千米/时换算关系:3615B巩固练习:例1、单位换算:例3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方法一:30m/s= 30× = 30×
= 108km/h
(108km/h > 72km/h,汽车快)72km/h= 72× = 72× =20m/s1s1m1/1000 km1/3600 h1km1h1000 m3600 s(30m/s > 20m/s,汽车快)方法二:例4、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指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32:18。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2.07km,求汽车的速度。已知:S=2.07km=2070mt=2分18秒=138秒求:v=? V= _____ = =_____m/sst2070m138s15汽车的速度是15m/s。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v/(m·s-1)
蜗牛的爬行???约1.5mm/s人步行??? 约1.1m/s 自行车??????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约33m/s
普通列车??? 约40m/s 雨燕???最快达48m/s 如:列车的速度是40m/s,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40m。
喷气式客机????????约250m/s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子弹出膛时??约1000m/s同步卫星轨道速度 3070m/s第一宇宙速度?????????7900m/s真空中光速?? 3×108m/s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机械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你发现了什么? 例题:找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3)速度--时间图像(4)路程--时间图像 图中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步行的人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图线,求:1、两人是匀速直线运动吗?2、若是匀速直线运动,各自运动速度大小为多少?3、谁的速度大?路程(m)时间(min)骑自行车步行41510001、若路程——时间图线为一倾斜直线,则该物体为匀速直线运动
2、自行车的速度为15km/h,步行的速度为4km/h。 练习、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谁的速度大?作竖直线,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路程长,则速度大。
作水平线,比较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时间少,则速度大。甲4、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12.91s。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 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解: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 摩托车的速度为: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大。 单位要统一,化为统一单位后进行计算。 例2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秒72的世界纪录。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解:答: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10.32m/s。本节课的收获一、速度1.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2.公式:3.单位换算:1m/s=3.6km/h二、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
三、平均速度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运动快慢2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2mCD5、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8km36km/h0.05h答:解:练习:由题意知 S=1600m+200m=1800m=1.8km
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由公式得:(变化)、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
(变化)、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t=5min=300s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S桥S车